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我看她一眼,別開,驪山疊翠峰嶺,晚霞彤彤,好看得很。
“我第一次見你是在庸州,我和倓一起,李豫沒讓你下車。”她不管我理與不理,逕自說話,“我祖父與爹爹為弘孝皇帝、則天皇帝、明孝皇帝三朝御史中丞、大學士,叔祖父一系均奉職太醫院,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我三歲學文四歲習武,十一歲隨爹爹入百孫院,爹爹教授禮、周、易,李豫、李系、李倓是學生,而我是伴讀。我十五歲及笄那年,李豫隨他父王去洛陽,走時他問我……他告訴我……”(弘孝皇帝指唐高宗,明孝皇帝指唐玄宗。)莫青桐連改口兩次,面巾貼面起伏,忽然煩躁。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我不期然開口,《詩經 氓》啟首四句,她面巾盈濕。也許她不信,連我也有些意外,他們年少之事,正是李豫三年前東征伐燕途中親口告訴我。莫青桐是女子中少見的文武雙全,貌美獨立,以她的驕傲,怎會容人分享丈夫,更不會委屈自己,所以——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我是這樣答他,他……告訴你?”她自嘲地笑,也許嘲自己傻笑自己痴,她做到拒絕,卻做不到,遠離。
“爹爹在世時說,人有五種命格,金、木、水、火、土。李唐子孫是金命,我是木命,金克木,不是個好姻緣,我不信……李倓氣盛才高,我沒往回拉他,反推他,激他往前。”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幾句細碎《洛神賦》,她面巾再濕,那是李倓直慡不羈,曾以洛神當眾喜形讚美,對她。
這一時她,不知滋味心頭,我遞帕給她,她絞了帕,那雙手,修長濕滑。
“我不知道我哥哥為什麼和你成親,不過他是重情重諾的人,李逽很好,但他結婚誓言只愛嫂嫂一個,從沒變過。他現在承諾對你,是慎重……我,我怎麼說好……你如果不幫張妃,我很感激,你想想,她畢竟害了李倓,李豫也與你同窗,對你,總無太多傷害。莫——莫姐姐,我說句心裡話,張妃是利用你,利用你拉攏我大哥,其實,她哪真正在意著想你,婚姻,摻了要挾、條件、計謀,哪裡還有幸福的位置?”我誠懇誠心,一直記得當年翠羽黃衫的莫青桐,縱然有些權謀權術,但卓然不凡,寬容親切。
“哈哈……哈哈哈……”她笑得張揚,前仰後合。“真是好騙!好騙!你這些年是怎麼活下來?學不乖,教不會!我打過你,你不恨?幾滴眼淚就叫我姐姐,你究竟是傻還是好騙?李豫對我無太多傷害?他多絕情你不懂?也是啊,他對別人都狠偏容得下你,他恨我,恨不得殺了我,殺了我這個壞他大事的妹妹!還有你大哥,未來的駙馬爺!你道我是沈若鴻?是李逽?是那燕?告訴你郭珍珠,誰稀罕!誰稀罕!”
莫青桐掌擊車壁掠出,車門刷地拉開。“出去!”李系食指點她,莫青桐冷然下車,去而復返,她又掠回車前。
“李系,別說我沒提醒你,你既要了她就別心存二意,否則,別說張妃,李豫——第一個放不過你!”莫青桐說完即走,銀亮袍色幾起幾伏,湮沒夜色。
“我送你進去。”李系扶我雙手重了下。吱呀輕響,面前朱瓦漆門開啟,我們走進,漆門立合。
“這裡是哪裡?”我看他點起燈籠,他扶我極慢,走進院裡,是一排廂房,間間安靜無人,更顯得院外嘈雜熱鬧。
“聽見外面嘈雜了嗎,這院是興慶宮後殿一處閒置院子,離東市很近。前殿以前是皇爺爺住過,自皇爺爺搬去西內苑後莫青桐以寧國公主身份寡居此處,實際她住宮裡,根本不在這。我想你沈府去不得,汾陽王府也危機四伏,我府里……你也許不願,這裡不引人注意,只是清冷些,今日不宜再叫人來,你放心,我在。”他目不斜視,只顧及我腳下,步步回身,慢了又慢。
“李系。”我輕聲叫他,他在頭頂嗯聲。“李系,你昨夜說的那句,是《愣嚴經》里的麼?”
