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罷,林思樹轉身去拿了個籃子,把每種草藥都拿了一棵擱進籃子,又怕風吹日曬損了藥性,便拿了塊軟布子蓋在上頭。因為她們是有求於人,林思樹又從廚房裡拿了一小罐好酒帶給宋先生——這是杏花村的特產,在十里八鄉都是有名氣的。

  兩人收拾停當,吃了餅子填肚子,便往鄰村的老中醫宋先生家去了,虎子戀戀不捨,一路搖著尾巴跟著,把倆人送到杏花村村口,被王氏喝了一嗓子,它才垂頭喪氣地轉身回去。

  杏花村和宋先生所在的荷花村相距不遠,走路也就是半個時辰的腳程,再加上出發得早,因此也不必特意趕路。

  一路順利,到了荷花村,宋先生一輩子行醫救人,是個很好說話的人,當場把她們送的酒打開灌了一口,樂呵呵地幫林思樹掌了掌眼。

  “芸娘啊,我和你爹多少也算有點交情,你下次來可不必這麼客氣,不過哎,你們村這酒真是好!”

  林思樹哭笑不得,這是古代版的“來就來唄,還買啥東西呢”嗎?

  宋先生咋了咋嘴,回味著酒香,緩緩道:“哎,這草藥都是好的,沒問題。你們采著草藥幹啥用的?可不敢胡亂吃啊,以免藥食相剋。”

  林思樹也不瞞著宋先生,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您放心,我們不拿來吃。我打算自己做些香膏、胭脂什麼的,有些藥材拿不準,怕弄巧成拙了,才來請教您。先生您德高望重、醫術高明,您給看過了,我們也就放心了。”

  宋先生本就是個樂呵的人,一番彩虹屁把宋先生吹得更樂高興了,還友情叮囑她們熬煮草藥的注意事項,哪些草藥疊加使用效果最好、哪些花汁子更容易給胭脂上色之類的。

  林思樹認真地把宋先生說的一字一句都記在了心裡,暗道:宋老師,您這性格,這水平,要是擱在現代,您簡直可以當個中醫博主+美妝博主了有沒有?

  待宋先生交待完,林思樹又把她和王氏之前沒有找到的幾種草藥向宋先生請教了一番,先生也都熱情地解答了。

  聽先生一席話,勝過自己翻十年醫術啊!

  從宋先生家裡出來的時候,林思樹感覺自己腳下的路不是鄉村小道,簡直就是通往財富的康莊大道了!

  王氏也很高興,步子都比來的時候輕盈了許多,姑嫂兩人眼睛裡都閃爍著見錢眼開的光芒。

  回杏花村的路上,姑嫂兩人談笑風生,心曠神恬一,似乎連迎面吹拂的秋風裡都飄散著即將暴富的氣息。

  這種歡天喜地的氛圍持續了一路,在她們走到杏花村村口的時候,卻戛然而止了。王氏心想,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她之所以非要陪著林思樹出門,就是怕遇上這糟心事兒!

  第25章 夫君去當太監了我怎麼

  林思樹和王氏說說笑笑地回到杏花村, 遠遠地就看見村頭的皂角樹底下聚在幾個農婦一邊說閒話一邊做著手裡的針線活計。

  那群婦人中, 有個正是劉子卿的舅娘李氏。

  這就很尷尬了……

  原先劉子卿在的時候, 成芸和劉子卿的舅舅家關係雖算不上多好,至少表面上是過得去的。

  可劉子卿這麼一走了之,成家和劉子卿舅舅家的關係就有些微妙了。

  即便成家人拼了命地想把劉子卿的去向捂得死死的, 可紙里包不住火,誰知道是哪個鄰里偷聽了牆根,沒幾日就有風聲傳了出去。

  眼下還未到收莊稼的時候, 村婦們大多都閒在家裡納鞋底縫棉襖,慢悠悠地準備著過冬的衣裳。

  一個人在家做針線活的時候最是無聊,因而農婦們都喜歡聚在一起,一邊八卦著村裡的家長里短, 一邊做針線。

  往年只有些諸如誰家兒子不孝啦、誰家兒媳婦生不出兒子啊之類的小八卦。

  與往年的小打小鬧相比, 今年劉子卿入宮當太監的消息可以說是十分勁爆,擱在現代那就是上熱搜的火爆程度。

  吃瓜群眾熱情非常,跟過年似的,把劉子卿當太監去了的消息這麼一傳十十傳百,好似平地一聲雷,把整個杏花村都雷得外焦里嫩!

  這麼大的事兒, 傳得劉子卿舅舅和舅娘耳朵里, 那可真是宛如晴天霹靂啊。

  劉子卿這好端端一個兒郎,相貌英俊, 又有出息、會讀書,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不說, 還被鄉里舉了孝廉,分明有著大好前程,往後指不定是要光耀門楣的,怎麼就能突然鬼迷心竅呢?

  舅舅又急又氣,簡直要吐血。這糟心玩意兒,要他怎麼向九泉之下的姐姐和姐夫交待嘛!

  舅娘則更是擔心自己一家的名聲和顏面,畢竟劉子卿是他們的親戚,鬧出這種騷操作,夠整個杏花村笑大半輩子的,她的臉上怎麼掛的住!

  本該走陽關大道的好外甥“另闢蹊徑”走上了岔路,舅娘牙痒痒,暗恨成老先生和成芸,要不是這父女倆給劉子卿灌了迷魂湯,他怎麼會瘋到這個地步!害得她要被人指指點點的議論!

  因而,舅娘便把這筆帳算在了成家人身上。

  王氏和林思樹走近皂角樹,倆人都瞧見舅娘了。

  王氏當即變了臉色,她可還記著成老爺子出殯的那天這位潑婦怎麼鬧騰過,當下便扯了扯林思樹的胳膊,拉著她就要快步往家走。

  林思樹也知道舅娘的脾性,低了頭,腳底抹油,準備當做無事發生,悄咪咪地飄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