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蠢蠢欲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路上,打招呼的不少。

  「小五,跟著你大伯娘看你爺去啊?」

  「是啊,這不要過節了嘛,買了些軟呼的糕點,正好給他送些過去。」

  「小五真有孝心。」路人贊道。

  「小五這孩子臉皮薄,你們別打趣她了。咱倆手上這東西都是她買的哩,都送去給她爺爺說讓好好 過個節。」羅氏笑吟吟地說道,這孩子人好謙虛,她很樂意替她做臉。

  「大伯娘說笑啦,這些東西有一半是您過節的福利呢。」

  「這福利不也是你發的嗎?」

  「這福利醫館裡人人有份啊,又不是單發給你,所以呀這還是你的東西。」

  「喲喲,你們倆啊,大的慈愛小的敬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母女倆呢。」大娘打趣。

  「我倒是想,可沒這麼好的福分,只我是她嫡親大伯娘,和親娘也不差什麼了。」

  這種情況葛如沫就是笑,不反駁也不應和。

  在爺爺葛八家呆了小半個時辰,應了他叮嚀的讓明天過來吃飯的要求。

  葛如沫回了醫館,又提了另外一份節禮回了父母家,也不避人。沒多久,村里不少人都知道她過節 給家裡買了不少東西,沒有不贊她好的。

  不巧有一兩人遇到去小河碼頭洗菜回來的周氏,在她跟前又將葛如沫誇了夸,可把她氣得不行,心 中暗罵對方眼皮子淺,一點子東西就值當她將人夸上天。轉眼又罵葛如沫不安好心,她家早早就備下了 過節的肉和菜,真孝順不會私下給點過節銀子,偏要拿著一點東西招搖過市弄得人盡皆知!

  這也是葛如沫高明之處以及用意所在,給銀子可沒人看見,哪天不承認,還不是葛七斤夫婦二人一 句話的事。給東西就一樣了,大家都有目共睹的,由不得他們賴帳。葛如沫也不想如此,只是她和那邊 的關係這樣,由不得她不為自己多打算。反正錢和物不也一樣麼,都是花用在了他們身上。

  剩下的幾份禮,葛如沫讓阿南幫忙送到里正家,給幾位長輩的那幾份就由里正轉送,她就不過去了 。

  里正娘子熱情地招待了來送禮的阿南,里正從阿南口中得知葛如沫帶著節禮回葛七斤家了,對於阿 南轉述的她的請求也應下了,暗贊她會辦事,將這等露臉又顯孝心的機會讓給了他,之後他不吝在四太 公面前給她說了不少好話。

  即使他不說,對於村中的情況,一直關注著的葛有齡心中也有數,只是葛祥榮的話讓他對葛小五的 觀感更好一些了,但心中的遺憾也放大了,怎麼葛如沫就不是男娃兒呢?

  他們走在回家的路上,雙手提著滿滿當當的東西,見著的人羨慕壞了。特別是她們走過後,經過的 地還有一股濃郁的肉香味,差點沒讓人哈喇子流下地。

  往常村里中午沒那麼熱鬧的,這不因為明天就是中元節嘛,這兒中元節不興當天走親戚,都是嫁出 去的女兒提前一天將節禮送回娘家。那種過節的騷動,讓人在屋裡呆不住,人都出屋了,三五成群就在 陰涼處歇晌嘮嗑,特別是那些婆子嬸娘。所以,別說祥貴嬸阿南他們那麼大個人提著一堆東西走過惹人 注目,就是只蒼蠅飛過都能讓他們跓足留意上是公是母。

  「祥貴嬸,你們娘倆手上的東西都是醫館發的?」

  「是啊,明兒不是過節嗎?東家一早就從鎮上弄了東西回來發給大家,好讓大家過個好節。」

  「喲嗬,這兩手拎滿了東西,胳膊里挾著的是布料吧?瞧著能有半匹。」

  「你們醫館的福利可真好,不知道醫館最近要不要招人啊?他嬸子,咱家桂子你是知道的,嘴是笨 了些,但人勤快啊,招工招他進去,醫館不吃虧還省心,你說是不?」

  祥貴嬸一直笑呵呵,此時卻略顯為難,「他大娘,我知道桂子是個好孩子,可沒聽東家說要招人啊 。」

  「沒事沒事,我也只是打聲招呼,真招人別落下俺家桂子就行。」

  七嘴八舌的,圍上來說話的人越來越多。

  「阿娘,阿奶,我們來接你們啦。」兩人回家的路還沒走到一半呢,家裡的皮小子們聽到消息就跑 來迎她們了。

  「娘,你嘎吱窩挾著的布料給我,我來拿。」

  「奶,我幫你拿點。」

  「還有我還有我——」

  「好好,都是好孩子。」祥貴嬸笑呵呵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對那些圍著的人抱歉地笑笑,「孩子小 ,拿著東西讓人不放心,我們娘倆就先家去了。」

  有他們幫忙拿東西,一家子人有說有笑地往家裡走去。

  徒留下一地羨慕的人。

  青囊醫館節前給工人們發了一堆福利的事根本瞞不住,畢竟這麼大手筆的節禮別說是村里,就是鎮上在酒樓銀樓等富貴地方當差的人都少有。

  一時間村中有些能力有打算將家裡的孩子送到鎮上尋個差事的人家都猶豫了,想著要不要去問問醫 館還招不招人手。畢竟在醫館做事工錢福利都不比鎮上的差,離家還近,何必捨近求遠?

  其中一些已經將孩子送到鎮上幹上活了的人家心中還是定的,並無太多後悔之意,畢竟這醫館新開 ,也不知道是否能稱得下去。再者葛如沫年紀又小,雖說傳言她的醫術厲害,但在那傳言出現之前她畢 竟很平庸不是。可到後來,青囊醫館一日比一日強大,他們竟是看走眼了,心中不免覺得可惜。不過這 都是後話了。

  而有些還在謀劃的人,也不著急了,其中就有明白人,他們光看著醫館周圍那幾畝長得鬱鬱蔥蔥的 中藥就知道醫館必定是要招人的,頂多再拖兩三個月,秋收的時候指定忙不過來。

  兩三個月的時間,他們還是能等得起的,況且又不是白等,家裡的活一樣在干。再說了不等又能怎 麼樣,鎮上的工作需要四處走動托關係,又不是有現成的候著人去做。搞不好東弄西弄下來,錢花了人 情搭上了還不一定能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那豈不是得不償失,還不如老實等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