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哪知這頭老先生的話方落下,另一頭門外便傳來一陣急促敲門聲。低沈迴蕩的聲響穿透大門,穿過天井,直撲大廳而來,屋內頓時又陷入一陣肅殺的沈寂。
「日本人……這麼快就找上門來?」
張搴暗吃一驚,馬上向江龍和馬家二老比了個手勢,江龍迅速悄悄移向大門後。
此時敲門聲又起。低沈的敲門聲,在寧靜的清晨時分,猶如蘇州城外寒山寺的晨鐘般嘹亮,一聲聲如萬斤重錘敲打在眾人胸口,幾至叫人肝膽俱裂。
鬼使神差
南京 1940年
捺住胸口的迸跳,江龍掏出懷裡的□□,頂著厚大的木質大門,對著即將而來的變局,額頭汗珠直若雨下。馬大娘叫這轉變,嚇得更是手足失措,臉龐瞬間像是灑上一大把的白色麵粉,全身直打哆嗦,嘴唇顫慄不止,半響卻開不了口。張搴輕捺住馬大娘肩頭,使了個眼神,大娘這才回神,連吞了數回口水,這才出口。
「誰呀?誰呀?」
然而門外,半響沒回音。這會屋內氣氛更加緊繃,山雨欲來之勢,叫屋內諸人各個是臉色慘白,像似剛上了白妝的京戲臉譜。
張搴趕緊再對馬大娘又使了個眼神,大娘出手捺住碰跳胸口,再度發著顫抖嗓門開口:「誰呀?是誰呀?」
半響沉默後,一聲晴天霹靂破門回應。
「是我呀!順子!我爹要我過來看看有什麼須要幫忙的地方?」
眾人懸掛在半天高的心頭,頓時若冰雹落地,各自吐了口氣,剎時笑顏再展。江龍連喘了數口大氣,搖著頭,出手舉起門閂,把門打開。但見順子手中提著一個大包袱。
江龍怒瞪著小童,悻悻然開口:「我們好得很。只差點……沒叫你這小子……給“嚇死”!」
順子張著一雙無辜大眼,一頭霧水,不明白江龍所言為何,猶傻呼呼問道:「嚇死?大叔,你說誰給嚇死?」
「沒事!」張搴隔空接腔回答。
順子猶一臉困惑看著主人和兩位客人。
「我爹說,怕你們肚子餓了,要我趕緊送早點過來。」
順子打開包袱,亮出了燒餅油條。見此情形,張搴心中一陣暖意,趕緊掏出鈔票要交給順子。但順子一個子地搖頭,說什麼也不肯把錢收下,應道:「我爹說不能收你們的錢。我得趕緊回去幫忙。」
不及攔下這孩子,順子又一轉身,一溜煙地溜出大門。江龍只得趕緊又將門關上。
一陣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過後,大夥收拾起驚魂甫定的情緒。這時馬大爺提了口氣,緩緩情緒,再度開口:「放心。日本人查不到這裡的。」
老先生的話引起二名來客的好奇。大娘這時提著開水、茶具,從偏房回到大廳,開始為三人沏茶。
老先生氣定神閒正坐中堂,猶如草船借箭的諸葛孔明端坐在大堂之中,鎮定開口:「二位請用茶,還沒吃早餐吧?」
大娘迅速將燒餅和油條遞到張搴和江龍面前。
「孩子們……早離開南京去大後方。這屋子現在就剩下我們兩個老骨頭。就算鬼子真要來硬的,也沒什麼好擔心,橫豎不就……兩條老命!」
老先生的口氣沒有恐懼,只有一股堅強的宿命,如疾風勁草般叫人動容。啜了口茶,接口又道:「我也不暪二位。日本人的事情,我早知道了。」
張搴和江龍聞言一臉詫異。
「你們去過牛首山,山下有個小村落吧?!」
二名來客點頭。
「村子叫做鄭家沖。裡頭的村民是當年鄭和部屬的後人,受封在那地方,擔任守墓的工作,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幾百年來,一直和我們保持連絡。日本人在那裡搞什麼名堂,鄭族長早就派人傳消息告訴我了。所以,鬼子們的一舉一動,我們全一清二楚……不管他們想搞什麼壞事,肯定是白費工夫。」
二人聽老先生這麼一說,心中謎團如昨夜的雲破月開剎時解了大半,難怪老先生一副泰然自若、八風不動的樣子。
「我已經一把老骨頭,原本沒什麼好掛心。這回鬼子不管想打什麼主意,肯定不會成功。早先鄭家沖那頭來人告知這檔子事,我心中便已有了主意,所以先把……族譜調了包。日本人拿去的那本族譜是假的,就算是找破了頭,也查不出什麼名堂來。為了避去麻煩,就連我家老太婆也不知道。」
馬大娘聞言自是好生埋怨,怒瞪了馬大爺一眼。可老先生全不在意,繼續悠然開口:「不過,還是不得不小心一點。方才出言冒犯兩位,真是失禮了。」
馬大爺不愧老謀深算,平心靜氣將源由一一道來。兩位外客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一切全在老先生的掌握之中。咱們倆是剃頭擔子一頭熱……瞎操心。」
