第117頁
廣慶王在默默接受了聖上的責罰:這些年他與關外穆家多有往來,聖上必然怒在心頭,這次義忠王率兵到來,恐怕已然查到了許多證據……這次明知是有人往他腦袋他扣了個屎盆子,卻不得不忍了下來。
實際上廣慶王在見到義忠王練兵統兵都頗有建樹,與西北當地官員士紳相處融洽,尤其是義忠王親臨前線作戰,斬首數百之後,原本那顆“自立門戶”之心也漸漸冷卻了不少。
他現在並不像一定謀求封疆裂土,轉念一想,若能在西北大戰時撈足功勞,繼續做個西北地頭蛇……似乎也不錯。
但這些都是後話,如今他總是要派人查清誰在算計他!
義忠王何嘗不是如此?
他明知有人在誣陷廣慶王,還是順著對方的心意給了廣慶王兜頭一棍,但事後也是要查清那個幕後推手的……就在西北大雪飄飛,北狄人也悄悄撤兵,而義忠王在吩咐好留守部下不許疏於練兵後也與三皇子一起回京過年。
就在他回京的當天,那位推手主動送信來坦白了……這人說意外也不至於,但能讓西北地頭蛇的廣慶王也查了一個多月沒有結果,義忠王還是挺欣賞的。
卻說這一日正是雪後初晴,聖上跟前的大太監親來傳令,把內大臣雲光叫走了,而就在雲光對門辦公的王子騰則眯了眯眼:今兒散朝後義忠王就沒走……這會兒肯定也在聖上跟前呢。
聖上召見剛剛回京的義忠王,八成是說西北之事,而雲光又在西北任職多年……卻說雲光在西北既沒有倒向廣慶王,也沒有收取關外穆家的大筆賄賂,總之他沒有選邊站,卻也平平安安活到了調任,甚至~政~績~都很拿得出手。
須知關外穆家在西北行事有時很不按理出牌,暗殺什麼的也做過幾次,只不過有成功有失敗而已,誣陷栽贓更是尋常事。
也就是今年義忠王帶了大軍駐守西北,關外穆家才消停了一些。不過雲光可也是今年才調回京城的……所以雲光的本事,王子騰也要心悅誠服。
王子騰越琢磨越覺得裡面有點隱情,於是他果斷給廣慶王書信一封:明面上義忠王和雲光現在的職務並無交集。但願不是他瞎想。
雲光將近兩個時辰之後才回來,王子騰就更篤定自己的想法。
太陽下山後,林海從戶部衙門出來,應邀直奔義忠王府……義忠王回來了,他有預感只怕兩家走動會頻繁到隔天見的地步。
然而林海剛到王府,還沒走進王府大門就與……一位相逢應不識的人物幾乎擦肩而過。
如果這位肩上那明晃晃的百分之十五,林海只怕不能第一時間認出太上皇的小兒子。
他不得不稍微放慢腳步,跟小金感慨,“易容的水準也忒高了,難怪神龍見首不見尾。”
小金鄭重道:“國師的本事您有親身體會。這個世界頗有些能人異士,您不要小瞧。”
小金的話林海很能聽得進去,等他真正見到義忠王還是嚴肅地問了一句,“剛從您府上告辭的是哪位?”
林海這人從不好事,一旦他肯追問恐怕……不是小事,義忠王便道,“一位……故人之後,怎麼了?”
林海無法直接告訴義忠王此人是誰,不然他也沒法兒解釋自己如何認得太上皇這位不曾現於人前的幼子。
於是他輕聲道:“那人身上味道不對,王爺您多留點心。”
義忠王扭頭便對內侍吩咐,“把那人送的禮呈上來,”又對林海誠懇道,“辛苦你都聞上一回。”
林海抿了下嘴,“不客氣。”
作者有話要說: 一旦進入了深夜高效率碼字的節奏,就有點停不下來啊……☆、第73章 第七十三回
橫豎這屋裡沒外人,義忠王一胳膊伸過來,就搭上了林海的肩膀,“你的真本事不會有太多人知道。”
林海笑了笑,“天天找我聞來聞去,我可得應啊。”
義忠王顯然是在討好,“好兄弟,信我!”
