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破譯紅樓時間密碼》

  “王之功德及於眾姓”

  雍正上台後,嚴厲追查戶部的虧空,江寧織造因累年虧空數額巨大,雍正因此格外不滿,在奏摺硃批中對曹頫聲色俱厲,充滿了威嚇、辱罵和諷刺。雍正二年正月初七,不能及時賠補虧空的曹頫在奏摺中感謝雍正准允他將織造補庫分三年帶完,言辭膽戰心驚,淒切慘苦,而雍正簡短的硃批依然惡狠狠:

  江寧織造奴才曹頫跪奏:為恭謝天恩事。

  切奴才前以織造補庫一事,具文咨部,求分三年帶完。今接部文,知已題請,伏蒙萬歲浩蕩洪恩,准允依議,欽遵到案。竊念奴才自負重罪,碎首無辭,今蒙天恩如此保全,實出望外。奴才實系再生之人,惟有感泣待罪,只知清補錢糧為重,其餘家口妻孥,雖至饑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顧。凡有可以省得一分,即補一分虧欠,務期於三年之內,清補全完,以無負萬歲開恩矜全之至意。謹具摺九叩,恭謝天恩。奴才曷勝感激頂戴之至。

  硃批:只要心口相應,若果能如此,大造化人了![4]

  小說第一回寫到,石頭所記的故事之後題有一偈,首句是“無材可去補蒼天”,筆者認為這不是小說作者濟世安邦抱負的反映,而更像是曹頫“無財可去補國庫”的自怨自哀。

  朱淡文女士指出,曹頫向戶部提請分三年補賠,最後能得到雍正的恩准,這是由於怡親王允祥對他的救援。允祥本來就很“疼憐”曹頫,當時又正好執掌戶部事務,他在雍正面前為曹頫說情是完全可能的。朱女士指出,允祥救援曹頫確有間接的證據,並非想像,這可以從雍正悼念允祥的上諭中看得出來:

  王自總理戶部以來,謙領度支,均平貢賦;月要歲會,令肅風清;無弊不除,無惠不舉。……如戶部庫帑累年虧空至二百五十萬之多,王則經理多方,代為彌補;使各官脫然無累,子孫並免追賠:此王之功德及於眾姓者也。又如朕因怡親王之奏而蠲免多年之逋欠,寬宥各官之處分:此王之功德及於天下者也。[5]

  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諭著江南總督范時繹查封曹頫家產。抄家的直接原因並非曹頫的虧空問題,而是曹頫在因涉嫌“騷擾驛站”離職受審期間暗中轉移家財,引起雍正震怒。怡親王允祥當時是否說情以減免曹頫的罪責,已不可確知,但從情理上來判斷是有可能的。

  小說細緻地描寫了北靜王水溶救援被抄家的賈府,這些情節也許是怡親王救援曹家的曲折反映。第105、106兩回寫到,錦衣府堂官趙全到榮國府來抄家,北靜王看他“混帳”,特別請旨到榮國府,將抄家的事情交給與賈家相好的西平王辦理;接著又和西平王一起進內復奏,為賈家說情,“主上甚是憫恤,並念及貴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著加恩(賈政)仍在工部員外上行走。所封家產,惟將賈赦的入官,余俱給還”(第1466頁)。

  《破譯紅樓時間密碼》

  怡親王府抄本己卯

  位高權重的怡親王允祥如此關照曹頫,曹頫將小說《紅樓夢》送呈怡親王府保存並傳抄,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據吳恩裕和馮其庸兩位紅學專家研究,現存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就是怡親王弘曉家的抄本,其主要證據是:己卯本上“玄、祥、曉”三字書寫常缺末筆,顯然是避聖祖玄燁、怡親王允祥及其子弘曉祖孫三代之名諱。而今藏北京圖書館的《怡府書目》原抄本內,此三同樣有避諱缺筆,且缺筆書寫方式與己卯本完全相同。這就完全可以證明:今己卯本確是怡王府的過錄本。此外,吳先生根據弘曉《明善堂集》中兩篇他本人手書付刻之《自序》筆跡,與今己卯本抄手之一的筆跡對照,發現這抄手就是弘曉本人,且其筆跡在《怡府書目》原抄本中也曾出現。[6]

