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軍官狐疑的拿了腰牌瞅了瞅,嚇了一跳道:「你是翰林院的學士?可翰林院的來此作甚?這應該是政事堂管的事兒才是,莫非……你是陛下派來暗查的?」

  王源愣了愣,心想:這軍官腦洞不小,居然能替自己想到這個理由來,也是出人意料。

  王源可不敢承認這件事,因為那是矯詔之罪,只高深莫測的笑笑道:「將軍莫聲張,還請給予方便。」

  那軍官連忙道:「好說好說,王學士,我們可沒對百姓動手腳,沒打沒罵也沒騷擾,昨夜看他們可憐,我還命人給他們點了幾堆篝火取暖呢。」

  王源點頭道:「將軍放心,我不是來尋諸位的麻煩的,只是請將軍給予方便,一會兒我在城外搭幾座粥棚施粥,將軍若是有人手的話,能帶人幫我維持維持最好。」

  那軍官點頭道:「好說,我說朝廷怎麼會忘了這事兒,百姓們也是可憐,好多人都幾天沒吃東西了,原來陛下聖人沒忘了他們,派了王學士來賑濟來了。沒說的,這也是公務,待會本人親自帶兄弟們幫著維持。」

  王源笑道:「萬分感謝,將軍心腸慈悲,關心百姓疾苦,是個好將軍。這事兒我記下了。」

  那軍官竊喜不已,這學士說記下了此事,豈不是說回稟差事的時候會提及自己幫忙之事?哪怕在陛下面前提到自己的名字,那也是飛黃騰達有望了。

  當下放了王源出了城門,過了護城河來到大道上,但見道路兩旁密密麻麻坐著臥著的全是衣衫襤褸的難民,一個個眼神黯淡呆呆的看著王源等人,人群中孩童啼哭之聲,老者咳嗽之聲,女子的嚶嚶哭泣之聲不絕。不少人已經餓得皮包骨頭,全身上下只剩下兩隻眼珠子還有氣力轉動,情景悲慘之極。

  王源穿越來此,落戶於永安坊困頓之中,本已經以為自己已經嘗過最悲慘的生活,但現在看眼前的百姓,王源才明白,真正悲慘的生活自己還遠遠沒有觸碰到。此時還是天寶五年,距離大亂還有不少年,大唐天下還是太平富庶,本以為百姓們個個能吃飽穿暖生活無憂,哪裡想到還有無家可歸之人。

  眼前這數千人只是個縮影,邊境上凡有戰事之處,東到范陽,西到隴右,怕是有數十萬百姓身處這樣的境地之中,想想都讓人覺得害怕。

  沿著道路走了里許,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難民的數目,估計在四千人左右,王源發現自己的準備的物資不太充足,不過應付半日當無問題。回到城門內時,但見數輛大車從街口奔來,正是黃三帶著幾名僕役趕著大車到了。那軍官命人移開城門口的障礙之物,親自領著五十名士兵幫著開道,護著幾輛大車出了城門來到官道上。

  王源一聲令下,黃三帶著眾僕役開始卸車。這些新買的奴僕們都是這些難民之中挑出來的,知道主人家要來給父老鄉親們賑濟粥飯,干起活來格外的賣力。一口口大鍋抗下馬車來,一袋袋稻米卸下車來堆在路邊,十來只豬羊幾麻袋的青菜也堆在路邊,瞬間便堆成了小山一般。

  僵臥於地的百姓們開始還有些漠然,待見到這些東西被卸下來堆在路邊的時候,才突然覺得好像這件事跟他們有關,大家紛紛爬起身來圍攏過來。

  那軍官手扶劍柄高聲喝道:「都不許靠近,誰敢靠近亂動,可別怪我們不客氣。」

  百姓們呆呆圍在十餘步之外,眼巴巴的看著王家奴僕們忙著搬上搬下,一名老者忽然認出了其中一名奴僕正是昨日被買家看中的自家孫子,大聲叫道:「小六兒,小六兒。」

  那青年奴僕放下手中的麻袋起身看去,驚喜叫道:「爺爺,你們怎麼還沒走?不是說好了得了錢夠了盤纏便回家去麼?」

  老者抹著淚道:「我這把老骨頭還走個什麼?沒得死在半路上。你爹娘帶著你幾個兄弟姐妹回去了,留下你小妹在這裡照顧我。」

  旁邊攙扶著老者的一名少女臉上髒兮兮的,頭髮亂蓬蓬的,對著青年叫道:「六哥。」

  那青年奴僕的眼淚立刻便落了下來,叉著手不知所措。黃三在遠處見到他站立不動,高聲叫道:「秦小六你作甚?還不趕緊做事?」

  老者聽到忙道:「小六兒快幹活,莫叫主人家生氣。」

  秦小六忙點頭道:「爺爺,阿妹,我幹完活再來找你們說話。」

  那老者點頭,忍不住問了一句道:「小六兒,你主人家這是作甚?」

  秦小六道:「主人家是好心腸人,給大家煮飯燒肉吃呢。」

  「啊?」老者張著沒牙的嘴巴,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往下直咽吐沫。

  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所有人,難民們歡聲雷動,一個個欣喜若狂,很多人已經數餐未食,聽到有肉吃有飯吃,簡直比天上掉下金娃娃還開心。

  不少人合十作揖,喃喃叫道道:「活菩薩啊,遇到了大善人了,保佑大善人長命百歲。」

  場面一時變得騷動熱烈,軍官和五十名士兵見百姓們激動的模樣甚是惶恐,趕緊增調了另外五十人來幫忙,並重新在城門口堆上障礙物,免得這些激動的饑民鬧出什麼事情來。

  第168章 懲惡

  十二口大鍋一字排開架在大路上,黃三連張鐵匠家的陳年存貨都買了來,好幾隻大鍋已經鏽跡斑斑了。王源命人將鐵鍋在護城河裡洗刷乾淨,架上柴火後用豬肉肥膘潤了潤,登時鐵鏽盡去煥然一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