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幾名將領囁嚅著沒敢出聲,但安慶緒卻忽然站了出來道:「父帥,我願為父帥剿滅王源的兵馬,殺了李隆基,到時候讓副帥安安心心的登基為帝。」

  安祿山道:「你也是贊同遲些登基?」

  安慶緒道:「兒臣覺得登基是大事,干係到萬年基業,草率倉促反而不美。如今形勢在握,其實……其實倒也不必急於一時。若此刻登基變數頗多,還不如待掃平障礙殺了李隆基安穩登基為好。」

  安祿山想了想不悅道:「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麼認為的話,我便推遲登基便是。」

  嚴莊道:「安帥,其實倒也不是推遲,登基為帝乃天大的事情,需要很多準備。譬如國號年號,譬如禮儀安排等等的事情,千頭萬緒,就算是現在登基,也要準備個幾個月才成。正好借著剿滅王源的這段時間,好好準備一下。豈非兩全其美?」

  安祿山本來著急登基,不在乎這些繁文縟節,早些過皇帝癮為好。但現在看來,好事多磨,欲速則不達,看來只能等了。

  「罷了,你們說的都對。眼下第一要辦的便是剿滅王源殺了李隆基,這兩件事正好一起辦了。慶緒,老史,這件事還需要你們兩個去辦。咱們的兵馬消耗甚大,這次攻下長安需要擴軍整編,我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替我攻下巴蜀,將王源的兵馬殲滅,將李隆基給我宰了。你們兩個可以辦到麼?」安祿山道。

  「兒一定不負父帥所託。」安慶緒高聲道。

  史思明遲疑道:「安帥,我看還是讓我去打李光弼吧,剿滅王源的事便讓小公子去便是。」

  安祿山道:「為何?」

  史思明道:「小公子可以獨當一面,我便不湊熱鬧了。」

  安祿山遲疑片刻,立刻便明白了史思明的意思,史思明是不願同安慶緒一起領軍,因為那樣他其實沒什麼功勞,功勞都是安慶緒的。拿下長安後安慶緒逢人便說自己領軍攻下了長安,史思明當然不痛快。

  「哈哈,這樣吧,王源這廝有些難纏,我看慶緒還是去打李光弼好了,如此重大的事情便交給你史叔叔便是,慶緒,你看如何?」安祿山笑道。

  安慶緒氣的要命,但看到嚴莊微微點頭,也只能壓下反駁之言沉聲道:「遵父帥之命。」

  安祿山笑道:「巴蜀和朔方都是我睡榻之旁的老虎,殺了這兩隻老虎的功勞是一樣大的,看你們誰先能殺了對方那隻老虎。慶緒,老史,你們可不要教我失望啊。」

  史思明笑道:「安帥,我何時教你失望過?我要親手將唐皇的頭提來見你,對了,還有你乾娘,也一併帶來送給你。」

  「我乾娘?」安祿山楞道。

  「那個楊玉環啊,不是你的乾娘麼?」史思明道。

  安祿山哈哈大笑道:「是,是,是我的乾娘,對,把乾娘拿了送來,兒子我要吃奶。」

  眾將轟然狂笑起來。

  第751章 偏安

  數日來,王源簡直忙的不可開交。安頓玄宗一行倒不是什麼難事,玄宗隨行的幾位皇子和一堆內侍宮女內官只需往散花樓之中一丟,撥給他們錢糧之物,他們便可自己將一切打理的好好的。伺候皇帝的事情,那些人輕車熟路。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王源操碎了心。

  玄宗在隨大軍進蜀地的路途之中發布了告天下的詔書,宣布他將入蜀。此詔一下,那些失去了皇帝消息的散落各地彷徨不安的官員們就像斷奶的孩子又找到了娘一般,蜂擁朝成都而來。在玄宗抵達成都的三日之後,這些人員便開始絡繹不絕,充斥了進城的大道。

  他們當中有朝中的官員,也有老牌的貴族勛卿,更有京城中逃散的禁衛兵馬以及各級小吏。陛下在哪兒,這些人便也就跟到哪兒。一時之間成都城中熱鬧非凡。但對王源而言,這些人的到來便意味著更多的事務。玄宗只是在散花樓一批批的接見安撫他們,剩下來的安頓之事便只能是王源來安排。偏偏這些人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稍不如意還要說怪話,弄得王源滿肚子的火氣。跟著王源一起安排他們住處的王源手下的幾名官員都氣的要命,這些京城來的人都已經是喪家之犬了,來到成都還狗眼看人低言語中諸多看不起劍南官員,說出百般不是來。

  幸而王源如今地位高隆,這些人倒也不敢造次,只說幾句怪話便罷,也不敢真的鬧出什麼事情來。倒也能逐漸的安頓下來。

  然而,王源實在不想跟這些人打交道了,他再一次跟玄宗提及要專門派人去安頓這些追隨而來的官員和貴族們。於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提上了台面,便是要重建朝廷秩序,首先便是需要重新拜相,之後才能讓朝政正常運轉起來,才能讓王源擺脫這種繁忙的瑣事。

  在相國的人選上,玄宗在追隨而來的官員之中倒是選出了幾個,特意叫王源一起商榷誰更合適。王源當然不會拿主意,而是建議召集侍郎以上官員一起商榷推選,推選出來的官員再由玄宗定奪。玄宗接受了王源的提議,於是乎召集官員們進行了一次推選,最後有兩人浮出了水面,一個叫韋見素,一個叫房琯。

  這韋見素王源雖不太熟悉,只知道他之前是吏部侍郎官,主持的是考選之事。但王源私下裡做了些調查,此人名聲不錯,主持考選之事公正公允從不枉私,為人卻也謙和的很。這時候的紛亂局面,需要這麼個人出來主持,既能公允辦事,又能謙和服眾,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那個叫房琯的名聲也不惡,雖然之前是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但這個人倒是有些膽色。據說他曾公然違背朝廷命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差點因此被李林甫砍了腦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