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拉拉皺了皺眉道:「那你沒必要這麼忍,不妨直接向她指出必須修正態度。」 李坤搖頭說:「那還不吵翻了。我和她說話一直都很客氣尚且鬧成這樣。」 拉拉想了想,問李坤道:「聽你說起來,似乎你們上下級之間已經很難相處了,你有沒有想過向陳豐申請給姚楊換一個組?」 李坤愣了一下道:「如果可以,那再好不過了。」 拉拉說:「你自己也說,姚楊的區域很重要,換了她,誰能接上來呢?」 李坤想了想說:「蘇淺唱已經接了原先我負責的區域,她現在的位置很重要不能再動她了;盧秋白早已經沒有激情,就是在混日子的;馬洪不夠聰明,你看他昨天會上的表現,根本就是在給姚楊當槍使……其他幾個人中都沒有合適的了。了不起我到外面招一個忠厚老實的,只要人勤奮,底子差一點也無所謂,我寧願多花力氣辛苦點帶帶他,只要不是愛搞事的人就行了。」 拉拉聽了李坤的思路覺得不太對勁,提醒道:「重點區域應該用能力強的銷售。光人老實勤奮,經驗太弱還是不行。」 李坤骨子裡的那股固執勁上來了:「拉拉,我說說我的看法,通過這次的事情,我感到人品最重要,我寧願他經驗差一點,只要人品好,我有信心帶好他,不影響銷售。蘇淺唱剛來的時候經驗不也很弱嗎,調教了一年半,就很好用了。」 拉拉說:「對了,提到蘇淺唱,既然你剛才提到蘇淺唱不能動,說明你的內心還是能接受她的。對不對?」 李坤思想鬥爭了一下,謹慎地表態道:「我就覺得她比較自我。應該算性格上的缺陷,還不到人品那個高度。」 拉拉說:「自我是八十後的通病,你要是招沒多少銷售經驗的人,鐵定是八十後了。你有沒有想過怎麼避免再出現像蘇淺唱這次這樣傷你感情的事情呢?」 提到蘇淺唱,李坤的眼睛裡又閃過一絲迷惘:「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所以我今天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這一點的。」 拉拉回憶說:「昨天會上我看蘇淺唱也很委屈的樣子。你是否管得太細了,以至於讓大家覺得不舒服——如果一個人說你管得太細不好說,現在是八個人一致這麼說,而且陳豐也有這個擔心,你自己覺得呢?」 李坤堅持說:「我剛上任的時候,你不是對我說過,一個經理首要的任務就是對業務的把控,不管細一點我怕失去把控。」 拉拉一聽笑了,嗬,他記得倒挺牢,拉拉說:「我還說過,新經理上任的頭一關就是穩住團隊的核心隊員,不然你怎麼把控業務,靠你一個人是不行的。」 李坤沉默了,明顯不服氣。拉拉想了想說:「李坤,我這兒有一個數據供你參考,70%的人曾因管得太細而考慮過跳槽,其中半數的人採取了行動。這說明,管得太細會讓很多人難以忍受。」 李坤嚇了一跳,他是個重視數據分析的人,而他知道拉拉說話向來可靠,李坤囁嚅道:「那就是說大約35%的人會切實採取行動跳槽。」 拉拉提醒說:「是的。所以,不排除你的團隊中有人已經在考慮跳槽,也許現在他們在觀望這次會議後的變化。我給你兩個建議:一個是認真考慮管理上哪些地方應該授權;二是給自己的下屬排排隊,看看哪些人是你一定要保留的,哪些人的離開是你可以承受的——那些關鍵隊員你得注意和他們的及時溝通,了解他們的動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不滿意什麼。比如這次他們的行動,你剛才說是突然襲擊,說明你事先毫無察覺,直到盧秋白和你通氣,這算得上是一個有分量的失控了。」 李坤尷尬道:「不好意思,我知道了。」 李坤經拉拉這麼一分析,對接下來該怎麼做心裡有底一些了。他想了想,認真地問拉拉:「拉拉,剛才你說70%的人曾經因為上司管得太細考慮過跳槽,還有哪些直接主管的原因容易導致下屬主動離職的?我想知道比較經典的,後果嚴重的。」 拉拉說:「有幾種經典類型,——管得太細,事無巨細都要過問,弄得下屬很鬱悶。多發於女經理和新經理; 「——過度授權,這類經理往往自己不了解一線的情況,下屬遇到難題時,做經理的既無法給予指導,又提供不了具體幫助,全憑下屬自求多福。多發於老資格經理或者懶惰的經理,他們常令下屬感到,老闆就會在業績上不去的時候罵我,我不會的他教不了我,我搞不定的他也搞不定,他甚至還不如我呢,他有啥用; 「——話不說明白,不肯做決定,尤其遇到敏感的或者責任重大的問題,經理含含糊糊不明確表態,讓下屬摸不著頭腦無所適從,人家不知道你到底啥意思。多發於官僚主義嚴重的老資格經理人、階段性自身處境困難或者一貫性格不夠理想比如黏黏糊糊、優柔寡斷的經理身上,其中階段性自身處境困難,是指那些本身弱勢的經理,比如他的上級不信任他,凡是他提的方案就容易被否決,凡是他出面要的資源多半被駁回,弄得他的下屬也跟著吃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希望跟一個強勢的老闆; 「——另外還有諸如言而無信,不尊重人,指標資源分配不公,不懂行還瞎指揮。強調一下,對於級別比較高的職位,不懂行不見得是個問題,如果他會用人,他下面具體負責幹活的人懂行就行了,不懂行還瞎指揮才是真正的麻煩。」 李坤說:「拉拉你這是專業書上看的,還是自己總結的?」 拉拉解釋道:「理論依據當然有,我們還在各區做了兩年對主動離職員工的訪談,分析各類原因導致的流失率後總結出來的。