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可在孫皇后眼
中,這老太監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一個五歲的孩子有什麼可讀的,只是做做樣子罷了,他卻還總是不依不饒,每天都要來派人前來打聽。
孫皇后緩步走在花園之中,卻聽見不遠處有人尖聲道:“哎呀,你怎麼如此不明白事理呢?王公公尊貴還是皇后尊貴?如今皇后娘娘懷著龍子,咱們卻一再的去煩她,萬一鳳體有恙,她踩死我們可不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吶!”
“永祥,那你說怎麼辦?”另一人問道。
“咱們就在這兒轉上兩圈,回去告訴他沒見著皇后和太子不就得了!”那尖細聲音得意洋洋的道:“他也不能把咱們怎麼樣,大不了再派別人去就是,好了,快起來走吧!”
“嗯,這小太監倒是機靈!”孫皇后嘴角微微挑起,對身旁的宮女說道:“去打聽打聽,他叫什麼名字,是何時進宮的,讓他到坤寧宮來一趟!”
……
“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小院裡,丘洵正對清兒解釋著,他晃著手中的書卷,還真有點為人師表的意思。清兒托著兩腮聽得認真,聽完後又好奇問道:“那,你們幾個考過了鄉試,就可以做官了嗎?”
“其實,確實是有這個可能。”丘洵點了點頭:“如今大明人才緊缺,中了舉人之後為官的不少。如今國子監祭酒貝泰貝老先生就是舉人出身,一樣把北京的國子監治理的井井有條呀。不過,天下承平已久,年輕士子越來越多,考中進士的也越來越多,我想,往後要做官恐怕僅有舉人功名就很難了吧。”
“沒錯,而且只有參加會試、殿試,名列一甲、二甲,方才有機會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觀政,這樣的機會,是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邢恕也在一旁補充道。
清兒的身體在張皓文和丘洵的悉心調養下,正在很快康復,他見張皓文他們每日讀書備考,漸漸也對這四書五經產生了興趣,天天坐在一旁聽他們讀經講文章,雖然聽的一知半解,但還是一直堅持著,樂此不疲。
每當這時,胡二也會坐在一旁默默看著,最近他閒來無事時一直在修理他當時隨身帶的那把短刀,刀柄處似乎因為用的日子久了已經有些鬆動脫落,經過他不停擺弄,如今用起來順手多了。
而打從他們住進這個小院開始,張皓文他們就都跟著胡二學了些保命的招數。張皓文和邢恕天資高些,最近胡二又開始教他們打鬥中退敵致勝的訣竅。張吉、張祥更是對胡二的本事連連稱讚,說若是胡二早些時候能教教他們,他們就不會再船上被兩個水匪逼的險些走投無路了。
“待將來你們去了京城做官,你們若是想學騎射,我也可以教你們,只是我許久不練,也有些荒廢了。”胡二斟酌著道。
“哦?原來胡大哥你是從京城來的?”張吉好奇的問。胡二卻只是笑笑,沒說是也沒說不是。
張皓文能感受到,胡二和清兒有時候似乎有意無意想要向張皓文他們透露些什麼,尤其是自從上次張皓文將清兒從昏迷中救醒之後,清兒對他們幾個更加依賴了。
他們也早就看出清兒不是女孩,不知道一開始胡二是不是想以男女有別為藉口,讓他們幾個讀書人離清兒遠些。但清兒畢竟是個孩子,一個人彷徨無措的離開了家,總是想忍不住想和張皓文他們親近,這是胡二攔也攔不住的。
只是如今鄉試在即,整個番禺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張皓文他們陪清兒玩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據說主考官已經駕臨,乃是廣東布政使所從朝中聘請來的一位翰林,保密起見,到如今為止,士子們也並不知這位翰林到底是何人。八月初七,主考官和提調官等官員都入駐了廣東貢院,張皓文等人也準備就緒,只待四更入場開考了!
與此同時,一葉扁舟載著一隊打扮成商販模樣的漢子,正沿江南下,已經到了廣東清遠。這幾人都身材魁梧,規規矩矩站在甲板上,雙目中透著陣陣寒氣望著江面,只有坐在船頭的那名年輕人斜倚著桅杆,翹著一隻腳晃來晃去,嘴裡還哼著不知道從哪兒聽來的小調。
此人正是王永祥,他望著兩岸熟悉的景色,不禁心情大好,他沒想到自己這一次進京,雖然沒有在劉太監的老相識王振那裡討到什麼便宜,卻陰錯陽差入了孫皇后的眼,一上來就派給自己一個這麼好的差事。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那一隊隨自己前來的錦衣衛,他對自己此行更有信心了。
剛生產完的孫皇后那憔悴的模樣和微弱的聲音在他耳邊迴響著:“聽說你對廣州那一帶頗為熟悉,正好,我剛剛收到消息,那姓胡的和太子沒有上瓊州島,他們很有可能就落腳在廣州!如今廣州鄉試在即,要找他們恐怕的費些功夫,我要你幫我兄長手下的人幫忙查找他們的下落……”
第81章 鄉試2
說到這裡, 孫皇后抬眼望了望襁褓中的公主,目光中有幾分憐愛, 更多的卻是不甘和惋惜, 她聲音沙啞的嘆了口氣:“唉!那些庸醫誤事,也是我自己不爭氣,太子、太子你還是要給我好好地帶回來,那姓胡的就不必讓他回京了,我未能誕下龍子, 說不定、說不定就是他的好姐姐在長寧宮使了什麼妖術所致!”
