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紹義稍有不解,看向阿麥問道:“有何區別?”

  阿麥笑道:“自然大有區別,放過那一萬人馬確實可惜,但若是因放過了常鈺宗和崔衍,大哥卻應感到高興才是,常鈺宗並無大才不足為患,崔衍更只是莽夫一個,放了他比殺了好處更多!”

  唐紹義想了想,也是笑了,說道:“你說得也是,只不過若要退兵還得需衛興點頭才是,他雖重傷在身卻畢竟仍是我江北軍統帥!你身子如何?可是緩過些勁來了?”

  阿麥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說道:“沒事了,這就去吧。”

  唐紹義又看阿麥兩眼,卻是說道:“退兵也不急在這一時,你先吃些東西再去。”

  阿麥肚中早已餓透,但她一來先尋唐紹義已是不對,若是再在他這裡吃了飯再去見衛興,怕是更會引衛興猜忌,當下便說道:“沒事,不在乎再餓這一會,還是先去衛興那裡更好。”

  唐紹義想想也是,點頭道:“也好。”剛出帳門正巧遇到那親兵端著飯食往回跑,唐紹義從他那裡拿了個饅頭塞入阿麥手中,這才帶她一同去尋衛興。

  衛興在帳中見到阿麥活著回來也是高興,安撫了幾句,又細問阿麥逃生的經過。阿麥將這幾天的經歷半真半假地說了一遍,只說是在水中用匕首將鎧甲的牛皮繫繩俱都割斷了才脫身出來,又被水流沖了很遠才爬上岸來,卻又因體力不支昏死了過去,幸好被一戶農家救了回去,這才得以生還。

  恰巧林敏慎正在衛興帳中,聽得連連驚呼,更是驚嘆道:“麥將軍好水性,若是換做他人,怕是早已被那鎧甲拖地沉入河底了,麥將軍竟然還能冷靜地割斷繫繩,果真不一般!”

  阿麥淡淡說道:“形勢所迫也只能拼死一試,林參軍若是落入河中,怕是也能做到的。”

  林敏慎笑笑,正欲再說,卻聽唐紹義說道:“大將軍,我軍已圍困韃子三日,常鈺宗死守雁山,我們再圍下去怕是要弊大於利,一旦韃子豫州援軍趕到,我軍局面將十分被動,不如現在就棄雁山而走,以圖他計。”

  衛興思量片刻後看向阿麥,問道:“麥將軍如何看?”

  阿麥答道:“常鈺宗已不足為患,我軍也已是久戰疲睏,理應找個地方好好休整一番再從長計議。”

  衛興也覺阿麥說的有理,他出烏蘭山時還是豪情萬丈,但經泰興一戰之後受打擊頗重,軍事上對唐紹義與阿麥更為倚重起來,現聽唐紹義與阿麥都建議退兵,便也點頭道:“也好,只是不知退向哪裡休整更為妥當一些?”

  唐紹義想了想,說道:“韃子東西兩路大軍皆被我們所破,向東向西都可行,只是韃子定然想不到我們還會掉頭向西,依我看不如做些向東而去的假象給常鈺宗看,待他豫州援軍到了之後也只當我們向東而走了,騙得他們東去,我們卻暗中西行擇地休整。”

  衛興尚未打定主意,旁邊林敏慎卻是擊掌贊道:“唐將軍好計策,待我們休整完畢,可以從後偷襲韃子豫州援軍,正是一舉兩得之計!”

  阿麥與唐紹義兩人互看一眼,俱都緘默,衛興卻下決定道:“既然這樣,我們就向西退。”

  阿麥與唐紹義齊齊應諾。待出了衛興營帳,阿麥才問唐紹義道:“大哥,你覺得這林敏慎意欲何為?”

