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跟部隊交換好了需要的物資,基地內的需要再度解決的一部分,兩個大型水庫已經成型,三個池塘溫室全部完工,基地外圍圍牆外,每隔一百米纏上一大圈帶刺的鐵絲,那鐵絲密集,兩三米高,就算是一直蒼蠅飛進來也要繞上一會兒,人進來更加困難。

  封子宣沒事的時候看看那基地內部的現狀,維持生活基本足夠了,還要拓展其他的生活必須。

  設定計劃,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發電站,這個發電站主要是燃燒發電,剩下的還需要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等等的協助。

  牲口的數量尤其是雞鴨鵝,利用種蛋繁殖速度驚人,兔子更是平均一兩個月一窩,糞便的數量尤其多,建立了兩個大型的沼氣池,先給九重仙境通上煤氣,剩下的交給沼氣發電機,總之是物盡其用。

  而糞便發酵後的殘渣,又是最天然的肥料。

  今年吃的肉類多半是以雞鴨鵝和兔肉為主,一個星期能吃一兩次豬肉,羊肉和牛肉沒有,但是有牛羊奶。

  這日積月累的兔毛就攢下來不少,鞣製過後有懂得做衣服的老人,加上些棉花,做一些兔毛棉襖。不要求多好看,主要還是保暖。

  兔毛攢下來的多,可做一件成年人的大衣保守估計需要二十張兔皮,這麼算下來就不夠用了。先做出來都是緊著老人和孩子穿的,然後是女人,最後才是糙老爺們。

  去年冬天多冷所有人都是心有餘悸,兔毛保暖,冬天能穿上這麼一身,那安全感是絕對的。

  村里會用皮子做衣服的也就一兩個老人了,安排一些手巧的女人跟著學,做出來的速度也快。

  另外還有鵝絨和鴨絨,按照這個速度,在入冬前基地內人手一件兔毛大衣或羽絨服是來得及的。

  東北人不缺羽絨服,可家裡的羽絨服多半是商場裡買來的,為了美型裡面的絨都不是很多,正常的冬天是沒問題,可要是酷寒的時候,根本抵禦不了。

  最新做出來的,都是不求樣式,只求保暖就足夠了。

  基地里規定每個月可以請兩天的假,可以休息,也可以出門去探望親戚,這兩天屬於“帶薪休假”,因為出門的花可以領到當天的伙食一起帶出去。

  所有出門看過親戚的人們,回來干起活來都更加賣力了。因為再基地內沒有什麼感覺,只有走出去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身被基地保護的有多好。

  地里的玉米已經開始抽棒了,土豆還未可知,這兩個月都沒怎麼下雨,靠的全是灌溉,用河水或井水。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村里人幾乎是每天都要地里看一下莊家。

  又過去了一個多月,這時候村裡有了一個令人絕望的發現。

  著玉米棒子……好像長不大。

  一開始發現的是一個孩子,因為他淘氣,看著地里的玉米並不大,這時候的玉米哪怕不是糯玉米,烤了吃也很嫩的,所以偷摘了兩棒去烤,結果撕開了玉米葉看裡面的玉米,玉米粒已經很硬了,用指甲掐開裡面成粉,已經開始幹了。

  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苞米竟然長不大了。

  第76章

  村民們的絕望可想而知, 家家戶戶都查看自家的苞米地,撕開葉子看看裡面。今年春天來的早,按理說長了這麼長時間, 是到了成熟的時候了。

  之前看著棒子小, 還以為是地里的莊家順應節氣,要等到今年正常的秋天才會成熟, 所以長得慢了,可現在一看根本不是長得慢, 而是只能長這麼大。

  封子宣在村里走了一圈, 就能聽到不少哭聲, 發現這件事情以後,村里剩下的一部分村民一大半都找到了封子宣,想要加入基地。

  老天爺已經不給活路了, 封子宣至少還有仙兒在,不管以後會是什麼樣,至少眼下不會被餓死。

  封子宣一連幾天都會去地里看看玉米,玉米葉明顯已經發黃了, 已經成熟了。封子宣沒有再猶豫,全部進行收割。

  人工消耗的時間太多了,基地內還有很多事情。剛要要建立一個小型的發電站, 封子宣拍板決定全部使用機械收割。

  機械收割玉米速度十分快,弊端就是會將玉米杆破壞打碎,而且在玉米粒上會有一定的損失,哪怕是最好的收割機器, 也會在地里掉落一些玉米粒。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一畝地玉米產量能有一二百斤就不錯了,損耗一粒玉米那都是心疼的,封子宣卻覺得人力更加珍貴。

  要建立一個小型燃燒發電長,燃料就是首要解決的條件,除了煤炭,玉米杆也是極好的燃料。同樣玉米杆也是餵牛的好東西,不論怎麼使用,被打碎的玉米杆都不會被浪費。

  收割鬧得動靜很大,周邊村子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封子宣讓村里一些幹不了什麼活的孩子每天去地里撿被機器遺落的玉米和玉米粒,撿到一斤獎勵一塊糖,已經許久沒有零嘴的孩子們一個個動力十足,哪怕有別村過來撿的,也搶不過一群眼疾手快的孩子,大部分的玉米粒都撿回來了。

  軍隊單獨為基地來了一次,運送來了發電廠需要的設備,和專業的人員。當然,價格也是不菲的,封子宣足足賣出去兩百多隻兔子。

  其實細算下來,這些東西價格算是便宜的了,只能說現在肉類真的是十分珍貴的物資,否則現在電力那麼珍貴,這發電的東西怎麼可能隨便買到。

  一邊建造發電廠,一邊購入大量的材料,現在山上蓋了許多房子,又建立了更加大規模的養殖場,用於飼養更多的牲口。

  今年,勉強算得上是風和日麗,雖然將於少,但乾旱並不是特備邪乎,所以才會給人一種今年是豐收年的錯覺。三個池塘的水基本沒有消耗,每天用池塘里的水去灌溉溫室裡面的其他植物,然後再抽地下水灌進養魚池,池塘里的水一直保持著更換,所以水質極好,裡面的魚長的也特別快。

  土豆收割一樣用的機械,孩子們又去撿漏網之魚的土豆換零嘴吃。土豆不出所料小的可憐,十個也炒不出一盤菜來。

  小瑤池的溫室里荷花凋謝了大半,封子宣本著兵貴神速的原則,也沒等其完全枯萎,就放水開塘挖蓮藕。

  挖藕村里可沒有專門的機器,從前也沒有人養這個,又是跟政府買了三個挖藕的機器。挖藕機不大,人坐上去就行,安排人輪班去挖,速度也挺快的。

  挖藕的當天晚上全基地的人吃了頓火鍋,殺了一隻羊,用多餘的公雞做的湯底,大量的新鮮蔬菜和新鮮的脆藕,所有人都吃的暢快淋漓。

  有的老人吃不了火鍋,用藕燉湯吃的也滿足。

  基地里的新人看著桌子上不限量的菜肉,哭的心都有了。這一年緊巴巴的過日子圖個什麼?早知道還不如一早加入基地呢。

  這一年吃糠咽菜的就指著秋收的時候多收點糧食度過前兩年的災,可看看那滾燙的火鍋,莫說今年嚴重減產,就算是大豐收幾年也未必能恢復這樣的伙食啊。

  那一場全國性的洪災,讓金錢的購買力直線下跌,從前的富有再沒有資源在手的情況下,都是窮光蛋。

  等到了藕都收穫以後,全村人都成了基地的成員。整個村子都成了基地的一部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