他在聲落時握住我手,“撲”地燈籠掉在地上,吐焰幾下,隨即熄滅。
《愣嚴經》云:吾愛汝心,吾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他不求我回應,但我要回答。“吾心如塵,吾色頹黯,舊歡如水,人去千重,相思無寄。李系,我昨夜沒想好怎麼回答,今天想好了,對不住,是我,不太適合你。”他以《愣嚴經》問,我以《愣嚴經》答,對這個男人,遲多一刻,虛多一分,是錯不可恕。
“嗯。”李系彎身拾燈籠,重打火石時我們兩手相碰,他忘了放開我左手。
火燭重又點亮,李系推身後房門引我進門,先入外廳再到裡間。“今夜你睡這間,我在外廳看會兒卷宗。你可餓了,我去吩咐廚房做點什麼,素麵好不好?渴了麼?”他留了我在屋裡,轉身出去,不多會兒託了兩碗面和一壺茶。一人一碗素澆湯麵吃了大半,我斟了茶到他面前,他忽然伸手撥了撥我發,“頭髮短了,更象個孩子。珍珠,不是你不適合,是長安,不適合你。”
我已經很久沒這樣哭過,除了在涼州。與大哥同墜山崖時沒哭,面對毀去容顏的郭曜時沒哭,莫青桐罵我摑我時沒哭,是李系,他又把我惹哭。哭不多時眼前開始模糊,也許是經過昨夜之後的鬆弛,也許是不再有親人與生命的威脅,我睜不開眼,明明覺到他抱我,除鞋,躺平,蓋被。“李系,我是真的……別對我……好。”我扯住他,努力與睡魔鬥爭,它贏,我輸,雖然,我用了最大意志要清醒。
“了了這裡,回吳興,回清溪鄉下,石湖串月,流光飛舞,還記不記得……很美,我記得……等你……忘盡心中情……”他聲音漸漸遠在天邊。
這一覺睡得極其安穩,就象眨眼,一碗麵未吃完我莫名熟睡,黎明破曉我又突然醒轉。下床汲鞋,窗外天白蒙蒙。“李系。”我輕輕叫他,他側身手撐,半坐半躺在外間貴妃椅上。
“李系?”我再輕叫,他依舊不醒。他也是累了,一場筋疲力盡,昨日一早去見張妃,談到日中帶我下山,半日奔馳夜間還需務公,看了一半的卷宗捲起覆了臉上,人已熟睡。我從裡屋抱了被子為他從腳到頸蓋上,再摸摸椅子,木質的貴妃椅似椅非椅似榻非榻,椅面涼涼,這樣睡一晚醒來非肩頸酸痛不可。
“裡面去睡,別著涼了。”我湊在他耳邊輕聲喚他,他鼻前紙卷微動了動,又平靜無波。
“我扶你,就醒一下。”我穿他腋下用肩扶他起來,啪拉,卷宗落地。
“嗯——”他有些饜足伸腰。
“你做什麼守我一夜啊,這裡夠安全,李——”我從他臂彎抬頭,他睜了眼,一雙星目灼灼。
“是我,珍珠,是我,守了你一夜。”李豫翻手扳我朝他,攏入懷中。
銀袍絳帶,金冠束髮,神似形似的兩個人。李系是鳳眼,胸前靠的這個男人,濃眉,星目,是李豫。
他攏我不語,直到我平靜心中,手足,也無微顫。
“對不起,我不是有意,你們比較相象。”我直身離開他胸前。“我知道,昨夜我與系互換身份,我們有時如此,不得已。”他糾結濃眉漸淡,低頭,專注視。
“珍珠…”我垂首聆聽,他沉吟細語。“我帶你去看看吧。” 他取風袍油傘,雙手推門。
開門,一簾春雨,兩行桃李,枝幹扶疏,豐腴映紅,四月了。
“我扶你,你腳上有傷。”李豫在院中撐開油傘,他遞手給我。片片無聲,片片粉拂,我們慢走院牆,他在桃花樹下起頭吟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珍珠,我想你當年說的崔護,便是博陵神童——崔護,崔殷功。”
人面桃花…崔護…我猛然心跳。
“六年前,也是四月,那時郭曖闖禍燒著了我叔祖父的宅子,我罰了他,你就堵氣帶他住回常樂坊。有日下朝我來接你,你在院裡陪他玩耍,還唱了首歌。”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是對人常帶三分笑
桃花也盈盈含笑舞春風”
“那曲後段我不喜歡,你唱時我啐道亂彈。”
“烽火忽然連天起
無端驚破鴛鴦夢
