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著誰……在彈劾寧王違抗聖旨接濟宣和的奏摺中,確實有人曾經提到過,順昌十八年冬,在絜羭犯境大軍前去壓制之時,負責調整後需的寧王曾悄悄去過漳州,探望遇到麻煩的宣和。

  這麼說來,宣和其實沒有去過邊境,也沒有見過蕭瑜綺,那他是怎麼知道那些事情的呢?難不成是寧初告訴他的?

  “阿寧,你當時和寧王說話了嗎?你告訴他你是誰了嗎?”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就走了。不過即使我有時間回答,也不會告訴他。陛下你也清楚,這件事我不想讓別人知道。”

  梁帝神色複雜地看了看她,半晌說道:“朕明白了。”

  “陛下還有什麼問題嗎?”寧初問道。

  梁帝認真地看著她:“你能保證你剛剛說的都是真的嗎?”

  寧初詫異地睜大眼睛,道:“這樣簡單日常的事情,我為何要撒謊?陛下九五之尊,要查起這種事多麼簡單?阿寧剛剛,說的都是真的。”

  “朕知道了,你先去花榮殿住幾天。朕不想再見齊妃,她應該想得很明白,你不必跟她多說什麼。”梁帝緩緩地說道。

  他這麼做,是給了寧初一個知道真相的機會,蕭瑜綺願意告訴她也好,不願意告訴她也罷,就當著一切都只是命運的安排罷了。

  寧初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向梁帝簡單地行了禮,隨即退了出去。寧初看著屋外的光景,覺得自己作為唯一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實在是有些寂寞。

  秋天的陽光照在半綠半黃的樹葉上,有些乾燥發澀。

  時隔一年,寧初再次進入花榮殿時,還是會忍不住感嘆蕭瑜綺的舒坦生活。

  這樣盛放的花朵,開在一年四季的每個時間裡,填補著或空虛或幻境的處處空間。

  蕭瑜綺不想見她,她也不勉強,現在她的存在於她而言已經沒有了太大的意義,她需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緒,想好自己下一步的路該怎麼走。

  空中有大朵大朵聚在一起的雲,在藍得讓人心動的天上變幻著不同的樣子。寧初將這兩年來的事情以自己、葉原、太子、寧王和梁帝的角度各想了一遍。

  理清之後,她微微笑了一下,叫人在院中支起臥榻,安心休息了起來。

  “徐中丞,這道彈劾的摺子是你上的,你可能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

  梁帝休息了幾日,將近些年來的事情完整地想了一遍。他看著鏡中日漸衰老的自己,覺得有必要做些什麼,讓自己生命最後的日子,不至於太過空虛痛苦。

  “在幫助陛下處理科場舞弊案一事時,微臣抓獲了漳州太守的兒子張默凡,這些事情想必陛下也知道。由於此事涉及人數眾多,微臣就親自派人去了一趟漳州,從與化名的三皇子交好的人那裡聽得了這些事情。微臣不敢有所欺瞞,找到許多人證物證,願與寧王殿下對峙。”徐啟達義正言辭道。

  寧初在很早之前就通過徐啟達的女兒,給徐啟達和何濟隱隱建立了關係。她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給何文昱散布了很多何濟在此次科舉中動手腳的事情,以及他會從中收穫的利益,引得何文昱揭發科舉舞弊的內幕。

  她做這件事情的本意是看很多涉案人員不爽,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別的心思。

  比如可以幫助太子揭發寧王與宣和的關係,事畢之後再加上葉原前期做的一些瑣碎的小事,比如簪子之類的,足夠給寧王沉重一擊。

  只是太子不知道的是,當初利用宣和的麻煩陷害寧王的那件事,被寧初悄悄留了後手。這樣的事情本不可能被直接呈現在給梁帝的奏摺中,而徐啟達作為御史中丞,從一開始,就不是太子的人。

  “帶寧王殿下上來。”

  梁帝語畢,正冠錦衣的寧王緩緩走了出來。

  “徐中丞說的話你都聽見了。他說的,可是真的?”梁帝嚴肅問道。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欺君之罪。

  “是。”寧王稍稍猶豫了一下,答道。

  他想起了葉原曾經說過的合作,雖然他們從未具體商談過如何去做,但在一刻,寧王清晰地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那你當初為何要欺騙朕?”梁帝繼續問道,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一旁的徐啟達見他回答地如此迅速坦誠,倒有幾分驚訝。

  “當初宣和的事情還未暴露,兒臣不得已,欺瞞了父皇。”寧王隱忍地說道。

  “你當初說的那些話,都是誰教的?”

  寧王沉默了一會,梁帝這樣問,已經是確定了有人教他,不過事實上,他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兒臣不敢說。”

  “你說。”梁帝看著他,威嚴道。

  寧王抬頭回望他:“雲琮。”

  ☆、約與天下

  “雲琮?”梁帝很快便想起了這個人,說來這個人的名字似乎一直在他的身邊。不過這倒不是因為雲琮的才氣太過出眾,梁帝對於不必要的人一向沒什麼了解的興趣,更不在意他的才氣不才氣。

  他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若隱若現地在他的耳邊出現了一年。

  寧初當初曾跟顧思琪提到過雲樞,顧思琪私下也去調查了一番,左右來回之間,便有很多雲家的故事傳在了宮廷里。再加之葉原近年來教出的門生很多,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大家竟會暗暗地將他與曾經的雲琮相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