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斷刀被擲插於地。慕容西轉身大步而去。

  賀樓徹底地鬆了口氣,急忙向著高嶠的方向行了個謝禮,隨即帶著剩下之人追上慕容西,匆忙而去。

  一行人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了晨曦中的道路盡頭。

  伯父既放走了慕容西,高桓只好作罷。見他衣前染滿血跡,傷處雖包裹過,但血絲仍不斷地從衣衫里滲透出來,忙喚人取來傷藥遞上。趁著蕭永嘉替高嶠上藥的功夫,上前一把抱起歪著腦袋好奇打量自己的小七,笑道:“你便是我高家的小七郎?我是你阿兄。快叫我六兄!”

  小七一點兒也不怕生。立刻從他懷裡掙脫著下來,站定雙腳,隨即照著阿娘從前教導自己的長幼之禮,向高桓行拜見之禮,恭恭敬敬地叫他“六兄”。

  在高家平輩的子弟里,從前高桓排行最幼,被尊為兄,生平還是頭回,頓時眉開眼笑,哎了一聲,急忙再次將小七報了起來。

  小七又道:“阿娘說我還有阿姊和姐夫。六兄,我何時才能見到他們?”

  高桓正要答話,忽然,一騎信使從城關方向的道上疾馳而來。那人看見高桓,高聲喊道:“六郎君!高將軍有急信要交你。道你若是見到大司馬,務必轉交。十萬火急——”

  這信使是高胤派來的,本是高家的部眾,起先沒有看到高嶠和蕭永嘉,等到了近前,才認出兩人,吃了一驚,慌忙從馬背上下來,落地見禮。

  氣氛一下緊張了起來。

  “出了何事?”高嶠問。

  “建康被榮康所占!榮康挾持了太后和陛下,淫亂後宮,欺侮百官,搜刮民眾,無惡不作。高將軍獲悉消息,已在回兵的路上,請大司馬亦知悉!”

  信使一邊呈上高胤的信,一邊高聲說道。

  第161章

  劉建稱帝定都大同之後,這幾年,為防備李穆的北伐,將雁門作為防守的第一道關口。雁門之北、大同之南的渾源州,是為第二道防線,那裡亦繕甲勒兵,屯糧秣馬。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此次是和慕容替合兵雁門,將李穆消滅第一道關口。不料,慕容替的兵馬還在路上,半夜時分,李穆便如神兵天降,出現在了城關之前。

  匈奴滿營之人,上從劉建,下到兵卒,對此毫無防備。劉建雖匆匆趕來指揮應對,但為時已晚。從睡夢中被驚醒的匈奴兵匆忙趕赴城關,勉力對抗著來自敵人的一波接一波的凌厲攻勢之時,營房的方向,又起了沖天的火光。

  僅存的意志,隨了這一把大火,徹底燒散。

  大勢已去。劉建知再死守雁門,不定就要全軍覆沒於此。如今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放棄雁門,北退到渾源州,改在那裡和慕容替匯合,再圖對戰。

  天明時分,那場燃燒了將近半夜的熊熊烈火,終於熄滅。

  李穆的戰袍之上,覆滿了血戰留下的痕跡。他帶著身後的將士穿過城關之時,匈奴人的血,還在不斷地從他肩頭甲片的縫隙里,一滴滴地流淌而下。

  城關之內,大片的連營化為了焦土,滿目的斷壁殘垣之上,不斷地冒出陣陣青煙。沿著通往西涼國都大同的路上,到處都是匈奴人逃跑時遺落的靴履和兵器,屍體橫七豎八、堆疊如丘,濃烈的血腥的味道,隨風四處飄散,充斥這每一個角落,也表明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夜,在這個地方,曾發生過一場何等慘烈的戰事。

  數日之後,劉建終於逃到了渾源,喘息未定便整理殘兵,又召齊了原本駐留在此的剩餘軍隊,在亂嶺關一帶排兵布陣,一邊防備李穆的二次進攻,一邊焦急地等待著北燕軍隊的到來。

  據他此前收到的消息,就在李穆突襲雁門的那日,慕容替的軍隊已是開到了紫荊關一帶。在他收到自己緊急發送的消息之後,改道來此,按照路程估算,最多三四日內,必定能到。

  整整一天,探子宛如走馬燈,不停地出入於劉建的帥營。帶來的消息,卻讓他暴跳如雷。

  李穆的軍隊已經追了上來,離渾源不過百餘里路,最遲,一兩天內,必定開到。

  而等待中的北燕軍隊,卻遲遲不見人影。

  慕容替分明已是過了紫荊關,於昨日抵達黑石嶺,距離此地,也不過一兩日的路程了,不知為何,卻突然停在了那裡,再沒有前行一步。

  “咣——”的一聲,一隻鏨金銅壺被重重地砸在地上,當場扁了下去,壺中的酒液,潑了一地。

  天氣已經轉為寒冷,帳中也沒有燃起取暖用的火爐,劉建卻赤著上身,渾身熱汗騰騰,一雙眼睛被酒水刺激得通紅,不停地走來走去。發出的憤怒吼叫之聲,連帳外頭的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李穆就要追來了,他竟然不來了?”

  周圍站滿了他的部將和下屬,無一人膽敢說話。

  詛咒和謾罵,從他的嘴裡不停地冒了出來。

  就在片刻之前,在他等得望眼欲穿之時,傳來了一個最新的消息。

  慕容替獲悉,當年他以為已經死去的慕容西還活著,不但活著,還和逃走的鮮卑貴族暗中勾結在了一起,極有可能,要趁這個機會捲土重來,蓄謀作亂。

  慕容替的整個計劃,至此被徹底被打亂了。

  數日之前,在他獲悉李穆已經於自己抵達之前便拿下了雁門,匈奴人被迫退守到渾源一帶的消息時,他便仿佛再次嗅到了一絲不祥的氣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