一霎時流亡載道廬舍空
不見了賣酒人家舊芳容
“我第一次見你是在庸州,我和倓一起,李豫沒讓你下車。”她不管我理與不理,逕自說話,“我祖父與爹爹為弘孝皇帝、則天皇帝、明孝皇帝三朝御史中丞、大學士,叔祖父一系均奉職太醫院,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我三歲學文四歲習武,十一歲隨爹爹入百孫院,爹爹教授禮、周、易,李豫、李系、李倓是學生,而我是伴讀。我十五歲及笄那年,李豫隨他父王去洛陽,走時他問我……他告訴我……”(弘孝皇帝指唐高宗,明孝皇帝指唐玄宗。)莫青桐連改口兩次,面巾貼面起伏,忽然煩躁。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我不期然開口,《詩經 氓》啟首四句,她面巾盈濕。也許她不信,連我也有些意外,他們年少之事,正是李豫三年前東征伐燕途中親口告訴我。莫青桐是女子中少見的文武雙全,貌美獨立,以她的驕傲,怎會容人分享丈夫,更不會委屈自己,所以——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我是這樣答他,他……告訴你?”她自嘲地笑,也許嘲自己傻笑自己痴,她做到拒絕,卻做不到,遠離。
“爹爹在世時說,人有五種命格,金、木、水、火、土。李唐子孫是金命,我是木命,金克木,不是個好姻緣,我不信……李倓氣盛才高,我沒往回拉他,反推他,激他往前。”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幾句細碎《洛神賦》,她面巾再濕,那是李倓直慡不羈,曾以洛神當眾喜形讚美,對她。
這一時她,不知滋味心頭,我遞帕給她,她絞了帕,那雙手,修長濕滑。
“我不知道我哥哥為什麼和你成親,不過他是重情重諾的人,李逽很好,但他結婚誓言只愛嫂嫂一個,從沒變過。他現在承諾對你,是慎重……我,我怎麼說好……你如果不幫張妃,我很感激,你想想,她畢竟害了李倓,李豫也與你同窗,對你,總無太多傷害。莫——莫姐姐,我說句心裡話,張妃是利用你,利用你拉攏我大哥,其實,她哪真正在意著想你,婚姻,摻了要挾、條件、計謀,哪裡還有幸福的位置?”我誠懇誠心,一直記得當年翠羽黃衫的莫青桐,縱然有些權謀權術,但卓然不凡,寬容親切。
“哈哈……哈哈哈……”她笑得張揚,前仰後合。“真是好騙!好騙!你這些年是怎麼活下來?學不乖,教不會!我打過你,你不恨?幾滴眼淚就叫我姐姐,你究竟是傻還是好騙?李豫對我無太多傷害?他多絕情你不懂?也是啊,他對別人都狠偏容得下你,他恨我,恨不得殺了我,殺了我這個壞他大事的妹妹!還有你大哥,未來的駙馬爺!你道我是沈若鴻?是李逽?是那燕?告訴你郭珍珠,誰稀罕!誰稀罕!”
莫青桐掌擊車壁掠出,車門刷地拉開。“出去!”李系食指點她,莫青桐冷然下車,去而復返,她又掠回車前。
“李系,別說我沒提醒你,你既要了她就別心存二意,否則,別說張妃,李豫——第一個放不過你!”莫青桐說完即走,銀亮袍色幾起幾伏,湮沒夜色。
“我送你進去。”李系扶我雙手重了下。吱呀輕響,面前朱瓦漆門開啟,我們走進,漆門立合。
“這裡是哪裡?”我看他點起燈籠,他扶我極慢,走進院裡,是一排廂房,間間安靜無人,更顯得院外嘈雜熱鬧。
“聽見外面嘈雜了嗎,這院是興慶宮後殿一處閒置院子,離東市很近。前殿以前是皇爺爺住過,自皇爺爺搬去西內苑後莫青桐以寧國公主身份寡居此處,實際她住宮裡,根本不在這。我想你沈府去不得,汾陽王府也危機四伏,我府里……你也許不願,這裡不引人注意,只是清冷些,今日不宜再叫人來,你放心,我在。”他目不斜視,只顧及我腳下,步步回身,慢了又慢。
“李系。”我輕聲叫他,他在頭頂嗯聲。“李系,你昨夜說的那句,是《愣嚴經》里的麼?”
