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她知道,那是他當做的事。

  這個世上,也只有她的郎君,才有能力去做這樣的事。

  只要他活著,他便註定,是這天下的中流砥柱。

  她相信他。

  他一定會牢牢記著她在信里告訴他的話,平安歸來,因她知道,他的心裡,一定也有無數的話,想要和她說了。

  但是即便如此一遍遍地反覆安慰自己,也無法壓制住洛神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的焦慮和惶恐。

  她不敢想,萬一亢龍關無法及時攻克,當徹底掙脫了堤岸束縛的滔天洪流沿著洛水滾滾倒灌的那一刻真的到來,將會發生何等可怕的事情。

  她的餘生,是否還能再見他面?

  她是否還能夠再一次地親吻他的唇,將她心中那些想要向他傾訴的話語,當這他的面,一句一句地傾訴給他?

  消息傳來的這一天,刺史府的氣氛,無比壓抑。

  誰都知道,李穆要做的那件事,是何等艱難。

  要在短短數日之內通過重兵把守的亢龍關,趕到上津口,就連一向自信滿滿的孫放之,也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還收到一個不能叫夫人知道的消息。

  所有這趟跟隨李穆行動的人,在出發之前,有家人的,全都留了書信。

  在洛神的面前,他除了反覆安慰,告訴她大司馬一定會平安歸來之外,別的,一句不敢說,亦不知該如何開口。

  洛神獨自在房中過了一夜。第二天的清早,尋到孫放之,告訴他,她決定去往弘農,在那裡等待李穆的歸來。

  “如此等他回來,我也能早些和他見面。”

  她的雙眼微微浮腫,但說話之時,語氣卻是平靜而堅定的。

  ……

  便是如此,洛神踏上了去往弘農的路。

  她從長安出發,曉行夜宿,途經灞陵、新豐、武城、來到華陰,出了潼關,又沿著李穆曾作戰過的那條路,過故關,十天之後,終於抵達了弘農。

  弘農令和應天軍的將領得知她到來的消息,出城二十餘里相迎。

  這一輩子,倘若說,有什麼事情,是她覺得自己親自做過的最為幸運的決定,那麼就是如今這件事了。

  在滿懷的焦慮和不敢多想半分的恐懼之情里,她風塵僕僕地抵達的那一刻,因為一個也是剛剛才傳到此處的消息,她激動萬分,以至於無法抑制,當場便淚流滿面。

  那是多日以來,一直緊緊繃著,突然之間,徹底得以放鬆的欣喜萬分的眼淚。

  李穆做到了。

  他做到了世人眼中原本看起來絕無可能的一切。

  他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拿下了亢龍關,經由亢龍道,經過洛陽,奔赴到了上津口。

  在他帶著士兵抵達的時候,洛陽城裡的積水,已經沒過小腿。積水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停地滿漲。洛河兩岸的良田,更是徹底被溢出河道的河水淹沒。

  河口已是岌岌可危,崩塌極有可能,就是下一刻的事。到處是涉水逃難的民眾,哀鴻遍野。而奉命留下看守堤堰的那支將近千人的鮮卑士兵,也早已撤退到了堤堰附近的一座山丘之上,用他們手中的利箭,阻止任何試圖靠近堤堰泄水自救的人。

  李穆帶著他的士兵,打下山頭。與此同時,一路同行的王五,帶著沿途聞訊,跟從而來的無數民眾,湧上了那座堤堰,繩索相連,奮不顧身,扒開一根根的巨木和當初親手填埋而下的用以阻擋洪流的只只重達千鈞的巨大石籠。

  被阻塞了多日的水流,回歸正途,開始從被扒開的那道口子裡,沿它原本的方向,洶湧東去。

  在上游又一陣湧來的倒灌巨浪的衝擊之下,被扒得千瘡百孔的的那道堤堰,終於支撐不住,轟然坍塌。在巨浪扯出的巨大漩渦之中,紅了眼睛的民眾,如同化身為狂暴猛獸,將那些被應天軍驅下的鮮卑人趕到河口,全部投入浪濤之中。

  目睹那些昔日窮凶極惡,而今滿目恐懼的鮮卑人在水裡掙扎呼號,轉眼就被巨浪吞沒沖走的一幕,許多人當場嚎啕大哭,向著李穆俯伏在地,頂禮跪拜,事他之敬,猶如帝王。

  那位將領說,大司馬原本已是踏上了返程的路,但是那日,在他經過洛陽城外之時,滿城之人,聞訊從城中趕了出來,攔了他的去路,不願放他離開。

  他的行程,說不定因此會有所耽擱。

  那將領恭敬地請她入城,說,他會派一支軍隊去往洛陽接應大司馬,請夫人在此,安心等著大司馬的歸來。

  洛神只覺自己渾身熱血沸騰。

  他們不知,她等他,想要見他,已經等了如此漫長之久,如何還能再等得下去?

  她亦不想再等。

  皮膚之下,血管之中,涌流著的每一滴血,都在驅使她,命令她,立刻繼續上路,向東而去。

  她只想見到他,立刻見到他。什麼也無法阻擋在她心底里燃燒而起的這個渴望至極的念頭。

  ……

  數日之後,洛神隨了那支前去迎接李穆的軍隊,終於到了那座據說被他一夜打下的亢龍關。

  關口如今已由應天軍把守。雖然城樓半毀,入目所見,到處都是火燒過後留下的焦黑痕跡,但氣勢依舊逼人。

  洛神經過關口,仰頭打量那道高聳入雲的塬崖之時,有些不敢相信,李穆到底是如何帶領那三百勇士攀崖登頂,又從天而降,心中滿懷敬畏,幾乎屏住了呼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