中,這老太監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一個五歲的孩子有什麼可讀的,只是做做樣子罷了,他卻還總是不依不饒,每天都要來派人前來打聽。
孫皇后緩步走在花園之中,卻聽見不遠處有人尖聲道:“哎呀,你怎麼如此不明白事理呢?王公公尊貴還是皇后尊貴?如今皇后娘娘懷著龍子,咱們卻一再的去煩她,萬一鳳體有恙,她踩死我們可不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吶!”
“永祥,那你說怎麼辦?”另一人問道。
“咱們就在這兒轉上兩圈,回去告訴他沒見著皇后和太子不就得了!”那尖細聲音得意洋洋的道:“他也不能把咱們怎麼樣,大不了再派別人去就是,好了,快起來走吧!”
“嗯,這小太監倒是機靈!”孫皇后嘴角微微挑起,對身旁的宮女說道:“去打聽打聽,他叫什麼名字,是何時進宮的,讓他到坤寧宮來一趟!”
……
“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小院裡,丘洵正對清兒解釋著,他晃著手中的書卷,還真有點為人師表的意思。清兒托著兩腮聽得認真,聽完後又好奇問道:“那,你們幾個考過了鄉試,就可以做官了嗎?”
“其實,確實是有這個可能。”丘洵點了點頭:“如今大明人才緊缺,中了舉人之後為官的不少。如今國子監祭酒貝泰貝老先生就是舉人出身,一樣把北京的國子監治理的井井有條呀。不過,天下承平已久,年輕士子越來越多,考中進士的也越來越多,我想,往後要做官恐怕僅有舉人功名就很難了吧。”
“沒錯,而且只有參加會試、殿試,名列一甲、二甲,方才有機會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觀政,這樣的機會,是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邢恕也在一旁補充道。
清兒的身體在張皓文和丘洵的悉心調養下,正在很快康復,他見張皓文他們每日讀書備考,漸漸也對這四書五經產生了興趣,天天坐在一旁聽他們讀經講文章,雖然聽的一知半解,但還是一直堅持著,樂此不疲。
每當這時,胡二也會坐在一旁默默看著,最近他閒來無事時一直在修理他當時隨身帶的那把短刀,刀柄處似乎因為用的日子久了已經有些鬆動脫落,經過他不停擺弄,如今用起來順手多了。
而打從他們住進這個小院開始,張皓文他們就都跟著胡二學了些保命的招數。張皓文和邢恕天資高些,最近胡二又開始教他們打鬥中退敵致勝的訣竅。張吉、張祥更是對胡二的本事連連稱讚,說若是胡二早些時候能教教他們,他們就不會再船上被兩個水匪逼的險些走投無路了。
“待將來你們去了京城做官,你們若是想學騎射,我也可以教你們,只是我許久不練,也有些荒廢了。”胡二斟酌著道。
“哦?原來胡大哥你是從京城來的?”張吉好奇的問。胡二卻只是笑笑,沒說是也沒說不是。
張皓文能感受到,胡二和清兒有時候似乎有意無意想要向張皓文他們透露些什麼,尤其是自從上次張皓文將清兒從昏迷中救醒之後,清兒對他們幾個更加依賴了。
他們也早就看出清兒不是女孩,不知道一開始胡二是不是想以男女有別為藉口,讓他們幾個讀書人離清兒遠些。但清兒畢竟是個孩子,一個人彷徨無措的離開了家,總是想忍不住想和張皓文他們親近,這是胡二攔也攔不住的。
只是如今鄉試在即,整個番禺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張皓文他們陪清兒玩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據說主考官已經駕臨,乃是廣東布政使所從朝中聘請來的一位翰林,保密起見,到如今為止,士子們也並不知這位翰林到底是何人。八月初七,主考官和提調官等官員都入駐了廣東貢院,張皓文等人也準備就緒,只待四更入場開考了!
與此同時,一葉扁舟載著一隊打扮成商販模樣的漢子,正沿江南下,已經到了廣東清遠。這幾人都身材魁梧,規規矩矩站在甲板上,雙目中透著陣陣寒氣望著江面,只有坐在船頭的那名年輕人斜倚著桅杆,翹著一隻腳晃來晃去,嘴裡還哼著不知道從哪兒聽來的小調。
此人正是王永祥,他望著兩岸熟悉的景色,不禁心情大好,他沒想到自己這一次進京,雖然沒有在劉太監的老相識王振那裡討到什麼便宜,卻陰錯陽差入了孫皇后的眼,一上來就派給自己一個這麼好的差事。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那一隊隨自己前來的錦衣衛,他對自己此行更有信心了。
剛生產完的孫皇后那憔悴的模樣和微弱的聲音在他耳邊迴響著:“聽說你對廣州那一帶頗為熟悉,正好,我剛剛收到消息,那姓胡的和太子沒有上瓊州島,他們很有可能就落腳在廣州!如今廣州鄉試在即,要找他們恐怕的費些功夫,我要你幫我兄長手下的人幫忙查找他們的下落……”
第81章 鄉試2
說到這裡, 孫皇后抬眼望了望襁褓中的公主,目光中有幾分憐愛, 更多的卻是不甘和惋惜, 她聲音沙啞的嘆了口氣:“唉!那些庸醫誤事,也是我自己不爭氣,太子、太子你還是要給我好好地帶回來,那姓胡的就不必讓他回京了,我未能誕下龍子, 說不定、說不定就是他的好姐姐在長寧宮使了什麼妖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