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講到身體有形的部位“直入中宮神室”,你們年輕的,道家的書、密宗的書亂看,看了以後修氣功修氣脈,很多都在那裡忍精不放,那些臉色我一看都是問題,不得了的,這非神經不可。嚴重告訴你,不是這個道理,甚至煉精化氣也不是這樣。現在講到元精,這個元精不是精蟲,精蟲是元精所變化的一點點,不算什麼。我們這個生命來得不容易,既然有了這個身體,現在不好好地修回去,那真可惜!跟我們一同來想投胎的,有那麼多生命,那個是有形精蟲的精。元精不是講這個,不過同那個有關係。

  三種氣

  “於是劈開祖竅,固(原文:口中一個力)地一聲,天命之性,遂分為一陰一陽矣。”就是剛剛生下來,固的一下,那個時候這個元精下來。“劈開祖竅”,這一竅在哪裡?有人說祖竅在頭頂,修道到後來成功,這個地方是開的,密宗叫開頂,不一定跳動,一定會開。注意,那不是祖竅!祖竅可以說無竅,祖竅同這個有沒有關係?也有關係,部位差了一點點,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劈開祖竅”,固的一聲生下來,先天本命那個本性就分為一陰一陽。所以人生下來一半清醒一半糊塗,頭腦有時候明白,有時候糊塗。

  我們中國這個氣有三種,一是呼吸之氣,就是空氣的氣;二是道家講生命的元氣的炁,炁火之謂炁,就是生命能,這個是命;三是米谷之氣,靠各種營養,吃飯維持生命,所以叫做米谷之氣。“蓋後天造化之氣”,後天造化這個生命,氣發熱所謂體能的熱。“若非先天元精,則無主而不能靈”,如果先天來的這個元精跑掉了,不做主了,我們就沒有思想,等於有些人躺在醫院裡沒有死,上氧氣了,頭腦沒有思想變成植物一樣。這裡告訴你,這個人的生命是“後天造化之氣”,如果沒有先天元精就無主了,無主則不能靈,這個先天元精就有那麼重要。

  “先天元精,若非後天造化之氣”,身體不健康,營養不良,身體有病也不行,“則無所依而不能立”。後天命修不好,身體這個機器不對,先天元精住不下去了也很麻煩,無所依了。等於你包的餃子,下鍋皮破了,把這個餡也漏掉了。所以“後天造化之氣”,後天的營養,身體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不然你這個元精不靈明了。後天、先天的關係是這樣的。

  由此“可見性命兩者,本不相離”,修道的人注意!修性修命,性命二者是一體,不能分開。“故曰,元精雲布,因炁托初”,我們這個身體後天生命,像空中的雲一樣,元精這個生命力像電一樣,我們看不見,可是有這個作用。我們看得見呼吸的功能,呼吸功能不行了趕快上氧氣,有氧氣所以死不了,這時元精還留了一點的。這個元精,是靠後天這個氣做它的依託。

  魂為陽為木 魄為陰為金

  “後天之造化,既分一陰一陽,陽之神為魂,魂主輕清,屬東方木液”,“造化”是中國的名辭,在宗教家就叫上帝、靈魂、佛。中國文化沒有這套宗教的外衣,把這個主宰叫“造化”,像化學一樣能夠造成變化萬物的這個功能。到了後天生命分成一陰一陽,陽的神,我們講精神,神就是魂。魂在身體內部是清淨的,頭腦清淨,眼睛明亮,眼睛是神進出的道路,所以西方文化也講眼睛是靈魂之窗。不錯,所謂心神相連,心跟神兩個相連;心眼,心跟眼睛也相連。《楞嚴經》上“七處征心,八還辨見”,佛說一切眾生不能成佛得道,因為“心目為咎”。所以心跟眼睛兩個出的毛病都有關係的。你看佛家雖然不講性命雙修,其實也是性命雙修,佛只用另外一個方法講,要你去悟。“屬東方木液”,木屬肝,魂同肝的關係最重要,“木液”就是這個精液。

