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或三摩缽提。

  這些菩薩所修的如夢如幻觀行,漸次增進,慢慢有所成果這個方法叫作三摩缽提。三摩缽提就是止觀等持、定慧等持。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境界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

  佛說學大乘道的菩薩們悟到了我們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在圓覺中。以此淨覺心,不取幻化,不被外界的幻境所騙,也不要以為我打起坐來,內心空洞洞的很寧靜,哦!這就對了,這就是佛。打起坐來很清淨,不打坐就沒了,這是生滅法。修之則有,不修則無,這是靠不住的。佛法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如果在增一點、減一點上面搞,就偏差了,有些人一入佛堂,看到佛像,就覺得好清淨,哈!你被佛堂的幻化所騙了,打坐念佛非得在佛堂,然後面對著佛像,再點個檀香,這樣才清淨,這是取幻化、取靜相。不要以為在佛堂才有佛法,到了廁所就沒有佛法;念佛一定要在佛堂念,在廁所就不敢念了,萬一你坐在馬桶,突然要死了怎麼辦?不垢不淨,佛法遍一切處。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絕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我們修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被身心所障礙住了,打坐剛有一點境界,腿就不對勁了,屁股也坐不住了,這是身的障礙。再來就是心的障礙,思想雜亂,念頭來來去去,靜不下來。所以佛叫我們修夢幻觀,不取動相,也不取靜相,徹底明白身心就是我們的大障礙。

  ‘無知覺明’,這四個字可真妙了,這一句在文詞上不通,無知與覺明是互相矛盾的,卻擺在一起,這是有其道理的。無知與覺明是同樣一個東西,沒有悟道以前是無明,是無知,我們天天在用,能思想,能感覺,能造業,我們用了一輩子,還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悟道以後,你就明白他是空的、幻的,‘不依諸礙’,不在身體上,也不在心念上,‘永得超過礙無礙境’,永遠超越身心的障礙,也超越無礙--空的境界。到此地步,有什麼效果呢?‘受用世界及與身心’,此時可以享受物質世界的一切,也可以轉過來享受自己的身心。我們一般人活在世上,都被物質所用,都被身體所用,都被我們的思想、情緒、欲望所用,是不是這樣?我們學佛修道,要反過來,善用其心。

  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其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這個時候,活在世間,一樣講話,一樣吃飯,一樣做事,但是心中無事,‘如器中金皇,聲出於外’,他同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而內心是空的。此時,煩惱也空,涅槃也空,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如果能夠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同時解脫身心障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一切煩惱妄想滅了,‘生滅滅已,寂滅最樂’。‘妙覺隨順寂滅境界’,無處不寂滅不清淨,無時不寂滅清淨,‘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所不能及,已經超越了人世間,此時,‘眾生壽命皆為浮想’,如同‘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方便者,名為禪那’,如此身心解脫了,這叫作禪。注意!這樣才是真正禪宗的境界,不是一句話聽懂了,一本書看懂了,雲淡風輕便是禪,那毫不相干,雲也不淡,風也不輕,身心都是障礙,沒有用,那是狂禪、口頭禪。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此三法門是哪三個法門?第一是講修止,第二是講修觀,第三是講修禪。這三種法門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十方世界的佛都因此法門成佛。十方世界的菩薩有種種許多的修行方法,其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皆依如是三種事業,都是從‘止’‘觀’‘禪’這三事業變出來的。為什麼叫事業呢?成佛也是一件事,也是造業,造什麼業?造善業,造成佛之業。若能圓滿證得了,就成佛了。

  善男子,假設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佛說假如有人學佛、修行、做功德,修於聖道。不只自己修,還能夠教化別人,幫助百千萬億人修成了阿羅漢和辟支佛果,辟支佛又稱緣覺佛或獨覺佛,可以無師自通。像這類阿羅漢及辟支佛轉生在人世間的並不少,到處都有,不過,一般人看不出來,要靠各位的智慧去找。雖然教化百千萬億人成就了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此功德多大啊!但是,‘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所以,諸位比他們還高,不過,光聽到沒有用,還要修。‘一剎那頃,隨順修習’,聽到以後要相信,馬上依照佛所說的方法去做,這樣的話,功德比前述的人還要大。

  最後,佛作結論。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時,佛重新以偈語再說一遍。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如幻三摩地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就 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威德汝當知 威德菩薩你應該知道

  無上大覺心 一切眾生本有的無上佛性

  本際無二相 在本際上,諸佛菩薩以及每一個眾生都一樣,並無差別。

  隨順諸方便 隨順各種眾生的修持方法,

  其數即無量 其數量無限,

  如來總開示 佛將其總歸納起來,便有三種類 有三個種類。

  寂靜奢摩他 第一種是修止的方法,

  如鏡照諸像 修止的方法要把自己心念拂拭乾淨,猶如明鏡一樣。

  如幻三摩地 第二種是修觀,觀世間一切如夢如幻,以幻除幻,

  如苗漸增長 幻觀成就就是真空生妙有,性空緣起,所修妙行,如土中長苗,漸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修禪那像發聲的樂器,中心是空的。

  三種妙法門 總歸納成此修止、修觀、修禪三種法門,

  皆是覺隨順 這三種法門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

  十方諸如來 十方世界一切佛,

  及諸大菩薩 以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就 都依此三種法門而成道。

  三事圓證故 這三種方法都修成功了,

  名究竟涅槃 就成佛。

  第八章辨音菩薩

  第八章 辨音菩薩

  成佛之道有幾種修行方法

  修止修觀修禪那如何搭配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而白佛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