雖然這畫風稍有違和,林海還是痛快道,“早弄完早安心。”
一般交情不深,送禮不會送吃食和藥材,這位前來王府的“故人之後”奉上的拜禮便是一副名人字畫外加一個白玉擺件。
林海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又用手仔細摩挲一番,才在小金的提示下,對義忠王道,“東西沒問題。”
義忠王點了點頭,“保險起見,還是封在庫里別動了。”說完就給心腹內侍春和一個眼色。
春和上前就把這兩樣東西端走了。
之後義忠王林海一起吃了盞茶,敘了敘舊——只要是義忠王在西北的粗略見聞,隨後林海就跟著義忠王一起見義忠王妃去了。
跟往常一樣,林海跟著義忠王踏入王府內宅,就見王禪與義忠王妃正相談甚歡,而義忠王世子妃和黛玉一左一右笑眯眯地聽著。
兩個大男人進來,義忠王妃和王禪也是先起身行禮,之後便十分隨意地“各找各老公”:關係到位,就沒那麼多規矩了。
王妃與世子妃在懷孕之後,林海都是每隔半個月上門來瞧一次,算是在太醫之外的輔助照看。
小金在給二位掃描過後,林海點了點頭,“王妃與世子妃都很好。閒來無事,每日裡走動上一個時辰或是更多些,對母子都好,當然要量力而行。”他面對義忠王又解釋了一回,“當娘的多鍛鍊自然身子強健,總歸好生一些。”
義忠王頷首笑道:“都聽你的。”
王妃與世子妃也笑盈盈地應下。
晚飯之前世子從宮中及時歸來——世子也就是四皇子生母德妃染了風寒,世子進宮探望。世子妃有孕在身,就算她想過去也會讓德妃攔住。
家宴過後,女人們繼續閒聊,義忠王父子倆則把林海又請回了書房。
半盞茶下肚,義忠王才鄭重問,“婆媳兩個果真無礙?”
林海也學了把義忠王,“信我!”
義忠王大笑,世子則一臉懵逼。
義忠王也不管養子此時心情如何,一臉坦誠道,“國師跟我說,你有奇遇,醫術藥理只怕還要勝過宮裡那幾位老太醫。”
一聽見“國師”二字,林海就繃起了弦,再聽到“醫術藥理”,他這心就放回胸膛里。
按道理講,國師有求於他,不至於輕易透露他的底細。
小金也道:“國師手段通天,也看不透咱們的底細,就像咱們也看不透他的,畢竟力量體系完全不同嘛。您那個時代不是有這麼句話,性別不同怎麼戀愛?”
李jú福!我竟完全無法反駁。林海明智地換了話題,“看這意思,國師是挺看好義忠王了。”
小金真誠道:“您可以把那個挺字去掉。”
“國師算卦不可能無消耗吧,”林海想了想道,“估計也得損耗壽命。國師得看顧徒子徒孫,不可能一天到晚有事兒沒事兒總來一卦。當時見面時他說那位小公子要度過兩個劫數,可見在國師眼裡這倆‘劫數’也是身負大氣運的。”
小金依舊是顫巍巍道:“您心裡不是有主意嗎?您問我支不支持?我肯定是支持的呀。”
“很好。”林海也噎了一下,“你真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與國師交情不淺,義忠王沒有隱瞞世子的意思,這做派本身也很能說明問題。
再說義忠王與世子這父子倆還沒降生的閨女給林海反饋的壽命,比其餘那兩位皇子的兒子都多,所以……曾被廢掉太子之位,還瘋癲了若干年的義忠王,很有機會坐上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
不是林海自我感覺太良好,他與義忠王的交情照此發展下去,有朝一日憑他幾句好話,就留下國師一脈——尤其是陷在宮裡不得不為太上皇做事的那些道士們……似乎真不是難事。
畢竟就目前而言,他都有恩於義忠王父子。
如果他每次有恩過後,義忠王便想方設法以官職想酬,林海反倒不會跟王府走得這麼近:彼此只有純粹的利益交換,哪還能有交情?
話說義忠王提及國師,一邊說話一邊留心林海反應,眼見林海始終面帶微笑,他也樂了,“你倒是穩得住。明面上沒誰亂和國師攀關係,暗地裡……誰又不知道呢?國師手裡權貴們的大把柄小把柄數不勝數,到時候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未必有哪個敢拒了。原想著你們家人口簡單,你為官多年又素來謹慎,萬萬不會讓他勸動……哪裡想得到這老傢伙用你閨女的婚事請動你幫襯。”
林海聽了便搖了搖頭,“這真是讓我無法拒絕。”頓了頓又問,“王爺何嘗不是如此?”
