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這一段故事就是說明,水代表身心清淨那個境界,火代表念識奔馳,就是我們心頭的思想念頭。
水火本是一家
“水火本出一原,後分兩物”,所謂靜的與動的兩種狀態,根源本是一個,但是我們一般人,頭腦身心都不能清淨,天天都在後天的虛火裡頭燒,結果把動靜本來是一個源頭的,分成了兩路。
“乾中一陽,走入坤宮成坎,坎中有太陽真火。坤中一陰,轉入乾宮成離,離中有太陰真水。”這個同中國醫學有關係啦!“乾中一陽”,乾代表我們生命的本身,其中那一點陽能走人坤宮成坎。到了我們身體內部,到了下部坤宮,成坎,坎就是中醫所講的腎;腎不是指兩個腰子,是腎上腺等各種荷爾蒙系統。在我們生命之中,陽發動在下部,發動時,男女兩性慾念來了,佛家來講這叫欲界。其實欲的本身不是罪過,配上思想念頭就壞了。欲是“乾中一陽”來的,生命的火力發動,本來並沒有欲,是好的能量,譬如嬰兒就是這個樣子。
“坎中有太陽真火”,這個是生命能,可是一般凡夫當太陽真火一發動時,男性就是陽舉,女性也有感到衝動的狀態,一加上慾念的習慣,就走漏了,變壞了。如果太陽真火能累積起來,就是長生不死的一味重要的藥,這是講陽,變成這個樣子。
陰方面呢?“坤中一陰”,就是我們的下部由於陽發動了,又重新歸到寧靜。它像這個地球的氣候一樣,夏天吸收太陽的熱能,地心熱氣上升,碰到涼氣變成雨下來,我們身體變化也是這樣。所以,“坤中一陰,轉入乾宮成離”,這個氣向上走,進入上面的乾宮變成離,離卦中間一爻是陰,所以說“離中有太陰真水”。這是腦下垂體的荷爾蒙,是人最重要的。老年修道的人,有口水源源而來,是太陰真水,這是玉液還丹長生不死之藥。
“水火二炁,互藏其根”,這種現象的根本在哪裡看不出來,工夫到那裡你自然體會到了。“化化不窮,五行全具其中”,是生生不已的,這是第二套的工夫,第二重的投影,也就是開始修道的基本道理。它變化作用,由上下降,由下上升,所以大家打坐,也是健康長壽之道,一打坐就寧靜,寧靜就休息了。生命都是自己用得太多、太快,把生命用完了,多休息總慢點死吧!打坐的效果就是這個道理嘛!打坐時身上氣動起來了,你不要跟它晃動,晃動是你下意識在跟它動。有時還打起太極拳來,有些人說是打神拳,你不准它動,它就不動了。有時自己又結手印了,都在那裡發神經!如果心境寧靜,不管身體怎麼變化,一概不理,就是正定。下意識有個正定,又不對了。空靈也不管,也不管這些動的現象,自然會回歸到靜,就會正常,那就“化化不窮”,變化就出來了。
所以定是個好事,不要去導引它,也不要故意去空它,兩個腿一盤,眼睛一閉本來就定了,你何必要去加一個定呢?佛菩薩告訴你不增不減,你坐在那裡又增又減,定就是定,就怕你不能真定。所以你感覺哪裡動,就是沒有到達定的境界。你是下意識在想,自己檢查不出來,你真能把下意識檢查出來就成功了。所以要知道這個變化,下意識真寧靜到極點,水火的變化自然而來。道書上講了那麼多,看過了就算了,一懂便休,就把它丟開了。真做工夫也不管道,也不管佛,只記住老子一句話——“道法自然”。這是生命本有的,不是你修出來的,它本來會來的。所以他說“化化不窮,五行全具其中”,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生命,金、木、水、火、土五行變化自然,每一步都有了。
生克變化 工夫過程
“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轉生水,左旋一周而相生,便是河圖順數。”五行相生,生生不已的道理叫做左旋,同這個天體一樣。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兩個的轉動相反,所以星球與星球之間不會撞上。我們古人已經曉得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現在科學證明也是如此。所以這個“左旋一周而相生”,在《易經》、《河圖洛書》上是順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等等。
但是我們老祖宗早就曉得,天地之間一切是陰陽相對的,有生必有克,永遠是矛盾的,有生就有死。你看五行相剋很有意思,是隔位相剋,隔過一位就跟你對立起來,這個道理是什麼?是人生了兒子,兒子又生了兒子,兒子再生兒子,生生不已,就是順生。這個生裡頭就有克,我們生了兒了,兒子又生了兒子,那個叫孫子了,孫子一長大,祖父就要死掉,隔位就相剋了。天底下就是那麼回事,隔位相剋啊!“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轉克火,右旋一周而相剋,便是洛書逆數”,這是講《易經》、《河洛理數》了,現在不是講專題,只是說相剋的道理,右旋謂克。文王的八卦是洛書的法則,洛書是後天的用,伏羲的八卦是先天的法則。所以“一順一逆,一生一克,而五行之千變萬化,總不出其範圍”。
