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古代相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啊。」

  葛彥明拉她,「娘,這事你和我祥榮嬸子相看便是,東家一天到晚停得很,你麻煩東家做什麼?」

  「去去——」彥明娘將他的手推開,「這是你妹妹的終身大事,咱們再謹慎都不為過,況且東家經常在外走動,見多識廣,有她掌眼,為娘的放心。」

  葛如沫怕他們又爭執起來,忙問,「嬸子,那是什麼時候去啊?」

  「當然是挑你有空的時候了,小五,嬸子知道你忙,儘量不耽擱你的時間啊。」

  她想了想說,「那就明兒早上吧。」

  其實葛如沫是明天下等有空的,但她知道相看一般都安排在早上,不會安排到下午的,所以她需要將事情挪一挪。

  「那行,就這麼說定了,明兒早上。小五,那我先走了,得和媒人們都說一聲,讓他們將明兒一早的時間都給我空出來。」說完,葛彥明他娘就風風火火地走了。

  次日,在葛彥明家,葛如沫見到了里正娘子和張媒婆,並且張媒婆給他們介紹了今天要去想看的人家的情況。

  第一戶人家住在清河鎮上,孤兒寡母兩人,是讀書人家,祖上出過秀才公,去了的男人還是個童生,這家的小哥今年十三,經濟來源僅靠寡母紡織和漿洗一些大戶人家的衣裳得錢。

  第二戶人家是殺豬的,鎮上有檔口,當家娘子前兩年患病沒了,只有當家的帶著兩個半大小子過活,大兒子今年十六,二兒子十四,都沒說親,這次給說親的就是大兒子。

  第三戶倒是個人丁興旺的家庭,長輩齊全,當家人是石匠,做活很有一手,但因為家中人口多,老人就有三位,底下兒女五個,祖孫三代十來口人,日子過得有些緊巴。這回說親的是他們家的老大,今年十四。

  第四戶人家人口就簡單了,一對老兩口帶著孫子過的,老兩口之前在城外擺些糕點茶水賺些過活錢,現在老了,就在家做些零碎手工活,孫子十四,在糧行做了三年學徒,眼看就能出師了。

  葛如沫聽下來,這幾戶人家的條件都算不上頂好啊,為何上次彥明娘還說現在說親的人家質量都比之前好上一大截了呢?後來她才知道,葛彥明的妹妹並不是他親妹妹,而是表妹,之前因為父母雙親都沒了,來投奔彥明娘這個大姨來了。

  按這裡的說法,算是孤兒一個,八字還硬,能找到這幾戶,是真真不錯的了。

  「殺豬戶那家就不用去看了。」里正娘子一開口就將第一家給排除了。

  這讓葛如沫很意外,這四戶人家看來,屬殺豬那戶最富足,聘銀也給得高,足有八兩。還沒婆婆在上頭壓制,以後就算公公續娶,也要矮人一等,家裡勞力足,重活根本不用動手,挺好的呀。

  葛如沫忍不住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里正娘子搖頭,「不好,因為都是青壯,瓜田李下,容易出生是非,不是好選擇。」

  葛如沫這才恍然,她是習慣用現代思維思考問題了,在現代,大家分開住的多,而且結婚後小兩口還能一塊外出務工,自然沒有什麼瓜田李下的嫌疑。

  「依我看,第三家也別去了,人丁興旺意味著摩擦是非也多,全家十幾口人全指著當家的來餬口,日子過得肯定得緊巴,還不如阿明你家呢。你妹妹說實話,也算是孤女一個,縱然有你們撐腰,但真系親屬沒了也是事實。還有一點,說親的是老大,後頭還有四個弟弟妹妹要嫁娶,長嫂難為,你妹妹嫁進去至少十年內沒什麼好日子過。」

  葛如沫點頭,說得挺有道理的。

  「還有那第一家——」

  嬸子,打住!你再說下去,咱們也不用去看了,不管如何,剩下這三家,咱們都得走一走看一看,也好跟我娘有個交待。

  葛彥明忙阻止她繼續說下去。

  真要論起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硬傷,但他妹妹確實也不是十全的人,八字太硬,那就不要挑剔太多,只要要好就行。

  里正娘子一臉意猶未盡。

  這回的媒婆倒是好涵養,任由他們在一旁對她介紹的幾戶人家評頭論足的,也不插嘴也不急眼,

  「張嬸,我們剛才失禮了。」葛彥明道歉。

  張媒婆罷罷手,「沒有,姑娘家嫁人是一輩子的事,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於是他們便按照路程的遠近順序,先去看了第三家。

  路上,葛彥明問起這幾家的情形,長輩親人的脾性等等。

  張媒婆想了想,理了一下思路,盡實說了。因為先看的是第三家,便最先說起這家的情況,這石匠一家子目前住的院子還是典的,不過據石匠娘子說已經攢下了買房的銀子,只不過是一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第一家和第四家都是有自己的房子的,就是不大,並且因為壯勞力的缺失,房子年久失修,顯得破舊。

  說話間,馬車拐進一個小巷子,進去沒多遠,在一處大門前張媒婆就示意停車。

  葛彥明將馬車停靠妥當,率先跳下車,然後繞過來,將張媒婆扶下馬車,接著便是里正娘子。

  待要扶葛如沫,她罷罷手,從馬車另外一側跳了下去。

  他的周到細緻得到兩位中年婦女的一致讚賞,里正娘子是毫不吝嗇的誇讚,張媒婆是個不多話的,對他微微點頭致意。

  他們的動靜蠻大的,大門沒關,裡面的人聽到動靜,都看了過來,接著裡面走出來一個婦人,見到他們,滿臉的笑容,很是熱情,「張大姐來了,快,都請進來坐。」末了,還很好奇地瞧了葛彥明和葛如沫二人一眼。

  那婦人身形健壯,瞧著三十多歲,顯示是石匠當家娘子,她一邊將他們迎進去一邊問,「張大姐可是那邊應了?」

  葛如沫綴在後面,忍不住將他們賃的院子打量了個遍。大概因為要堆放石料的關係,他們租的院子挺大的,往上便是一堆堆的石頭,漂浮的灰塵,乾燥的泥灰味,迎面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