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也有些驚訝,他忽然像是重新認識了李珙一般,之前李珙在自己印象中的形象正在慢慢的剝落坍塌,露出一個真實的李珙來。原來這位豐王可不是自己眼中認為的那般萎縮窩囊,甚至有些幼稚可笑。他的另一面居然是如此的果決毒辣,並且懂的見機應變。這是一個全新的李珙。

  「罷了,你也不用殺了他的。只需教訓一頓便是了。」王源也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畢竟這位豐王爺還有用場。

  「不不,王元帥剛才的話說的甚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皇帝推崇這句話,那便是至理之言。我今日確實不該不加阻止。為了恕我之過,我決定讓出隨行的十幾匹馬匹給老弱百姓騎行,本王將步行趕路。」李珙道。

  王源不知說什麼好,事到如今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人家姿態放的那麼低,難道自己還當真不依不饒不成?

  「豐王爺既能領悟,便是百姓之福了。王爺自己看著辦便是。走吧,去林中空地處商議一下行軍之事,這件事便就此揭過,誰也別提了。」

  王源轉身大踏步而去。趙青譚平等也跟著離去。人群呼啦啦散去,豐王李珙鬆了口氣,對身旁幾名目瞪口呆的隨從道:「挖個坑埋了他吧。你們心裡肯定對本王甚是不滿,我知道王五和你們之間情誼深厚,但本王沒有辦法。將來你們會明白本王的苦衷。你們放心,王五家眷本王會厚待贍養,你們不必為此事而驚慌,本王還是仰仗你們的。」

  ……

  王源召集了眾人在林間空地處商議如何加快行軍的步伐,又能讓百姓隨軍行動。剛才的插曲之後,李珙表現的很積極,除了表示將自己的馬匹給百姓們乘坐之外,還積極的出謀劃策。只不過辦法大多無用。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提出解決的辦法,有的提議將全部馬匹都給老弱百姓乘坐,親衛改為步行,會加快些行程。有的則說就地打造車輛,讓百姓們坐上大車,馬匹拉著走。但這些辦法都被王源一一的否決。

  一個大前提便是,兵馬不能被拖累的疲憊不堪,無論士兵還是戰馬,抵達平原城之後可能會有一場惡戰。若是士兵們步行數日,豈非一個個疲憊欲死。戰馬本就不是拉車的牲口,讓戰馬拉車更是暴殄天物,會廢了這些戰馬的。而且王源之所以敢於率三千騎兵縱橫叛軍腹地,仰仗的便是這是一隻騎兵部隊,機動性強,衝擊力強。攻可迅雷不及掩耳,撤可如疾風落葉渺然無蹤,讓對方無從追趕。這才是騎兵的優勢所在。

  平原城下已經探明有大批叛軍圍困攻城數月,雖然數量只有不到一萬五千人,但這也是個極大的威脅。搞得人困馬乏趕到那裡,到那時攻不能攻,避不能避,豈非自取滅亡。

  而且照現在這個速度,抵達平原城怕是要六七日時間,大大的違背了王源猛衝突襲的進兵原則。兵馬疲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王源擔心襲擊三城之事很快就會傳播開來。到時候不僅平原城下的敵兵有了防範,後方鄭州汴州以及太行山北的太原府的叛軍恐也會集結從南北包抄圍剿。看似距離還很遠,但五六天的時間足夠這些州府的叛軍趕到了。到那時別說救顏真卿救百姓,兵馬能否全身而退都是未知之數。

  眾人議論紛紛,但見王源一直眉頭緊鎖不說話,都知道提出的建議王源並不滿意。

  公孫蘭輕聲問王源道:「二郎,你心裡要是有想法的話便說出來,省的諸位在這裡瞎耽誤時間。既然大伙兒的提議都不能讓你滿意,你便說說你是怎麼打算的,大伙兒也好商議商議。」

  王源微微點頭,開口道:「各位提的想法我確實認為都不太合適。目前我們要明確兩件事,一是要解平原城之圍,救出被圍困的顏太守和平原城的百姓。二是跟著咱們的這些百姓也要得以保全。我既不想被拖延時間弄得人困馬乏讓兄弟們疲憊的無法作戰,更不想看到被追兵追上來,陷入重重包圍之中。而且我們也不可能丟下百姓不管。故而要想二者都周全的話,我看目前只有一個辦法。」

  「大帥請說,是什麼辦法?」趙青等將領紛紛道。

  「分兵。留下部分兵馬護衛百姓往前走,其餘兵馬按照原計劃即刻突襲至平原郡。以最快的速度解平原之圍。回頭再來接應百姓們。」王源道。

  「這……大戰在即,分兵可不是明智的做法啊。我們總共之聲嚇了兩千八百多人,再一分兵,平原城下可就難了。」趙青皺眉道。

  「是啊,在這時候分兵,實為下策啊。莫如我們先去平原城下作戰,讓百姓們慢慢的走,回頭我們再來接應他們便是。」譚平也道。

  王源嘆了口氣道:「我何嘗不知分兵是下策,但卻不得不為之。譚平的想法我也有過,但是你們瞧瞧這些百姓,若無兵馬護送照顧,怕是路上要死很多人,我們不帶他們出來便罷了,既然答應了他們,便要保證他們的平安。咱們不但要護送,還要分撥清水糧食給他們吃。路上該照顧的照顧,該背的背,該馱的馱,不能放任他們的生死不顧。所以。於去往平陽城打仗的兵馬比起來,留下來的責任更大也更艱辛。還要堤防後面的追兵抵達。照這樣的行軍速度,很可能會被追上。所以我其實並不擔心平原城下的戰事,反而擔心留下的人。」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王源如此看重百姓的性命,執意要救他們,眾人也是毫無辦法。這一次其實很多人都心中不太贊同王源的做法。在這種情形下,去被百姓拖累,也不知元帥到底是怎麼想的,這不是自找麻煩麼?大帥何時變得這麼仁慈了?在劍南的時候,大帥可不是這樣的人。當初為了搜刮錢物,可是鬧得劍南天怒人怨,還下令殺了不少鬧事的百姓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