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頁
三位長公主的駙馬,不是出身門風清正、書香門第、有前程的舉子,就是伯府的有能力的嫡子。而且天子說了,駙馬不受身份的限制,可以繼續考進士、做官、領軍。因此前年選駙馬的時候,坤寧宮差點被踏破了門檻。
最後還是天子說要在三品官員以上人家的嫡子中選擇,才使得事態平息下去。
這些公主和王妃,不提已經上了年紀、輩分最高的瑞安大長公主,也不提壽寧長公主、瑞王妃、惠王妃屬於長輩,單去年經皇后手出嫁的、朱由校的那三個異母妹妹,還有新娶進門的兩位王妃,都恭敬地跟在皇后的身邊,非常有禮地款待進宮參加宮宴的女眷。
因為皇后不止一次地耳提面命,這些誥命夫人因夫、憑子得以晉封,皇爺要借重她們的丈夫和兒子治國理政,那麼皇室的公主、王妃,包括她自己在內,也都要對她們禮遇。要是哪一個失禮了,以後就不用再進宮、也不用想再參加宮宴之類的事情了。
這個警告是非常嚴重的。由於朱由校在褫奪了太/祖所封的那些親王、跟著又對宗室違法等行為不假辭色地予以嚴懲,使得宗室中再無人敢作奸犯科。這些能留在京中的公主和王爺,算是天子最近的血脈了,她們也都曉得厲害、謹慎地做人做事,無人再敢越雷池一步。
公主們對皇后的警告,是為自家丈夫和兒子好容易有了前程不敢不敬服;瑞王妃、惠王妃來自民間,對上英國公府出身的皇后,滿身心都是畏懼。但信王妃和潞王妃的出身,決定了她倆知道皇后所言非虛。
皇后都帶頭禮遇誥命夫人們,讓這些誥命夫人多得一份尊敬,她們就只能跟從去做。無論是出於對自家男人前程的關心、還是對皇后的敬畏、自身的素養,這些公主、王妃都一反高高在上的作態,努力平和地對待進宮領宴的官員內眷。
英國公夫人作為皇后的母親,自然更受禮遇。但她在皇后起身去休息的時候,匆忙也跟了過去。
“娘娘還好?”親娘就沒有不在這時候擔心女兒的。
“挺好的,母親放心。我沒什麼事兒。這個是個省心的,比懷大郎的時候還輕鬆呢。”
“娘娘連生了三個了。”英國公夫人感慨。
“皇爺說了,這個生完再不生了。”
皇后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自家的三個嫂子都是這樣隔了二年生一胎。她懷了這一胎,多少有些出乎了帝後夫妻的意料。可儘管她沒什麼不適、懷的還異常順利,皇帝還是把二皇子也攬過去帶著,只讓她好好養著。
帝後夫妻二人和樂,天子帶著太子和二皇子,英國公夫人也就問上一句罷了。
英國公夫人點頭,她也不是太擔心。她自己和三個兒媳婦都是這麼生過來的。女兒自小就練武,比三個兒媳婦身體還要強一些。再說了,宮裡又沒有其他嬪妃和雜事煩擾的。
“我當年也是連著生了你三個哥哥的。然後啊,我就想生個女兒。哪想到好多年都沒有消息。”
“母親最後還是有了我,遂了心愿啊。”
皇后靠在母親的懷裡,一幅散懶的模樣。英國公夫人攬著女兒,輕撫她的後背。
“是啊。現在府里有八個兒郎了,我就想有個小孫女。你三嫂說得指著你大嫂、二嫂了,她就是再生,可能還會是兒子。”
皇后摸摸還沒有顯懷的肚子,“那這個,豈不是皇子的可能性大了?哎呀,這個最好是公主。”
坤寧宮暖閣里的人,表情都一致地認為皇子的可能性大。
立春搶先開口說:“生皇子也好啊。皇爺天天把大郎、二郎都帶在身邊。要是個皇子,也能跟著皇爺去前面。可要是公主,就只能跟我們一樣,關在宮裡不見外頭了。”
英國公夫人把立春叫過來,“你這性子啊,還是跟我回府嫁人。不然早晚會惹禍上身的。”
立春跪在老夫人面前,撲棱著腦袋不肯跟她出宮。
“老夫人,婢子這輩子就跟著娘娘了。出去嫁人有什麼好,伺候完老的要伺候小的。像我娘一樣,什麼活都要做,還少不了要挨幾下打、挨幾句罵。婢子那麼用心練武,就是不想挨打。
可在娘娘這裡,立冬分婢子的事情,婢子都做得很好的。不挨打不挨罵的,婢子不出去嫁人。”
英國公夫人一直喜歡立春的忠心直率、幹活利索,可是在宮裡,這直率就不是什麼好秉性了。故她問皇后:“你看呢?立春可是我屋裡被你要過去的。”
“母親,她不願意出去就算了。皇爺也不喜歡說話繞彎兒的人。她這樣的直脾氣,在我這裡好過出宮被搓揉。”
宮裡不少一輩子沒嫁人的女官,各個也活的挺高興。皇后肯留立春,英國公夫人就搖搖頭不再提立春出宮之事。但叫過立冬仔細吩咐要看好她,別讓她惹禍了。免得立春自己吃虧,皇后娘娘和英國公府也都丟面子。
立冬立即應下,還勸說道:“老夫人放心。立春也就是在娘娘跟前信口開河,皇爺每天過來的的時候,她謹慎著呢。”
天啟八年的上半年風平浪靜的。但是到了六月,就在下旬的大朝會上,浙江送來了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稟報:浙江出現立朝未見的海溢!
