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別說TONY林下邊的大區經理不願意答應,TONY林自己都覺得不好接受,因為,這樣就不僅是「弱智」的級別了,而是達到了「有害」的高度。眼瞅著漂亮活兒是做不出來了,童家明但求不要把項目做砸。 這目的一變,做法也就不同了。童家明馬上想到把「倔驢」杜拉拉這個寶貴的資源派上用場,她不是老追著問需要她做些什麼嘛——當下他打定主意自己負責總策劃,至於和各部門具體配合執行的角色就指派給杜拉拉,也就是說,他是那個出主意該怎麼做的,杜拉拉則是那個負責推動各部門一起按他的主意做的。策劃得不好是他的問題,執行不到位是杜拉拉的問題。 童家明馬上和拉拉開會,他介紹了運作流程: ——本次校園招聘的人頭是15人,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廣州,體力活外包給「智聯」,包括三地校園宣講會的會務安排和對應聘者的初選; ——在目標高校完成校園宣講; ——半個月後截止學生們的網上職位申請,由「智聯」通過簡單的電話面試做初步篩選; ——在此基礎上,由杜拉拉的團隊完成第二輪電話篩選; ——篩選出來的應聘者參加頭腦風暴測試和情景模擬測試,對勝出者進行IQ和EQ測試; ——各高校寒假前,HR確定推薦給DB管理團隊的面試名單; ——第二年三月管理層面試後確定錄用人選,HR發出錄用通知。 拉拉聽完介紹,轉了轉眼睛道:「家明,根據你的經驗估計,我們會收到多少簡歷?」 童家明用專家的口吻說:「DB是第一次做校園招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還有一個建立的過程,我估計,不出意外的話會收到3000來份簡歷。這麼多簡歷,就憑我們這麼幾個HR是看不完的——我們不收HARDCOPY的簡歷,應聘者必須通過公司網站提交職位申請,我們在內網上會設定幾個問題,規定應聘者提交簡歷時必填,根據學生的回答,系統會自動淘汰掉一部分人。剩下的人,『智聯』將在12月中旬完成對他們的電話面試,面試的問卷是我們提供的,估計『智聯』每做一個面試,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鐘,絕對是個體力活,不斷地重複,毫無技術含量。」 拉拉眼睛一眨不眨,專心地聽罷童家明的介紹,又問道:「接力棒從『智聯』傳到我這裡時,估計還有多少人?」 童家明想了想說:「三個城市加起來,估計有300來號人。」 拉拉點點頭說:「和我的估計差不多。」 童家明有點不愛聽杜拉拉這話,他是校園招聘的老手,有資格說「估計」二字,杜拉拉又沒有代表一流跨國公司參加校園招聘的經驗,憑什麼也敢說「我的估計」?他心中鄙夷,嘴上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你是參考什麼數字估計的?」 拉拉敲著計算器解釋說:「我留意過,平時我們在51JOB這類網站上登招聘信息,普通銷售類職位,一定時期內,一線城市同類職位大約能收到200份簡歷;這200份簡歷中,從書面資料看,值得電話面試的也就是20人以內,就是說,到這個環節為止的勝出率是10%;電話面試後,值得約來面談的可能不超過5個,一般情況下,最後也就夠你挑到兩個左右OK的,運氣好的話,你會挑到3個合用的——我用10%作為我們電話面試的比例,估計是300人左右。如果我們能成功地從3000個應聘者中招到15人,那麼對應屆生來說就是0.5%的勝出率,100個人裡面能挑出半個合用的,這就是應屆生要想獲得一流職位所面臨的競爭局面。」 童家明聽完,感到杜拉拉也不算完全沒有資格來做這個「估計」,就說:「你的人完成對這300人的第二輪電話面試後,入圍人數估計在60人左右。通過頭腦風暴測試和情景模擬測試後,希望能挑出25個可供高管們挑選的人選,最後由高管們在這批人中敲定15人。」 拉拉在心中飛快地估算了一下工作量,感覺時間有點緊張,她便和童家明商量道:「家明,年底很忙,要做今年的績效總結,要加工資,還要提交明年的預算——校園招聘非趕得那麼緊嗎?」 童家明解釋說:「現在已經入秋了,有的大公司在寒假前就會把OFFER(錄用通知書)簽出去,如果咱們再不抓緊,好的就都給人家挑走了,咱們招的可是管理培訓生,不是最好的不要。你自己剛才不是都算過了,這個『最好』的『最』,是基於一百個裡面挑半個。」 拉拉無話可說。時間表達成一致後,童家明展示校園宣講的PPT給拉拉看。 新人入職後,通過一個三年的輪崗計劃,完成其在DB的第一個階段的職業發展。第一年在銷售部做普通銷售,第二年輪換到市場部工作,第三年則到HR或者財務等部門輪崗。 拉拉問:「那麼這批人的起點工資是多少?」 童家明說:「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本科生5000元,碩士生6000元。六個月後REVIEW(審視)一次,根據其表現,給予加薪。」 拉拉聽罷,看看目標高校名單上赫然列著的北大、復旦,不禁有點擔心:這都是要在哪些學校中招人呀,這可是在談0.5%的錄用率啦——照這個挑法,恐怕刨掉出國的、做公務員的,剩下最拔尖兒的就到你這兒來了,要是DB出的價比別的跨國公司低,負責招聘的人就會為難,拉拉不好明說,便採取了經典的提問式:「我們的競爭對手出多少?」 童家明「呃」了一聲,雙眼盯著電腦屏幕說:「這次時間太倉促,我們暫時沒有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市場數據,不過,我聽學生會的人說,NT出的價錢是本科6000元,他們剛剛完成了校園宣講。」 拉拉馬上說:「那不得了,咱們幹嗎不隨行就市?」 