江龍這會火氣也全消,脫口叫道:「是呀。咱們這叫『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屋內爆出一陣笑聲。
老先生停頓了會,望著對座的張搴:「張博士,這趟來中國,不會只為了我先人的墓園來的吧?」
老先生果然見過大風大浪,一出言便一擲中地。
「大爺問得是。我這趟來中國是為了找尋一些關於中國明朝『內承運庫』的資料。」
老先生搖頭。
「這個……我恐怕使不上力。張博士,我雖是鄭和、馬三寶的後人。但除了從族譜上知道有這麼一位偉大的先人外。其他的事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記載。你所說的『內承運庫』。那是……皇宮大內的事情,我們一般小老百姓,可就更不知道了,真是抱歉得很。」
老先生回得誠懇直接。張搴倒也沒有太多意外。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政治的中心北遷。皇家大內之事,南京所留不多。後來又逢太平(天國)軍、湘軍、及日本人三次兵禍殺戮屠城。許多史跡早是人事全非。難怪日本人連查族譜的這般亂槍打鳥的招術都使上,可見這差事的困難度極高。但張搴明白日本人的民族性向來小心謹慎,若沒有可靠的原因理由,斷不會草率行事。雖沒查出重要線索,但碰上鄭和後人,對張搴而言,這趟的示警之行,倒也不是全無收穫。既有來到了龍王廟前,索性把握機會將所有疑惑問個明白清楚。
張搴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及組織思緒,然後開口:「大爺。有件事,想向您冒昧請教打聽,但怕是得罪失禮。」
老人摸了摸半長不短的斑白鬍子,嚴肅的臉龐展著和氣。
「你說吧!我知無不言。」
「那我就得罪了……老爺子……歷史上有個傳聞,說牛首山上的鄭和墓穴,是個衣冠冢,是個空穴,不知傳言是真是假?」
「張先生,這點我可以確實回答你。墓穴不是衣冠冢,是確實有先人真體。話是祖宗們傳下來的,鄭家沖的族長也知道這事。沒想到平平靜靜躺了幾百年,現在叫鬼子給騷擾……」
老先生臉色一沈,眼神間滿布著怒火和哀傷:「都是我們子孫,不肖啊!連個先人墓地都保不住。」
「日本人……這麼快就找上門來?」
張搴暗吃一驚,馬上向江龍和馬家二老比了個手勢,江龍迅速悄悄移向大門後。
此時敲門聲又起。低沈的敲門聲,在寧靜的清晨時分,猶如蘇州城外寒山寺的晨鐘般嘹亮,一聲聲如萬斤重錘敲打在眾人胸口,幾至叫人肝膽俱裂。
鬼使神差
南京 1940年
捺住胸口的迸跳,江龍掏出懷裡的□□,頂著厚大的木質大門,對著即將而來的變局,額頭汗珠直若雨下。馬大娘叫這轉變,嚇得更是手足失措,臉龐瞬間像是灑上一大把的白色麵粉,全身直打哆嗦,嘴唇顫慄不止,半響卻開不了口。張搴輕捺住馬大娘肩頭,使了個眼神,大娘這才回神,連吞了數回口水,這才出口。
「誰呀?誰呀?」
然而門外,半響沒回音。這會屋內氣氛更加緊繃,山雨欲來之勢,叫屋內諸人各個是臉色慘白,像似剛上了白妝的京戲臉譜。
張搴趕緊再對馬大娘又使了個眼神,大娘出手捺住碰跳胸口,再度發著顫抖嗓門開口:「誰呀?是誰呀?」
半響沉默後,一聲晴天霹靂破門回應。
「是我呀!順子!我爹要我過來看看有什麼須要幫忙的地方?」
眾人懸掛在半天高的心頭,頓時若冰雹落地,各自吐了口氣,剎時笑顏再展。江龍連喘了數口大氣,搖著頭,出手舉起門閂,把門打開。但見順子手中提著一個大包袱。
江龍怒瞪著小童,悻悻然開口:「我們好得很。只差點……沒叫你這小子……給“嚇死”!」
順子張著一雙無辜大眼,一頭霧水,不明白江龍所言為何,猶傻呼呼問道:「嚇死?大叔,你說誰給嚇死?」
「沒事!」張搴隔空接腔回答。
順子猶一臉困惑看著主人和兩位客人。
「我爹說,怕你們肚子餓了,要我趕緊送早點過來。」
順子打開包袱,亮出了燒餅油條。見此情形,張搴心中一陣暖意,趕緊掏出鈔票要交給順子。但順子一個子地搖頭,說什麼也不肯把錢收下,應道:「我爹說不能收你們的錢。我得趕緊回去幫忙。」
不及攔下這孩子,順子又一轉身,一溜煙地溜出大門。江龍只得趕緊又將門關上。
一陣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過後,大夥收拾起驚魂甫定的情緒。這時馬大爺提了口氣,緩緩情緒,再度開口:「放心。日本人查不到這裡的。」