  “陰之神為魄,魄主重滯,屬西方金精。兩者分居坎離匡廓之內。故曰,陰陽為度,魂魄所居。”陰就是這個身體營養變出來的這個氣魄。我們講這個人很有氣魄,就是這個魄,身體各部分功能很健康,因此成為魄。它形成物質是重的,向下走,變為後天男人有形的精蟲,女性有形的卵髒。

  現在講魄,“屬西方金精”,金是個有形的東西,肺屬金。所以腎虧不一定治腎,因為腎為肺子,如果肺氣增強,金生水之故,腎就健康了。我小的時候,祖母生病了,父親找醫生,偏不找當時有名的某某,因為知道他不過是時醫——走運的醫生,並不是他有真本事,他要是搞錯了,那個藥吃下去就都不對了。所以講到這個魂魄道理,這個就是命,你要當醫生救人家的命,就要懂道家的學理才行。

  個性非本性

  “蓋命之在人,既屬後天造化,便夾帶情識在內”,這個後天的生命,在身體內帶有情識。佛家的六識、七識、八識,就叫做情識,這個“識”就與情有關係。中國文化叫做“情”,佛法就叫“識”。“只因本來真性摻入無始以來業根”,佛學又用進來,這個“業根”就是情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八識”,這在佛學的唯識都講到,生滅法同那個不生不滅法,兩種糅合下來構成了八識。“識之幽微者為想”,那個心意識最微妙的就是我們的思想,所以你打坐用功思想停不了,就算你在昏沉裡頭還是有想,就是幽微的意思。“想之流浪者為情”,這個思想在外面流浪,波浪大的就是情感。“情生智隔,想變體殊”,人的一生,因為妄想、情識充塞,真正先天的智慧就沒有了。這八個字實在用得好,思想一變,人的本性就變了。人的個性各人不同,這個個性不是本性,是思想變出來的,是情識念力所變的,所以“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是屬於後天的作用。

  “顛倒真性,枉入輪迴矣”,所以真性,清淨本來面目被埋沒了,都變成後天的個性,這個情識再變化變成了業力。所以顛倒眾生,六道輪迴跳不出來,不能成仙成佛。“所以學人,欲了性者,當先了命”,因此強調,學神仙丹道的人,你想明心見性就要把命功先了,命功一了,明心見性自然到達。正統道家所強調的這個理論,我今天站在道家立場來講,百分百的正確。中國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到了清朝朱雲陽手裡,已經三家真正合一了。

  第七十一講

  了命先立命

  魂魄與日月

  偷盜天地精華

  了命先立命

  上次提到這個性情,就是性命的性。道家說到性命雙修,怎樣是性?怎樣是命?最後歸結到佛家的八識。這個第八是阿賴耶識,第七識命根,命根的情識。所謂見思惑清淨了,煩惱清淨了,就返本還原,返回自己的本性。以前曾講到《青天歌》,丘長春道長講性功,修性修到了就可以了命。道家修持方法同藏密修持的方法,基本理論是一個,就是先了命,了命以後自然返本還原,性功就到了。朱雲陽真人註解的《參同契》,講得很明白。

  下面原文是分析道家的術語,“陽神日魂”,“陽神”是太陽里的精魂;“陰神月魄”,“陰神”等於月亮里的那一點黑影。中國人習慣分魂跟魄為兩部分,什麼是魂?什麼是魄?我們提到過的。魂普通叫做靈魂,魄就是在肉體上有個作用,在死亡時這個作用就流散了,魂、魄兩個不能結合在一起就完了。“魂之與魄,互為室宅”,這兩樣,一樣都不可缺少。也就是說,身心兩個互相影響,生理身體不健康時,我們思想精神也沒有了。身體的這一部分是命功,心理是性功,心理不舒服或者是苦悶灰心,身體也會壞。所以魂跟魄兩個互相為室宅。哪個是主人,哪個是侍從講不清楚,有時候這個做主,有時候那個做主,當然自己要看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