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我老早就從樓上窗戶看見你們回來了,估摸這會兒你們也吃完收拾完了,就帶著一家人過來看看。"樓上新搬來的女主人慡朗地說著話,大咧咧地進了門。
吃完收拾完可還有要事沒辦完啊!齊歌心裡默念,氣得差點翻白眼兒。
平時只容納兩個人的家突然多了三位不速之客,客廳都顯得狹小。以致齊歌不得不把長沙發讓給他們,自己坐到一旁的單人沙發上。
李夫人很健談,幾句話就把自己家的情況介紹清楚。
李先生李夫人原先都是工人,廠里一位工程師出國時把愛犬交給他們照顧,誰知一去不回,夫妻倆白撈一條狗。
他們本想當個玩意兒養,可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於是就托人打聽想賣個好價錢,誰承想那竟是一條價格昂貴的純種紅色貴賓。
還是得說李夫人有好記性又有經濟頭腦,適時地想起小報上報導的寵物大賽,還有那高額的獎金,當下決定狗不賣了,自己養。
不出一年,李夫人帶著經心伺候的搖錢樹和東拼西湊借來的錢去了香港,贏得了寵物選美比賽的第一筆獎金。
回到北京後,陸續有純種紅色貴賓的主人找上門來,要求配對,並支付給李夫人不低的費用。李夫人靈機一動,用狗選美比賽贏得的第一筆獎金又買了一條純種紅色貴賓,與家裡的那隻湊成了一雌一雄,由此開始專職做純種狗的配對和幼犬銷售的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兩口子乾脆提前退休,專職在家養狗。
"有這兩條狗,我們的日子才好過起來。可粗人就是粗人,我們沒什麼文化,全部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上學期我們陽陽的學校讓報名參加興趣小組,我尋思鋼琴忒占地方,又貴,我跟他爸就讓他學了小提琴。那天晚上知道你們是樂團的專家,我激動得差點睡不著覺,今天趕著把陽陽帶過來,指望以後你們多給他開開小灶補補課,傳他兩手我就千恩萬謝了。"李夫人的胖臉笑成了肉包子,一個勁推著身邊的小男孩給齊歌和於睫鞠躬。
於睫直說不敢當,把陽陽按坐在沙發上,婉言謝絕了李家夫婦的要求:"每個拉琴的人都有自己一套練琴的方式和方法,陽陽兩邊學反而容易混亂,不如踏實跟著學校的進度。"
陽陽爸爸在一旁搭話:"我們陽陽這都學了好幾個月了,拉琴還跟鋸木頭似的,聽得我直起雞皮疙瘩。我琢磨那老師不成,是個二把刀,跟你們二位樂團的專家不能比。照您剛才那麼說,乾脆也不用讓陽陽上什麼興趣小組了,叫他單跟你們二位學,你們就當他是帶藝投師的勞德諾……"
齊歌忍不住笑起來,李夫人給了丈夫一個白眼。
禁不住李家夫婦的軟磨硬泡,加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沒法再拒絕,齊歌和於睫只好同意在陽陽課餘時給他一些指點。
周末,李夫人來電話說一會兒陽陽過來,於睫答應後不久,又接到齊歌媽媽要他們過去吃午飯的電話,齊歌只得一個人去。
陽陽按時過來上課。
於睫老早就看出他對音樂、對小提沒什麼興趣,被父母逼迫著練琴,他的逆反情緒更盛,於是打算先從興趣培養他。
本來想用小提琴演奏的聖經--巴赫無伴奏小提琴曲,來激發陽陽對小提琴的嚮往,沒想到小傢伙四肢大張地攤在沙發上,對著拉琴的於睫搖頭晃腦地說:"什麼時候完呀?真沒勁。"
於睫有些無措地垂下了手,想當年他第一次聽到海飛茨(Heifetz)演奏這套曲目中的D小調組曲時,是何等的激動?海飛茨無懈可擊的單聲技巧和夢幻般的運弓手法是那樣令他為之著迷,輕快活潑的吉格舞曲(Gigue)曾令他少年的心也有如水銀柱般雀躍。
而面前這個學琴的孩子,不僅無動於衷,甚至顯得那樣不耐煩。
於睫深吸一口氣,彎下腰問陽陽:"那你想聽什麼有勁的曲子?"
