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笑道:「那還能有假?太上皇面前,臣豈敢有虛言。」

  玄宗皺眉道:「王源啊,朕雖已退位不問政事,但朕卻也想說你幾句。正是朝廷需要你之時,你豈能急流勇退?你還這麼年輕,正是為國效力之時,怎麼能貪圖安逸呢?新皇即位,正需要你們去扶持他才成啊。」

  「可不是麼?臣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相國他就是不聽。」顏真卿插嘴道。

  王源皺眉看了顏真卿一樣,韋見素微笑不語,看著顏真卿的眼神中滿是鄙夷。

  「瞧瞧,顏真卿都這麼說了,你怎麼能甩手不管?你在劍南呆著,豈非大材小用麼?」玄宗微笑道。

  王源笑道:「太上皇太抬舉臣了。臣說了,對於政務沒什麼能力,倒是顏平章韋左相他們善於處置政務。能者上庸者下,臣又何必占著相國的位置戀棧不去?」

  顏真卿忙擺手道:「相國,您不當相國,我哪有資格去當相國?韋左相也沒那個資格。」

  韋見素撫須道:「顏平章,我是當不了了,你顏平章卻是有相國之才的。若王相國決意辭相,我看你還是可以勝任的。」

  顏真卿愕然道:「韋左相,你這話是何意?這不是在取笑我麼?」

  韋見素道:「不是取笑,是心裡話。」

  王源笑著擺手道:「二位莫要爭執,我這個相國是一定不當的,你們能否勝任也不是你二位說了算,要朝廷陛下做決定的。或許太上皇心裡也清楚你們二人的能力。太上皇,你說是麼?」

  玄宗微笑道:「這件事以後再說吧。王源說的對,朝廷會下決定的。我相信瑁兒也不會讓王源辭相的,所以倒也不用去多想這件事。總之不論誰為相,那也不是什麼好差事,都是要為大唐鞠躬盡瘁操勞的。」

  眾人連連點頭稱是。

  王源喝了口茶,沉聲問道:「太上皇,臣倒是有件事要跟陛下商議商議。」

  玄宗笑道:「但說便是。」

  王源道:「臣聽韋左相和顏平章說,太上皇希望一直住在成都不願回京城,敢問太上皇,這是何故?」

  玄宗愣了愣,笑道:「原來是這件事,原因倒也簡單,朕覺得成都的氣候很好,四季分明,山空水秀。長安的冬天太冷,夏天又太熱,朕老了,想在成都頤養天年了。」

  王源道:「原來如此,原來只是因為這個原因,臣還以為有什麼其他的考慮呢。但太上皇可想過,如今天下太平了,兩京也都光復了,太上皇理應回京城才是。成都再好,那也不是京城啊。太上皇回京對天下臣民的心也是一種安定。」

  玄宗擺手道:「有瑁兒主持大局,朕在那裡也無所謂。」

  王源搖頭道:「太上皇,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太上皇不歸京城,這於禮制大大的不合啊。知道的自然明白是太上皇自己的決定,不知道還以為是陛下不讓您回京城呢,這不是讓陛下背負罵名麼?這可不好。太上皇還應該照應大局,不要讓陛下難為不是麼?」

  玄宗心明如鏡,果然王源要在此事上做文章,這一切都被自己預料到了。但玄宗豈肯讓步,擺手道:「王源,你說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但未免太誇大了。朕已經是退位之君,在那裡都無關大局。你若覺得朕這麼做會讓新皇難堪,朕便命人送道詔書去長安便是,讓瑁兒將詔書頒布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是朕自願留在成都養老的,這樣不就解決此事了麼?」

  王源微笑道:「這也是個辦法。但太上皇不覺的這麼做太任性了麼?」

  玄宗皺眉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王源笑道:「太上皇執意不回京城,難免會被人誤以為有什麼隱情。即便陛下那裡澄清了,事情卻也難以平息。此事可還干係到他人呢。太上皇便不為他人考慮考慮麼?」

  玄宗楞道:「朕不明白你此言何意?此事干係到什麼人呢?」

  王源嘆道:「陛下,此事可還干係到臣的聲譽呢。」

  玄宗訝異道:「干係到你的聲譽?朕真的如墜雲裡霧裡了,朕不回京城跟你有何干係?莫非你不希望朕留在成都?嫌朕礙著你的事情了?」

  顏真卿也皺眉道:「相國,你這話可不成體統了,太上皇面前怎能這般說話?」

  王源冷目瞪了顏真卿一眼,沉聲道:「顏平章,你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和你無干,你自然不知緣由。但對我而言,太上皇是必須要回京的,否則我便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顏真卿驚愕無語。王源對他一向還算是客氣的,也不曾有過這般露骨的言語。但現在,他發現王源的語氣之中透著冰寒之氣,當著太上皇的面毫不留情的訓斥他,叫他驚訝無比。顏真卿其實並無私心,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想問題,就像當年他和王源絕交一樣,他本質上其實是個迂腐耿直之人。

  在玄宗回京的問題上,他想的是,既然身為臣子,便該遵照太上皇的意志行事,而不應違背太上皇的意思。這便是做臣子的本分。他對大局分析不多,心裡也沒太多的想法。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插言,終於激起了王源的厭惡。王源本對他敬重,但在這個問題上,王源豈容他多嘴。

  「王源,可否把話說清楚些,朕回不回京,跟你的聲譽竟有如此大的干係麼?朕卻不太明白。」玄宗終於意識到,今日王源來者不善。他試圖問清楚王源的想法,從而給自己思考和反駁的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