  唐紹義輕輕搖頭,道:“一時也是看不透。”

  阿麥沉默片刻,突然說道:“我只覺得他有問題,卻不知是出在何處。”

  唐紹義也是此種感覺,總覺林敏慎此人有些古怪,可卻又講出來他到底有什麼不對。最初時只道他是有衛興罩著來江北軍中鍍金,可這段時日來經歷大小戰役無數,卻越發地覺得此人不簡單。別得暫且不說,只說崔衍兩次闖入中軍,砍傷衛興,擊殺親衛、幕僚無數,而林敏慎卻能毫髮無傷,他運氣便不能單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了。

  唐紹義不善言談,雖心中有諸多揣測,卻不願一一講出,只對阿麥說道:“先別管這些,你先回營吃些東西好好休息,我去安排一下退軍事宜。”

  議和

  阿麥點頭,轉身回營。營中眾人雖已從張士強口中得知阿麥平安歸來,可等真看到了她本人少不得又是一番歡呼激動,就連平日裡不苟言笑的黑面都向上扯了扯嘴角,更別說李少朝與王七等人,皆都笑嘻嘻地圍在阿麥身邊詢問這幾日的經過,阿麥又將在衛興帳中的話大略講了一遍,眾人聽得均是又驚又嘆,直道阿麥是吉人天相,此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阿麥只笑笑,打發了眾人出去,這才讓張士強準備軍裝給她換上,並囑咐道:“我只眯一下,你也不用盯著,一會叫別人來叫我就行,你自己下去也去睡一會,估計等不到下午便要撤退了。”

  阿麥猜的果然不錯,當天下午,江北軍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向東撤退。

  雁山上,常鈺宗得到軍士回報說是江北軍竟然在撤軍,心中驚訝,問身旁的常鈺青道:“七哥,蠻子竟然要撤軍,不會是有詐吧?”

  常鈺青默然不語,他比阿麥到的要早,是趁夜上的雁山,剛把軍中情況理清安排好防務,不想江北軍竟然就要撤軍了。常鈺宗見他沉默也不敢打擾,只在一旁站著,等了片刻後才又聽常鈺青說道:“先去看看再說。”

  兩人走到高處望了望,果然山下江北軍已經拔營向東而去。阿麥這是真要打算守信放他下山,還是另有詭計?常鈺青一時也無法確定了。

  常鈺宗見江北軍是真撤了,不由奇道:“七哥,南蠻子竟是真走了。”

  常鈺青想了想,向常鈺宗道:“你將軍中精壯挑出些,在後追擊江北軍。”

  常鈺宗心中大奇,心道江北軍能這樣穩穩噹噹地走了我就想燒高香了,還要追擊他們?萬一引得他們回來怎麼辦?我再帶著萬兒八千的傷兵殘將在山上貓著?說是豫州援軍這就到了,可咱們都是領兵打仗的人,心裡都知道那點子事,就算我們能捱到援軍來,可我們這幾千口子怕是也剩不下什麼了,我拿自己給別人當墊腳石,我虧不虧啊!

  常鈺宗猶豫了下,還是說道:“若這是蠻子故意引我們上當怎麼辦?我們下山追擊,豈不是正中了他們詭計?”

  常鈺青微微笑了笑,解釋道:“你只擾而不戰,放心,江北軍若是回身反撲,你就再帶兵回來。”

  常鈺宗卻更是糊塗了,問道:“這是為何?”

  常鈺青看向山下正在撤退的江北軍,輕笑道:“多計之人必定多疑,你在後追擊,她必然以為你是故意拖延,怕是會跑的更快些。”

  常鈺宗雖是半信半疑,不過卻不敢違七哥之意,當下便從軍中選了五百精壯出來追擊江北軍。崔衍大腿上被砍了一刀,本坐在帳中養傷,得知消息急火火來尋常鈺青,張口便喊道:“大哥,讓我帶了人去追!”

  常鈺青正仔細地擦拭著阿麥的那把匕首,聞言頭也未抬,只淡淡說道:“不行。”

  一旁常鈺宗更是怒道:“還追!你兩次三番被困,若不是你,七哥怎會被困了這幾日,咱們也不至於又死傷幾千人馬,淪落到此處!”