以嘉興府、紹興府受災最重。
最後還是天子說要在三品官員以上人家的嫡子中選擇,才使得事態平息下去。
這些公主和王妃,不提已經上了年紀、輩分最高的瑞安大長公主,也不提壽寧長公主、瑞王妃、惠王妃屬於長輩,單去年經皇后手出嫁的、朱由校的那三個異母妹妹,還有新娶進門的兩位王妃,都恭敬地跟在皇后的身邊,非常有禮地款待進宮參加宮宴的女眷。
因為皇后不止一次地耳提面命,這些誥命夫人因夫、憑子得以晉封,皇爺要借重她們的丈夫和兒子治國理政,那麼皇室的公主、王妃,包括她自己在內,也都要對她們禮遇。要是哪一個失禮了,以後就不用再進宮、也不用想再參加宮宴之類的事情了。
這個警告是非常嚴重的。由於朱由校在褫奪了太/祖所封的那些親王、跟著又對宗室違法等行為不假辭色地予以嚴懲,使得宗室中再無人敢作奸犯科。這些能留在京中的公主和王爺,算是天子最近的血脈了,她們也都曉得厲害、謹慎地做人做事,無人再敢越雷池一步。
公主們對皇后的警告,是為自家丈夫和兒子好容易有了前程不敢不敬服;瑞王妃、惠王妃來自民間,對上英國公府出身的皇后,滿身心都是畏懼。但信王妃和潞王妃的出身,決定了她倆知道皇后所言非虛。
皇后都帶頭禮遇誥命夫人們,讓這些誥命夫人多得一份尊敬,她們就只能跟從去做。無論是出於對自家男人前程的關心、還是對皇后的敬畏、自身的素養,這些公主、王妃都一反高高在上的作態,努力平和地對待進宮領宴的官員內眷。
英國公夫人作為皇后的母親,自然更受禮遇。但她在皇后起身去休息的時候,匆忙也跟了過去。
“娘娘還好?”親娘就沒有不在這時候擔心女兒的。
“挺好的,母親放心。我沒什麼事兒。這個是個省心的,比懷大郎的時候還輕鬆呢。”
“娘娘連生了三個了。”英國公夫人感慨。
“皇爺說了,這個生完再不生了。”
皇后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自家的三個嫂子都是這樣隔了二年生一胎。她懷了這一胎,多少有些出乎了帝後夫妻的意料。可儘管她沒什麼不適、懷的還異常順利,皇帝還是把二皇子也攬過去帶著,只讓她好好養著。
帝後夫妻二人和樂,天子帶著太子和二皇子,英國公夫人也就問上一句罷了。
英國公夫人點頭,她也不是太擔心。她自己和三個兒媳婦都是這麼生過來的。女兒自小就練武,比三個兒媳婦身體還要強一些。再說了,宮裡又沒有其他嬪妃和雜事煩擾的。
“我當年也是連著生了你三個哥哥的。然後啊,我就想生個女兒。哪想到好多年都沒有消息。”
“母親最後還是有了我,遂了心愿啊。”
皇后靠在母親的懷裡,一幅散懶的模樣。英國公夫人攬著女兒,輕撫她的後背。
“是啊。現在府里有八個兒郎了,我就想有個小孫女。你三嫂說得指著你大嫂、二嫂了,她就是再生,可能還會是兒子。”
皇后摸摸還沒有顯懷的肚子,“那這個,豈不是皇子的可能性大了?哎呀,這個最好是公主。”
坤寧宮暖閣里的人,表情都一致地認為皇子的可能性大。
立春搶先開口說:“生皇子也好啊。皇爺天天把大郎、二郎都帶在身邊。要是個皇子,也能跟著皇爺去前面。可要是公主,就只能跟我們一樣,關在宮裡不見外頭了。”
英國公夫人把立春叫過來,“你這性子啊,還是跟我回府嫁人。不然早晚會惹禍上身的。”
立春跪在老夫人面前,撲棱著腦袋不肯跟她出宮。
“老夫人,婢子這輩子就跟著娘娘了。出去嫁人有什麼好,伺候完老的要伺候小的。像我娘一樣,什麼活都要做,還少不了要挨幾下打、挨幾句罵。婢子那麼用心練武,就是不想挨打。
可在娘娘這裡,立冬分婢子的事情,婢子都做得很好的。不挨打不挨罵的,婢子不出去嫁人。”
英國公夫人一直喜歡立春的忠心直率、幹活利索,可是在宮裡,這直率就不是什麼好秉性了。故她問皇后:“你看呢?立春可是我屋裡被你要過去的。”
“母親,她不願意出去就算了。皇爺也不喜歡說話繞彎兒的人。她這樣的直脾氣,在我這裡好過出宮被搓揉。”
宮裡不少一輩子沒嫁人的女官,各個也活的挺高興。皇后肯留立春,英國公夫人就搖搖頭不再提立春出宮之事。但叫過立冬仔細吩咐要看好她,別讓她惹禍了。免得立春自己吃虧,皇后娘娘和英國公府也都丟面子。
立冬立即應下,還勸說道:“老夫人放心。立春也就是在娘娘跟前信口開河,皇爺每天過來的的時候,她謹慎著呢。”
天啟八年的上半年風平浪靜的。但是到了六月,就在下旬的大朝會上,浙江送來了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稟報:浙江出現立朝未見的海溢!
以嘉興府、紹興府受災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