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她輕輕撫摸眼前的禮服,有些感嘆,相同的一個尊位,從前的噩夢早已悄然遠去,迎接她的將是嶄新的生活。
她唇角翹起,站定伸出雙臂。
將厚重的皇后大禮服穿上,又帶上沉重耀目的鳳冠,有僕婦喜氣盈盈稟道:“稟殿下,吉時已至。”
該出發了。
在晏蓉忙碌的過程中,前頭禮炮奏樂不絕於耳,最後是山呼,海嘯般的聲浪一波接一波,甚至清晰地傳到後方的永寧殿。
登基大典已成,緊接著就該封后大典了。
晏蓉登上鳳輦,沿著宮道而出,最終抵達新的百官朝會殿。
殿內外黑壓壓站滿了人,一路排到外面的大廣場處,喜樂奏起,晏蓉腰背挺直,緩步入了大典。
高高的玉階之上,霍珩含笑看著她。
她不禁回以一笑。
陸禮為正使,韓光為副使,宣讀皇帝詔書冊立晏蓉為正宮皇后。
晏蓉接著詔書,站起,殿內殿外的新舊群臣立即伏拜,跪見皇后殿下千歲。
整齊的山呼如海浪,一波緊接一波,響徹整個大殿內外。霍珩早已大步下了玉階,往她走來。
“阿蓉,我接你來了。”
他低低道,牽著晏蓉的手,與她一起往玉階而上,一級又一級,直至登頂。
轉身,他與她並肩而立,俯瞰整個江山。
第109章 我相信你
稱帝封后, 之後的日子於晏蓉而言, 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
唯二有些差異的, 大概就是霍珩更忙碌了。亂世後的新朝初建,百廢待興,他忙著大刀闊斧整改吏治, 與民休養, 早出晚歸,一刻不得空閒,
不過, 早已知曉他曾經心結的晏蓉, 現在也不避諱了,會領著阿寧和虎頭去前頭探看。
他欣悅得眉梢眼角都藏不住喜意,即便再忙,也抽些許時間陪伴妻兒。
只是晏蓉也不敢多去,怕耽誤了他正事, 事後總要好補回來的,這樣歇息的時間就又少了些。
不過這次, 她在他耳邊直言她心疼他。她覺得, 他聞言那一刻,深邃的黑眸很有些亮, 注視她時,仿佛要將她的心都吸進去似的。
以上的是差異的第一點,至於第二點,就是晏蓉這位開國皇后名氣比她想像中還要大太多了。
將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放在同一天, 攜手登頂,多麼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啊。
人們總是嚮往美好的物事的,加上霍珩獨寵一人,帝後伉儷情深的故事已自洛陽流傳出去了,正在火熱傳遍大江南北,這過程中還不斷演變出各種版本。
晏蓉有點苦惱,她夫妻恩愛,自家人知道就好了,她不習慣秀恩愛,還秀得這麼高調這麼大範圍。
霍珩卻不一樣,他身心舒泰,他就是這麼稀罕自己的媳婦,怎麼了?
沒什麼,晏蓉表示,並不影響她什麼,流傳就流傳,只要以後不要被打臉就行了。
當然,最後一句純屬吐槽,她也只心裡說說而已,不敢說出來,以免霍珩又要生悶氣。
就這麼忽忽地又是一年,歲首,霍珩作為新帝,在南宮接受了文武勛貴的第一次隆重的朝賀,接著就是德陽殿大宴群臣,君臣同樂。
晏蓉也領著一宗室女眷已及外命婦,也出席了德陽殿大宴。
在這個闊大可容納萬人的宏偉殿堂中,她與霍珩並肩坐於二丈高的白玉階上,底下是烏泱泱的正觥籌交錯的文武權臣及家眷,她舉起一樽酒,含笑敬她的郎君。
霍珩眉目帶笑,舉樽相和,仰首與她飲盡杯中酒。
……
過了年,就是萬物復甦的春季,枝頭泛新綠,和風滿人間。
晏蓉理清的宮務,日子又重新悠閒了起來。
霍珩也不拘著她。
如今正發揮大作用的糧坊和酒坊已併入少府,表面是少府監王源和少監杜其在管,但實際這二人就是從前的鄴城糧坊酒坊的管事,一個從前是晏蓉的下屬,一個是晏蓉的陪嫁,按霍珩的示意,諸多事務依舊向她請示。
晏蓉挺高興的,她非常滿意霍珩的態度,不過現在糧坊和酒坊正飛速擴建,很多事情需要各衙門協調的,很繁瑣,於是她就像從前一樣,將權力下放,自己只在大事上拿主意。
所以日子還挺悠閒的,並不會因為忙碌公務而忽略了夫君兒女。
霍珩自然是滿意的,阿寧和虎頭也滿意,唯一有些微詞的,大約只有一撮吃撐了閒著的朝中官員,私底下認為皇后的手伸太長了,而陛下對中宮又太過縱容。
於是,這群善於“為君分憂”的官員,就紛紛上了他們的奏疏。
是什麼呢?
晏蓉還是在事件落幕的一個月後,才自母親彭夫人的嘴裡,知道了是怎麼一回事。
“阿蓉你是不知道,這群吃飽了撐著的,居然奏請陛下下旨選取秀女,以充盈後宮,延綿皇嗣。”
彭夫人非常氣憤,怒道:“怕不是自家也有女兒,別有居心的!”
