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見嘎吱嘎吱的刺耳的聲音想過,三四名宮中內侍齊心協力將一扇宮門推開,將已經巨燭高燒,亮如白晝的大殿中的情景露出了一半來。不久後另一扇大門也被推開,職事官高聲的提醒之下,文武百官陸續移動,魚貫入殿。

  第675章 殿上

  南熏殿雖非上朝正殿,但久在興慶宮居住的玄宗已經將這裡當成了上朝的大殿,故而殿中的布置同金殿無異。兩排高大的朱色廊柱上,盤龍舞爪,氣勢恢宏。寶座上空無一人,兩名婢女交叉打著羽扇靜靜而立,就像玉屏上的畫中人一般。

  文武百官次第按部就班,百餘人站在殿內卻鴉雀無聲,靜靜等候玄宗的到來。

  終於,側首簾幕外,一聲高亢的叫喊聲響起,然後有人捲起了珠簾垂幕,玄宗昂首闊步從側首而出,邁步走上寶座的台階。他身後跟著身材高大的高力士,幾名捧著錦盒的內侍以及十幾名禁軍帶刀侍衛亦步亦趨的跟隨著,分別來到寶座兩側站立不動。

  「吾皇萬歲萬萬歲!」百官匍匐於地,高聲跪拜。坐在抬椅上的李林甫也掙扎著趴在椅子扶手上行禮。

  玄宗消瘦蒼白的面龐上露出笑意來。看著殿下一個個低下的頭顱,玄宗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雖然已經見慣了這種場面,但每一次見到群臣在自己面前俯首帖耳,玄宗還是和第一次登基臨朝時一樣的激動。

  「平身平身,都起來吧。」玄宗擺了擺手,一屁股坐在寶座上。一名內侍輕輕弓身,將冒著青煙燒著醒神香片的小銅爐擺在龍案一角。

  群臣紛紛起身,隨後響起一片整理衣冠之聲。

  玄宗微笑掃視全場,開口道:「諸位,今日上朝別無他事,是為了兩位凱旋而歸的大將抵京。故而朕想讓他們在你們面前露露臉,同時接受朕的嘉獎。」

  眾人的目光落在王源和高仙芝身上,所有人其實都知道今日上朝所為何事,倒也不用玄宗說明。陛下能為這兩人上朝,也確實是恩寵備至,要知道,陛下近三個月來只上朝了數次而已。

  「去歲,吐蕃國同我大唐在石堡城爆發大戰,吐蕃宵小僥倖小勝一場,氣焰囂張之極,竟然多方炫耀,侮辱我上國之威。故而朕決定派三路大軍討伐吐蕃,懲罰他們對我大唐的不敬。現在九個月過去了,吐蕃宵小得到了懲罰,割地賠款歲歲上供,此事大快人心。經此一事,周邊宵小之國,應能感受我天國之威,怕是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了吧。哈哈哈。」玄宗高聲笑道。

  「陛下天縱之君,前無古人後無追者。我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已經強盛冠絕當世,宇內無處其右者。這些宵小之國,一時得小利便狂傲自恃不知天高地厚,陛下這一回讓天下人都清醒了些,明白我大唐天威凜然不可犯的道理。」楊國忠出列高聲道。

  玄宗笑道:「國忠說的好,我大唐天威凜然不可犯。這一次算他們運氣,本來朕可是打算徹底的滅了他們的。但時機未到而已。今後這些宵小之國再有冒犯,定斬草除根滅國以懲,再無今日的好運了。」

  群臣連連點頭,幾位老臣出列發言,言皆歌功頌德之事,說盡君王聖明之理。王源聽的昏昏欲睡,本來就睡的晚,起的早。站在殿上都有些犯困。這些歌功頌德之事翻來覆去的聽就像是在耳邊數羊一般,差點讓王源睡著了。

  高仙芝昨晚睡的很好,精神好的很,見王源有些萎靡,忙伸手拉了一下王源。王源微笑看了他一眼低聲道:「不要擔心,我只是眯瞪一會兒,借你肩膀靠一靠。」

  高仙芝還沒答話,王源的身子已經歪斜了過來,高仙芝忙腿上用力撐住,心中叫苦不迭。

  事實證明,王源忙裡偷閒的打盹是英明的。十幾名老臣紛紛就此事上前奏議,說的話大同小異,就像嚼過的甘蔗渣一樣的索然無味。最後就連高仙芝也皺緊了眉頭大氣哈切來。下邊百官打瞌睡打阿欠的不知多少,個個瘟頭瘟腦的犯困。

  終於,玄宗似乎也受不了這些老生常談了,擺手打斷一名老臣的奏議笑道:「諸位看來都為這次大勝歡欣鼓舞,朕甚是欣慰。朕就想看到我大唐有今日之盛景。內有名相,外有良將。國力昌盛,兵馬強大,百姓安居樂業。說起內有名相,左右相為國鞠躬盡瘁功不可沒。而外有名將,我大唐也是名副其實。這幾年我大唐國運昌隆,湧現了不少能夠領軍打勝仗的後起之秀。而王源和高仙芝,顯然是他們當中的翹楚人物了。王源,高仙芝,上前來讓朕瞧瞧。」

  高仙芝聽到玄宗點名要自己和王源上前叩見,忙伸手掐了一下沉甸甸靠在肩頭的王源。王源驚醒過來,見百餘雙眼睛都看著自己,一時不知所措。

  高仙芝低聲道:「陛下要我們上前叩見。」

  王源這才清醒過來,擦了擦嘴邊流出的水漬,邁步走向寶座之下。

  「臣王源、高仙芝參見陛下。」王源和高仙芝跪地叩首道。

  玄宗老眼昏花,並沒有看到王源靠在高仙芝肩膀上睡覺的那一幕,臉上笑意盈盈,擺手道:「起來起來,諸位,這兩位便是王源和高仙芝,想必你們都認識了。」

  「認識,豈能不認識。」群臣紛紛道。

  「即便認識,朕也要介紹介紹他們。這一位叫王源,本是我長安城的一介書生,朕讀過他的登樓詩,驚訝於他的文才出眾,給人印象深刻。後得國忠舉薦,朕決意破格任命他為翰林學士院的學士。後來王源就任河北道黜陟使,同奚族人遭遇時無意間展露了軍事才能。這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南詔國也是他給打的臣服的,現在吐蕃國也是他打的求和的。朕算了算,他出道以來,還沒敗過一場仗,是我大唐的常勝將軍呢。」玄宗呵呵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