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就在這時,李景和的絕症終於發作了,他當即病倒在了診所之中,命懸一線。

  鍾叔從李宅趕到診所之時,發覺鄉民早已走了個乾淨。

  唯獨剩下李景和躺在桌上,他想要去喊醫生,可此去城中的另一家醫館來去要有半個時辰。

  而且,自從“潤木堂”開張以來,那家醫館的赤腳醫生早就對他恨之入骨。

  正當他如油鍋上的螞蟻一般之時,從醫館外卻來了一個身著白色狐裘的男人,他對鍾叔說,乃是一名遊方的藥師,途經此地,聽聞此事,特來救治。

  說著,不由分說,將李景和抱起,往醫館外走去。

  ……

  “六年之後,等我再見到三公子之時,李府浩劫已過,他卻猶如換了個人,他的身體康健,言談溫和,但我卻知道,他早已不是那個三公子了。”老人長嘆了一口氣。

  “他在城中行了一年醫,贏了滿堂的喝彩,隨後卻將潤木堂的牌子搬上了李家山,就在此隱居。

  偶爾有人打聽到他的住處,請他施針救人,他也欣然接受,他醫術高明,卻不慕虛名,

  再也沒有出過以前一般的禍事。”

  沈約默然,他望向身後,少年站在門邊,他的眼淚已經止住,一言不發地望著門內,如同失了魂魄一般。

  沈約輕聲說道:“老丈,你可知道那個白狐的根底。”

  老人說道:“我曾聽說三少爺說過,那狐狸應當是鳳岳山土生土長的靈物,硬要說,謙遜知節,與傳聞之中並不相同。”

  沈約點了點身後的少年問道:“老丈,那白衣人與他是否相像?”

  老人眯起眼,打量了李練兒一眼,終究搖了搖頭。

  “此事已有六年之久,那白衣人的容顏如何,老漢我記不太清了,只是卻不如這位公子秀麗,不過沈道長既然來了,

  李府之中確實有一件怪事,道長能否幫忙前去查看一二。”

  沈約望向面前的老者,門外傳來幾聲鴉鳴,振翅之聲傳來,待到他回首之時,已經全無了動靜。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大章取自《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算是龍陵暗搓搓的想念吧。第二大章取自《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算是.....,嘿嘿你們猜!

  第9章 二子乘舟(一)

  李宅偌大的基業,毀於十年前的水火。

  沈約跟在老者身後,望著一片斷壁殘垣,沒來由的一陣嘆息。

  入門之處,他仍記得那是一片假山枯水,他與丹羽兩人被邀請來李家做客之時,李員外還對這等景象頗為得意。

  如今山石破碎,水池瀑流盡皆斷流。

  人已作古,家舍哪能如故?

  他沒來由地想起了甘城後山,那靠近綿綿不絕大山的角落,遍植桑麻花果,溪水叮咚,小魚競躍。

  他坐在舊友的肩頭,穿過高懸的瀑布,淌過雨季泛濫的湖泊,循過高山仰止,也登過險峰。

  “少時讀《黃庭》,洞玄而作歌。”他想起,提筆寫下一句,便已是不忍卒讀。

  桃李春風,抱花論道,抵不過,枯榮舊草,一把大火。

  沈約嘆了口氣。

  “沈道長,你們道門之中,是否有一個身著黃衣的門派。”走在前頭的老人忽然問道。

  沈約停下腳步,怔怔地望著他的背影。

  “三少爺……還有他都說過,他們都曾受過一個黃衣道人的點撥,若是沒有他送來地方志,三少爺也不會知道,

  有那麼一個地方生了奇花異草。他也不會知曉三少爺有難,特來救助。”

  沈約笑了笑,手掌卻捏緊,輕聲說道:“那是我們的同門,是道門之中一個名門正派,只不過,不大出世,老丈放心。”

  太平道,太平道,到處都有他們的影子。

  黃衣道人,他忽然覺得這些事都不簡單,但卻沒有什麼辦法,把一切都串聯起來。

  巨大的漩渦已經被人無意間打開。

  至於如何,沈約不想去想,也不想去猜。

  “天塌下來,有高個兒的頂著。”而自己現在連道門中人都算不上了,管他太平道攪得洪水滔天,又與他何干?

  老人呵呵一笑,忽然停下腳步,指了指前方,說道:“沈道長,就是這裡。”

  他緩緩讓出半個身子。

  沈約看著面前的平地,被人用不知是什麼黑色的液體,劃出了一個巨大的陣法。

  而中央又深深塌陷了下去,形成了一口深不見底的枯井。

  沈約沒來由地想起龍君一本正經地和他說起陣法之時的表情,他笑一笑或許會好看許多罷?

  他想了想,將這個念頭從腦海里抹了去。

  別開玩笑了,堂堂統轄內陸水系的龍君哪裡會笑?

  若是龍君笑了,恐怕洞庭水府當日都能炸開了鍋去。

  畢竟,據龍君那個無良妹妹透露,她自出生以來,就沒見過她這個素來寡淡的二哥笑過一次,就連父親與爺爺也都說過,龍君從小到大,都是神情平平,好似萬般事故,都難以動其心,饒其意。

  想來也是因著這份不苟言笑,與一絲不苟的行事風格,他才能從家長手中繼承了龍府龍君的名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