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予之每次得空前去購書中心,每每發現高樓內裡層層,皆有喜愛讀書之消費者,或席地而坐,或倚靠書櫥。予觀此一番熱鬧,尚感傳統閱讀,希望猶存矣!

  現代社會,快速閱讀,時政新聞,關鍵信息,內容無不短小精悍,篇章亦是言簡意賅。究其原因,眾所周知。此種變化另外衍生了許多新興之蓬勃產業,隱蔽之不法交易,又是萬象叢生,利弊共存。

  全不予論,專談閱讀!

  傳統與現代,閱讀的方式,利弊尤其鮮明也。

  傳統閱讀,紙質書籍,是實體之物,白紙黑字,追本溯源是人與物的勞動果實。

  現代閱讀,電子書籍,是虛擬之物,代碼程序,歸根結底是0與1結合的新產品。

  前者攜帶不便,最多只能拿上幾本,難懂不識之生字怪詞語,但質感強烈,且不傷眼力。

  後者攜帶輕易,存貯書籍極其眾多,生僻字眼單詞線上即查,但毫無質感,且損傷眼力。

  方式,自主選擇;利弊,唯均衡也!

  ☆、犁田耕地

  世無艱難,何來人傑。

  天下之物倍加磨冶,皆能變換本質,別生精彩,何況人之於學。

  天下凡事倍加用心,皆能努力達到,求得成功,何況人之修身。

  人若不斷修己,誠對四方;求真務實,持之以恆,使其與時合,與境合,與人合,何患不能建功立業。

  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期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博。大地數萬里,不可紀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財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思奮爭。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

  以上之言,皆為予從《曾國藩全集》一書之中,摘抄得來,冰山一角。

  前人之評價曾國藩,多矣:

  中興重臣,毀譽參半!

  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予之不想獨論此位晚清文臣武官,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敕封一等毅勇侯,原因亦是很多,不說也罷。但其影響地位,尤於近代,位極人臣,忠孝不二,學問文章,人品才華,獨領風騷矣。

  其餘不論,專提此人讀書筆記之方法論,乃是“看讀寫作”四字——看即博覽群書,讀即反覆誦讀經典,寫即寫字快速,作即勤於動筆為文。

  予之理解,或有偏差,看——原原本本閱讀全文,抱以查找錯別字之心態,一字一字之瀏覽;讀——大聲朗誦,力道鏗鏘,仔細感受經典所表達之意境,手舞足蹈;寫——旁記讀書心得,所思所想立馬寫於書上,日後回顧,定有斬獲;作——即是創造,寫文章也,無論日記短文,心情長篇,多多益善。

  嗟乎!

  看讀寫作,猶如犁田耕地,日日不輟,其能親身實踐如曾國藩者,予於今人,從未聞也!

  ☆、莫名焦慮

  近一段時間,予之焦慮感極其嚴重,到了有欲有求的瘋魔境界,危險在步步接近!

  予之肯定,此一種感覺出現亦很莫名,想有可能瀏覽網文時聞密切相關,總之根源未定,思緒已亂,有苦難言。

  最明顯之變化,已不能再堅持日日執筆疾書,隨筆斷更頻繁,此謂予之內心抗拒,猶如文鋒似刀山,詞字如火海,不願觸及,畏懼之感油然而生。

  堅持二字,真是很難,日日堅持,難上加難。

  客觀環境之影響,尚可理解,主觀意志之鬆懈,難以鉗束,以致予之落魄潦倒。

  老生常談,見多不怪,予所焦慮者,一為年歲,二為本領,何為主,何為次,顯而易見。

  此有因之病,卻是無藥之症,後悔當初,為時已晚,風華正茂曾年少,人老花黃事無成。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前人有言在先,後人終不醒悟,予之錯。

  人說,越長大之越能看開事物,或謂心態放平,不貪不痴不嗔不怒不枉,最重要是不計較。

  依予之論,引述知乎之問: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此一問,可謂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又如畫龍點睛,一擊即中要害點。但生活之苦,貌似包含學習之苦,後者包含於前者。生活是什麼?生活是學習、工作和社交的總集合,簡單謂其為數學關係,複雜構之為綜合反應,各有特徵相貌,線條輪廓。

  予之常問常答:

  出路在哪裡?路在自己腳下!

  本領恐慌是什麼?是消失了的萬能充電器!

  若談焦慮本身,儼然成一病症,真無藥可救乎?非不治之症耶!

  嗚呼!

  花有重開日,人已無少年。

  莫名雖無時,焦慮何太急。

  ☆、苦是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