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韋見素搖頭道:「當然沒有。」

  王源笑道:「那不就結了,我二人身為左右相國都不知其事,陛下也沒有下旨宣布,那我們便只能理解為是回紇人強占了我大唐的邊境城池了。我神策軍自然有責任去奪回城池的。這個理由夠了麼?」

  韋見素愕然半晌,咂嘴道:「這理由倒是足夠。可是……相國……這麼一來……」

  李宓舉杯打斷道:「韋左相,別可是了,來來來,喝酒喝酒,天塌下來有大帥撐著,你擔心什麼?這次和回紇作戰,老朽和韋左相共同擔任後勤之責,還希望韋左相多多協助。」

  韋見素一愣道:「怎麼?老夫負責調度後勤之事?」

  王源笑眯眯的道:「是啊,剛要問問你的意見呢。李老將軍年紀大了,後勤調度事務繁瑣,怕他吃不消。韋左相辦事老練,面面俱到,所以請韋左相能夠協力。你不願意麼?」

  韋見素慌忙站起,拱手道:「老夫當然願意了,相國放心,老夫當盡心竭力,全力辦事。」

  ……

  隨著五月的到來,成都城變得越來越美。錦官城的美譽是從成都出產的天下聞名的蜀錦而來,當然這錦官城的錦字也有繁花似錦之意。成都最美的季節正是在五月。不僅是因為繁花似錦,更在於人們的心情。

  每年從三月開始,成都的蠶農們便開始飼養春蠶。四月里萬物欣榮之時,也正是蠶兒結繭吐絲之時。待到四月初旬,城南浣花溪畔萬里橋下的青石板搭建的岸邊石階上,便滿是繅絲浣洗的養蠶女的身影。這之後的月余,搭在細繩上臉晾曬的銀白如雪,飄然若雲的蠶絲,以及滿城機杼之聲便成了成都一道特有的風景。

  想像一下,綠樹繁華掩映下的成都的大街小巷之中,清風綠柳吹拂之下,心靈手巧的織女坐在織機旁縴手細細,飛梭流轉的樣子。那是一道多麼美的風景。而此時成都的美不僅是繁花似錦綠意盎然的勃發之態,更是蠶絲蜀錦的收穫的喜悅。

  可以說,每年的五月里,正是成都百姓們的收穫季節。成都人家往往經過春季三個月的勞作,所獲得的收入便幾乎是全家一年的用度。而五月的時候也正是他們最為富足安逸的時候。正因如此,在五月里的唯一一個全民慶祝的節日——端午節的來臨之時,也是成都百姓們花銷最多,慶祝最隆重的時候。

  大唐之世,節日的慶祝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一些習俗。譬如端午節,大唐盛世之期已經有了諸多的約定俗成的完備的慶祝的規距。譬如全家老少穿夏衣,貼艾符、喝蒲酒、系五色絲續命索、採花佩戴、食粽子、組織龍舟競渡等等,都已經在各地的端午慶祝活動中成為固定的項目。如此多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節日慶祝活動也自然要花費大量的準備時間。

  王宅上下也和普通百姓一樣為端午節做著準備。或者說,王家上下對這次端午節很是重視。這當然是有原因的。王源很少能和家人在一起過節。這麼多年來,和家人在一起過元日上元中秋端午這些大型節日的時候屈指可數。這一次得知不久後王源又要率軍出征,王家後宅的妻妾們更是珍惜這次難得的團聚的節日。所以進入五月之後,提前數日眾女便開始忙碌不休起來。

  王源來自於後世對傳統節日已經無感的時代,自然也對一些節日無感。不過看著家人們為了端午節忙碌,心中也自感嘆。什麼時候這些傳統的習俗便在後世泯滅不見了呢?那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背棄?不過這些事情自然無需他來插手準備,事實上這段時間他自己便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這段時間他正忙於巡查軍營,檢查戰備,處理分析探聽而來的情報,為不久後的出征做著最後的準備。因為五月初五端午節過後,王源便要送玄宗回京了,這件事一旦開始運作,便意味著短暫的安逸時光已經結束,接下來便是變幻莫測的生死相博了。

  五月初四,端午節的前一天,王源一早起床,洗漱之後便來到前院。按照安排好的行程,今日他要去城西兵工廠視察。這一次出征,雖然王源不打算帶上虎蹲炮隨行,因為王源並不想過早的暴露這個大殺器。當然也因為虎蹲炮的數量並不多,炮彈的數量也有限。而且和回紇騎兵作戰,這玩意的用場並不大。這玩意其實更適合攻堅作戰,而回紇人恰恰不可能盤踞堅城防守,他們以騎兵為主,戰法也是猛衝猛打的野外作戰。

  但王源此次去兵工廠,卻希望能帶上一批行進研製成功的另一種殺器,那便是手榴彈。雖然這玩意造價昂貴,而且如今尚未有足夠的數量全面裝備兵馬。但哪怕是帶上個幾百上千枚,也許便能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和回紇人作戰,王源可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在這幾天裡,王源搜集到了不少回紇人作戰的戰例事件加以研究。不研究倒也罷了,一研究頓覺有些頭大。回紇人的騎兵確實勇猛無比,滅突厥的幾場戰事幾乎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的迅捷乾淨。要知道突厥人也是以善騎善射著名的,但卻在回紇人面前一敗塗地。由此可見,回紇人的戰力是多麼的兇悍。此次出兵和回紇人交手,若是托大輕敵,搞不好要吃大虧。

  王源整理完畢,命人備馬出門。剛邁下門外石階,便看見東首門前的青石板道上,趙青騎著高頭駿馬飛馳而來。來到門前趙青翻身下馬,三步兩步來到王源身前行禮,神色甚是急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