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如今賈璉的出息,別說四王八公後代中無出其右者,就是聖上的龍子皇孫,賈璉也不遑多讓。得孫如此,婦復何求?

  賈母思量再三,點頭道:“祖母老了,你父親也已生了華發。這賈府,已是你們的天下。是榮是辱,是封妻蔭子還是潑天大禍,全在爾等一念之間。璉兒有雄心壯志,效仿乃祖,再掙個國公封號回來,祖母便是,便是此刻閉眼,也瞑目了!”

  賈政帶頭,眾人跪下道:“母親/祖母言重了!”

  賈母擺擺手,示意眾人起身,“旁的話我也不說了。聖上召見,璉兒速速進宮。一切應對,但憑你心。”

  這便是允了!

  賈璉鄭重磕頭,大聲道:“孫兒定不負祖母重望。”

  金鑾殿上,皇帝聽罷賈璉奏對,知他代父辭爵,願效仿乃祖沙場立功,再掙功勳後,放聲大笑。

  前有西南捷報頻傳,後有勛貴自請奪爵,騰位讓權,怎能讓皇帝不樂?今上萬沒想到,賈璉一介弱冠少年,卻能深體聖心,處處討好。卻不知,這一切都是怡親王授意,指點。

  世間事,便是如此。蠅營狗苟,勾心鬥角,千方百計,機關算盡,到頭來不過竹籃打水一場空;相反,順其自然,問心無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卻能遇難成祥,柳暗花明。

  賈璉辭爵消息傳出,朝野轟動。效仿者,卻無。

  然而,兩日後,迎春大婚當日,聖旨親臨,封賈璉忠勇伯,賜第皇城大街,緊鄰其妹婿柳湘蓮府邸。此乃後話。

  十月十四是榮國府送嫁妝的日子。

  說起迎春的嫁妝,打她十歲起,邢夫人就張羅給她準備嫁妝了。這些年下來,母女感情越發深厚,邢夫人眼界也高了,再看自己早年給繼女準備的嫁妝單子實在入不得眼。不用賈赦開口,自動自覺全部換成了最好最佳的。

  更不用提賈母,恨不得將她當年嫁妝的一半都搬給迎春。上到雕花床鴛鴦帳良田美第,下到挖耳勺竹夫人金樽玉筷壽材錫箔,賈母都給迎春備齊了。

  不是說賈母有多偏疼迎春,只是這些年賈母已經看出來,迎春是福星,大房的轉變都從迎丫頭起。送子觀音菩薩心腸,這等名聲,豈是一般人應得起的?

  迎春的嫁妝早已商定不能出一百二十抬之數,然而皇后欽賜鳳冠霞帔不說,添妝那日,怡親王妃、世子妃,宛平郡主,史王薛三家,唐侍郎府,定安侯府,北靜王府,東平王府,南安王府等四王八公諸家同僚並柳湘蓮和賈璉軍中袍澤都來湊趣,添妝太多,無奈只能將邢夫人備下的綾羅綢緞等統統替換,又是好一通忙。

  賈敏見狀,乾脆大筆一揮,將備好的添妝換做江南兩處園林的地契,全給迎春壓箱底。最後,迎春嫁妝之厚,簡直可與賈敏當年比肩。

  十四日寅時,賈母早早便起,細細審過迎春的嫁妝單子,確定再無遺漏,方遞給鳳姐。

  鳳姐看過,笑道:“我好歹應迎丫頭一聲嫂嫂,今日怎地也要再添些妝。”

  賈母笑指她道:“不愧是鳳辣子,添妝不早說,此刻再講,哪裡有空餘?可見不誠心。”

  李紈附和道:“就是。”

  鳳姐卻面不改色,“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老太太不知道今日除了我,要現給迎丫頭添妝的人海了去呢!趕巧,我哥哥在京郊新買下一處溫泉宅子,昨兒才把地契給我送來,正巧便宜我腆著臉給迎丫頭壓壓箱。”

  王夫人聞言臉色都變了,王家在京郊的溫泉宅子,她覬覦多時,別說要來了就是輕易想去住住也不成。哥哥竟然這般大方,說添妝就給添妝?她當初出嫁可都沒這排場!