童家明沒有計較她的「那不得了」,他解釋道:「這裡面有個緣故,NT給新人安排的第一個職位是中央市場部和區域市場部的職位,拿年終獎的;而咱們安排的第一個崗位是銷售,新人每個月都能拿銷售獎金。根據DB今年的銷售獎金方案,如果正常完成指標,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7000元獎金,起獎基線為70%的完成率——所以,不出意外,新人應能達到1萬以上的月收入。一年後,即使他們離開銷售部,不再拿銷售獎金了,經過了兩次加薪,年薪已經能達到十萬左右的水準了,這個數字是有市場競爭力的。」 拉拉一聽,馬上想到陳豐在麗江時和她說過的人頭問題,她說:「家明,新人和其他銷售人員適用一樣的獎金方案,意味著他們要和其他銷售一樣承接銷售指標——是不是他們要占用銷售部的正常人頭編制?」 童家明臉上一陣尷尬,他其實也不贊成這樣占用銷售部的正常編制,但這是他無法改變的現實。 童家明內心掙扎了一下,大公司不興撒謊,有HEADCOUNT(人頭)就是有HEADCOUNT,沒HEADCOUNT就是沒HEADCOUNT。由於擔心杜拉拉失去信心不肯合作,童家明終於還是沒敢明確地把實際情況和盤托出,他支支吾吾地說:「人頭的事情不用擔心,齊浩天很支持這個項目,等我們最後確定了能招到多少人,一併送給齊浩天批。」 拉拉疑惑地看著童家明的臉,那到底是有人頭還是沒有人頭呢?什麼叫「齊浩天很支持」,要是最後批不下來人頭怎麼辦呢? 童家明對杜拉拉的眼神很煩,讓你招人你去招就是了,哪來那麼多問題!可眼下正要人家賣力,不好和她翻臉,童家明只好沉默。 拉拉的擔心是,有的人確實很優秀,腦子好使,人際關係不錯,可從職業傾向上說,就是不適合做銷售。也就是說,新人即使素質高,要是得真槍實彈地背指標,在銷售部仍然可能存活不下來。 而應屆生往往並不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做什麼。 比如有的人以為自己喜歡做銷售,因為他認為自己喜歡挑戰,喜歡和人打交道,大學裡他曾是個出色的學生幹部,活躍在各種社會實踐中,他能把產品知識和銷售技巧考得非常出色。 可當他向客戶要求生意的時候,他的感受是他在厚著臉皮求人。去請一個冷漠傲慢的客戶吃飯,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客戶一次輕慢的拒絕,會把他的痛苦上升到人格受辱的高度,於是他一連幾天沒有勇氣再踏進客戶的辦公室。而每個月不斷審視的指標完成率、增長率、市場占有率,壓得他在焦慮和挫敗中喪失興趣和信心。 拉拉就不止一次地見識過這樣的主,最終都以不得不讓人家走人收場。 拉拉不能不向童家明指出這種可能性:「那管理培訓生要是完不成指標呢?咱們可是規定指標完成率低於70%的銷售人員,沒有明確的客觀原因的,就得列入『改進名單』,三個月後仍然沒有改善的,就要勸退。」 童家明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完不成指標,說明他不夠優秀,該走人就走人,沒什麼好客氣的。咱們面試的時候就預先和學生們說清楚。」 拉拉在平時的面試中,見識過不少八十後,覺得新人容易走極端,經常揣著無厘頭的自信,對現實懷著過高的期望,可一旦碰上一點挫折又特別脆弱沒有多少抗壓能力。 拉拉覺著,不論你是不是管理培訓生,說穿了,應屆生就是應屆生,領悟能力再高,也得有個領悟的過程——在這一點上,她和TONY林的想法如出一轍。 聽了童家明的話,她反對道:「要這麼說,小朋友們誰還敢來呀?但凡衝著管理培訓生來的,我不相信是真想拿銷售當職業的人,沒準人家以為自己到了四十歲要做PRESIDENT(總裁)的。」 童家明堅持道:「他要是以後想做PRESIDENT,他現在就該有足夠的見識明白,百分之七八十的PRESIDENT是銷售出身,而這百分之七八十的PRESIDENT在他做銷售的時候,百分百是TOPSALES(頂級銷售),所以他必須得先做好銷售證明他夠優秀。這點,在開始就得和他們說明白。我們真的不知道,三年後,有誰能令人滿意地達到終點,這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表現,也許有的人在一年甚至半年內就被淘汰了。」 拉拉本來想說,那還有20%的PRESIDENT可能是財務或者R D出身呢,他們不也是高潛力管理人才嘛,可他們就未必有做銷售的職業傾向。 她轉念想想,從做銷售開始,對一個管理培訓生確實有益,現在的應屆生,就怕自我認知不夠清醒,銷售這份現實的職業,能教會他人情冷暖,一個不了解人情冷暖的人,有何潛力可談? 當下拉拉打定主意,一會兒和童家明過一下顧問公司設計的測試流程,看看這套包含頭腦風暴和情景模擬的測試中考察的內容,是否已經把銷售人員的幾個重要職業特徵包括進去了再說;另外就是得和銷售部談好,安排給新人的區域該有哪些特點。 拉拉一面在筆記本上做筆記,以提醒自己不要漏了這兩個環節,一面說:「那好吧,出OFFER(錄用通知書,基本內容包括職位、薪資、合同期、工作地點等)前,我們和學生們溝通清楚。」 拉拉接著問道:「中歐、長江這些商學院的MBA,還有別的高校的研究生中,有一些人是念書前已經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這部分人的起薪怎麼給?」 童家明說:「起始月薪是10000~12000。他們一般不會願意做銷售了,所以第一個職位是助理市場經理。這部分人招進來後你就可以不管了,我會負責跟進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