實際上廣慶王在見到義忠王練兵統兵都頗有建樹,與西北當地官員士紳相處融洽,尤其是義忠王親臨前線作戰,斬首數百之後,原本那顆“自立門戶”之心也漸漸冷卻了不少。
他現在並不像一定謀求封疆裂土,轉念一想,若能在西北大戰時撈足功勞,繼續做個西北地頭蛇……似乎也不錯。
但這些都是後話,如今他總是要派人查清誰在算計他!
義忠王何嘗不是如此?
他明知有人在誣陷廣慶王,還是順著對方的心意給了廣慶王兜頭一棍,但事後也是要查清那個幕後推手的……就在西北大雪飄飛,北狄人也悄悄撤兵,而義忠王在吩咐好留守部下不許疏於練兵後也與三皇子一起回京過年。
就在他回京的當天,那位推手主動送信來坦白了……這人說意外也不至於,但能讓西北地頭蛇的廣慶王也查了一個多月沒有結果,義忠王還是挺欣賞的。
卻說這一日正是雪後初晴,聖上跟前的大太監親來傳令,把內大臣雲光叫走了,而就在雲光對門辦公的王子騰則眯了眯眼:今兒散朝後義忠王就沒走……這會兒肯定也在聖上跟前呢。
聖上召見剛剛回京的義忠王,八成是說西北之事,而雲光又在西北任職多年……卻說雲光在西北既沒有倒向廣慶王,也沒有收取關外穆家的大筆賄賂,總之他沒有選邊站,卻也平平安安活到了調任,甚至~政~績~都很拿得出手。
須知關外穆家在西北行事有時很不按理出牌,暗殺什麼的也做過幾次,只不過有成功有失敗而已,誣陷栽贓更是尋常事。
也就是今年義忠王帶了大軍駐守西北,關外穆家才消停了一些。不過雲光可也是今年才調回京城的……所以雲光的本事,王子騰也要心悅誠服。
王子騰越琢磨越覺得裡面有點隱情,於是他果斷給廣慶王書信一封:明面上義忠王和雲光現在的職務並無交集。但願不是他瞎想。
雲光將近兩個時辰之後才回來,王子騰就更篤定自己的想法。
太陽下山後,林海從戶部衙門出來,應邀直奔義忠王府……義忠王回來了,他有預感只怕兩家走動會頻繁到隔天見的地步。
然而林海剛到王府,還沒走進王府大門就與……一位相逢應不識的人物幾乎擦肩而過。
如果這位肩上那明晃晃的百分之十五,林海只怕不能第一時間認出太上皇的小兒子。
他不得不稍微放慢腳步,跟小金感慨,“易容的水準也忒高了,難怪神龍見首不見尾。”
小金鄭重道:“國師的本事您有親身體會。這個世界頗有些能人異士,您不要小瞧。”
小金的話林海很能聽得進去,等他真正見到義忠王還是嚴肅地問了一句,“剛從您府上告辭的是哪位?”
林海這人從不好事,一旦他肯追問恐怕……不是小事,義忠王便道,“一位……故人之後,怎麼了?”
林海無法直接告訴義忠王此人是誰,不然他也沒法兒解釋自己如何認得太上皇這位不曾現於人前的幼子。
於是他輕聲道:“那人身上味道不對,王爺您多留點心。”
義忠王扭頭便對內侍吩咐,“把那人送的禮呈上來,”又對林海誠懇道,“辛苦你都聞上一回。”
林海抿了下嘴,“不客氣。”
作者有話要說: 一旦進入了深夜高效率碼字的節奏,就有點停不下來啊……☆、第73章 第七十三回
橫豎這屋裡沒外人,義忠王一胳膊伸過來,就搭上了林海的肩膀,“你的真本事不會有太多人知道。”
林海笑了笑,“天天找我聞來聞去,我可得應啊。”
義忠王顯然是在討好,“好兄弟,信我!”