晏家也進洛陽了,晏蓉父弟去年就入朝任職,正摩拳擦掌一展所長,而彭夫人身體欠佳,所以等過了寒冬,春暖花開時才上路往洛陽而來。
她屁股都沒坐熱,就聽了這個讓人咬牙切齒的消息,雖然事件早已過去一個多月,但她還是立即匆匆往南宮遞了牌子。
她唇角翹起,站定伸出雙臂。
將厚重的皇后大禮服穿上,又帶上沉重耀目的鳳冠,有僕婦喜氣盈盈稟道:“稟殿下,吉時已至。”
該出發了。
在晏蓉忙碌的過程中,前頭禮炮奏樂不絕於耳,最後是山呼,海嘯般的聲浪一波接一波,甚至清晰地傳到後方的永寧殿。
登基大典已成,緊接著就該封后大典了。
晏蓉登上鳳輦,沿著宮道而出,最終抵達新的百官朝會殿。
殿內外黑壓壓站滿了人,一路排到外面的大廣場處,喜樂奏起,晏蓉腰背挺直,緩步入了大典。
高高的玉階之上,霍珩含笑看著她。
她不禁回以一笑。
陸禮為正使,韓光為副使,宣讀皇帝詔書冊立晏蓉為正宮皇后。
晏蓉接著詔書,站起,殿內殿外的新舊群臣立即伏拜,跪見皇后殿下千歲。
整齊的山呼如海浪,一波緊接一波,響徹整個大殿內外。霍珩早已大步下了玉階,往她走來。
“阿蓉,我接你來了。”
他低低道,牽著晏蓉的手,與她一起往玉階而上,一級又一級,直至登頂。
轉身,他與她並肩而立,俯瞰整個江山。
第109章 我相信你
稱帝封后, 之後的日子於晏蓉而言, 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
唯二有些差異的, 大概就是霍珩更忙碌了。亂世後的新朝初建,百廢待興,他忙著大刀闊斧整改吏治, 與民休養, 早出晚歸,一刻不得空閒,
不過, 早已知曉他曾經心結的晏蓉, 現在也不避諱了,會領著阿寧和虎頭去前頭探看。
他欣悅得眉梢眼角都藏不住喜意,即便再忙,也抽些許時間陪伴妻兒。
只是晏蓉也不敢多去,怕耽誤了他正事, 事後總要好補回來的,這樣歇息的時間就又少了些。
不過這次, 她在他耳邊直言她心疼他。她覺得, 他聞言那一刻,深邃的黑眸很有些亮, 注視她時,仿佛要將她的心都吸進去似的。
以上的是差異的第一點,至於第二點,就是晏蓉這位開國皇后名氣比她想像中還要大太多了。
將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放在同一天, 攜手登頂,多麼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啊。
人們總是嚮往美好的物事的,加上霍珩獨寵一人,帝後伉儷情深的故事已自洛陽流傳出去了,正在火熱傳遍大江南北,這過程中還不斷演變出各種版本。
晏蓉有點苦惱,她夫妻恩愛,自家人知道就好了,她不習慣秀恩愛,還秀得這麼高調這麼大範圍。
霍珩卻不一樣,他身心舒泰,他就是這麼稀罕自己的媳婦,怎麼了?
沒什麼,晏蓉表示,並不影響她什麼,流傳就流傳,只要以後不要被打臉就行了。
當然,最後一句純屬吐槽,她也只心裡說說而已,不敢說出來,以免霍珩又要生悶氣。
就這麼忽忽地又是一年,歲首,霍珩作為新帝,在南宮接受了文武勛貴的第一次隆重的朝賀,接著就是德陽殿大宴群臣,君臣同樂。
晏蓉也領著一宗室女眷已及外命婦,也出席了德陽殿大宴。
在這個闊大可容納萬人的宏偉殿堂中,她與霍珩並肩坐於二丈高的白玉階上,底下是烏泱泱的正觥籌交錯的文武權臣及家眷,她舉起一樽酒,含笑敬她的郎君。
霍珩眉目帶笑,舉樽相和,仰首與她飲盡杯中酒。
……
過了年,就是萬物復甦的春季,枝頭泛新綠,和風滿人間。
晏蓉理清的宮務,日子又重新悠閒了起來。
霍珩也不拘著她。
如今正發揮大作用的糧坊和酒坊已併入少府,表面是少府監王源和少監杜其在管,但實際這二人就是從前的鄴城糧坊酒坊的管事,一個從前是晏蓉的下屬,一個是晏蓉的陪嫁,按霍珩的示意,諸多事務依舊向她請示。
晏蓉挺高興的,她非常滿意霍珩的態度,不過現在糧坊和酒坊正飛速擴建,很多事情需要各衙門協調的,很繁瑣,於是她就像從前一樣,將權力下放,自己只在大事上拿主意。
所以日子還挺悠閒的,並不會因為忙碌公務而忽略了夫君兒女。
霍珩自然是滿意的,阿寧和虎頭也滿意,唯一有些微詞的,大約只有一撮吃撐了閒著的朝中官員,私底下認為皇后的手伸太長了,而陛下對中宮又太過縱容。
於是,這群善於“為君分憂”的官員,就紛紛上了他們的奏疏。
是什麼呢?
晏蓉還是在事件落幕的一個月後,才自母親彭夫人的嘴裡,知道了是怎麼一回事。
“阿蓉你是不知道,這群吃飽了撐著的,居然奏請陛下下旨選取秀女,以充盈後宮,延綿皇嗣。”
彭夫人非常氣憤,怒道:“怕不是自家也有女兒,別有居心的!”
晏家也進洛陽了,晏蓉父弟去年就入朝任職,正摩拳擦掌一展所長,而彭夫人身體欠佳,所以等過了寒冬,春暖花開時才上路往洛陽而來。
她屁股都沒坐熱,就聽了這個讓人咬牙切齒的消息,雖然事件早已過去一個多月,但她還是立即匆匆往南宮遞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