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凡是老年人,自然睡眠少了。嬰兒睡眠就多,年輕人睡眠比如說,中學生改班現在我們有許多家長啊教授老師都不知道,不小心都把小孩眼睛都搞壞了。中學生小學生我們現在教育中學小學這個階段的兒童,真的睡眠要十二個鐘頭。結果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之下四個鐘頭都睡不到,還背那麼重的書包,還拼命的用腦子,真可憐。糟蹋自己的根苗,實在不應該,可是誰也不懂。在這個年齡要十幾個鐘頭睡。當然普通老年人愛睡。像人家問我,嗯你睡眠?我說我沒有睡,老了,那個不要緊。分不清何妨,遇有時間就睡,沒有時間不幹了。但是真要使我睡個痛快滿足二十個鐘頭。必要時睡上二十個鐘頭以上,那麼我今天總算過了隱了,覺睡夠了。可是平常沒有機會睡覺,那還不就算了,那怎麼辦呢。

  睡眠、飲食、男女等等都是意識習氣,這個習氣不能斷,不談修持作功夫。但是我們講到失眠什麼道理?雖然我們知道失眠,你說失眠的那個痛苦、那個病態是什麼?第六意識的作用。跟生理沒得關係。血液有關係啊,你感覺上,哎呀,血液流動非常快,躺在枕頭上,聽到心臟的咕咚、咕咚,氣血在流動,好像血壓一量馬上高。你們還有一個唵,現在人一半很奇怪隨時量血壓,我從來不量的。人家問我,我現在血壓正在高。那你現在來量我可能就高。因為我故意把精神提上來。不然我要睡眠去了,要休息去了。誰願意講這些話,什麼八識?九識我也不管。嗯,但是為了別人只好提起精神來,強調它。唵,這個血液會往上沖的。血壓高與低不是決定健康與否的標準,有關聯而已。一般人有一點點皮毛的醫學常識,經常注意自己的血壓。沒有病也找個心理病來。這叫“恐怕血壓病”這不是完了。但是你那個睡不著,血壓還是會高。如果你心理呀,第六意識曉得:知道了,它不要睡,就沒事。

  我們睡眠有兩種,所以佛在經典上對這個問題答覆得很好,唵,過去,有弟子們問佛,不是這部經的唵。人為什麼會睡眠?佛說兩個因緣:一,心疲勞,思想心理的疲勞會睡眠。一個人碰到倒霉了,心裡恢心到極點,就一天到晚都想睡,什麼精神都沒有。一種身疲勞,體能的疲勞,要睡眠。心裡並不想睡眠,而體能過分疲勞,他要睡眠。所以佛說:睡眠者,有二因緣,一,心,一,身。四大疲憊和心理疲勞。但這是普通人。

  如果是一個修行的人,身與心是一元的。又進一步了。那可以停止了睡眠。乃至靜坐入定,它不但替代了睡眠,還消除了身心的疲勞。比睡眠還好。因為我們這樣躺下來睡眠,就是五臟六腑,這樣躺著就擠壓在一塊,就是那麼一橐擺在那裡。反側躺也一樣,仰著躺、扒著都有壓迫。只有坐的端正,以背脊骨為中心,那心肝等臟腑都很整齊掛著,很完整地掛著,不容易疲勞。所以睡眠久了很疲勞。

  那麼以中國的醫學講起來,久睡傷身體,睡眠過渡了。久睡傷氣,元氣受傷。久行——這個做事多了、勞動多了,不是它休息呀——傷血。很多啦。久坐傷骨。久站傷什麼??????這人體自己要調整合適,這寫道理都出在《黃帝內經》裡頭唵。有書自己去看了,不要貪便宜。像某個同學說啊:“哎呀,老師,不行啦,腦子裡不記呀,多聽聽你講,免得我看書費力氣了”。唉囈,這是什麼話?這樣不對的。這都自己不檢查、不反省,不是修道人的話。道是智慧的,透明。那如果不靠自己,那三藏十二部佛成佛的經驗都擺在那裡,那你說出幾萬元買,買一部大藏經佛成就的功夫智慧都在大藏經里,你把大藏經煎湯吃下去,你不是成佛了?那不行的呀!非要自己參究!同時你要知道,我有時候給你們講的並不是書上看來的呀。但是你去翻開書里決定有,我還可以說出那本書名,而那本書我摸都沒去摸它,第幾頁我都可以告訴你。噢,所以要自修呀,不要貪這個便宜。講到這個意識的作用。

  所以我們人睡不著的時候,你如果把意識三際真能夠空了,不配合生理血液的循環,不理會身體這個四大,一點問題都沒有。當然最起碼,你會睡著了。高明的,身心兩個分開了。分開了什麼情況呢?那也稱作定哦,那真正的定境。你看到自己身體在那裡睡,看到身體還在大呼嚕,呲呀咕呀,呼吸來往,自己這個清醒的清明的這個意境啊,照見這個身體。這樣有時候還可以偶然給自己開個玩笑:格老子給我睡好一點哦,今天睡夠了等下起來我要用你唵。這個肉體我們要借用它。就是這樣一個境像。所以第六意識,是這麼一個情況。假如我們修定的作功夫,到達了這個境界。以禪宗來講,“三際托空,意識清明在恭”,算是開悟沒有?很多人認為就是這個。哪部經典告訴你?就是這個的說法,那是誘導你用功,不得已。

  所以法華經上說,“指黃葉止兒啼”。佛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因此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總而言之,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那是大徹大悟的。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呢。唵,那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有八萬四千法門。等於一個小孩在哭、哭著,沒有辦法哄他。只好手握著一片樹葉:不要哭!不要哭!這是黃金,你不哭我就給你。這好了,把小孩哄得不哭,就好了嘛。管它是真的或假的金子。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說:“一切法都是空拳謊小兒”。說你不要哭,我給你糖吃。你哭不給你,你停了哭,我給你。實際上,這裡頭沒有東西。一切法皆是如此,空拳謊小兒。

  所以在意識清明這一段,有時候修禪定的人給他一個方便說:“嗯,這個就是了”。你認為清明這個就是了?是什麼?哈!現在告訴你,第六意識偶然清淨的現量的一面,還是意識的境界。你是空,還是意識的空嘛。對不對?你不清明睡著了你還會有這個空的境界?就沒有了嘛,那就意識進入睡眠位了。所以這個清明沒有了。你說醒來又空,嗯,當然又是意識造成了這個空嘛。“嘿呀我現在好空喔,啊,我都懂了,世界都是空的呀,哎呀真的,我現在總算清醒了”。你說他在說夢話嗎?所以我們旁人只好說:“唔,好哇,懂了唵,有道了,哼,這個悟了”。實際上我們回頭捂著嘴在笑,這還不是意識自己造的境界。

  但是意識造的這個境界是真的還是假的呢?還說回來,你真能從此如達摩祖師所講的:心如牆,可以入道。就是這個鑰匙拿到了,你可以去開發。

  所以,我們可以說,禪宗不是分三關嗎:“破初關、到重關。破末後牢關”。我們勉強地可以講:確實是這個樣子。拿將《八識規矩頌》來解說,把意識的這個習氣之流、業力之流,破的開,再到意識無自性的空,可以說破初關。那麼功夫到達這個境界,要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意識空靈、無分別、無妄想的境界。你說這個時候能作事嘛?當然更能做事。意業都是空,儘管在講話,講完了沒得意念了。在空中能夠講。那麼這是破了初關的境界。

  但是沒有破重關,要到把第七末那識破掉,破掉以後,快到破第八識的邊緣,可始到重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