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直內方外 四海一家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這是孔子儒家的思想,把《易經》天文的法則拿來講人事,做人修養的道理。所謂直就代表正,方代表義。中國人看相,以這個原則也蠻通的,說人的臉型,長的主仁,方的主義。“君子敬以直內”,內心修養絕對公正,自己內心得直,沒有彎曲,不在肚子裡要鬼。“義以方外”,對外面,對人對事,一言為定,到處合宜,言而有信,規規矩矩,所以“敬義立而德不孤”,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倒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孔子用這兩句話解釋這句爻辭,一個人只要有直、方、大三個字,公正、義氣、仁愛,內方外圓,胸襟偉大,像大地一樣,包涵一切,“則不疑其所行也”,天下人同心一德了。
抬轎子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講到第三受“含章可貞”,剛才我的解釋,也是根據孔子這個觀念來的。“陰”就是太陰,月亮,“雖有美含之”,月亮的光明很美麗。人文方面“以從王事”就是臣道,為人臣的“弗敢成也”,成功不必在我,真正的大臣要做到“成功不在我”,這是臣道,是地道,是天地的法則。譬如抬轎子,也要好好抬,否則坐轎的倒下來,把抬轎的也壓倒,坐轎的人也要坐好,坐轎的翻起筋斗來,抬轎的也抬不好了,所以在什麼地位,就幹什麼事,這是大地的法則。“妻道也”,等於當太太的,一定要管好丈夫,讓丈夫都聽話,這太太做得就太沒有味道了,做太太聽丈夫的才有味道。“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地道本身無成,但是不要以為本身無成就沒有結果,成功不必在我,別人的成功,也即是自己的成功。讀歷史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成功的人物,所有幫忙的、幫閒的也都留名了,老實說,如果旁邊幫忙幫閒的人來干,恐怕成不了功,大家也沒有名了,都淘汰下去了,所以要找一個人坐轎子,慢慢抬他,蠻有意思的,抬到最後大家都成功了。
謹言慎行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
謹也。”
這是第四爻的解釋,宋朝的理學家們拼命說孔子是反對道家、反對隱士,我認為孔子不但不反對,而且還贊成隱士,在《論語》上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證據,在這裡更可以看出來。孔子這裡說:“天地變化,草木蓄。”春天到了,氣候調和,時運來了,草木都欣欣向榮;秋天來了,天地閉塞,萬物凋零。那麼,賢人、達人、君子碰到這樣的時代,看看不對了,沒有辦法了,挽不回了,只好退下來,於是隱了,所以第四爻的爻辭“括囊無咎無譽”,自己把自己收起來,放在口袋裡,就是黃石公的《素書》第二章最後的那句話:“沒身而已”的意思。時代不屬於自己,機會不是自己的,自己一溜,同草木一樣,大家都是如此,變成泥巴,到這個時候就是“括囊”;儘管一肚子學問,收起來放進口袋裡,把袋口一收緊,“無咎無譽”,與世無干。為什麼這樣?講話小心一點,古人的詩:“美人絕色原妖物,亂世多財是禍胎。”世界人闖的禍胎都在這兩個字上--財、色,歷史上批評人,總不外這兩個字。但是亂世多“才”也是禍根,那就要“括囊”,不然則趕緊找個老闆抬抬轎子,不要亂闖,亂問對社會國家都沒有貢獻的。
黃中通理--至高的人生境界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
之至也。”
對六五爻的解釋,這是後來的中庸思想,我曾經說過,《大學》思想出在乾卦,《中庸》思想就出在這裡,這是我的專利。“黃中通理,正位居體。”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第一章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孟子所說的養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充塞於天地之間”就是這裡來的。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通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是中央的顏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功夫做到了,修養夠了的人,內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個毛孔都通了,這個時候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到達身體來了,面上都有光彩,這時真美,充滿了四肢,都全身暢通了,那麼“內聖外王”,內在有了這樣高的修養,如果有機會發到外面,發於事業,就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美麗極了。
