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略格局上而言,安西鎮在吐蕃西北,河西隴右在吐蕃北方和東北,劍南在吐蕃正東。依附於我大唐的南詔在吐蕃西南。整個格局上吐蕃國是被我大唐包圍了大半,整個吐蕃因為有安西鎮的存在而變成了籠中之獸。此次我大唐三路大軍攻擊吐蕃,便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戰略格局上的優勢,我們想攻吐蕃何處便攻何處,主動權盡在我大唐手中。」李林甫撫須慨然道。

  經過李林甫這麼一分析,很多人瞬間覺得豁然開朗起來,原來一個小小的安西鎮竟然起著這麼大的作用。畢竟是大唐相國,看的清清楚楚,分析的明明白白。

  「不知聽了本相之言後,還有人覺得安西不重要嗎?還有人認為在安西鎮駐紮重兵是毫無必要的事情麼?若還是不能理解,便想一想你們平日吃穿用度上的便利吧。你們喝著西域的葡萄酒,家裡用著西域的駝絨氈毯,使喚著忠誠的崑崙奴,聽著西域胡姬的輕歌曼舞,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可都是要拜安西鎮所賜呢。當然也有河西道連接安西鎮,打通這條通向西域諸國的商道有關。安西之地並非無用,而是大大的有用呢。」李林甫撫須呵呵而笑,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

  玄宗哈哈大笑道:「相國果然好口才,朕很久沒聽相國這麼慷慨陳詞了。話說當年相國接任相位時,朕經常聽到你的長篇高論。這幾年朕都很少聽到你的高論了。」

  李林甫拱手道:「陛下,老臣老了,那裡還有那麼多的激情長篇大論。再說陛下耳朵也聽的起老繭了。今日是見了高仙芝高將軍,這才有感而發。似高將軍這等將才,朝廷該大力的嘉獎才是。他可是以一己之力在安西鎮開闢了大好局面的。」

  玄宗笑道:「那還是自然,今日不正是要給這兩位功臣嘉獎麼?」

  王源面帶微笑冷眼旁觀,李林甫今日這一番表現是不同尋常的,聯繫到剛才在大殿外他主動邀請高仙芝會面的情形以及高仙芝即將身兼兩節度使的位置,李林甫今日這番做戲確實是煞費苦心。很明顯他是要博得高仙芝的好感,一邊進一步的接近拉攏高仙芝。像高仙芝這樣地位的人,一旦加入某一陣營,那麼在朝中說話的份量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玄宗心情很高興,站起身來笑道:「這二位你們應該都清楚他們是誰了吧,朕也不囉嗦了,二位功臣怕是等的已經心焦了吧。力士。」

  高力士趨步躬身道:「老奴在。」

  「宣讀聖旨吧。」玄宗擺手道。

  「老奴遵旨。」

  高力士將拂塵搭在臂彎之中,從袖子裡伸出蒼老的手指抖動了數下,一旁的內侍忙將捧著的錦盒打開呈上,高力士從錦盒中捧出聖旨來邁步走到階下。

  「王源,高仙芝接旨。」高力士高聲道。

  王源和高仙芝忙跪倒在地,垂首聽候聖旨。殿中群臣也鴉雀無聲,靜靜等候陛下會給這兩位凱旋之臣什麼樣的封賞。

  「大唐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安西軍節度高仙芝、劍南軍節度王源,領軍伐寇,戰果爍爍。今領軍凱旋,當予嘉獎,以示皇恩。經朕同政事堂左右相,六部御史台百官共議,特進安西鎮節度使高仙芝冠軍大將軍銜,兼領河西道節度使。加兵部侍郎。授開國縣公爵,賜食邑一千二百戶。賞錢十萬,布百匹。進劍南節度使王源鎮國大將軍、兼隴右節度使。加御史中丞。授開國郡公爵,賜食邑兩千戶。賞錢十萬,布百匹。欽此。」

  聖旨並不出人意外,最重要的兩個職位便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的兼領,這一次也順理成章的到了手。而略有些意外的便是高仙芝被加授的兵部侍郎職位和王源御史中丞的職位了。雖然兩人在外牧守一方,根本不可能履行兵部侍郎和御史中丞的職責,這兩個職位也是象徵性意義大一些,但地方大員一旦被授予這種核心的職位,便是指明了方向。亦即是說,這兩人隨時可能被調往京城進入朝廷權力的核心,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暗示。

  而王源也的武官級別被授予鎮國大將軍之後,也正式進入了正二品的行列。若不論文武官職的區別,正二品的職位便已經是同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人並列了。而六部尚書的官職只是正三品上而已,比之王源還差了一級。高仙芝也是官職直線飆升,雖然他是正三品上的冠軍大將軍,但之前高仙芝還只是個三品下的歸德將軍,這次連跳三級不說,還被授了縣候爵位,有了食邑。這已經是超出高仙芝的意料之外了。

  王源和高仙芝高聲謝恩領旨,叩首感謝皇恩浩蕩。

  玄宗微笑道:「你二人為國立了大功,朕對有功之臣的封賞從不吝嗇。你們要再接再厲,不要辜負了朕的厚望。」

  王源和高仙芝連聲應諾,叩謝不已。

  「王源昨日所言,朕也想了很久。哥舒翰和李光弼雖有過失,但也是朕的忠臣良將。朕已經命人去河西隴右下旨給他們,寬慰他們二人,並給予嘉獎。其餘有功之臣,你二人的名單報給兵部,經政事堂審核朕一概准許。總之,所有此戰有功之臣,朕都會給予嘉獎的。」

  「多謝陛下,皇恩浩蕩,臣等替軍中將士叩謝陛下隆恩。」王源和高仙芝再次叩謝。

  玄宗起身呵呵笑道:「罷了,今日便到此為止吧,朕也有些乏了。你二人必要和諸位一起去慶賀,朕便不擾你們的興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