  朱淡文女士認為,作者在乾隆二十四念己卯冬(1759)完成了“前八十回”的定稿,即己卯原本;次年春夏間,怡親王弘曉據以過錄,即今己卯本。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秋,作者又對己卯原本進行點改增補,即成庚辰本。現存的庚辰本是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以後的過錄本。[7] 這個說法只是朱女士的一家之言,但表明了己卯本與庚辰本之間密切的關係。如果兩個過錄本之間“同源”的看法被證明屬實,那麼我們的確也可以看出曹頫對怡親王父子的信任,以及怡親王弘曉在小說的保存與傳播方面的重要作用。

  怡親王允祥雖然在雍正朝位高權重,可很奇怪的是,後人為他作傳的非常少,除《清史稿》外,後人所作的傳內容極其簡略。我想,曹頫在小說中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對北靜王水溶的描寫,也許對關於允祥的正史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最後,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小說第十五回所描寫的水溶的形象:

  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第199頁)

  當曹頫在艱難困苦中創作《紅樓夢》時,恩主允祥的形象可能時常浮現在他的眼前,給他安慰,也給他力量。當曹頫以細膩生動、傾情讚美的筆觸描繪北靜王水溶謙和風雅、穩重老練以及位高權重的形象時,也許他認為這是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的“賢王”最好的紀念,也是對恩主允祥最好的報答。

  《破譯紅樓時間密碼》

  紅學的“三大死結”

  本文已經論證了現存120回小說《紅樓夢》的作者就是生於1706年6月8日的曹頫,最後需要回答的兩大問題是:

  (1)長期以來被誤認為是小說前80回作者的曹雪芹究竟是什麼人?他與曹頫是什麼關係?他與小說《紅樓夢》有什麼關係?

  (2)小說早期抄本的主要評點者、長期以來被視為研究小說藝術和考證作者生平的重要人物脂硯齋和畸笏叟到底是何許人?他們與曹頫究竟是什麼關係?

  如果要準確、完整地回答第一個問題,首先必須對第二個問題作出準確的闡述。

  魯東武先生在《脂批瑣談》一文中指出:曾經一度出現後又“迷失”的“靖藏本”不計在內,現已發現的脂本系統的《紅樓夢》早期抄本共有11種,除鄭藏本和舒序本之外,另外9種均附有數量不等的評語。由於其中不少評語對小說研究和作者考證具有十分重要的資料價值,因而歷來為紅學界所重視[1]。

  被統稱為“脂批”的評語總數大約為3600多條。據孫遜先生在《紅樓夢脂評初探》一書中的統計,有署名的評語計有:脂硯齋35條、畸笏叟55條、棠村1條、梅溪1條、松齋2條、玉藍坡1條、立松軒1條、鑒堂1條、綺園1條、左綿痴道人1條[2]。相對於大量的評語來說,有署名的評語實在微乎其微,並且單憑現有的文獻資料,想要解決大量無署名評語的歸屬問題非常困難。

  馮其庸、李希凡先生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以及周汝昌先生所著的《曹雪芹傳》均對脂硯齋作了大致相同的總體評價。周著第二十七章《脂硯》提出,脂硯齋對於小說《紅樓夢》的創作有著巨大的貢獻,如他決定書名;建議將小說里的某些重大情節作出刪改;校正清抄本的文字;整理原稿,掌握情況,隨時指出殘短缺失之處,提醒作者修補;他不止代補零碎殘短,還代撰整回的缺文;掌握稿本的章回情況,建議改動設計;替書中的隱詞廋語、難文僻字作出了註解;為小說作出“凡例”,列於卷首,並題總詩;為全書作了批語等等[3]。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