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瑁臉上肌肉抖動,咬牙罵道:「該死的東西,居然如此居心,朕饒不了他。朕恨不得立刻便公布他的幾條大罪,將他擒來長安凌遲。」

  李光弼忙道:「陛下息怒,眼下可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陛下對他再痛恨不已,卻也不能現在翻臉。不僅不能翻臉,現在反而要穩住他。」

  李瑁吁了口氣道:「朕知道,此刻不是時候。現在朕要考慮的是穩定局面。朕那幾位皇兄皇弟都在蠢蠢欲動,他們對朕的皇位還抱有幻想。你上次說,探知豐王他們在私下募兵訓練的事情可查實了?」

  李光弼沉聲道:「確有此事,豐王等人在河西隴右交接之處的戈壁灘石頭城軍營處訓練兵馬,似乎募集有四五萬之兵。他們打的旗號是募兵平叛。」

  「平叛?現在叛亂已平,還平什麼叛?擺明就是衝著朕來的。這些傢伙總是不死心,朕的皇位可是太上皇下旨傳位的。」李瑁怒喝道。

  「陛下息怒,所以咱們現在不能跟王源撕破臉,萬一這廝支持李珙李璲他們,咱們反而棘手的很。」李光弼道。

  「難道不是他在暗中支持?李珙和李璲他們哪來的兵馬糧草?哪來的武器盔甲戰馬這些物資?河西隴右兩道都屬王源管轄,他們在他的眼皮底下募兵訓練,王源會不知道?」李瑁怒道。

  「當然是王源的暗中支持,但這是暗中行事,起碼沒有明里出兵。咱們便是不能激的王源明里出兵相助,那可於我們大大不利。所以,咱們現在要穩住王源,待穩定了局勢,再找他算帳不遲。反正遲早要取他性命,不必急在一時。」李光弼道。

  李瑁吁了口氣沉聲道:「那你說怎麼辦?如何回應這份奏摺?」

  第995章 荒唐

  李光弼道:「陛下,臣想過了,陛下可下旨成都嘉獎王源平叛之功,准予其於成都休養,但卻不准其辭相之請。告訴王源,什麼時候他休息夠了,便來京城履職。在此期間,朝廷事務由他人代為處理便是。另外陛下加封他的官爵,示以莫大恩寵。這當然是做給別人看的,他王源會收買人心,陛下也會。教天下人知道陛下是個寬容仁義之君。這樣一來,他王源若是有什麼不軌的企圖,便會被天下人唾罵了。不論王源請辭多少次,陛下都不准他辭相,總之必須將相國這個職位套在他頭上。」

  李瑁看著李光弼嘆道:「光弼啊,那豈非委屈你了麼?朕答應了你,平叛之後便拜你為相的,這不是食言了麼?」

  李光弼躬身道:「臣不在意這些,臣的前途怎能跟大局相比,為了陛下,臣哪怕是粉身碎骨,那又算得了什麼?」

  李瑁感動的伸手拍著李光弼的肩膀道:「忠臣啊,光弼你是朕的肱股之臣,你放心,朕會給你個交代的。這次你平叛也有功,朕也會好好的嘉獎你,決不能讓你輸給了那王源。」

  李光弼沉聲道:「多謝陛下誇獎。臣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臣自然需肝腦塗地忠心耿耿。」

  李瑁點點頭道:「那麼,李珙李璲他們的事該怎麼辦?」

  李光弼想了想道:「今叛軍已平,他們沒有理由再以平叛名義訓練兵馬。陛下可下旨召諸位王爺回京見駕。一旦他們來到京城,便在陛下的掌控之下,再無異動的機會。」

  「可是他們怎肯來長安?你這可有些想當然耳。」李瑁皺眉道。

  「不來便是公然抗旨,陛下可就占據主動了。陛下大可對他們興師問罪,甚至可以下令王源對他們進行討伐,給王源出個難題。王源若不遵旨,便坐實了他和李珙等人勾結的企圖,也給他自己增加了一條違抗皇命的罪名。天下人的眼睛都雪亮的,王源的狼子野心暴露在天下人面前之後,誰還敢與之同流合污?將來陛下要討伐於他,便沒有人再說陛下什麼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閒話了,反而會支持陛下的決定。」

  李瑁緩緩點頭道:「說的有道理,可是,王源可不是好惹的,他手下的十萬神策軍可如何應付。現在朕要兵沒兵要錢沒錢,朕真的擔心他會突然翻臉。」

  李光弼搖頭道:「陛下不必擔心,臣對王源的心思了如指掌。此人和安祿山是不同的,即便有謀逆之心,他也怕擔負罵名,怕天下人不服他。陛下的皇位是太上皇下旨傳位的,皇位得來名正言順,他沒有任何的理由此刻反叛,除非我們逼得他太狠。他這個人講究謀定而後動,沒有十足把握,沒有十足的理由他是不會公然反叛的,既要男盜女娼,卻又要當聖人,這便是他的心思。咱們只要不給他反叛的理由,他便動不了手。」

  李瑁皺眉道:「他真的是你所說的那樣麼?」

  李光弼道:「陛下請相信我,他就是這種人。咱們要做的是,抓緊時間增強實力,兵強馬壯之時,便在無需跟他客氣了。」

  李瑁皺眉道:「可是我們拿什麼來增強實力?募兵倒是不難,兵器盔甲物資糧草怎麼辦?百廢待興,處處都要花錢,朕真不知如何是好。崔道遠這個老東西,朕去年便下了旨意給他,半年時間了,除了送來些錢糧之外,他連一兵一卒都沒給朕帶來。現在只有他們手中有大筆的錢糧物資,南方兵員也充足,朕看來要下嚴旨了。」

  李光弼沉思道:「陛下,臣對此也頗有疑惑。按理說,以崔氏和幾大豪族在東南的影響力和財力,募集個五六萬兵馬易如反掌。這崔道遠是不是另有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