"不知道!"陽陽開始在沙發上打滾兒。
於睫咬牙忍耐,翻開從網絡下載的一堆流行音樂改編的小提琴曲譜,一首一首演奏下去。
"這個好聽!"小傢伙眼睛一亮,從沙發上爬了起來。
那是一首童話音樂片插曲改編的小提曲--Over the Rainbow。於睫也是只知曲名不知歌詞更不知劇情。
發現陽陽喜歡,他趕緊引勢利導,告訴他今天先把G弦學好,以後好好練習,就能學會自己拉這首好聽的曲子。
陽陽總算肯老實拉一會琴,於睫更是長出一口氣。
中午,李夫人過來把陽陽接走,又是一番千恩萬謝。於睫自己也恨不能千恩萬謝地求她給陽陽另擇名師。
從樓下的餐廳點了菜剛放下話筒,電話又響,接起來是齊歌的媽媽。
仍然是熟稔又關切的口吻,詢問他今天為什麼不過去,午飯吃什麼,還說做了他愛吃的幾樣菜,讓齊歌裝飯盒帶回去,可以放冰箱裡明天吃,還補充說都是剩一剩更入味的菜,不怕放……
扣下電話,於睫回想自己和齊歌出來住之後,自己接齊歌媽的電話倒比自己媽都多。
隨即,他感到很羞愧。一個成年男人,如果還在斤斤計較父母對自己的施予,也太過自私、不懂事。
令自己都不齒的自憐情緒轉瞬即逝,再次拿起琴弓時,於睫已經在心裡計劃著下周回父母家看看的事了。
在於睫的琴弦上反覆流淌的Over the Rainbow,曲調很簡單,句式也溫和綿長,輕聲地訴說著曾有的回憶,靜靜期待著更美好的未來。
飛越彩虹,比彩虹還要美。
金秋,又是一個下班高峰。齊歌駕車再一次假意右拐,駛上自行車道。
在他以為萬無一失的時候,於睫吃驚地說:"警察!以前不是站在第一個十字路口嗎?今天怎麼跑前面去了?"
也許,警察盯著這倆假右拐的車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特意等在他們要開回直行車道的路口守株待兔。
萬般無奈之下,齊歌只好真的右轉,繞了個大圈才回到原路,在龜速的車流中耗去比平時多出數倍的時間。
於睫不由感嘆:"這狗子可真油兒,站後頭拿你沒轍,就跑到前頭堵你。不得了,不得了,這年月,人腦子一個比一個轉得快,誰也不比誰傻半秒。做著別人眼裡容不下的事,還不自己小心點,逮著就有好看。"
"你什麼意思?我怎麼聽著不象是說警察?"齊歌問道。
於睫也是一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概就是這種情況。而且,那也確實是他真實的內心想法。
沉默著將車駛入小區,停在樓下的停車場,這時天已經擦黑。
於睫拉開車門要下車,齊歌突然伸手將他拉回來,又往自己懷裡一扯,頭便俯下來。因為於睫把臉扭開,吻便落在了他的脖子裡。
於睫知道,車門敞開著,想伸手去關卻夠不到,想開口提醒他,又放棄了。他能感覺到,這並不是一個真心實意想要吻的吻,而只是想要一種身體上的近距離接觸。
片刻,齊歌鬆開手,看著車窗外完全沉下來的夜幕,說:"也怪了,這種時候,這種地方,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可能看到咱們,可我偏在這種時候最有感覺。"
於睫偏頭看他,直視他的眼睛,篤定地說:"我明白你的意思。"
這些年的相處,他們對彼此的了解已經超過自身。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於睫個性中的缺點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他對其他人的目光依然在意,他依然害怕父母師長對自己失望,但是他也依然愛著齊歌。所以,他一直都在掙扎。
我行我素的年輕人總愛說:那是我自己的人生。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大多數父母的人生,就是子女的人生。
於睫徹底意識到這一點,是在一年前。他跟父母說明,駱格格一畢業就出國了,之前他們並沒有在一起,之後也再沒有聯繫。
父母的緊張出乎他的意料,也由此可見自己當年所做的傻事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那段時間,母親像一隻驚弓之鳥,變得異常敏感脆弱。她一天往樂團至少打三通電話問他在做什麼,甚至哭著求他搬回家住。聽說他現在和齊歌同住,又親自到他們的住處,語帶哽咽地要齊歌多"注意"些他。
齊歌很清楚於睫內心的每一絲波瀾,但是他沒有強硬的逼迫,也不會再越俎代庖自作主張替他做決定。
他只堅信一點,不論出櫃與否,兩個人都不會分開。
其實齊歌很想說,不論於睫是決意隱瞞下去,還是決定挑明關係展開與父母甚至更多人的戰爭,他永遠都是他不離不棄的戰友。他深知,戰場上最鼓舞士氣的話,不是"給我沖",而是"跟我來"。
但是他沒有說出來,他相信他知道。他也確實知道。他只是在走一步看一步。
不是高瞻遠矚的人,只要確定方向,完全不用考慮太多,走下去就是。
他們並不知道是哪裡出了意外,樓上的李家夫婦就打上門來。
李夫人哭叫著說自己瞎了眼才會叫兒子跟兩個流氓學琴。李先生罵李夫人是蠢貨,偏要讓寶貝兒子學什麼狗屁藝術。
"搞藝術的都不是好東西。畫畫兒的畫流氓畫,拉琴的耍流氓。"李先生的眼睛裡是滿溢著鄙夷,把"小勞德諾"扯到身後,把他的兒童小提琴摔在地上,"以後少給我碰這種東西,不許跟他們來往,記住沒?"
