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千古艱難唯一死。

  地府的接引司里, 新鬼們擁擠在一起,靜靜地簽到, 然後被鬼差引向各處。偶有被擠出來的新鬼, 也拼命地擠回鬼堆里, 都想遠遠地躲開這個紫氣繞體的死鬼皇帝。

  於是在崇禎的身邊,就形成好大的一塊空域。

  林夕看看那些快擠成紙片的新鬼,在看看崇禎的身周,帝王做鬼了也不同凡人啊。

  “上人。”

  崇禎遠遠地奔過來行禮。原來一直披散的頭髮也束了起來,整個人看上去斯文有禮,不再是有些歇斯底里、瘋瘋癲癲的模樣了。

  “五郎。”林夕對著年輕了幾十歲的朱由檢,脫口而出了習慣稱呼。

  崇禎的眼圈立即紅了, 他立即哽咽起來,再度躬身施禮,聲音里溢滿真誠的感謝:“五郎謝皇兄多年的照顧。”

  林夕趕緊回禮。

  “咳咳,不好意思,我叫慣了五郎了。”

  崇禎紅著眼請求,“上人可否以皇兄的樣子與我說話?”

  林夕點頭,幻化出朱由校的模樣。謝必安和幾位鬼差躲去了一邊,暗地裡撇撇嘴,這模樣是還沒長大啊,怎麼當的那十幾、二十年的皇帝呢?!

  崇禎又是一禮,“上人,是五郎錯怪皇兄了。上人借皇兄說的話,我都記得呢。是父皇沒有盡到責任,是祖父荒唐,幾十年不上朝,敗壞了大明的根基。還有,還有……”

  崇禎說不下去了。

  停了一會兒,他又繼續說:“不怪皇兄的。是老天要亡大明,黃河、淮河才年年泛濫、地動接連不斷,皇兄已經用盡全力了。我不該怪罪到皇兄身上。”

  林夕這才明白崇禎要自己幻化為朱由校模樣的原因。

  ——原來是為了向他親哥道歉啊。

  “上人,我皇兄在位的時候,已經是很努力了。他比我做的好,他也不是後世所傳言的棄了朝政做木工。那些史書記載是丑畫了他,孝和皇后不得父皇歡心,李選侍飛揚跋扈,他……只有客氏一直在照顧他——”

  朱由檢早後悔殺了魏忠賢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說魏忠賢、客氏與親兄的事情,覺得還是閉口不要再說了為好。因為林夕上人改了大明太多他認為不能改的東西。

  親親相親是頭一條。原來親親也是淘空大明的禍根。

  每年幾百萬的銀子甚至更多的銀子,被他們浪費掉了,原來都是沒必要的,是完全可以不用花的。

  看林夕上人對那些宗室斷了朝廷的贍養,宗室里不是有不少人就奮起努力了嗎?不是比領著朝廷給的那點兒微薄祿米,過的更好了嗎?

  還有那些抱著“近君養親”之目的進宮的宦官,在林夕上人嚴厲的“禁閹令”之下,各自在鄉村里好好幹活,也能夠奉養父母親的。

  最重要的是內廷里沒有宦官也是可以的啊。

  自己那時候怎麼就沒有這樣的覺悟呢?

  任由宮裡養著十萬宦官,即便組成了淨軍,也是不成事的軍卒,成為壓垮大明朝的稻草之一。

  還有,林夕上人對皇室僅剩的瑞王、惠王、潞王,一直都是平等的郡王待遇。但對自己的待遇,出宮前一直與朱慈焴和朱慈炅是一樣的皇子待遇。出宮後給與的也是親王待遇,而後最自己的兒子朱慈烺就是與瑞王一樣的郡王待遇。

  一代代地遞減下去,包括朱慈焴和朱慈炅的兒子,承爵的也只有嫡長子,是郡王爵位。與帝室的關係,出了五服就可以領軍。而朱慈焴兄弟和自己一樣,可以在朝廷里擔當與自己能力相稱的職務。

  這是崇禎發自內心想感謝林夕的原因。

  “上人,太感謝你了。皇兄留我在京不用就藩,但我每想到一輩子就渾渾噩噩地與那些藩王們一樣混到死,就覺得自己白來世上一遭。可自己什麼也不會,接手了帝王,卻做不來帝王。但是看著上人安排我走的那些事兒,那些才是我能幹的、幹得好的。謝謝上人。”

  “五郎不必多禮。那些年你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做事。”

  林夕面對真誠感謝的崇禎帝,也客氣地向他還禮、讚揚他。

  崇禎帝搖頭,“我該聽皇兄的話,不該那麼快逼死魏忠賢,內侍里也該信用皇兄留下的人。最不該輕信建奴的反間計,殺了袁崇煥泄私憤。以至後來京師被圍,各地領兵的總兵官,都不肯上京勤王救駕了。”

  崇禎地捂著臉哭起來。

  “其實,你應該去留都的。留都六部齊全,有帝王在,就可以立即運作起來,號召大明的軍民像驅逐蒙古人一般,抵抗女真人的。”

  林夕看著頂著自己熟悉的五郎模樣哀哭的崇禎,只能出口指出他還有選擇、還有翻盤的機會的。

  “你去到留都,甩開了已經糜爛的遼東和黃河□□到不可挽救的河南、江蘇等地,女真人只有十幾萬,大明的人口萬萬數,見識過女真人和流寇殘忍的大明百姓,會跟著你抵抗他們的。”

  崇禎把手拿下來,低著頭說:“我後來想過留都的,也在大朝會上提出過,與朝臣們商議去留都的可行性。但是范景文勸我不要走,要堅守待援。我猶豫了很久,最後擔心史冊上記上我失國都、棄百姓逃生……”

  “可是你最後亡了大明朝,在史冊上不是,豈不是更難看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