有人說修道做工夫,講那麼多理論幹什麼?老師!我很笨,我不願意學理論,我也懶得看書,做工夫就到了。我告訴你,不要說你做一輩子工夫,十輩子也不會到,理不通決不會到。最後“了道”是理,是智慧啊!以為死做工夫就會到,到了也是個外道。所以這裡才把道理講了這麼多,非常非常的重要。譬如你做工夫,懂得生克變化,工夫進步就非常對。有些人打坐,難得碰到好境況,但是下一步就不好啦!今天精神百倍,下一步就沒精神想睡了。其實兩樣都對,一陰一陽之謂道,一生一克是變化,那個不變的道體沒有動,你跟著它自然地變化就是了。所謂九轉還丹,變化到極點,最後不變,就懂得了。
所以今天坐得好,明天也坐好,後天也想坐好,好的都歸你,不好的都歸我嗎?沒這個道理啊!有陰就有陽,有天亮就有天黑,黑暗也是天哦!亮的也是天,天地的黑暗同這個虛空沒有關係的。黑暗有黑暗的可愛啊!大家都是喜歡白天的可愛,其實黑暗更可愛!我昨天看到古書上說,古人說做鬼不錯呀,有人問做鬼有什麼不錯?去了就回不來的呀!他說,假使錯的話,有些人就會跑回來啦!這個話很好笑,可是很有意思。
第五十五講
回到真陽即還丹
天一生水與人體
氣血要調和
修道與日月法則符合
現在繼續上次還沒有講完的理論,“故曰,推廣五行數,較約而不煩”,這是他解釋原文。我們了解了五行,天地宇宙自然的規律,就把還丹的理論同事實搞清楚了。《河圖洛書》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在座許多朋友沒有搞得清楚的,我們大概提一下,不深入了,深入起來是專門的課題。河圖上面很多白點與黑點,白點代表陽,黑點代表陰。
回到真陽即還丹
“天一生水”,這個天地形成,開始是液體,由液體慢慢轉成固體,後來西方哲學觀點也如此。古文的“天”字,並不是代表這個天體,一個“天”字是許多種代號,這裡“天一生水”代表的是自然物理的。這個宇宙的開始只有水,是第一個現象,不是說它的功能就是水。這功能一發動就變成液體,所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這個數理同西洋的數理哲學又不同,不過有一點相同的是,萬物皆生於一。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老子早就提出來了。
水火本是一家
“水火本出一原,後分兩物”,所謂靜的與動的兩種狀態,根源本是一個,但是我們一般人,頭腦身心都不能清淨,天天都在後天的虛火裡頭燒,結果把動靜本來是一個源頭的,分成了兩路。
“乾中一陽,走入坤宮成坎,坎中有太陽真火。坤中一陰,轉入乾宮成離,離中有太陰真水。”這個同中國醫學有關係啦!“乾中一陽”,乾代表我們生命的本身,其中那一點陽能走人坤宮成坎。到了我們身體內部,到了下部坤宮,成坎,坎就是中醫所講的腎;腎不是指兩個腰子,是腎上腺等各種荷爾蒙系統。在我們生命之中,陽發動在下部,發動時,男女兩性慾念來了,佛家來講這叫欲界。其實欲的本身不是罪過,配上思想念頭就壞了。欲是“乾中一陽”來的,生命的火力發動,本來並沒有欲,是好的能量,譬如嬰兒就是這個樣子。
“坎中有太陽真火”,這個是生命能,可是一般凡夫當太陽真火一發動時,男性就是陽舉,女性也有感到衝動的狀態,一加上慾念的習慣,就走漏了,變壞了。如果太陽真火能累積起來,就是長生不死的一味重要的藥,這是講陽,變成這個樣子。
陰方面呢?“坤中一陰”,就是我們的下部由於陽發動了,又重新歸到寧靜。它像這個地球的氣候一樣,夏天吸收太陽的熱能,地心熱氣上升,碰到涼氣變成雨下來,我們身體變化也是這樣。所以,“坤中一陰,轉入乾宮成離”,這個氣向上走,進入上面的乾宮變成離,離卦中間一爻是陰,所以說“離中有太陰真水”。這是腦下垂體的荷爾蒙,是人最重要的。老年修道的人,有口水源源而來,是太陰真水,這是玉液還丹長生不死之藥。
“水火二炁,互藏其根”,這種現象的根本在哪裡看不出來,工夫到那裡你自然體會到了。“化化不窮,五行全具其中”,是生生不已的,這是第二套的工夫,第二重的投影,也就是開始修道的基本道理。它變化作用,由上下降,由下上升,所以大家打坐,也是健康長壽之道,一打坐就寧靜,寧靜就休息了。生命都是自己用得太多、太快,把生命用完了,多休息總慢點死吧!打坐的效果就是這個道理嘛!打坐時身上氣動起來了,你不要跟它晃動,晃動是你下意識在跟它動。有時還打起太極拳來,有些人說是打神拳,你不准它動,它就不動了。有時自己又結手印了,都在那裡發神經!如果心境寧靜,不管身體怎麼變化,一概不理,就是正定。下意識有個正定,又不對了。空靈也不管,也不管這些動的現象,自然會回歸到靜,就會正常,那就“化化不窮”,變化就出來了。