混亂隨著"砰砰"的門響終告結束,兩人世界終於回歸應有的寧靜。
於睫氣得雙手發抖,齊歌剛想勸他別跟那倆混人一般見識,只聽於睫咬牙道:"罵我一個人就算了,往職業上胡扯什麼?拉琴的怎麼就耍流氓了?他們家開狗jì院豈不是更流氓!"
齊歌先是一愣怔,進而想到那一對專司配對收錢的紅色貴賓,不禁笑倒,捶著大腿又叫又嚷:"看不出來,哎喲,還真看不出來,你小子居然這麼損。開狗jì院?你怎麼想出來的?"
這件事之後,"小勞德諾"不再上門學琴,偶爾看到他在小區里奔跑玩鬧,灑下一片笑聲,明顯比學琴時快樂很多。
倒是於睫,時不時會拉上一曲Over the Rainbow。他似乎越來越喜歡這首曲子了。
齊歌曾問過於睫一個問題:"知道馬友友為什麼那麼牛?因為在他之前,沒有人能用除小提琴之外的樂器完美演奏過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Paganini 24 Caprices)。打破經典,才能成就新的經典。現在,男女之間的美好愛情是不朽的經典,誰能保證它將來不被無性別差異的愛情打破?
吃完收拾完可還有要事沒辦完啊!齊歌心裡默念,氣得差點翻白眼兒。
平時只容納兩個人的家突然多了三位不速之客,客廳都顯得狹小。以致齊歌不得不把長沙發讓給他們,自己坐到一旁的單人沙發上。
李夫人很健談,幾句話就把自己家的情況介紹清楚。
李先生李夫人原先都是工人,廠里一位工程師出國時把愛犬交給他們照顧,誰知一去不回,夫妻倆白撈一條狗。
他們本想當個玩意兒養,可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於是就托人打聽想賣個好價錢,誰承想那竟是一條價格昂貴的純種紅色貴賓。
還是得說李夫人有好記性又有經濟頭腦,適時地想起小報上報導的寵物大賽,還有那高額的獎金,當下決定狗不賣了,自己養。
不出一年,李夫人帶著經心伺候的搖錢樹和東拼西湊借來的錢去了香港,贏得了寵物選美比賽的第一筆獎金。
回到北京後,陸續有純種紅色貴賓的主人找上門來,要求配對,並支付給李夫人不低的費用。李夫人靈機一動,用狗選美比賽贏得的第一筆獎金又買了一條純種紅色貴賓,與家裡的那隻湊成了一雌一雄,由此開始專職做純種狗的配對和幼犬銷售的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兩口子乾脆提前退休,專職在家養狗。
"有這兩條狗,我們的日子才好過起來。可粗人就是粗人,我們沒什麼文化,全部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上學期我們陽陽的學校讓報名參加興趣小組,我尋思鋼琴忒占地方,又貴,我跟他爸就讓他學了小提琴。那天晚上知道你們是樂團的專家,我激動得差點睡不著覺,今天趕著把陽陽帶過來,指望以後你們多給他開開小灶補補課,傳他兩手我就千恩萬謝了。"李夫人的胖臉笑成了肉包子,一個勁推著身邊的小男孩給齊歌和於睫鞠躬。
於睫直說不敢當,把陽陽按坐在沙發上,婉言謝絕了李家夫婦的要求:"每個拉琴的人都有自己一套練琴的方式和方法,陽陽兩邊學反而容易混亂,不如踏實跟著學校的進度。"
