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搏空為塊塊非真」,過去講老莊的時候曾經講過,道家有一位譚峭講的話:「搏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把物質虛空的地方,建築了一個房子,虛空就看不見了,只看見房子,所以搏空為塊,變成一塊,見塊而不見空。「粉塊為空,見空而不見塊」,把物質的物體打破,變成虛空了,只看到空就看不到物質了。這個就是要我們怎麼樣除去身見。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有身體,功夫做不好,不能入定,就是被這塊東西擋住的原故;所以我們引用這個道理而說明,搏空為塊塊非真,這一塊物質東西不是實在的。

  「粉塊為空空亦塵」,把物質打掉了以後,這個空的境界對不對?如果你保留一個空的境界,這個空也變成了障礙,也變成業塵了。

  「罔象玄珠蹤跡杳」,這是莊子的典故,就是說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大千世界,是本源的一個投影,第二重投影;也就是說,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一個投影而已。我們這個身心是投影裡頭的第三重的投影,第三重的反射,所以這個東西啊!罔象裡頭的玄珠,你要回到本來面目,明心見性,要在這個地方去了解它。

  「故留色相幻人人」,但是你不要認為莊嚴世界是假的啊!立假即真,一切皆是虛妄,虛妄也就是真實。所以佛說,我法無實無虛,就是這個道理。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眼者心之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是佛學裡佛法的五眼,五種眼睛的分類,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來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佛有沒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經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經作十二種的分類,其中一種是「自說」,就是自己開始講,不是人家提出來問的。這一節就代表了十二分類的自說,是佛提出來的問題。  這裡沒有講「佛」字,而講「如來」。如來這個名辭代表形而上的道體,一切眾生同於諸佛菩薩心性之體,就是生命的根源。他說這個裡頭有五種功能,所以叫做五眼。第一種是肉眼,就是與我們一樣的,是父母所生的肉眼,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眼睛。肉眼能看見物質世界,我們一切的感覺、知覺,都經由它而來。

  這個肉眼跟心是連帶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經典,心與眼同論,在講到心的道理時,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個開關,所以心與眼關係非常密切。道家的陰符經就說:「眼者心之機」,眼是心的開關,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關係;譬如孟子講到觀察人,特別要觀察眼睛。

  任何人都有眼睛,但是每一雙眼睛所看的都不同。就我們人來講,譬如這個牆壁,我們大家看都是白的,實際上每個人感受白的程度、白的形象,完全不同。因為有人是散光,有些是近視,有些是一隻眼睛近視,一隻眼睛散光,有些色盲,各種各樣不同。所以一切眾生的心不同,眼也不同。

  過去我們有句老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思想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不同一樣。世界上的人類,沒有面孔相同的,因此說明世界上的人,心裡想法也沒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沒有盡相同的。不要以為這個白色黃色大家看起來都差不多,實際上差得很遠,老花與不老花,老花度數又不同,因為每人的業力不同。

  所以我們這個肉體及頭腦思想健康與否,都因種性、業力不同而有差異。有人對氣候特別敏感,今天很熱,有些人不大怕熱,卻怕冷!因為每個人身體不同,健康不同,都是因為業力不同。

  所謂一切病由業而生,善有善業,惡有惡業,業由心造,是絕對唯心的道理。

  現在佛問,一個成了佛的人,有沒有普通的肉眼?那當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這些現象的。

  天眼是什麼

  第二種是天眼,我們普通人幾乎是沒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質世界,譬如說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於看到其它的世界。現在人講的千里眼,是根據道家的傳說而翻譯的。天眼能夠看到欲界系統裡面的東西,包括太陽、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銀河系統外面的東西,這是屬於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來看到些影子啊,星光點點啊,認為是天眼,那個不是的。那個只能說是,我們無法名之,叫做眼天吧!眼啊,天啊,不曉得什麼東西!(眾笑)

  宗教里形容天眼,是把塑的佛像多塑一隻眼睛,以代表天眼,也代表了慧眼。有些人和有些生物,不但有三隻眼睛,有的還有四隻眼。所以佛法里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隻眼的方法,前面、後面、頭頂、心裡頭、喉嚨裡頭,都有眼睛。當然,這與普通眼睛不一樣,而是像攝影機、錄影機一樣,能夠照射東西罷了!

  天眼有兩種,一種是報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這一生的天眼業報;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有這個能力,因為善行的報應所得的結果。另一種是修得,是這一生修來的,因為修戒、定、慧的成就,這一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長出一隻眼睛來,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種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與我們普通人一樣,但他自然會看到多重的世界。

  修持作功夫的人,氣脈到了後腦,視覺神經受到刺激,眼睛裡經常出現許多幻象,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錯。真正有了天眼通的時候,此人目光清澈如電,看得非常透徹;換句話說,物質東西不能障礙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視的能力。

  春秋戰國時候有一個醫生名叫扁鵲,據說他有一次碰到一個神仙,給他一個能透視的寶貝,他的眼睛就變得比X光還要厲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臟六腑,所以他的診斷就不會有錯。還有許多唐代以後的記載,有人的眼睛天生就會看風水,能看地下幾丈深,不須要探測器,地下的水脈,他看得很清楚。

  像這一類的眼還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報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華經上所說父母所生眼,必須修持定力到了,這雙肉眼就能夠看見十方世界一切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