所以定是個好事,不要去導引它,也不要故意去空它,兩個腿一盤,眼睛一閉本來就定了,你何必要去加一個定呢?佛菩薩告訴你不增不減,你坐在那裡又增又減,定就是定,就怕你不能真定。所以你感覺哪裡動,就是沒有到達定的境界。你是下意識在想,自己檢查不出來,你真能把下意識檢查出來就成功了。所以要知道這個變化,下意識真寧靜到極點,水火的變化自然而來。道書上講了那麼多,看過了就算了,一懂便休,就把它丟開了。真做工夫也不管道,也不管佛,只記住老子一句話——“道法自然”。這是生命本有的,不是你修出來的,它本來會來的。所以他說“化化不窮,五行全具其中”,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生命,金、木、水、火、土五行變化自然,每一步都有了。
生克變化 工夫過程
“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轉生水,左旋一周而相生,便是河圖順數。”五行相生,生生不已的道理叫做左旋,同這個天體一樣。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兩個的轉動相反,所以星球與星球之間不會撞上。我們古人已經曉得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現在科學證明也是如此。所以這個“左旋一周而相生”,在《易經》、《河圖洛書》上是順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等等。
但是我們老祖宗早就曉得,天地之間一切是陰陽相對的,有生必有克,永遠是矛盾的,有生就有死。你看五行相剋很有意思,是隔位相剋,隔過一位就跟你對立起來,這個道理是什麼?是人生了兒子,兒子又生了兒子,兒子再生兒子,生生不已,就是順生。這個生裡頭就有克,我們生了兒了,兒子又生了兒子,那個叫孫子了,孫子一長大,祖父就要死掉,隔位就相剋了。天底下就是那麼回事,隔位相剋啊!“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轉克火,右旋一周而相剋,便是洛書逆數”,這是講《易經》、《河洛理數》了,現在不是講專題,只是說相剋的道理,右旋謂克。文王的八卦是洛書的法則,洛書是後天的用,伏羲的八卦是先天的法則。所以“一順一逆,一生一克,而五行之千變萬化,總不出其範圍”。
有人說修道做工夫,講那麼多理論幹什麼?老師!我很笨,我不願意學理論,我也懶得看書,做工夫就到了。我告訴你,不要說你做一輩子工夫,十輩子也不會到,理不通決不會到。最後“了道”是理,是智慧啊!以為死做工夫就會到,到了也是個外道。所以這裡才把道理講了這麼多,非常非常的重要。譬如你做工夫,懂得生克變化,工夫進步就非常對。有些人打坐,難得碰到好境況,但是下一步就不好啦!今天精神百倍,下一步就沒精神想睡了。其實兩樣都對,一陰一陽之謂道,一生一克是變化,那個不變的道體沒有動,你跟著它自然地變化就是了。所謂九轉還丹,變化到極點,最後不變,就懂得了。
所以今天坐得好,明天也坐好,後天也想坐好,好的都歸你,不好的都歸我嗎?沒這個道理啊!有陰就有陽,有天亮就有天黑,黑暗也是天哦!亮的也是天,天地的黑暗同這個虛空沒有關係的。黑暗有黑暗的可愛啊!大家都是喜歡白天的可愛,其實黑暗更可愛!我昨天看到古書上說,古人說做鬼不錯呀,有人問做鬼有什麼不錯?去了就回不來的呀!他說,假使錯的話,有些人就會跑回來啦!這個話很好笑,可是很有意思。
第五十五講
回到真陽即還丹
天一生水與人體
氣血要調和
修道與日月法則符合
現在繼續上次還沒有講完的理論,“故曰,推廣五行數,較約而不煩”,這是他解釋原文。我們了解了五行,天地宇宙自然的規律,就把還丹的理論同事實搞清楚了。《河圖洛書》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在座許多朋友沒有搞得清楚的,我們大概提一下,不深入了,深入起來是專門的課題。河圖上面很多白點與黑點,白點代表陽,黑點代表陰。
回到真陽即還丹
“天一生水”,這個天地形成,開始是液體,由液體慢慢轉成固體,後來西方哲學觀點也如此。古文的“天”字,並不是代表這個天體,一個“天”字是許多種代號,這裡“天一生水”代表的是自然物理的。這個宇宙的開始只有水,是第一個現象,不是說它的功能就是水。這功能一發動就變成液體,所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這個數理同西洋的數理哲學又不同,不過有一點相同的是,萬物皆生於一。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老子早就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