嫌於無陽
“陰凝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
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上六爻的解釋,是倒裝的文法,分析的註解,坤卦是陰,為什麼到了上爻是“龍戰於野”?陰極於陽必戰,等於一群女孩漂流到一個孤島,幾年不見男人,見到一個男人必搶。而戰有爭鬥之象,因為坤卦一點陽都沒有,到了第六爻陰極陽生,陽要來了,於是這時就戰了。陰陽爻戰,所以稱龍。龍是看不見的東西,隱隱約約來了,隱現變化無常,猶未離其類,因坤與乾是天地同類,所以變稱血,是血脈相承,天玄地黃,是指天地的顏色交雜起來了。
屯卦
今日講屯卦,屯卦是一個很好的卦,為艱難困苦中建立新氣象的卦,同我們目前的國運正相關。
研究這個卦,也使大家可以知道研究《周易》是怎樣的方法。前面講乾卦、坤卦,對於研究的方法,還是不大清楚。現在講屯卦、蒙卦以後,對其它的卦就會比較曉得研究--限於《周易》本身的研究。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之祖的這部《易經》,不必要擺出一分神秘的面孔,但也不可以輕視它。《易經》原始是一本卜卦的書,後來加上文王、周公、孔子等等的演進,把卜卦的作用,變成文化的道理。
屯的卦義
屯卦是一個卦名,當研究一個卦的時候,就應該會畫這個卦,屯卦為水雷--囗屯,上面一個坎--三卦,下面是震--三卦,上下卦亦可說是內外卦,內(下)卦是震卦,代表雷電,有雷鳴震動的現象,外(上)卦為坎,代表水。看到這個卦,就如一幅圖案,假想是一個大海,內在的海心裏面有雷電的震動,就是整個事實的現象,內在醞釀一個巨大的力量在變動、震動,這就是卦的現象,需要先了解它大概的現象。其次卦名是屯卦,屯卦的上卦為坎,代表水,下卦是震卦,代表雷,水雷屯。我們知道一句成語“屯積居奇”,就是把東西擺在那裡,古時倉庫就叫“屯”,如《三國演義》中的文字。江東孫吳當時的經濟--古代歷史有一個大缺點,經濟方面的事,根本不寫,像作戰時的經費從哪裡來?歷史上從來不談,只有很少數的偶爾談到。---非常貧乏,正好遇到好人魯肅家裡很有錢,他就說經濟方面並不困難,“魯指屯”,魯肅指著屯說,你們到我家裡拿好了,我倉庫的東西都可以搬去,就靠這一件幫忙,東吳政權的經濟就建立起來了。這說明屯卦是倉庫的代表,事實上古代的屯字是“戈”,其一橫代表一畫開天地,其一直一勾,是像草,草在地下生根而地面上只長出一點點,春天到了,冬天枯了的草,在地下生根,剛剛萌芽,這就是屯的現象。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這是孔子儒家的思想,把《易經》天文的法則拿來講人事,做人修養的道理。所謂直就代表正,方代表義。中國人看相,以這個原則也蠻通的,說人的臉型,長的主仁,方的主義。“君子敬以直內”,內心修養絕對公正,自己內心得直,沒有彎曲,不在肚子裡要鬼。“義以方外”,對外面,對人對事,一言為定,到處合宜,言而有信,規規矩矩,所以“敬義立而德不孤”,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倒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孔子用這兩句話解釋這句爻辭,一個人只要有直、方、大三個字,公正、義氣、仁愛,內方外圓,胸襟偉大,像大地一樣,包涵一切,“則不疑其所行也”,天下人同心一德了。
抬轎子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講到第三受“含章可貞”,剛才我的解釋,也是根據孔子這個觀念來的。“陰”就是太陰,月亮,“雖有美含之”,月亮的光明很美麗。人文方面“以從王事”就是臣道,為人臣的“弗敢成也”,成功不必在我,真正的大臣要做到“成功不在我”,這是臣道,是地道,是天地的法則。譬如抬轎子,也要好好抬,否則坐轎的倒下來,把抬轎的也壓倒,坐轎的人也要坐好,坐轎的翻起筋斗來,抬轎的也抬不好了,所以在什麼地位,就幹什麼事,這是大地的法則。“妻道也”,等於當太太的,一定要管好丈夫,讓丈夫都聽話,這太太做得就太沒有味道了,做太太聽丈夫的才有味道。“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地道本身無成,但是不要以為本身無成就沒有結果,成功不必在我,別人的成功,也即是自己的成功。讀歷史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成功的人物,所有幫忙的、幫閒的也都留名了,老實說,如果旁邊幫忙幫閒的人來干,恐怕成不了功,大家也沒有名了,都淘汰下去了,所以要找一個人坐轎子,慢慢抬他,蠻有意思的,抬到最後大家都成功了。
謹言慎行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
謹也。”