  崔衍梗著脖子爭道:“這如何怨得我,我早就說一刀砍了那麥穗了事,偏大哥——”

  常鈺青猛地抬頭看向崔衍,崔衍被他凌厲的視線駭得一頓,剩下的半句話怎麼也不敢說出口了,只低下頭小聲囁嚅道:“反正……不能全怨我。”

  常鈺青復又低下頭去,緩緩地擦拭著匕首的刀刃,吩咐道:“鈺宗,你帶人去追擊,切記不要與之接戰。”

  常鈺宗領命而去。崔衍心地瞄一眼常鈺青,見他面上不露喜怒心中越發後悔起來,正思量著怎麼開口,卻聽常鈺青突然說道:“你說的沒錯。”

  崔衍一愣,吶吶地:“大哥,其實……”

  常鈺青抬起頭來看向崔衍,面容平靜地說道:“其實你說的沒錯,我若一見面便殺了她,也就不會中她的狡計,也便沒了後面這許多事。”常鈺青輕輕一曬,站起身來向遠處走了幾步,揚手將手中匕首向山下丟去,轉身對崔衍笑道:“阿衍,下次你若碰到她,直接殺了吧。”

  崔衍一時愣怔地說不出話來……

  盛元四年春,江北軍圍雁山而不得向西而返,常鈺宗出人意料地帶兵追擊,江北軍大將軍衛興怕常鈺宗是故意要拖住江北軍,對其不做理會,只帶兵西返,至小城順平休整大軍。誰知剛到順平不過兩日,軍中竟然收到了朝中聖旨金牌。

  衛興將阿麥與唐紹義兩人俱都招至帳中,出示了金牌,這才說道:“剛剛接到朝中金牌,要我們立即退回泰興。”

  唐紹義與阿麥聽得皆是一愣,不由問道:“退回泰興?”

  “不錯,”衛興點頭,緩緩說道:“朝廷要和北漠議和。”

  “在泰興議和?”唐紹義問道。

  衛興答道:“正是,所以要我軍即刻退向泰興。北漠為表議和誠意已答應將周志忍大軍撤到泰興以北,我軍進駐泰興與泰興守軍一同等待兩國議和。”

  阿麥垂目不語,心中卻翻起驚濤駭浪,議和,竟是要議和!如果議和,她將如何替父親打敗陳起?如果議和,她這兩年來的辛苦與拼命算作什麼?阿麥忽地想起兵出烏蘭山之前徐靜曾問過自己的那些話,他問:“阿麥,你為何從軍?”阿麥知若要說精忠報國自是騙不過老狐狸徐靜的,正想要編些聽起來可信點的理由給徐靜時,徐靜又接著問道:“若是江北無仗可打,若是江北軍不復存在,你將如何?你又敢如何?”

  阿麥一時被他問得瞠目結舌,江北半壁江山都在韃子鐵蹄之下,怎會無仗可打?江北軍屢獲戰功聲勢正壯,又怎會不復存在?徐靜卻是看著阿麥笑了,說道:“你不用答我,你只自己想明白了便可,他日必會用到。”

  當時,阿麥還有些納悶這徐靜為何問出這些奇怪話,現在想來,他定然是早已預料到會有今日議和之事。

  又聽唐紹義憤然道:“還要議和?難道還能議得韃子自己退出靖陽關去?若不是議和,盛元二年時也不會被韃子攻破我靖陽關口!現如今韃子已占了我江北半壁江山,朝中拿什麼來和韃子議和?”

  衛興面色冷靜,只盯著唐紹義冷然說道:“軍令如山!”

  唐紹義迎著衛興的目光,一字一句答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衛興眼中精光閃爍,問唐紹義道:“難道唐將軍要抗旨不尊?還是說打算要擁兵自反?”

  唐紹義被衛興問得一噎,他自小受的便是精忠報國的教育,這樣兩條罪名聽入耳中不亞於驚雷一般,只震得他說不出話來。

  衛興見唐紹義無言以對,又說道:“朝中要議和也有他的道理,周志忍水師已漸成氣候,雄踞泰興對江南虎視眈眈,雲西平叛一直未果,朝中實無力兩面用兵,江北雖有我們江北軍,可我們四面受圍已成孤軍之勢,實難有大作為。我看朝中議和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趁我軍連敗韃子兩路大軍之際,暫時保存我軍實力,待雲西平叛之後再從長計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