  賈母掃了王夫人一眼,推辭道:“你這份禮太重,迎丫頭小孩子怕是受不起。”

  “老太太哪裡話?二小姐御賜的鳳冠霞帔都穿的,宮裡的添妝都收的,我這點篩剩下的小米粒哪會擔不起?何況,地契我早放進去了,這會兒子怕是已經抬進柳將軍府啦!”鳳姐恭維道。

  “你呀~”賈母含笑默認。

  榮國府門外,鑼鼓喧天,賈珠帶頭,寶玉墜後,賈府下人紅衣紅褲一抬抬嫁妝流水般往外走,珠玉寶釧、田莊地契,自少不得,尤為稀奇的是一匹胭脂紅馬揚脖奮蹄跑前跑後,頗似代主人巡查一般,實所罕見。

  為了慶祝迎春大婚,迎香坊從半個月前就在酬賓贈客,今日更是擺出九九八十一樣不同的香粉分贈路人。而賈氏善堂,本就是積德行善、施粥贈藥的所在,就只能口口相傳,請來人為賈二公子新婚道個喜,討個彩頭。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賈府送妝隊伍一面走,路邊行人一邊追著賀喜,更有受過賈府恩惠的全福婦人們自髮帶來紅尺、瓷碗、竹筷、利是等等,說要添妝。

  賈珠本不願收,奈何意頭太好,只能臨時召來管家,現場登記,再添嫁妝單子。積跬步至千里,賈府積年行善終得回報。

  另一邊,柳府管家讀嫁妝單子從寅時直念到午時,直讀得口乾舌燥,嗓子冒煙,再也讀不下去,只得換人接上。偌大的庭院被嫁妝箱子擺滿,幾無立錐之地。滿院珠光寶氣,耀目生光。

  柳夫人聽著那似乎沒有盡頭的唱單,忍不住露出焦急神態,拉住柳三老爺道:“這可如何是好?榮國府嫁妝這般豐厚,咱們給二郎備的聘禮可不是太寒酸了嗎?”

  柳三老爺一時也不知如何答好。

  柳湘蓮在旁聽見,解勸道:“嬸娘不知,迎兒做生意可是一把好手,光憑她賈家商隊西行運來的奇珍異寶就夠她幾輩子吃喝花用不愁了。這點嫁妝不過小意思。何況,單子也是咱們自己人知道,外人看來,聘禮一百二十抬,嫁妝也是一百二十抬,不多不少,哪來厚薄之分?”

  賈母考慮到柳湘蓮新貴,刻意定準了明面上嫁妝的數量便是為此。柳夫人思及此,不由展眉笑道:“二郎好福氣!”

  “那是。”柳湘蓮一本正經點頭應道。

  多年後,迎春送妝這日的喜慶熱鬧還為眾人津津樂道。十里紅妝不稀罕,百姓添妝才是奇。

  十月十五,大吉日,諸事皆宜,尤宜婚嫁。

  迎春大半夜便被叫起,梳妝更衣,宛平郡主作為全福之人來給迎春梳頭。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

  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有頭又有尾,此生共富貴。”

  宛平郡主邊梳邊唱,如珠落玉盤,悅耳動聽。不僅是探春、惜春、沁春、湘雲、黛玉,就連水盈、唐氏雙姝、陳家姐妹、孟琬並諸多旁人都圍在迎春左右,注目合掌,同心祝願。

  迎春看著自己鏡中面龐,恍若隔世的感覺再次襲來。前世種種,今生件件,似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浮現……

  不覺間,她已珠淚滿腮。

  “新嫁娘不興哭。”邢夫人彎腰湊到迎春面前,凝視著她面龐道:“我的迎兒今日真美,天仙下凡也不可匹配。倒是便宜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