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不想跟他鬥嘴,只淡淡道:「陛下,兩種情形是不同的,一攻一守戰況迥異,並不能拿來相比。當初通州之戰是史思明輕敵之故,但現在,他卻絕對不敢輕敵了。此刻換做我們來攻城,他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豈能以通州之戰來簡單的相比較。」

  玄宗微笑道:「呵呵,看來朕的想法有些想當然了。」

  王源沉聲道:「陛下和其他大臣們都以為叛軍撤離十萬便是攻城的機會,但其實不然。叛軍確實從撤軍十萬,但要知道長安城中兵力依舊有十餘萬人。臣可不是懼怕這十餘萬守軍,臣有絕對的信心以神策軍十餘萬兵馬一舉拿下長安城。」

  玄宗皺眉道:「既如此,你為何不攻城?」

  王源看著玄宗道:「陛下,臣能保證拿下城池,但臣不能保證以極小的代價拿下長安。以臣估計,若此刻全力攻下長安,神策軍的傷亡將達到六七成甚至更多。也就是說,我十一萬神策軍兵馬將只能說剩下三四萬人。陛下你想想,以這麼大的代價奪回長安,這是否值得?」

  玄宗皺眉道:「長安是朕的都城,奪回長安可鼓舞天下民心,意義重大。付出些代價也是應該的。」

  王源搖頭道:「但陛下可曾想過,付出這麼大代價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玄宗皺眉想了想道:「你說的是何等樣的後果?朕卻沒有細想。」

  王源輕嘆一聲道:「陛下,一旦神策軍兵力損耗過劇,拿什麼來抵擋叛軍的反撲?若我以八九萬人的代價取下長安,叛軍再以十萬兵馬反攻而來,剩餘的數萬殘兵如何守得住?不但守不住,反而會被叛軍反撲,若是攻向蜀地,我們拿什麼退敵?為了攻下長安,招致後續巨大隱患,這難道是明智之舉麼?」

  「這……」玄宗無語了,若當真如王源所言的那種情形出現,那可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到時候叛軍反攻而來,豈非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這還只是其中一個不能急攻長安的理由。臣此次回成都也是為了另外幾件關乎我大唐穩定,關乎到平叛大局的事情而來。其一便是今年冬天的百姓安置救濟的大事。陛下當知今年是大荒之年,中原數百萬百姓逃往蜀地。劍南隴右河西各道州府均人滿為患,百姓們的溫飽賑濟問題乃是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春夏秋三季倒還好些,百姓還可挨過去。到了嚴冬季節,形勢便急遽變得嚴峻了。嚴冬來臨,若是不能妥善溫飽安置,便將會發生難以意料的後果。百姓們凍死餓死便會傷及我大唐復興的基礎,將來還要靠著百姓們回到家園方可重新恢復生機。況且如果因為饑寒交迫而導致難民們暴起鬧事,那將是個什麼樣的局面?數百萬百姓吶,如果沒有生計的時候,即便是純良百姓也會成為暴民野獸,到那時劍南隴右河西各道大亂,處處烽煙內亂,那將是萬劫不復之局。陛下可曾想過那種局面?」

  玄宗倒吸了一口涼氣,沉吟半晌道:「你所言確實是件天大之事,決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否則正如你所言,將是萬劫不復之局。」

  王源道:「陛下明白便好,所以今年冬天的要務是要安頓好這些百姓,讓他們能安穩熬過這個嚴冬,而非是著眼於攻打長安這樣的戰事上。建造過冬的房舍,發放賑濟的衣物和糧食,這些事都要抓緊去做。眼下已經十月了,蜀地的嚴冬已經到來,第一場冬雪即將到來。實際上時間已經很緊迫了。在第一場冬雪來臨之前,必須要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各州府需要增運糧食物資,發動百姓們伐木建屋,改造過冬的居處等等。總之,此事若不能安定,攻長安是絕無可能的,甚至還需要撤兵回蜀,以防百姓暴亂。」

  玄宗點頭道:「甚是,甚是。這件事確實需要即刻去辦。你此次回來便是著手處理此事?」

  王源道:「臣當然會全力處理此事,但其實臣要向陛下舉薦最合適的人選來辦此事。臣特意帶了顏真卿來成都,不僅是因為他是我大唐有功之臣,我帶他來接受陛下的嘉獎的。同時也是臣想向陛下舉薦此人。此人對於政務很是精通,臣想舉薦他全權負責安置賑濟安頓百姓之事,必無紕漏。」

  玄宗沉思點頭道:「顏真卿倒是個忠臣。朕原本以為他只是個文士,無法擔當大任。但經過平原城之事,朕對他徹底改觀。你既然認為他是個人才,朕便重用他負責賑濟之事便是。你覺得朕授予他什麼樣的官職為好?」

  王源道:「若說能力,顏真卿有相國之才,我將相國之位讓他也無妨。」

  玄宗忙擺手道:「不可,豈可如此。」

  王源笑道:「臣跟顏真卿談過此事,顏真卿說我若讓賢,他死活也不會接受的。所以臣倒也沒辦法。臣認為,陛下當給他要職,讓他參與政事為好。將來也可堪大用。」

  玄宗沉吟道:「賑濟乃戶部之事,朕授予他戶部侍郎兼政事堂戶部主事之職,加個賑濟使,全權負責賑濟之事,你看如何?」

  王源皺眉道:「這個官職小了些。陛下只要想一想,叛軍襲來,河北十幾州府官員盡墨,逃的逃降的降。唯有顏真卿和他的堂兄顏杲卿二人效忠朝廷誓死拒敵,便知道這顏真卿的膽色和忠心有多麼的難得了。」

  玄宗沉聲道:「說的是,依你之見該如何?」

  王源道:「臣認為該授予他中書平章政事職位,讓他參與政事堂政務的處理。政事堂中現在就缺他這樣的人,臣雖為相國,但領軍在外。韋見素一人很多事難以決斷,若是有顏真卿在中協理,政事會協調很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