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嘉謨在過去的一整年都在為致仕後的事情做準備。

  在冬月的時候,他終於提交給朱由校幾份他滿意的六部七卿的候選提名。君臣帶著兩位什麼都聽不懂的皇子,閉門商討了小半個月,才定下了最新的內閣、尚書、侍郎名單。

  朱國祚接任吏部尚書、何熊祥接任刑部尚書、周如磬接任禮部尚書。

  戶部、兵部、工部尚書不變。

  補了何如寵、周延儒、楊景辰做閣臣;

  商周祚為左副都御史;

  調了蘇茂相、左光斗分別做吏部左、右侍郎;

  魏光緒為刑部右侍郎;

  拔擢張瑞圖、林欲楫做禮部左右侍郎。

  楊漣、張文郁為工部右侍郎。

  定下這些這些重臣之後,朱由校起身對周嘉謨抱拳致謝。

  “有周卿這番謀算,大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不虞無立國支柱的重臣。”

  慌得周嘉謨趕緊起身還禮。

  “陛下,這是老臣應做之事,可不敢受陛下之禮。”

  “周卿承得起。若無周卿這八年襄助,朕會更艱難的。大郎,帶著你弟弟過來替父親謝謝太傅。”

  太子領著二皇子行禮,這個禮,周嘉謨從容地領了,然後鄭重地給兩位皇子還禮。

  “陛下如此禮遇老臣,老臣縱使鞠躬盡瘁、死亦瞑目了。”說的太不吉利了。

  太子乖巧地安慰周嘉謨:“太傅會長命百歲的。”

  二皇子跟著鸚鵡學舌,“長命百歲。”

  周嘉謨激動地拉著太子的手,對朱由校說:“陛下,大明有這樣的儲君,老臣就是去見穆宗、神宗、光宗也無愧了。”

  在天啟七年的預決算通過之後,吏部把最新的六部七卿和閣臣的名單公布了。雖然在此之前,朱由校和周嘉謨君臣二人都找了相關部門的尚書研究過、徵求過、他們對本部門補充進去的新人意見,但是這份名單還是震呆了不知其它部門官員任免的重臣。

  周延儒能從西南回來,不得不佩服狀元是有真本事、真實力的,人家是全憑自己干回來的。但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張文郁,現在就晉升為工部右侍郎,真的如同晴天霹靂般震撼了六部七卿。

  誰從進士到侍郎不得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熬不到三品的侍郎。

  而張文郁才用了六年啊!

  工部尚書王永光本來就對誰做侍郎沒什麼意見,天子和周嘉謨找他提起張文郁的時候,他倒是很贊成。因為這幾年他越發地看明白了,在工部必須要有“真本事”——有陛下需要的“奇淫巧技”,不然就會淪為處理日常事務、也就是雜事“跑腿”的。

  這也是他想致仕、卻說不出口的理由。

  而天啟二年分到戶部觀政的新科進士張文郁,作為一個小小的主事,沒多久就能跟在徐光啟後面幫忙;沒用上一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徐光啟的親傳弟子,成為徐光啟倚重的人才。

  考慮天子拔擢楊漣做工部侍郎,不僅有楊漣是顧命大臣,繼續混在人才濟濟的兵部中、幾乎算是沒有了出頭之日,還有天子欲拔擢勛貴去統領兵部的意思。而楊漣到了工部,正可以接在自己或者是接在徐光啟之後為尚書,可以一直承擔處理工部日常事務之責任。

  王永光把前後都想明白了,面對同僚有疑惑,趁自己還是工部尚書,自然要站出來協助吏部做出解釋,好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一份香火情。

  “各位,我本來也提出致仕了。但陛下挽留,我就腆顏在工部繼續做尚書、為陛下繼續效勞到七十歲。工部之所以這次增選了兩位右侍郎,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在這一兩年內做好事務交接,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完成火炮、蓋倫船等的改進。”

  提到火炮的改進,誰都沒話兒講了。張文郁在最新式火炮和蓋倫船的研發中,其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他憑藉這樣的能力,不僅僅是贏得了工部的同僚認可,還得到了天子的多次讚譽,這是繼黃克纘和徐光啟封爵之後,陛下的另一個要學子們重視數術和“奇淫巧技”的信號。

  這才是其破格提升的關鍵啊。

  所有人立即想明白了張文郁升職的內里關竅。

  至於其他人的晉升就都是憑能力而得來的了,內里並沒有什麼花哨。天子和周嘉謨對官員的考評、拔擢,總是能夠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於是在天啟七年最後一次的大朝會上,吏部這樣的最新六部七卿名單公布了。並在天啟八年的開年宴上,各部晉升的尚書、侍郎都各就各位。他們要在新一年裡,在天子的率領下,以新的陣容迎接屬於大明的輝煌燦爛。

  坤寧宮裡也在舉行著招待誥命夫人的宴席,皇室以瑞安大長公主朱堯媛(神宗的同母妹妹)為首,帶著壽寧長公主朱軒媁(神宗第七女),光宗的第五女寧德長公主朱徽妍,第六女遂平長公主朱徽婧、第八女樂安長公主朱徽媞,與瑞王妃(神宗第五子朱常浩之妻)、惠王妃(神宗第六子朱常潤之妻)、信王妃(光宗的第五子朱由檢之妻,親王王妃)和潞王妃(神宗同母弟的兒子朱常淓之妻),一起招待前來參加宴席的誥命夫人。

  去年皇家一氣嫁出去了三位公主,還給信王朱由檢(親王)和潞王(郡王)朱常淓都娶了親。帝後一改既往帝室只與平民聯姻的二百年傳統,給信王娶了吏部尚書周嘉謨的嫡孫女,給潞郡王娶了戶部尚書李起元的嫡孫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