陽陽爸爸在一旁搭話:"我們陽陽這都學了好幾個月了,拉琴還跟鋸木頭似的,聽得我直起雞皮疙瘩。我琢磨那老師不成,是個二把刀,跟你們二位樂團的專家不能比。照您剛才那麼說,乾脆也不用讓陽陽上什麼興趣小組了,叫他單跟你們二位學,你們就當他是帶藝投師的勞德諾……"
齊歌忍不住笑起來,李夫人給了丈夫一個白眼。
禁不住李家夫婦的軟磨硬泡,加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沒法再拒絕,齊歌和於睫只好同意在陽陽課餘時給他一些指點。
周末,李夫人來電話說一會兒陽陽過來,於睫答應後不久,又接到齊歌媽媽要他們過去吃午飯的電話,齊歌只得一個人去。
陽陽按時過來上課。
於睫老早就看出他對音樂、對小提沒什麼興趣,被父母逼迫著練琴,他的逆反情緒更盛,於是打算先從興趣培養他。
本來想用小提琴演奏的聖經--巴赫無伴奏小提琴曲,來激發陽陽對小提琴的嚮往,沒想到小傢伙四肢大張地攤在沙發上,對著拉琴的於睫搖頭晃腦地說:"什麼時候完呀?真沒勁。"
於睫有些無措地垂下了手,想當年他第一次聽到海飛茨(Heifetz)演奏這套曲目中的D小調組曲時,是何等的激動?海飛茨無懈可擊的單聲技巧和夢幻般的運弓手法是那樣令他為之著迷,輕快活潑的吉格舞曲(Gigue)曾令他少年的心也有如水銀柱般雀躍。
而面前這個學琴的孩子,不僅無動於衷,甚至顯得那樣不耐煩。
於睫深吸一口氣,彎下腰問陽陽:"那你想聽什麼有勁的曲子?"
"不知道!"陽陽開始在沙發上打滾兒。
於睫咬牙忍耐,翻開從網絡下載的一堆流行音樂改編的小提琴曲譜,一首一首演奏下去。
"這個好聽!"小傢伙眼睛一亮,從沙發上爬了起來。
那是一首童話音樂片插曲改編的小提曲--Over the Rainbow。於睫也是只知曲名不知歌詞更不知劇情。
發現陽陽喜歡,他趕緊引勢利導,告訴他今天先把G弦學好,以後好好練習,就能學會自己拉這首好聽的曲子。
陽陽總算肯老實拉一會琴,於睫更是長出一口氣。
中午,李夫人過來把陽陽接走,又是一番千恩萬謝。於睫自己也恨不能千恩萬謝地求她給陽陽另擇名師。
從樓下的餐廳點了菜剛放下話筒,電話又響,接起來是齊歌的媽媽。
仍然是熟稔又關切的口吻,詢問他今天為什麼不過去,午飯吃什麼,還說做了他愛吃的幾樣菜,讓齊歌裝飯盒帶回去,可以放冰箱裡明天吃,還補充說都是剩一剩更入味的菜,不怕放……
扣下電話,於睫回想自己和齊歌出來住之後,自己接齊歌媽的電話倒比自己媽都多。
隨即,他感到很羞愧。一個成年男人,如果還在斤斤計較父母對自己的施予,也太過自私、不懂事。
令自己都不齒的自憐情緒轉瞬即逝,再次拿起琴弓時,於睫已經在心裡計劃著下周回父母家看看的事了。
在於睫的琴弦上反覆流淌的Over the Rainbow,曲調很簡單,句式也溫和綿長,輕聲地訴說著曾有的回憶,靜靜期待著更美好的未來。
飛越彩虹,比彩虹還要美。
金秋,又是一個下班高峰。齊歌駕車再一次假意右拐,駛上自行車道。
在他以為萬無一失的時候,於睫吃驚地說:"警察!以前不是站在第一個十字路口嗎?今天怎麼跑前面去了?"
