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後來我看到另一個修道人,他脊椎是彎的。我問他怎麼不能直上去?他說夾脊關通不過,這是我親身的經歷。另外大概四十年前,我在四川自流井,看到一個修道的人,他已經快八十歲了,可是樣子不老,看上去像個五十多歲的人,就是道家工夫很好。他有個怪毛病,坐在那裡直搖頭。我過去問他,老師父,你這個叫什麼工夫呀?我不像現在年輕人挖苦人,我們那個時候很禮貌,我心裡想你這個叫鴨子功嗎?那個鴨子走路就是這樣,不好意思講出來。他說不是工夫。如果他活到現在,我一定馬上使他走通!那個時候我沒辦法,我覺得很奇怪,心裡也害怕,我將來修道不要修成這樣。所以前一陣子上課看到一位同學,就是這樣,我叫他趕快吃藥,這很容易通的。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真陽不能作主,陷在陰中,無由出爐”,沖不上來,這是一種。
禪宗的祖師講不講工夫呢?絕對講工夫,修道要知道如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個肉體上就有三界,不修禪或工夫不到你就看不懂,這就是被這個身體的感受限制住了,你永遠跳不出三界外,永遠在五行中,這“真陽不能作主,陷在陰中,無由出爐”就是這個丹成了,要衝沖不出來。這個道理就是“北方寒水過盛,浸滅太陽之象”,拿身體來講,就是氣脈沒有通,這種也是病,寒濕太重,可以自我治療,也可用藥物治療。所以修丹道的人,沒有不通醫的。菩薩要通五明,包括了醫學,就是這個道理。藥就是外丹,一幫助很快就過關了。
人為什麼老
“真火既為寒水所浸,日光便受重陰掩即,正當中天陽盛之時,奄奄衰弱,昏然而無光矣。故曰水盛坎侵陽,火衰離晝昏。”所以在這種境界是個岔路,陽氣透不出來,這一透出來百脈皆通了。就像年紀大的人,路走不動,衰老了,工夫到了這個境界,一旦氣脈真通了,身輕如葉,行路疾如奔馬,不要練輕功的,自然走路很快。我經常說,人的衰老死亡,先是腿,兩條腿拖不動,已經死了一半。修道的人,如果後來還是如此,那就是一點工夫都沒有,還要想悟道,那不是自欺欺人嗎?所以啊,趕快修行或者趕快吃藥,死亡是從下面一節一節死上來的,也就是這個法則的道理。
道家有句話,“精從足底生”;相反的,一個人衰老了怕冷,也是從足底開始冷。所以老年不管男女,足底心發燙不怕冷,走路舉步如飛的,那就是長壽之相。六七十歲老朋友來問我說,老師啊,我有便秘的毛病,我說恭喜!你七十歲了還便秘,因為人老時氣漏了,專門放屁的。年紀大了便秘固然痛苦,但是那個元氣還在,還充實。如果老了以後光放屁,已經不對了,這個道理要注意。你看到這些雖然都是很瑣碎的事情,但同生命都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修道的人要注意。所以這一段,是講到重要的地方,修道打坐的人,萬一碰到這種狀況,就要趕快培養陽氣。這陽氣如何培養,道書上都有,你去研究研究。
第五十七講
抗衰抗老的秘訣
一反一復必然變化
動靜均平
不可偏向一邊
水不盛火不衰時如何
道怎麼修
抗衰抗老的秘訣
現在講到“坎居北方,幽闕之中,正子位上,月當朔之象也”。這個分兩方面,一個是抽象的,一個是實際的。抽象是根據《易經》天文現象來說,北方用坎卦代表,南方是離卦代表。我們這個人體,頭頂是南方,北方是下面會陰穴這一部分;另一個北方是腎,腎水屬於北方,南方離卦屬心火。人思想能夠分別,能夠聰明知見,這個屬於離,屬於南;生理的變化,血液的流行,精氣的發動,這些現象就是北方坎卦代表,是屬於水的部分。
