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位尚書學識淵博,又有處理大梁事務的豐富經驗;林思樹雖然初出茅廬,但因為歷史因素自帶優越性。

  可以說是一場曠古爍今的思想激盪了。

  三人各有所長,一通談話下來,彼此都獲得了不少啟發。

  ***

  聽尚書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是這自家後院的事兒卻不是前朝臣子幫得上忙的。

  兩位尚書滿懷激情地退下之後,徒留林思樹一個人枯坐御書房。

  按照系統的指示,她似乎應該去皇后宮裡用個晚膳,然後就不走了,和皇后醬醬釀釀,做些能生孩子的事情。

  可是林思樹死活不敢。

  她害怕。

  她倒不是怕皇后能把她怎麼樣。她那浮誇的演技不是連老王爺的法眼也瞞過去了嗎,皇后一個深宮婦人,還能比老王爺更嚇人嗎?

  說到底,皇后再怎麼尊貴,也是建立在原主是皇上的基礎上的。

  夫妻兩個地位天生不對等,就算要怕,也該是皇后怕她林思樹才是。

  可林思樹就是怕。

  她沒有證據證明皇后暗戳戳地剝奪了其他嬪妃的生育能力,她也沒勇氣當面質問皇后究竟有沒有害過別人。

  林思樹的腦海里像過電影似的閃過她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和皇后有關的所有畫面,她不得不承認,她對皇后是很有好感的。

  不只是好感,她對皇后,還帶著幾分憐惜和悲憫。

  林思樹想,她真正害怕的,大概是她所有的惡意猜測都是事實。

  她害怕的是,那個在皎皎月色下低聲咽淚的小姐姐同時也是個辣手無情的劊子手吧。

  ***

  天色漸暗,已經過了晚膳時間。

  林思樹在御書房裡捧著一本《大梁國史》看,裡頭記載著從高祖皇帝開國的壯舉,直到先帝統治下海清河晏的盛世景象。

  想到原主死後,他的生平作為也將被記載下來。林思樹心裡泛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動。

  好像她跨越千百年而來,做了一點微乎其微的事情,而她的所作所為或許就會幻化成史書里的幾行字句,帶著筆墨香氣,氤氳繚繞,一直流傳到千百年之後。

  或許就在她最常光顧的市圖書館裡,在那些無人問津的故紙堆里,在薄薄的塵埃底下,有某一頁發霉的紙張上,就記載著關於她林思樹的一筆。

  這真是一件浪漫且孤單的情感。

  林思樹心中暖流翻湧,立志要好好治國,天天向上——否則大梁朝的史官以後寫原主的生平,豈不是只能寫三件事:一,皇上酷愛煉丹;二、皇上是個叔寶男;三、皇上不孕不育。

  她撲哧一笑,心想,一個皇帝被這麼記在史書里遺臭萬年的話,那可真是既悲慘又搞笑了。

  林思樹這邊腦洞跨越千百年,慈寧宮裡的太后娘娘聽說她的寶貝皇兒還沒用晚膳,便遣了嬤嬤送粥過來。

  送粥的嬤嬤林思樹認的,正是上次送藥酒的那位……

  因為藥酒的作用太令人印象深刻,所以這位嬤嬤笑眯眯地把手裡的食盒打開時,林思樹還有些心有餘悸。

  有藥酒的前車之鑑,林思樹心有餘悸,不得不尋思:這回送來的這碗粥里該不會又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吧。

  老嬤嬤低眉順眼,有板有眼地傳遞著慈寧宮老母親的一片慈母之心。

  “皇上,這是太后娘娘親自熬製的紅棗栗子粥,吩咐奴婢給皇上和皇后娘娘各送一碗。”

  棗栗子棗栗子,諧音“早立子”,意在祈願早生貴子,兒孫滿堂。

  林思樹嘴角輕輕抽了抽,心道:太后娘娘真是有特殊的催生技巧,比現代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你瞧瞧,人家太后娘娘也不直接說“你趕緊給老娘生個大胖孫子!”,而是一粥一飯都能給你安排上催生的寓意。

  真是防不勝防呢。

  慈母手中粥,兒子心發愁。

  林思樹一勺一勺地往嘴裡送粥,紅棗和栗子都煮得軟爛,香香糯糯的,因這兩樣食材本身有甘甜氣味,所以沒有另外加糖,口感剛剛好。

  說是一碗粥,宮裡的精緻白玉碗盞很小巧,不比東北燉菜的大海碗,於是林思樹很快就喝完了。

  溫粥下了肚,也該去皇后宮裡履行義務了,要不然太后娘娘這粥不是白送了嗎。

  林思樹一路往皇后宮裡去,得了消息的淑妃娘娘大怒,把手裡的被子直直擲向來報信的小宮女的額角上。

  眼看著鮮血順著小宮女的頭髮往下流,淑妃眼底也跟著泛上了猩紅。

  第13章 朕不孕不育

  到了皇后宮裡,林思樹還未來得及擺好表情,就見皇后親自迎了出來。

  “皇上,臣妾不知道皇上要來,方才聽說皇上還未用過晚膳,臣妾這就命人準備。”

  林思樹自然地“嗯”了一聲,也不去攜皇后的手,自顧自地走了進去,斜靠在軟榻上,從袖口裡掏出那本《大梁國史》來,裝模做樣地翻開了。

  說是讀書呢,實際上林思樹的心思一點兒都不在書上。因為她視線沒有聚焦,書頁上工整的小楷都化作歪七扭八的蠕蟲,放大、變虛,一個字兒也讀不進去。

  等到晚膳擺上來的時候,林思樹的視線還停留在初始的那一列文字上。

  她不知道該和皇后聊什麼,更不知道該用怎麼樣的表情和態度來面對皇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