此外,面試的時候可以觀察到,越有本事的人,對老闆的要求越高,他是會挑老闆的,其中老闆是否太DETAIL(管得太細)是他們很關注的一點。所以,李坤,這一點上,你的管理風格一定得變一變。」李坤天生就是很DETAIL的人,聽了拉拉告訴他的那個70%的數字,他覺得不放權也不行,可他就是放心不下,追問拉拉道:「拉拉,哪些事情可以授權,哪些事情不能授權呢?授權的話到一個什麼程度呢?我就是擔心授權過頭失控了。」 拉拉有點受不了李坤的黏糊勁兒了,但陳豐正病著,李坤又誠心誠意地發問,不好不回答人家。 拉拉覺得這個題目挺大,一時有點無從講起,一個經理如果不知道什麼可以授權什麼不可以授權,就好比一個員工不知道哪些事情需要請示老闆、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決定,教起來就費勁了。 拉拉已經累了一天,遇到這費腦子的事情有點不耐煩起來,她忍不住抱怨道:「李坤,你這談話吧,還真是有點累人,需要的時間也不短,你真得改改專挑下班後找人談事情的習慣了。」 李坤賠笑說:「不好意思,下次一定注意。」 拉拉想了想說:「我們串起來講吧,現在你組裡氛圍不太好——姚楊除外,她可能心裡有結需要打開——大部分人覺得缺乏信任而產生不滿是主因,而他們覺得缺乏信任的主因,就是不被授權。我估計,等你解決好授權問題,是蘇淺唱沒有良心還是你做人失敗就都不成為困擾你的難題了。我看蘇淺唱說來說去,無非是希望你多授權一些。 「授權有哪些依據呢?建議從三方面考慮: 「——員工的能力:包括他的技巧、判斷力、經驗等。能力強的可以更多地授權; 「——員工的人品:包括他是否值得信賴、他的責任心如何,比如我們有時候會說這個難題可以交給某某,他肯定能搞定,而且他嘴嚴靠得住,這個『嘴嚴靠得住』,就是關於人品的評價。又比如你提到你懷疑有的人根本沒把錢用到客戶身上,這樣的人你自然不願意授權,而想盯得緊一點; 「——風險的大小:對經理而言,這件事情有多重要?成本有多大?比如我們會聽到做經理的說,這事兒還是我自己來跟吧,這個季度我們組就指望這張單子救命了。經理為什麼要自己跟呢,因為這個單子對他來說分量很重,他把寶都押在這張單子上了,輸不起。又比如200元的請客費用就可以授權,因為成本不高,就算完全花錯地方了,不過是區區200元。 「再說一說授權的程度,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 「——最被動最沒有經驗的員工是坐在那裡,等主管吩咐他幹什麼他才去幹什麼,有點像我們說的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有的甚至還想著往外推活,這是主動性等級最低的級別; 「——好一點的員工,看到主管很忙,或者組裡別的員工碰到困難了,會主動問主管,我能幹些什麼?我怎樣做能幫到別的同事?這是高級一點的主動性級別,當低級別的員工比如一個小助理能做到這一點,算得上態度較好,觀念尚可; 「——再有點想法的員工,會在請示怎麼辦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老闆我想到了兩個辦法您看哪一個更好,這樣老闆能更省心,因為員工是讓他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了,員工也因而更容易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老闆的指示,這個主動性級別就更高了; 「——繼續往上走,員工看到問題,會採取行動去解決,並及時主動匯報,讓主管知道發生了什麼、怎麼處理的、結果如何; 「——最高級別的授權是通過最高級別的主動性表現的,員工遇到問題,他可以自己直接採取行動無需報告。當老闆覺得某某特別信得過,就會對他說這類事情你自己看著辦,不用請示報告了,老闆甚至會對別的員工說,以後這類事情,你們不用來找我,讓某某決定就行了。 「主管在決定授權到什麼程度的時候,就要和員工事先約定好主動性等級,比方說,200元以內的請客吃飯,員工自己做決定不需要事先告訴經理,500元以內的,得經過經理同意才能請客,1000元以上的,必須有經理在場,你才能請客。 「反過來,員工也可以對照主動性級別,來觀察自己處在被授權的哪個段位,被授權的等級越高,員工的重要性就越高,他離升職就越近了。 「授權和主動性可以是互動的,有時候做主管的並沒有明確授權與否,尤其遇到新換老闆,有經驗的員工往往會主動去和主管澄清遊戲規則:老闆,您看我們請客的餐費怎麼個報銷流程合適?要不要規定一下多少以內的費用先和您申請?」 拉拉講完,問李坤,「有問題嗎?」 李坤邊記邊說,「沒有問題,都聽明白了。」 拉拉提醒說:「你再聽聽陳豐的意見,自己也總結一下,想清楚以後就要拿決定了,別因為怕失控,就總把什麼都抓在自己手裡不放——經理不能靠自己一個人把全組的業績做好,一定要你下面的人都做好了,你的業績才會上去,你再能幹,一個人能幹多少活呢?」李坤要求道:「拉拉,麻煩你再給說一下會議的控制吧。」 拉拉說:「一提開會,很多人就頭大,覺得既費時間,又解決不了問題。令人討厭的會議,多半目的不明、效率不高,缺乏主題控制和會議規則,造成東拉西扯,時間拖得很長,到最後,還沒有個相關結論,等會開完了,人也散了,才發現問題並沒有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