“坎居北方”,以卦象來講,坎卦位置在北方,“幽闕之中”,古代稱肛門叫幽門,“幽闕”當然不是講直腸排泄這一部分,實際就是講會陰穴,海底,這部分都屬於“幽闕”。“闕”就是代表宮闕、宮殿的意思,北方就在這裡,屬於水。人體用天體來配比,所謂坎卦正北方,拿地支排列一個圓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北方就是夜裡亥、子之交,亥時以後到子時。所以子時也是一天當中一陽來復,陰極了陽生,這裡提到北方幽闕的部位,是正子時的位置。
我們身體的變化也是這樣,生命有沒有活力?是不是有青春的氣息?生理上有沒有慾念?有沒有陽氣發動的現象?假使都沒有就完全衰老了。衰老了就是命將絕矣,在《易經》屬於遊魂之卦,就是魂游墟墓之間。那麼要如何返老還童?如何培養自己?老年的人或者年輕身體衰弱的人,抗衰抗老只有一個秘訣,就是“靜”,養靜。什麼思想也沒有,但不是昏睡,心境很清明,頭腦很清楚,等於動物的冬眠。養多少時間不一定,看年齡關係,至少一個周期七天。七天下來,等到青春的氣息恢復了,陽氣發動啦!千萬不要動慾念啊!有了男女關係的慾念一配合就完了!所以道家講性命雙修,就等於佛家的心性念頭。這個作用要分辨得清楚,沒有一點雜念,沒有一點惡念,也沒有一點邪念,沒有一點不正之念,這個時候等到一陽來復,正子時位置到了,陽氣就恢復了。
只要你這樣一次能夠把握得住,還不要說每次,一次能夠把握得住,祛病延年之藥就在你手上,就有把握。不過也很難啊,雖然你把握了,但這個陽氣潛伏變化,的確有沖關之象,一關一關很難轉啊!衝上來的時候第一個就是腰部,腰酸背痛就來了。尤其老年,各種病象都來了,不是你工夫做出毛病,是你本來那個機器就是壞的,當陽能要上沖時,一定要先把你修補,所以病象就來啦。一點一點,慢慢陽氣培養上來,上升到南方的離卦,就到了頭頂。到頭頂以後也不算數,這不過是一個作用,真到了頭頂的脈輪都打開了,在密宗,頭頂叫做大樂輪,頭頂脈輪真的打通了,全身都永遠在舒服快感中。
大家修行的人,一百個找不到半個成功的,為什麼?第一,大家都想修長生不老,更希望又有錢,也有官,壽也長,兒子孝順女兒好,媳婦更聽話,自己還要成佛當神仙,天下的好處會都給你占光嗎?不可能。有這樣多的願望,每天打坐十幾分鐘,心都靜不下來,定不下來,氣不會回到坎卦幽闕之中,不會聚到正子位上,這個一陽決不會來復的。大家有的人肚子跳一下,氣動一下以為是工夫,那是見鬼!那根本沒有關係,是你經脈穴道有些不通,真的通了的人不會有震動的,不會跳動的。像一個水管一樣,很通暢時,它不會彈動了,如果噗噗跳動,這個水管裡頭一定有問題,有障礙才發生震動現象。所以不要認為那個就是工夫,把這個道理懂了,這一段就看懂了。
“正子位上,月當朔之象也”,拿月亮天體來講,正是陰曆的月尾到下月初三之間,眉毛月剛剛呈現,就是一陽來復的現象,這是講坎卦。
—反一復必然變化
“離居南方,向明之地,正午位上,日當晝之象也。”有時道書上畫一個圖,頭上畫一個卦說是離,下面畫一個卦說是坎,你就看不懂啦。你讀懂了就曉得那些都是代號。說離卦居南方,人體來講離為火在上面,離代表太陽光明,所以是“向明之地”。我們睡醒了,首先腦筋清醒,眼睛睜開就代表離卦作用。“正午位上”,拿天體時間來講,每天午時正十二點是離卦的時候,十二點過後不久陽極陰生,就變成下午了,下午就是陰的現象。一年來講這個正午就是午月(五月),到了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又開始了。說離卦在南方這個地區向明之地,何其光明的境界!不管你學佛學道、學密宗學顯教打坐做工夫,靜極則陽生,光明透露的時候,你說再想空下去,什麼念頭都不起,就做不到了。有些人說自己工夫垮了!因為他不懂這個道理,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一反一復是必然的現象,靜極了就動。這個動不是思想妄念的動,是陰暗極了則光明的現象。但是這個光明來了,不要跟它走,哎喲!我又看到一片光啦!得了天眼通啦!最後神通沒有得到,變成精神分裂。所以,到了下降這個階段,也要一念不生,知而不取,知道而不執著這些境界現象。拿《易經》理象數來講,這是現象,你要把握那個理,才曉得下一步是什麼,你就都清楚啦。所以這步境界用不著稀奇,也用不著拒絕,它是必定經過的現象。