雖然這畫風稍有違和,林海還是痛快道,“早弄完早安心。”
一般交情不深,送禮不會送吃食和藥材,這位前來王府的“故人之後”奉上的拜禮便是一副名人字畫外加一個白玉擺件。
林海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又用手仔細摩挲一番,才在小金的提示下,對義忠王道,“東西沒問題。”
義忠王點了點頭,“保險起見,還是封在庫里別動了。”說完就給心腹內侍春和一個眼色。
春和上前就把這兩樣東西端走了。
之後義忠王林海一起吃了盞茶,敘了敘舊——只要是義忠王在西北的粗略見聞,隨後林海就跟著義忠王一起見義忠王妃去了。
跟往常一樣,林海跟著義忠王踏入王府內宅,就見王禪與義忠王妃正相談甚歡,而義忠王世子妃和黛玉一左一右笑眯眯地聽著。
兩個大男人進來,義忠王妃和王禪也是先起身行禮,之後便十分隨意地“各找各老公”:關係到位,就沒那麼多規矩了。
王妃與世子妃在懷孕之後,林海都是每隔半個月上門來瞧一次,算是在太醫之外的輔助照看。
小金在給二位掃描過後,林海點了點頭,“王妃與世子妃都很好。閒來無事,每日裡走動上一個時辰或是更多些,對母子都好,當然要量力而行。”他面對義忠王又解釋了一回,“當娘的多鍛鍊自然身子強健,總歸好生一些。”
義忠王頷首笑道:“都聽你的。”
王妃與世子妃也笑盈盈地應下。
晚飯之前世子從宮中及時歸來——世子也就是四皇子生母德妃染了風寒,世子進宮探望。世子妃有孕在身,就算她想過去也會讓德妃攔住。
家宴過後,女人們繼續閒聊,義忠王父子倆則把林海又請回了書房。
半盞茶下肚,義忠王才鄭重問,“婆媳兩個果真無礙?”
林海也學了把義忠王,“信我!”
義忠王大笑,世子則一臉懵逼。
義忠王也不管養子此時心情如何,一臉坦誠道,“國師跟我說,你有奇遇,醫術藥理只怕還要勝過宮裡那幾位老太醫。”
一聽見“國師”二字,林海就繃起了弦,再聽到“醫術藥理”,他這心就放回胸膛里。
按道理講,國師有求於他,不至於輕易透露他的底細。
小金也道:“國師手段通天,也看不透咱們的底細,就像咱們也看不透他的,畢竟力量體系完全不同嘛。您那個時代不是有這麼句話,性別不同怎麼戀愛?”
李jú福!我竟完全無法反駁。林海明智地換了話題,“看這意思,國師是挺看好義忠王了。”
小金真誠道:“您可以把那個挺字去掉。”
“國師算卦不可能無消耗吧,”林海想了想道,“估計也得損耗壽命。國師得看顧徒子徒孫,不可能一天到晚有事兒沒事兒總來一卦。當時見面時他說那位小公子要度過兩個劫數,可見在國師眼裡這倆‘劫數’也是身負大氣運的。”
小金依舊是顫巍巍道:“您心裡不是有主意嗎?您問我支不支持?我肯定是支持的呀。”
“很好。”林海也噎了一下,“你真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與國師交情不淺,義忠王沒有隱瞞世子的意思,這做派本身也很能說明問題。
再說義忠王與世子這父子倆還沒降生的閨女給林海反饋的壽命,比其餘那兩位皇子的兒子都多,所以……曾被廢掉太子之位,還瘋癲了若干年的義忠王,很有機會坐上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
不是林海自我感覺太良好,他與義忠王的交情照此發展下去,有朝一日憑他幾句好話,就留下國師一脈——尤其是陷在宮裡不得不為太上皇做事的那些道士們……似乎真不是難事。
畢竟就目前而言,他都有恩於義忠王父子。
如果他每次有恩過後,義忠王便想方設法以官職想酬,林海反倒不會跟王府走得這麼近:彼此只有純粹的利益交換,哪還能有交情?
話說義忠王提及國師,一邊說話一邊留心林海反應,眼見林海始終面帶微笑,他也樂了,“你倒是穩得住。明面上沒誰亂和國師攀關係,暗地裡……誰又不知道呢?國師手裡權貴們的大把柄小把柄數不勝數,到時候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未必有哪個敢拒了。原想著你們家人口簡單,你為官多年又素來謹慎,萬萬不會讓他勸動……哪裡想得到這老傢伙用你閨女的婚事請動你幫襯。”
林海聽了便搖了搖頭,“這真是讓我無法拒絕。”頓了頓又問,“王爺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