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神無方易無體

  “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這個神不是宗教的神,是中國文化的神。我們的原始文化中,生命的主宰,宇宙的主宰沒有宗教性的觀念,對天人合一的那個東西叫作神,西方哲學稱作宇宙萬物的“本體”,亦是功能。神無方的方,古文亦稱“方所”,就是方位,無方就是沒有位置,無所在,也無所不在。“神無方”就是宇宙生命主宰的功能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同《易經》變化法則一樣,周流不拘,並不在某一點上,研究《易經》最重要的是在此。基本上如乾卦“一爻初動”,這動從哪裡來?答案是“神無方”。“而易無體”,所謂本體,是個抽象名詞,是無體之體,無為之為;所謂“道”,也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沒有固定的,不拘的。不固定不拘,就是宇宙的法則。試看宇宙的東西,變化無窮,氣象的預測常常不准,因為“神無方而易無體”,氣象突變的地方拿不準。那麼我們研究《易經》的學問,如果說《易經》一定是講某一範圍的,那就犯了邏輯的錯誤,因為它明白告訴了我們“神無方而易無體”。《易經》的學問是變化無窮,說《易經》是藝術也可以,是科學也可以,是哲學也可以,因為“易無體”,不呆板,任何一個名稱都可以。但是“神無方而易無體”這兩句話,也是中國宗教哲學的頂點。我們如果研究西方文化,希臘的哲學思想,西方的宗教哲學思想,把西方的東西都研究完了,回過頭來再看自己,就發現自己老祖宗的文化最偉大。這兩句話從人類文化史的發展來看,我們提出來最早,《繫辭》我們暫時談到這裡,接下來,我們看《易經》的第一卦--乾卦。

  元、亨、利、貞的乾元

  囗是三畫卦乾的重卦,分內外兩卦,也就是上下兩卦,上卦為外卦,下卦為內卦,乾卦的重卦,是乾下乾上,就是說下卦是乾卦。上卦也是乾卦。這一卦究竟代表了什麼?我們且不作答案,先看這本《周易》。《周易》一書,據說是周文王對六十四卦的註解,就是周文王被關在麥里的時候,用他的智慧沉思,來作《易經》的註解。這一部著作,後世稱作《周易》,等於說這是他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我們可以持這種平淡的觀念來看,不必太神聖了。如以神聖的態度來看,問題就多了。我們以平淡的態度看,他對乾卦的研究心得是:

  “乾,元、亨、利、貞。”

  在《易經》的學問上,這四個字叫作“卦辭”,意思是乾卦這一卦的圖案,他用這四個字來說明。這四個字,我們不能照現在的讀法,一句就把它讀完,而是每一個字,都有它獨立的意義。“乾,元、亨、利、貞。”就是說乾卦是元的、亨的、利的、貞的,四個現象。元可以說是宇宙的本能,也可以說是萬物的開始,如啟元,一個東西的來源等等很多。講到哲學方面則乾是宇宙的本體,天地萬有都可以說是乾、是元,宇宙間萬象萬有都是它的功能創造的,所以叫作元。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既不講上帝,也不說菩薩,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只是宇宙的本能;我們用一個乾卦的代號來表示,是科學的,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純粹的思想哲學。第二個觀念,是這個乾卦代表“亨”。亨就是通,是亨通的,無往不利,到處通達的,沒有阻礙的。第三個意義是利,無往而不利。所謂利,不是現在賺錢為利的利,是沒有相反,沒有妨礙,沒有害的。“貞”古代的解釋“貞者正也”,就是正,也是完整的、沒有受破壞的意思。

  上面是文王作的卦辭。

  潛龍勿用

  “初九,潛龍勿用。”

  這是爻辭,是把整個的卦作分析,一部分一部分來加以解釋的。我們的老祖宗畫八卦,下面原來沒有文字註解,因為在當時沒有文字,而文字的創造,一開始就是卦。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的文字,最初的來源都是圖案。卦下面的文字,是後世加上去的,《周易》的文字,是文王開始加的,卦辭、爻辭都是他對卦的解釋。

  “初九”的意思,前面說過,陽卦以九作代表,因為陽數以九數到了最高位,所以看到九這個數字,就知道代表陽,初九就是指乾卦的第一爻而言。上面的卦辭,只是元、亨、利、貞四個字,很簡單,也很抽象。這裡爻辭“初九潛龍勿用”,又突然跑出一個“龍”來了,這龍是怎麼來的?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是龍的文化。自黃帝時候開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龍為官名,如龍師、龍帝,都以龍為代表。龍是中國文化最偉大的標記,是我們幾千年來的旗幟。中國文化對那些偉大的、吉祥的、令人崇拜的萬象,每以龍為標記。西方人尤其英國人,近幾百年以來,很多資料顯示對我們中國人很多防範,很多不利,他們在心理上一直懼怕中國。有一派基督教,看見龍、聽見龍都會害怕的。他們說《聖經》上說龍是魔鬼,其次他們把恐龍這些古代巨大生物,當作了中國《易經》上的龍,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我們中國人自己要認識清楚,我們龍的文化,第一,不是基督教《聖經》上所講的那個龍,不是魔鬼。我們的龍是天人敬信,在宗教觀念上代表了上帝。第二,我們中國的龍,老實說沒有人看見過,不必說他們把地下挖起來的骨頭當作龍骨是錯誤的。中國的龍,不只是三棲的,甚至不止是四棲,水裡能游,陸地能走,空中能飛,龍的變化大時可充塞宇宙,小時如髮絲一樣看不見,有時變成人,有時變成仙。龍到底是什麼?無法有固定的具體形象。實際上中國文化的龍,就是八個字:“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如學會了中國文化,人人都可作諸葛亮。試看外國人的恐龍,全部都可看到,中國的畫家畫龍,如果全部畫出來,不管是什麼名家畫的,都一文不值。“神龍見首不見尾”。龍從來沒有給人見過全身的,這就是“變化無常,隱現不測”的意思。我們懂了龍的精神,才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裡,這也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則,也是哲學的大原則,也是文化的大原則。另一方面,我們懂了“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八個字,也就懂了《易經》的整個原理。《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在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事。因為我們對自己都沒有把握,下一秒鐘我們自己的思想中是什麼?也沒有把握知道。

  其次,《易經》為什麼在這裡提到龍?我們認識了龍的精神,就能明白了。《易經》說到乾卦中的龍,就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最偉大的功能。乾卦也代表太陽。太陽一天一夜的隱現,分為六個階段:第一個是夜裡的太陽,躺在下面--地球的另一面,過去說在海底,在地心的那一面,我們看不見的為“潛龍”。假使卜卦得到了乾卦初爻,那麼“潛龍勿用”,最好不要動,如想找事,履歷表都不必送出去了。但要注意這個“勿”字,究竟是“不能用”、“不可用”、“不應用”或“沒有用”呢?就更難翻成白話了。不過“勿”字,卻也包括了這些意思,但並不是說用的價值不存在,只是此時不要去用它。潛龍就是龍還是潛伏著的,有無比的功能,無比的價值,還沒有用。諸葛亮尚在南陽高臥的時候,自稱臥龍先生,這就表示他抱負不凡,自己認為是潛龍,這也是人生的修養,也是《論語》上孔子說的“不試故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