老先生的話引起二名來客的好奇。大娘這時提著開水、茶具,從偏房回到大廳,開始為三人沏茶。
老先生氣定神閒正坐中堂,猶如草船借箭的諸葛孔明端坐在大堂之中,鎮定開口:「二位請用茶,還沒吃早餐吧?」
大娘迅速將燒餅和油條遞到張搴和江龍面前。
「孩子們……早離開南京去大後方。這屋子現在就剩下我們兩個老骨頭。就算鬼子真要來硬的,也沒什麼好擔心,橫豎不就……兩條老命!」
老先生的口氣沒有恐懼,只有一股堅強的宿命,如疾風勁草般叫人動容。啜了口茶,接口又道:「我也不暪二位。日本人的事情,我早知道了。」
張搴和江龍聞言一臉詫異。
「你們去過牛首山,山下有個小村落吧?!」
二名來客點頭。
「村子叫做鄭家沖。裡頭的村民是當年鄭和部屬的後人,受封在那地方,擔任守墓的工作,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幾百年來,一直和我們保持連絡。日本人在那裡搞什麼名堂,鄭族長早就派人傳消息告訴我了。所以,鬼子們的一舉一動,我們全一清二楚……不管他們想搞什麼壞事,肯定是白費工夫。」
二人聽老先生這麼一說,心中謎團如昨夜的雲破月開剎時解了大半,難怪老先生一副泰然自若、八風不動的樣子。
「我已經一把老骨頭,原本沒什麼好掛心。這回鬼子不管想打什麼主意,肯定不會成功。早先鄭家沖那頭來人告知這檔子事,我心中便已有了主意,所以先把……族譜調了包。日本人拿去的那本族譜是假的,就算是找破了頭,也查不出什麼名堂來。為了避去麻煩,就連我家老太婆也不知道。」
馬大娘聞言自是好生埋怨,怒瞪了馬大爺一眼。可老先生全不在意,繼續悠然開口:「不過,還是不得不小心一點。方才出言冒犯兩位,真是失禮了。」
馬大爺不愧老謀深算,平心靜氣將源由一一道來。兩位外客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一切全在老先生的掌握之中。咱們倆是剃頭擔子一頭熱……瞎操心。」
江龍這會火氣也全消,脫口叫道:「是呀。咱們這叫『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屋內爆出一陣笑聲。
老先生停頓了會,望著對座的張搴:「張博士,這趟來中國,不會只為了我先人的墓園來的吧?」
老先生果然見過大風大浪,一出言便一擲中地。
「大爺問得是。我這趟來中國是為了找尋一些關於中國明朝『內承運庫』的資料。」
老先生搖頭。
「這個……我恐怕使不上力。張博士,我雖是鄭和、馬三寶的後人。但除了從族譜上知道有這麼一位偉大的先人外。其他的事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記載。你所說的『內承運庫』。那是……皇宮大內的事情,我們一般小老百姓,可就更不知道了,真是抱歉得很。」
老先生回得誠懇直接。張搴倒也沒有太多意外。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政治的中心北遷。皇家大內之事,南京所留不多。後來又逢太平(天國)軍、湘軍、及日本人三次兵禍殺戮屠城。許多史跡早是人事全非。難怪日本人連查族譜的這般亂槍打鳥的招術都使上,可見這差事的困難度極高。但張搴明白日本人的民族性向來小心謹慎,若沒有可靠的原因理由,斷不會草率行事。雖沒查出重要線索,但碰上鄭和後人,對張搴而言,這趟的示警之行,倒也不是全無收穫。既有來到了龍王廟前,索性把握機會將所有疑惑問個明白清楚。
張搴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及組織思緒,然後開口:「大爺。有件事,想向您冒昧請教打聽,但怕是得罪失禮。」
老人摸了摸半長不短的斑白鬍子,嚴肅的臉龐展著和氣。
「你說吧!我知無不言。」
「那我就得罪了……老爺子……歷史上有個傳聞,說牛首山上的鄭和墓穴,是個衣冠冢,是個空穴,不知傳言是真是假?」
「張先生,這點我可以確實回答你。墓穴不是衣冠冢,是確實有先人真體。話是祖宗們傳下來的,鄭家沖的族長也知道這事。沒想到平平靜靜躺了幾百年,現在叫鬼子給騷擾……」
老先生臉色一沈,眼神間滿布著怒火和哀傷:「都是我們子孫,不肖啊!連個先人墓地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