禪宗的祖師講不講工夫呢?絕對講工夫,修道要知道如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個肉體上就有三界,不修禪或工夫不到你就看不懂,這就是被這個身體的感受限制住了,你永遠跳不出三界外,永遠在五行中,這“真陽不能作主,陷在陰中,無由出爐”就是這個丹成了,要衝沖不出來。這個道理就是“北方寒水過盛,浸滅太陽之象”,拿身體來講,就是氣脈沒有通,這種也是病,寒濕太重,可以自我治療,也可用藥物治療。所以修丹道的人,沒有不通醫的。菩薩要通五明,包括了醫學,就是這個道理。藥就是外丹,一幫助很快就過關了。
人為什麼老
“真火既為寒水所浸,日光便受重陰掩即,正當中天陽盛之時,奄奄衰弱,昏然而無光矣。故曰水盛坎侵陽,火衰離晝昏。”所以在這種境界是個岔路,陽氣透不出來,這一透出來百脈皆通了。就像年紀大的人,路走不動,衰老了,工夫到了這個境界,一旦氣脈真通了,身輕如葉,行路疾如奔馬,不要練輕功的,自然走路很快。我經常說,人的衰老死亡,先是腿,兩條腿拖不動,已經死了一半。修道的人,如果後來還是如此,那就是一點工夫都沒有,還要想悟道,那不是自欺欺人嗎?所以啊,趕快修行或者趕快吃藥,死亡是從下面一節一節死上來的,也就是這個法則的道理。
道家有句話,“精從足底生”;相反的,一個人衰老了怕冷,也是從足底開始冷。所以老年不管男女,足底心發燙不怕冷,走路舉步如飛的,那就是長壽之相。六七十歲老朋友來問我說,老師啊,我有便秘的毛病,我說恭喜!你七十歲了還便秘,因為人老時氣漏了,專門放屁的。年紀大了便秘固然痛苦,但是那個元氣還在,還充實。如果老了以後光放屁,已經不對了,這個道理要注意。你看到這些雖然都是很瑣碎的事情,但同生命都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修道的人要注意。所以這一段,是講到重要的地方,修道打坐的人,萬一碰到這種狀況,就要趕快培養陽氣。這陽氣如何培養,道書上都有,你去研究研究。
第五十七講
抗衰抗老的秘訣
一反一復必然變化
動靜均平
不可偏向一邊
水不盛火不衰時如何
道怎麼修
抗衰抗老的秘訣
現在講到“坎居北方,幽闕之中,正子位上,月當朔之象也”。這個分兩方面,一個是抽象的,一個是實際的。抽象是根據《易經》天文現象來說,北方用坎卦代表,南方是離卦代表。我們這個人體,頭頂是南方,北方是下面會陰穴這一部分;另一個北方是腎,腎水屬於北方,南方離卦屬心火。人思想能夠分別,能夠聰明知見,這個屬於離,屬於南;生理的變化,血液的流行,精氣的發動,這些現象就是北方坎卦代表,是屬於水的部分。
“坎居北方”,以卦象來講,坎卦位置在北方,“幽闕之中”,古代稱肛門叫幽門,“幽闕”當然不是講直腸排泄這一部分,實際就是講會陰穴,海底,這部分都屬於“幽闕”。“闕”就是代表宮闕、宮殿的意思,北方就在這裡,屬於水。人體用天體來配比,所謂坎卦正北方,拿地支排列一個圓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北方就是夜裡亥、子之交,亥時以後到子時。所以子時也是一天當中一陽來復,陰極了陽生,這裡提到北方幽闕的部位,是正子時的位置。
