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倒是有人偶爾會想,這要是個小皇子,皇帝很明顯就是在培養太子了。
饒是如此,顧盼還是沒有想到,在即將發起的對光明王朝的戰爭中,父皇會讓她親自參與進來,不再是以往沒有發言權的旁聽者,而是要親自查資料寫摺子的。
當然,顧盼寫出來的東西能不能用是另一回事,但是這件事她必須做,卻是定了的。
然後顧盼第一次知道,打仗是一件比她想像中複雜很多的事情,她以前看到陸珊百戰百勝,從來沒有無法戰勝的對手,對她崇拜地不得了,還說自己長大以後也要那樣。
每次聽到女兒這樣說,陸珊都會笑著說,等你長大了,大概也就沒有這樣的戰事了。
顧盼那時年紀還小,並不是很明白母后的話,可這絲毫不影響她對陸珊的崇拜。因為陸珊真的非常厲害,比秦國長公主比嘉興郡主,比所有的將軍都要厲害,堪稱盛寧王朝的定海神針。
反而是元琪,顧盼一向知道他很忙,卻從來沒有想到,戰場上的勝利,他才是最大功臣之一。
為了寫出一份能看的摺子,顧盼仔仔細細查閱了很多資料,還叫上了兩位表兄幫忙。因為對手是光明王朝,她沒有叫上拓跋凜,那是他的故國,讓他參與進來太為難人了。
可是顧盼的摺子交上去,元琪看了笑得停不下來,也笑得顧盼心裡直發慌,她哪裡做錯了麼。
“父皇,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顧盼忐忑地問道,她知道自己的摺子不會很完美,可元琪這樣的反應,還是超出了她的預料。
元琪好不容易笑夠了,開始慢慢指點女兒。其實顧盼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軍開拔糧草先行,只是她對民生疾苦的了解實在太不夠了,就算查了很多資料,也免不了紙上談兵。
元琪一點一點指出女兒的錯誤,還說有機會要帶她去民間看看,不必什麼都會,但是基礎的常識總是要有的,不然底下官員一層一層的摺子遞上來,什麼地方被人蒙蔽了都不知道。
雖然父皇沒有指責自己,顧盼還是有些自責,她想起元琪陸珊都是在民間長大的,自己已經十歲了,卻連出宮都少有機會,每回還是前呼後擁,的確是不夠接地氣。
挑出了顧盼所有的錯處,元琪又把戶部兵部官員呈上來的摺子給她看了,讓她知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樣的。
反覆幾次下來,顧盼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原來一場戰爭的勝利,看不見的準備工作會有那麼多,難怪母后連戰連捷,朝中還是有人喊戰事耗費太大,百姓負擔過重,都不是沒有緣由的。
無論反對的呼聲有多高,皇帝夫婦的決心都是不會變的,當年被烏雅人奪走的領土,他們必須全部打回來,一寸也不能少。
真皋人分裂後實力大不如前,朝廷又奪回了朔州,對真皋人形成了高度上的優勢,所以他們現在再要南下,騷擾的就只能是光明王朝了。
拓跋冊的上位十分勉強,下面的弟弟個個都不服他,北面的真皋人和南面的漢人雖然沒有形成正式合作,但都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對他們進行南北夾攻,一時間處境十分艱難。
景和十七年十月,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反覆爭奪,盛寧王朝勝利光復了丟失多年的青州。
之前反戰的那幫人不敢再開口了,皇后娘娘這速度太迅速了,也就只比當年丟掉青州慢一點。
陸珊的目標當然不止一個青州,當初失去的雍州、燕州、雲州都是她要拿回來的,只是這一回,她打算帶上女兒見識見識。
顧盼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她早就想上戰場看看了,可她覺得在自己及笄之前,父皇母后是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的。
誰知陸珊如此開明,她還什麼都沒有說,她就主動提出這件事了。
對此皇后娘娘的解釋很簡單,現在的光明王朝特別不經打,真等到顧盼及笄,他們說不定都打回燕京了,到時候哪裡還有機會給她觀摩見識。
陸珊的目的不在於培養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公主,她只是想讓她多一份見識,明白戰爭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輕易不能開打,打了就得獲勝,還得對自己有利,絕不能得不償失。
都說兵敗如山倒,丟掉青州的烏雅人亂成一團,拓跋冊的兄弟試圖推翻他,雖然沒有成功,可也在很大程度動搖了他統治的根基。
這使得陸珊光復雍州的過程比青州更輕鬆,顧盼第一次看到不一樣的母后,心中又是驚駭又是佩服,她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也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看到女兒懷疑的神色,陸珊輕笑道:“盼盼,能打的我會替你都打完,你以後守得住燕京就好。”
陸珊說出這話的時候,燕京還是烏雅人的上京,可是顧盼一點也不懷疑,那很快就會成為他們的地盤。
陸珊話中透出的隱喻,更讓顧盼感到莫名的心悸,母后要她日後守住燕京,除了盛寧的皇帝,誰有這樣的義務。
到了景和二十年,也就是顧盼及笄的頭一年,陸珊終於來到了她最想到的地方。
星宿川。
顧家的恥辱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她要親手把它如數抹掉。
攻打星宿川原本該是很難的,但是幾乎已經在中原站不住腳的烏雅人根本沒有破釜沉舟的底氣,陸珊只用了比預計更短的時間就攻下了星宿川。