這是第四爻的解釋,宋朝的理學家們拼命說孔子是反對道家、反對隱士,我認為孔子不但不反對,而且還贊成隱士,在《論語》上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證據,在這裡更可以看出來。孔子這裡說:“天地變化,草木蓄。”春天到了,氣候調和,時運來了,草木都欣欣向榮;秋天來了,天地閉塞,萬物凋零。那麼,賢人、達人、君子碰到這樣的時代,看看不對了,沒有辦法了,挽不回了,只好退下來,於是隱了,所以第四爻的爻辭“括囊無咎無譽”,自己把自己收起來,放在口袋裡,就是黃石公的《素書》第二章最後的那句話:“沒身而已”的意思。時代不屬於自己,機會不是自己的,自己一溜,同草木一樣,大家都是如此,變成泥巴,到這個時候就是“括囊”;儘管一肚子學問,收起來放進口袋裡,把袋口一收緊,“無咎無譽”,與世無干。為什麼這樣?講話小心一點,古人的詩:“美人絕色原妖物,亂世多財是禍胎。”世界人闖的禍胎都在這兩個字上--財、色,歷史上批評人,總不外這兩個字。但是亂世多“才”也是禍根,那就要“括囊”,不然則趕緊找個老闆抬抬轎子,不要亂闖,亂問對社會國家都沒有貢獻的。
黃中通理--至高的人生境界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
之至也。”
對六五爻的解釋,這是後來的中庸思想,我曾經說過,《大學》思想出在乾卦,《中庸》思想就出在這裡,這是我的專利。“黃中通理,正位居體。”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第一章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孟子所說的養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充塞於天地之間”就是這裡來的。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通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是中央的顏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功夫做到了,修養夠了的人,內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個毛孔都通了,這個時候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到達身體來了,面上都有光彩,這時真美,充滿了四肢,都全身暢通了,那麼“內聖外王”,內在有了這樣高的修養,如果有機會發到外面,發於事業,就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美麗極了。
嫌於無陽
“陰凝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
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上六爻的解釋,是倒裝的文法,分析的註解,坤卦是陰,為什麼到了上爻是“龍戰於野”?陰極於陽必戰,等於一群女孩漂流到一個孤島,幾年不見男人,見到一個男人必搶。而戰有爭鬥之象,因為坤卦一點陽都沒有,到了第六爻陰極陽生,陽要來了,於是這時就戰了。陰陽爻戰,所以稱龍。龍是看不見的東西,隱隱約約來了,隱現變化無常,猶未離其類,因坤與乾是天地同類,所以變稱血,是血脈相承,天玄地黃,是指天地的顏色交雜起來了。
屯卦
今日講屯卦,屯卦是一個很好的卦,為艱難困苦中建立新氣象的卦,同我們目前的國運正相關。
研究這個卦,也使大家可以知道研究《周易》是怎樣的方法。前面講乾卦、坤卦,對於研究的方法,還是不大清楚。現在講屯卦、蒙卦以後,對其它的卦就會比較曉得研究--限於《周易》本身的研究。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之祖的這部《易經》,不必要擺出一分神秘的面孔,但也不可以輕視它。《易經》原始是一本卜卦的書,後來加上文王、周公、孔子等等的演進,把卜卦的作用,變成文化的道理。
屯的卦義
屯卦是一個卦名,當研究一個卦的時候,就應該會畫這個卦,屯卦為水雷--囗屯,上面一個坎--三卦,下面是震--三卦,上下卦亦可說是內外卦,內(下)卦是震卦,代表雷電,有雷鳴震動的現象,外(上)卦為坎,代表水。看到這個卦,就如一幅圖案,假想是一個大海,內在的海心裏面有雷電的震動,就是整個事實的現象,內在醞釀一個巨大的力量在變動、震動,這就是卦的現象,需要先了解它大概的現象。其次卦名是屯卦,屯卦的上卦為坎,代表水,下卦是震卦,代表雷,水雷屯。我們知道一句成語“屯積居奇”,就是把東西擺在那裡,古時倉庫就叫“屯”,如《三國演義》中的文字。江東孫吳當時的經濟--古代歷史有一個大缺點,經濟方面的事,根本不寫,像作戰時的經費從哪裡來?歷史上從來不談,只有很少數的偶爾談到。---非常貧乏,正好遇到好人魯肅家裡很有錢,他就說經濟方面並不困難,“魯指屯”,魯肅指著屯說,你們到我家裡拿好了,我倉庫的東西都可以搬去,就靠這一件幫忙,東吳政權的經濟就建立起來了。這說明屯卦是倉庫的代表,事實上古代的屯字是“戈”,其一橫代表一畫開天地,其一直一勾,是像草,草在地下生根而地面上只長出一點點,春天到了,冬天枯了的草,在地下生根,剛剛萌芽,這就是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