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宗咬咬牙道:「好吧,便依你所奏,朕任命他為中書平章政事,加賑濟欽使之職,讓他參與處理政務。」

  王源拱手道:「陛下聖明。臣還有一個人要舉薦。」

  玄宗道:「那又是誰?」

  王源道:「這個人叫杜甫,陛下當對他有所耳聞。」

  玄宗一愣,點頭道:「杜甫麼?朕當然知道他。詩文寫的很好。他在成都麼?朕怎麼沒見到過他?不是說這個人投靠了安祿山麼?」

  王源搖頭道:「此人嫉惡如仇,對朝廷忠心不二,豈會投靠安祿山?他早已從叛軍手中逃出來了,當初在通州時被我遇到了他。我見他潦倒,便留在帳下當了個參軍司馬。但此人的才能不在軍中,他對百姓甚是愛護,臣認為朝廷正在用人之際,這樣的人才不可不用。一來其詩名甚隆,用了他可安天下文士之心,二來此人報效朝廷之心甚篤,朝廷應該給他機會。」

  玄宗對杜甫不甚感冒,讀過杜甫的詩作,覺得此人的詩文甚是礙眼,寫的都是百姓困苦之事,教人很不舒服。但既然王源舉薦,也不得不給王源面子。於是道:「你看著辦吧,你是相國,也不用事事問朕。」

  王源忙道:「那好,那臣便做主了,任命他為政事堂戶部房主事官,全力協助顏真卿賑濟便是。」

  玄宗嚇了一跳,一下子便將這個人任命為戶房主事,這似乎有些太草率。須知政事堂五房主事的官職甚至都可同各部侍郎官平起平坐,那可是個三品大員。然而既然已經開口說由王源做主,玄宗也不好反悔。心中只想:這時候先穩住王源便好,以後再慢慢的將王源舉薦的人全部罷免了,倒也不急在這一時。

  「然則過了今年冬天,明天春天你可有攻下長安之計?」玄宗還是念念不忘長安城。

  王源道:「明年春天形勢便好多了。一方面一個冬天可以消耗長安城中的大量物資,或許到時候他們便無糧草了,那正是攻城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一個冬天的時間,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兵馬也將成型。到時候即便攻城傷亡過大,咱們另有一隻兵馬在手,也不懼叛軍反攻,陛下你說是麼?」

  玄宗心下大安。一個冬天之後,攻長安可消耗王源手中兵馬,到那時郭子儀他們掌握的兵力或可比王源手中的兵馬更多,那便權力易手,再不怕王源獨大了。一想到這一點,玄宗頓時喜笑顏開。

  第893章 安策

  各懷鬼胎的談話結束之後,君臣二人抵達散花樓會見群臣。朝上,玄宗對王源率軍救援平原城大加褒獎,同時對顏真卿顏杲卿張巡許遠賀蘭進明等抗敵有功官員進行嘉獎。當然都是按照王源提議的官職進行升遷。當宣布顏真卿升任中書平章參與政事,並負責接下來的全面賑濟之事時,顏真卿驚的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自己一下子便被提拔為政事堂中的要職。

  中書平章這個職務其實只在左右相之下,那是一個政事堂中排名第三的職務,有參政決斷之權。舉個例子便知道這個職務的權力有多麼大,當年王忠嗣手握四鎮數十萬兵馬紅極一時之時,便曾經被太子李亨舉薦入朝,擔任的便也是這個中書平章的職位。正因如此,顏真卿才驚愕不已。

  顏真卿顫抖著叩謝皇恩,玄宗倒也很會籠絡人心,特別是籠絡王源的心。但聽他微笑對下方叩首的顏真卿道:「顏真卿,朕對你能否勝任此職還是有所懷疑的。朕本打算讓你進六部其一歷練一番。不過相國對你極為推崇,認為你一定能擔當此任。朕可以不信別人,卻不能不信相國之言。朕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朕和相國對你的器重,一定要好好的辦好眼下這當頭大事。否則朕不但會認為你無能,還要懷疑相國的眼光了。」

  顏真卿向王源投去感激的目光,回過頭來磕頭謝恩不已。

  殿上,王源應邀講述了突襲平原城,率數萬百姓突圍的經過,群臣聽的咂舌之聲一片。雖然這些事情早已傳到了成都,但是道聽途說之言和但當事人的講述那是截然不同的。王源已經儘量用平淡的語調說出經過來,但聽者眾人還是驚愕咂舌,讚嘆不已。

  就連玄宗也是第一次聽到事情的完整經過,如何奪取壺關,從太行山大峽谷中鑽出來然後一日內連襲三城,之後擊潰兩萬多圍城叛軍,又在數萬兵馬的追擊下帶著數萬百姓一路往南,最終成功逃出七八萬叛軍兵馬圍堵安全渡河。這些事每一件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簡直如同神話一般。

  玄宗不得不承認,雖然自己對這個王源已經產生了諸多的偏見和不滿,但自己有此人在身邊輔佐,當真是一大幸事。若無此人,眼下的局勢還不知糜爛到何種地步,自己也不知還能坐在這寶座之上。

  不過,越是知道王源有上天入地之能,玄宗的心裡也越是感到有壓力。這個人若是忠心耿耿效忠於己的話,將是自己之福。若是心懷禍胎狼子野心的話,將是天大之禍。而種種跡象表明,此人並不是忠臣孝子,那麼此人的才能和本事便越是一種威脅了。

  講述之中,王源大肆誇讚了豐王李珙一番。雖然李珙這一路上並沒有幫上什麼忙。但在王源口中,李珙儼然成了一個足智多謀給了自己很大助力的不可或缺的人物。王源告訴玄宗和群臣,正因為有豐王隨者自己前往,百姓們才真正感覺到了朝廷的關心。李珙是陛下之子,他的到來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陛下親臨,帶給軍民士氣上的鼓舞極其巨大的。李珙也用自己的行動給陛下爭了光,給皇家爭了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