饒是如此,顧盼還是沒有想到,在即將發起的對光明王朝的戰爭中,父皇會讓她親自參與進來,不再是以往沒有發言權的旁聽者,而是要親自查資料寫摺子的。
當然,顧盼寫出來的東西能不能用是另一回事,但是這件事她必須做,卻是定了的。
然後顧盼第一次知道,打仗是一件比她想像中複雜很多的事情,她以前看到陸珊百戰百勝,從來沒有無法戰勝的對手,對她崇拜地不得了,還說自己長大以後也要那樣。
每次聽到女兒這樣說,陸珊都會笑著說,等你長大了,大概也就沒有這樣的戰事了。
顧盼那時年紀還小,並不是很明白母后的話,可這絲毫不影響她對陸珊的崇拜。因為陸珊真的非常厲害,比秦國長公主比嘉興郡主,比所有的將軍都要厲害,堪稱盛寧王朝的定海神針。
反而是元琪,顧盼一向知道他很忙,卻從來沒有想到,戰場上的勝利,他才是最大功臣之一。
為了寫出一份能看的摺子,顧盼仔仔細細查閱了很多資料,還叫上了兩位表兄幫忙。因為對手是光明王朝,她沒有叫上拓跋凜,那是他的故國,讓他參與進來太為難人了。
可是顧盼的摺子交上去,元琪看了笑得停不下來,也笑得顧盼心裡直發慌,她哪裡做錯了麼。
“父皇,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顧盼忐忑地問道,她知道自己的摺子不會很完美,可元琪這樣的反應,還是超出了她的預料。
元琪好不容易笑夠了,開始慢慢指點女兒。其實顧盼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軍開拔糧草先行,只是她對民生疾苦的了解實在太不夠了,就算查了很多資料,也免不了紙上談兵。
元琪一點一點指出女兒的錯誤,還說有機會要帶她去民間看看,不必什麼都會,但是基礎的常識總是要有的,不然底下官員一層一層的摺子遞上來,什麼地方被人蒙蔽了都不知道。
雖然父皇沒有指責自己,顧盼還是有些自責,她想起元琪陸珊都是在民間長大的,自己已經十歲了,卻連出宮都少有機會,每回還是前呼後擁,的確是不夠接地氣。
挑出了顧盼所有的錯處,元琪又把戶部兵部官員呈上來的摺子給她看了,讓她知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樣的。
反覆幾次下來,顧盼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原來一場戰爭的勝利,看不見的準備工作會有那麼多,難怪母后連戰連捷,朝中還是有人喊戰事耗費太大,百姓負擔過重,都不是沒有緣由的。
無論反對的呼聲有多高,皇帝夫婦的決心都是不會變的,當年被烏雅人奪走的領土,他們必須全部打回來,一寸也不能少。
真皋人分裂後實力大不如前,朝廷又奪回了朔州,對真皋人形成了高度上的優勢,所以他們現在再要南下,騷擾的就只能是光明王朝了。
拓跋冊的上位十分勉強,下面的弟弟個個都不服他,北面的真皋人和南面的漢人雖然沒有形成正式合作,但都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對他們進行南北夾攻,一時間處境十分艱難。
景和十七年十月,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反覆爭奪,盛寧王朝勝利光復了丟失多年的青州。
之前反戰的那幫人不敢再開口了,皇后娘娘這速度太迅速了,也就只比當年丟掉青州慢一點。
陸珊的目標當然不止一個青州,當初失去的雍州、燕州、雲州都是她要拿回來的,只是這一回,她打算帶上女兒見識見識。
顧盼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她早就想上戰場看看了,可她覺得在自己及笄之前,父皇母后是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的。
誰知陸珊如此開明,她還什麼都沒有說,她就主動提出這件事了。
對此皇后娘娘的解釋很簡單,現在的光明王朝特別不經打,真等到顧盼及笄,他們說不定都打回燕京了,到時候哪裡還有機會給她觀摩見識。
陸珊的目的不在於培養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公主,她只是想讓她多一份見識,明白戰爭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輕易不能開打,打了就得獲勝,還得對自己有利,絕不能得不償失。
都說兵敗如山倒,丟掉青州的烏雅人亂成一團,拓跋冊的兄弟試圖推翻他,雖然沒有成功,可也在很大程度動搖了他統治的根基。
這使得陸珊光復雍州的過程比青州更輕鬆,顧盼第一次看到不一樣的母后,心中又是驚駭又是佩服,她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也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看到女兒懷疑的神色,陸珊輕笑道:“盼盼,能打的我會替你都打完,你以後守得住燕京就好。”
陸珊說出這話的時候,燕京還是烏雅人的上京,可是顧盼一點也不懷疑,那很快就會成為他們的地盤。
陸珊話中透出的隱喻,更讓顧盼感到莫名的心悸,母后要她日後守住燕京,除了盛寧的皇帝,誰有這樣的義務。
到了景和二十年,也就是顧盼及笄的頭一年,陸珊終於來到了她最想到的地方。
星宿川。
顧家的恥辱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她要親手把它如數抹掉。
攻打星宿川原本該是很難的,但是幾乎已經在中原站不住腳的烏雅人根本沒有破釜沉舟的底氣,陸珊只用了比預計更短的時間就攻下了星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