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青黛青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也是後來才知道細糧精米難得,有些地方有些人或許一輩子恐怕都吃不上一次細糧。不過想想現在低下的生產力就知道,根本就少有深加工這一說,從而可知細糧難弄。

  醫館裡倒是不缺,他們午飯吃的就是米麵等細糧。

  一開始的時候,祥貴嬸是愁得不行,她覺得葛如沫這東家給大家吃那麼好,手也太鬆了,生怕這醫館剛開張沒多久便堅持不下去要關門了。

  祥貴嬸剛開始做飯總參雜一半雜糧,什麼玉米面高粱面紅薯粉,已經是很好的伙食了。可葛如沫吃得鬱悶 ,這時候玉米面高粱面紅薯粉靠的是石磨磨的,粗著呢,顆粒比米還要大。可不像現代都磨成細細的粉 末,吃起來口感自然差多了。葛如沫沒咋說,就晚上直接發上一臉盆的面,天氣熱,便是做成饅頭也放 不住,第二天祥貴嬸只好不摻雜糧做來吃了。

  這樣做有效,葛如沫便隔三差五的來一次。時間久了,祥貴嬸也琢磨出味了,小五這孩子嘴挑,偶 爾吃下雜糧粥雜糧面可以,可不能頓頓如此,得時不時給她改善一下伙食。她不知道葛如沫也無奈啊, 一天三餐吃粗糧,不僅她的胃受不了,上廁所也難啊。

  還有燒菜也是,特別是肉菜,翻著花樣兒做。小五一開始時不時指點她怎麼做,比如這豬肋骨怎麼 燒好吃,魚怎麼處理沒有腥味又美味,等等。

  她活了這麼些年,還真不知道這做菜還有這麼多花樣,特別是肉菜,她覺得在小五這幹上一年,她 都能去鎮上開個飯館了,保准生意紅火。

  像那豬筒骨,賣豬肉的把上面的肉剃得那叫一個乾淨,他們都不愛吃,嫌煮出來沒滋沒味的。這豬 筒骨雖然便宜,一根花不了幾個銅子,可也是錢不是,煮了不愛吃這不是浪費嗎?後來還是小五讓買了 兩根回來,然後用大柴刀砍成兩段,讓她用大火燒開後小火再熬一個時辰,那個湯味鮮美啊。也不用放 什麼調料,煮的時候只要放上幾片兒姜,放上一小勺醋和酒就行,小五說這樣能讓筒骨里的骨髓化進湯 里。大家喝著都覺得好,醫館不缺那買筒骨的錢,每天都會備上這麼一鍋湯,不管是下餃子煮混沌都方 便極了。

  這樣子做飯是麻煩了點,好處也不是沒有,不說家裡的老頭子和孫子孫女都誇她燒的飯菜好吃了, 單說醫館裡吧,因為伙食好,眾人每天都是情緒高漲的,幹活都倍兒有勁。

  這麼吃了一段時間,眾人體型都明顯有了變化,變化最大的是小五,身體抽高了兩寸多,像是以前都 被壓抑著一般,如今放開來吃後像是搬走了壓在頭上的石頭一樣瘋長,其次是阿南。其他人雖沒那麼夸 張,但也覺得身上穿的衣裳緊了,特別是幾個大夫,都偷偷放鬆了一兩寸褲頭了。

  聽小五念叨過一句,這豬筒子骨裡面有骨髓,能提供人體生長的『蓋』什麼的,對小孩子長高很有 幫助。她不知道小五提到的『蓋』是哪種鍋的蓋,但後面她聽明白了,多喝筒骨湯能讓人長高。行啊,反正這玩意不貴,她大手一揮,家裡面人也喝上!

  不止她,小五他大伯一家,阿南一家,都隔三岔五地熬上大骨湯,別忘了他們都是有親戚的,這麼 一傳十十傳百,豬筒子骨湯變成了眾人心照不宣的美味。

  賣肉的都納悶了,不知從何時起,買豬筒子骨的人多起來了。豬筒子骨在上藜村周邊一帶特別好賣 ,害得賣肉的都想給這些豬骨頭長價了。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東家,這布也給我們分嗎?」

  「自然,這些東西都是分給你們過節的。」

  醫館裡有陳省之、葛麻子、阿南、金算子、溫祈陽、戴高松等男子,有祥貴嬸、根嫂子、羅氏和她 自己幾個女子,

  兩匹白底綠花細棉布,三匹石青色棉布,正好每人半匹,男子自然是分得石青色的,女子是白底綠 花細棉布。

  三位嬸子嫂子摩梭著布匹,臉上臉眯眯的,顯是高興的。

  葛如沫見了,笑笑,暗忖,這女人不論古今自來對衣服首飾都難有抵抗力。

  「東家小小年紀,行事大方,真是不錯。」金算子一如既往地笑眯眯,讚美的話從不吝嗇。

  餓是葛如沫向來較一般女子臉皮厚也禁不住。

  溫祈陽戴高松接過節禮也道了謝。

  葛如沫是真高興,也不管二人這禮拿回去用不用怎麼用,反正醫館如今的福利水平就是這樣,他們 看不看得上她也沒放在心上。

  溫祈陽戴高松是真感激,這一段時間來他們學到了很多,是自打他們出師以後進益最快的。

  東西剛分好,陳省之卻說道,「小五,我一個老頭子也不會做衣服,這布我就不要了。」

  葛如沫剛要勸,就被阿南搶了話頭,「哎呀陳大夫,這是節禮,哪能不要!這樣,這布我拿回去讓 我娘比著我爹的身量給你做兩身衣裳,做好我再拿來給你吧。」

  「這哪成,太麻煩人了。」陳省之罷罷手,正欲推辭。

  祥貴嬸就勸開了,「陳大夫你就受了吧,這是阿南的一份孝心,平日裡你沒少指點他。」

  羅氏也幫腔,「沒啥麻煩的,兩身衣服,又是男子的,不用繡花啥的,打個磕睡的功夫就出來了。 」

  這話是實話,只是剛才她們也不好接話說幫忙,畢竟非親非故的,她們又是女子,接個做男子衣服 的活計回去就怕有閒言碎語。阿南接的話就沒這層顧慮了。

  「這顏色可真漂亮。」根嫂子忍不住贊道。

  葛如沫隨口說道,「可惜沒有藍布,不然我還想給咱們每人再做兩身藍布工裝呢。」想到今兒去布 莊沒有發現藍布,葛如沫不免鬱郁。

  「藍布,藍色的布?嬸子活了這四十多年還沒見過哩。」祥貴嬸隨意地回道。

  葛如沫心中一動,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沒見過藍色的布?好像真的是,這麼久以來,葛如沫也沒見 過誰穿藍布衣裳。難道如今還沒有青黛?青囊醫館裡沒有青黛,當初進貨時,醫館需要的第一批藥材是 託了梁道斌用了回春堂的渠道購進的。當時她列的單子上的藥材並沒有全部到齊,缺了六七種藥材,這 其中就有青黛,那會她也沒在意,只以為缺貨或者進貨的藥材商種類不齊全。畢竟到了現代能入藥或者 有藥用價值的物種有一萬三千多種呢。現在儘管沒有那麼多,但也不是一個藥材商能囊括得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