他在聲落時握住我手,“撲”地燈籠掉在地上,吐焰幾下,隨即熄滅。
《愣嚴經》云:吾愛汝心,吾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他不求我回應,但我要回答。“吾心如塵,吾色頹黯,舊歡如水,人去千重,相思無寄。李系,我昨夜沒想好怎麼回答,今天想好了,對不住,是我,不太適合你。”他以《愣嚴經》問,我以《愣嚴經》答,對這個男人,遲多一刻,虛多一分,是錯不可恕。
“嗯。”李系彎身拾燈籠,重打火石時我們兩手相碰,他忘了放開我左手。
火燭重又點亮,李系推身後房門引我進門,先入外廳再到裡間。“今夜你睡這間,我在外廳看會兒卷宗。你可餓了,我去吩咐廚房做點什麼,素麵好不好?渴了麼?”他留了我在屋裡,轉身出去,不多會兒託了兩碗面和一壺茶。一人一碗素澆湯麵吃了大半,我斟了茶到他面前,他忽然伸手撥了撥我發,“頭髮短了,更象個孩子。珍珠,不是你不適合,是長安,不適合你。”
我已經很久沒這樣哭過,除了在涼州。與大哥同墜山崖時沒哭,面對毀去容顏的郭曜時沒哭,莫青桐罵我摑我時沒哭,是李系,他又把我惹哭。哭不多時眼前開始模糊,也許是經過昨夜之後的鬆弛,也許是不再有親人與生命的威脅,我睜不開眼,明明覺到他抱我,除鞋,躺平,蓋被。“李系,我是真的……別對我……好。”我扯住他,努力與睡魔鬥爭,它贏,我輸,雖然,我用了最大意志要清醒。
“了了這裡,回吳興,回清溪鄉下,石湖串月,流光飛舞,還記不記得……很美,我記得……等你……忘盡心中情……”他聲音漸漸遠在天邊。
這一覺睡得極其安穩,就象眨眼,一碗麵未吃完我莫名熟睡,黎明破曉我又突然醒轉。下床汲鞋,窗外天白蒙蒙。“李系。”我輕輕叫他,他側身手撐,半坐半躺在外間貴妃椅上。
“李系?”我再輕叫,他依舊不醒。他也是累了,一場筋疲力盡,昨日一早去見張妃,談到日中帶我下山,半日奔馳夜間還需務公,看了一半的卷宗捲起覆了臉上,人已熟睡。我從裡屋抱了被子為他從腳到頸蓋上,再摸摸椅子,木質的貴妃椅似椅非椅似榻非榻,椅面涼涼,這樣睡一晚醒來非肩頸酸痛不可。
“裡面去睡,別著涼了。”我湊在他耳邊輕聲喚他,他鼻前紙卷微動了動,又平靜無波。
“我扶你,就醒一下。”我穿他腋下用肩扶他起來,啪拉,卷宗落地。
“嗯——”他有些饜足伸腰。
“你做什麼守我一夜啊,這裡夠安全,李——”我從他臂彎抬頭,他睜了眼,一雙星目灼灼。
“是我,珍珠,是我,守了你一夜。”李豫翻手扳我朝他,攏入懷中。
銀袍絳帶,金冠束髮,神似形似的兩個人。李系是鳳眼,胸前靠的這個男人,濃眉,星目,是李豫。
他攏我不語,直到我平靜心中,手足,也無微顫。
“對不起,我不是有意,你們比較相象。”我直身離開他胸前。“我知道,昨夜我與系互換身份,我們有時如此,不得已。”他糾結濃眉漸淡,低頭,專注視。
“珍珠…”我垂首聆聽,他沉吟細語。“我帶你去看看吧。” 他取風袍油傘,雙手推門。
開門,一簾春雨,兩行桃李,枝幹扶疏,豐腴映紅,四月了。
“我扶你,你腳上有傷。”李豫在院中撐開油傘,他遞手給我。片片無聲,片片粉拂,我們慢走院牆,他在桃花樹下起頭吟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珍珠,我想你當年說的崔護,便是博陵神童——崔護,崔殷功。”
人面桃花…崔護…我猛然心跳。
“六年前,也是四月,那時郭曖闖禍燒著了我叔祖父的宅子,我罰了他,你就堵氣帶他住回常樂坊。有日下朝我來接你,你在院裡陪他玩耍,還唱了首歌。”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是對人常帶三分笑
桃花也盈盈含笑舞春風”
“那曲後段我不喜歡,你唱時我啐道亂彈。”
“烽火忽然連天起
無端驚破鴛鴦夢
一霎時流亡載道廬舍空
不見了賣酒人家舊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