我們身體的變化也是這樣,生命有沒有活力?是不是有青春的氣息?生理上有沒有慾念?有沒有陽氣發動的現象?假使都沒有就完全衰老了。衰老了就是命將絕矣,在《易經》屬於遊魂之卦,就是魂游墟墓之間。那麼要如何返老還童?如何培養自己?老年的人或者年輕身體衰弱的人,抗衰抗老只有一個秘訣,就是“靜”,養靜。什麼思想也沒有,但不是昏睡,心境很清明,頭腦很清楚,等於動物的冬眠。養多少時間不一定,看年齡關係,至少一個周期七天。七天下來,等到青春的氣息恢復了,陽氣發動啦!千萬不要動慾念啊!有了男女關係的慾念一配合就完了!所以道家講性命雙修,就等於佛家的心性念頭。這個作用要分辨得清楚,沒有一點雜念,沒有一點惡念,也沒有一點邪念,沒有一點不正之念,這個時候等到一陽來復,正子時位置到了,陽氣就恢復了。
只要你這樣一次能夠把握得住,還不要說每次,一次能夠把握得住,祛病延年之藥就在你手上,就有把握。不過也很難啊,雖然你把握了,但這個陽氣潛伏變化,的確有沖關之象,一關一關很難轉啊!衝上來的時候第一個就是腰部,腰酸背痛就來了。尤其老年,各種病象都來了,不是你工夫做出毛病,是你本來那個機器就是壞的,當陽能要上沖時,一定要先把你修補,所以病象就來啦。一點一點,慢慢陽氣培養上來,上升到南方的離卦,就到了頭頂。到頭頂以後也不算數,這不過是一個作用,真到了頭頂的脈輪都打開了,在密宗,頭頂叫做大樂輪,頭頂脈輪真的打通了,全身都永遠在舒服快感中。
大家修行的人,一百個找不到半個成功的,為什麼?第一,大家都想修長生不老,更希望又有錢,也有官,壽也長,兒子孝順女兒好,媳婦更聽話,自己還要成佛當神仙,天下的好處會都給你占光嗎?不可能。有這樣多的願望,每天打坐十幾分鐘,心都靜不下來,定不下來,氣不會回到坎卦幽闕之中,不會聚到正子位上,這個一陽決不會來復的。大家有的人肚子跳一下,氣動一下以為是工夫,那是見鬼!那根本沒有關係,是你經脈穴道有些不通,真的通了的人不會有震動的,不會跳動的。像一個水管一樣,很通暢時,它不會彈動了,如果噗噗跳動,這個水管裡頭一定有問題,有障礙才發生震動現象。所以不要認為那個就是工夫,把這個道理懂了,這一段就看懂了。
“正子位上,月當朔之象也”,拿月亮天體來講,正是陰曆的月尾到下月初三之間,眉毛月剛剛呈現,就是一陽來復的現象,這是講坎卦。
—反一復必然變化
“離居南方,向明之地,正午位上,日當晝之象也。”有時道書上畫一個圖,頭上畫一個卦說是離,下面畫一個卦說是坎,你就看不懂啦。你讀懂了就曉得那些都是代號。說離卦居南方,人體來講離為火在上面,離代表太陽光明,所以是“向明之地”。我們睡醒了,首先腦筋清醒,眼睛睜開就代表離卦作用。“正午位上”,拿天體時間來講,每天午時正十二點是離卦的時候,十二點過後不久陽極陰生,就變成下午了,下午就是陰的現象。一年來講這個正午就是午月(五月),到了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又開始了。說離卦在南方這個地區向明之地,何其光明的境界!不管你學佛學道、學密宗學顯教打坐做工夫,靜極則陽生,光明透露的時候,你說再想空下去,什麼念頭都不起,就做不到了。有些人說自己工夫垮了!因為他不懂這個道理,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一反一復是必然的現象,靜極了就動。這個動不是思想妄念的動,是陰暗極了則光明的現象。但是這個光明來了,不要跟它走,哎喲!我又看到一片光啦!得了天眼通啦!最後神通沒有得到,變成精神分裂。所以,到了下降這個階段,也要一念不生,知而不取,知道而不執著這些境界現象。拿《易經》理象數來講,這是現象,你要把握那個理,才曉得下一步是什麼,你就都清楚啦。所以這步境界用不著稀奇,也用不著拒絕,它是必定經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