也許,警察盯著這倆假右拐的車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特意等在他們要開回直行車道的路口守株待兔。
萬般無奈之下,齊歌只好真的右轉,繞了個大圈才回到原路,在龜速的車流中耗去比平時多出數倍的時間。
於睫不由感嘆:"這狗子可真油兒,站後頭拿你沒轍,就跑到前頭堵你。不得了,不得了,這年月,人腦子一個比一個轉得快,誰也不比誰傻半秒。做著別人眼裡容不下的事,還不自己小心點,逮著就有好看。"
"你什麼意思?我怎麼聽著不象是說警察?"齊歌問道。
於睫也是一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概就是這種情況。而且,那也確實是他真實的內心想法。
沉默著將車駛入小區,停在樓下的停車場,這時天已經擦黑。
於睫拉開車門要下車,齊歌突然伸手將他拉回來,又往自己懷裡一扯,頭便俯下來。因為於睫把臉扭開,吻便落在了他的脖子裡。
於睫知道,車門敞開著,想伸手去關卻夠不到,想開口提醒他,又放棄了。他能感覺到,這並不是一個真心實意想要吻的吻,而只是想要一種身體上的近距離接觸。
片刻,齊歌鬆開手,看著車窗外完全沉下來的夜幕,說:"也怪了,這種時候,這種地方,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可能看到咱們,可我偏在這種時候最有感覺。"
於睫偏頭看他,直視他的眼睛,篤定地說:"我明白你的意思。"
這些年的相處,他們對彼此的了解已經超過自身。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於睫個性中的缺點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他對其他人的目光依然在意,他依然害怕父母師長對自己失望,但是他也依然愛著齊歌。所以,他一直都在掙扎。
我行我素的年輕人總愛說:那是我自己的人生。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大多數父母的人生,就是子女的人生。
於睫徹底意識到這一點,是在一年前。他跟父母說明,駱格格一畢業就出國了,之前他們並沒有在一起,之後也再沒有聯繫。
父母的緊張出乎他的意料,也由此可見自己當年所做的傻事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那段時間,母親像一隻驚弓之鳥,變得異常敏感脆弱。她一天往樂團至少打三通電話問他在做什麼,甚至哭著求他搬回家住。聽說他現在和齊歌同住,又親自到他們的住處,語帶哽咽地要齊歌多"注意"些他。
齊歌很清楚於睫內心的每一絲波瀾,但是他沒有強硬的逼迫,也不會再越俎代庖自作主張替他做決定。
他只堅信一點,不論出櫃與否,兩個人都不會分開。
其實齊歌很想說,不論於睫是決意隱瞞下去,還是決定挑明關係展開與父母甚至更多人的戰爭,他永遠都是他不離不棄的戰友。他深知,戰場上最鼓舞士氣的話,不是"給我沖",而是"跟我來"。
但是他沒有說出來,他相信他知道。他也確實知道。他只是在走一步看一步。
不是高瞻遠矚的人,只要確定方向,完全不用考慮太多,走下去就是。
他們並不知道是哪裡出了意外,樓上的李家夫婦就打上門來。
李夫人哭叫著說自己瞎了眼才會叫兒子跟兩個流氓學琴。李先生罵李夫人是蠢貨,偏要讓寶貝兒子學什麼狗屁藝術。
"搞藝術的都不是好東西。畫畫兒的畫流氓畫,拉琴的耍流氓。"李先生的眼睛裡是滿溢著鄙夷,把"小勞德諾"扯到身後,把他的兒童小提琴摔在地上,"以後少給我碰這種東西,不許跟他們來往,記住沒?"
混亂隨著"砰砰"的門響終告結束,兩人世界終於回歸應有的寧靜。
於睫氣得雙手發抖,齊歌剛想勸他別跟那倆混人一般見識,只聽於睫咬牙道:"罵我一個人就算了,往職業上胡扯什麼?拉琴的怎麼就耍流氓了?他們家開狗jì院豈不是更流氓!"
齊歌先是一愣怔,進而想到那一對專司配對收錢的紅色貴賓,不禁笑倒,捶著大腿又叫又嚷:"看不出來,哎喲,還真看不出來,你小子居然這麼損。開狗jì院?你怎麼想出來的?"
這件事之後,"小勞德諾"不再上門學琴,偶爾看到他在小區里奔跑玩鬧,灑下一片笑聲,明顯比學琴時快樂很多。
倒是於睫,時不時會拉上一曲Over the Rainbow。他似乎越來越喜歡這首曲子了。
齊歌曾問過於睫一個問題:"知道馬友友為什麼那麼牛?因為在他之前,沒有人能用除小提琴之外的樂器完美演奏過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Paganini 24 Caprices)。打破經典,才能成就新的經典。現在,男女之間的美好愛情是不朽的經典,誰能保證它將來不被無性別差異的愛情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