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沒有想到,皇帝竟直接跳過了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的職位,一下子擢他成了衛將軍,開府從公。

  所謂開府從公,就是從今往後,他可以建立自己的府署,並自選僚屬,參與公事。

  一個寒門出身的武將,才不過二十多歲,竟就獲得了這樣的機會,這不僅僅只是榮耀,意味著什麼,站在這裡的人,每一個都心知肚明。

  嗡嗡不絕的議論聲里,許泌和陸光的神色極是難看。

  高嶠望著就站在自己前方幾步之外的李穆,神色複雜。

  李穆卻仿佛置身事外,分毫沒有留意周遭和身後那各色的目光和反應,只向皇帝下跪,恭聲說道:“謝陛下隆恩。”

  第48章

  皇帝在配殿光明殿舉行宴慶,升李協為宿衛軍統領,其餘人皆論功行賞,又犒全體官軍於大司馬門外,酒肉不限。

  宴會之上,與宴的百官按照位序各自入座,人人面前一張酒席,侍人往來穿插其間,斟酒奉菜,一群舞伎,袨服麗妝,在笙簫箜篌的伴奏之下,翩翩起舞,為帝宴助興。

  台城內外,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宴席的座次安排,自也是有講究的。皇帝尊坐,高嶠、許泌、陸光等依次排列,皆東向。

  李穆南,位次在諸多士大夫之上。

  這樣的座次安排,如同火箭升空,雖暗中引來諸多士族官員的不滿,但卻配得上他新封的衛將軍頭銜。況且,今日實是他的風頭之日,誰會當面表露不滿。

  除了陸光和少數幾個士族高官對李穆冷眼旁觀,側坐以示士庶有別,貴賤分明之外,其餘人,連許泌也笑嘻嘻地褒了一通李穆的功勞。

  李穆皆笑著道謝,以酒回敬。

  巴王也在座,酒過三巡,出列向興平帝謝恩,又獻上一份長長的貢單,表示自己回國後,立刻派人送至建康,言辭間滿是感激涕零。

  興平帝賜酒,一番撫慰,命他歸座。

  毗鄰巴王的位置,有一張空席。

  這片席次是專為藩屬國或外使而設的。除了巴王,今日列席的還有林邑國王子等人。

  這張空席既被安排在這裡,想必那人應也是類似身份。

  但有些奇怪,開宴之後,這裡便一直不見有人入席。起先還有大臣出於好奇,相互打聽幾句,漸漸宴席進入高潮,也就無人再去關注了。

  巴王歸座之時,眾人目光隨他身影,自然又留意到了近旁的空位。

  興平帝環顧一圈,將大臣的表情盡數收入眼底,暗露得色,笑道:“眾卿,今日尚有另一喜事,眾卿且看。”說罷望向殿外。

  一宦官擊掌。掌聲落下,殿門之外,出現了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髮式、衣裝,與南朝人並無兩樣,但五官卻頗為顯殊。皮膚雪白,鼻樑高挺,尤其是眼睛,眼眸隱為紫色,容貌之秀,竟比尋常女子還要精緻上幾分。

  這分明是個胡人。只是北方胡族眾多,又相互雜婚,尋常南朝之人,一時也辨不出他到底是何族罷了。

  但座中有見多識廣者,卻一眼就看了出來。

  鮮卑人中的慕容氏,族中男女,多皮膚雪白,容貌俊俏,也曾出過紫眸之人。

  據傳,當年在北方建了燕國的開國皇帝慕容擎,便是天生紫眸。

  莫非這胡人青年,和慕容擎有幾分關係?

  青年立於殿外,接受著來自大虞百官的目光審視,神色顯得恭謹而莊嚴。

  “宣燕國特使慕容替覲見——”

  伴隨著宦官拖長的嗓音,這青年邁入殿中,來到興平帝的面前,行叩拜之禮,口中說道:“小國之使慕容替,拜見大虞皇帝陛下,陛下奄有四海,民稱萬歲!”

  興平帝目露喜色,命他平身。

  這青年一報名,配殿裡的大虞文武,皆目露恍然,又夾雜了幾分異色。

  原來這慕容替,本是燕國皇帝的弟弟,封令支王,繼承了慕容一族的非凡之能,從小勇猛,深得他父帝的喜愛,十年前,燕被夏羯所滅,十幾歲的慕容替和一群皇室被俘,到長安後,夏帝淫亂,見他容貌秀美,將他收入後宮,直到他十六歲才被外放出去做官。

  配殿裡這許多的大虞文武,當中也不乏有喜好男色者,但自己喜好和淪為旁人玩物,那是截然不同。

  見面前這青年,竟就是亡國慕容氏里的那個慕容替,眾人相互對望,有些輕狂的,當場便目露譏嘲鄙夷之色。

  何況,所謂的燕國,早就已經覆亡,如今又何來的所謂燕國特使?

  慕容替大袖遮掩下的雙手,那修長十指緊緊捏拳,骨節突兀,手背皮膚之上,迸出了道道縱橫交錯的青色血管,但面上卻依舊還是先前的恭敬模樣,謝恩後起身,說道:“我慕容氏原本便是大虞之臣,當年有幸替上國守邊,後局勢飄搖,上國衣冠南渡,交通不便,迫於無奈,為族人生存之計,方自立建國。這些年來,迫於夏賊淫威,族人雖無奈屈服,然無時不刻,皆思想如何效忠上國。所幸上天有眼,如今夏賊氣數將盡,叔父慕容諱西,數月之前,意欲手刃夏帝,將人頭獻與上國,以表忠心,奈何被賊首覺察,迫於無奈,如今北去。慕容替不遠萬里,迢迢南下來到上國,為的,就是代慕容氏向上國再度表明忠心。日後,只要慕容氏一息尚存,上國但凡有任何差遣,必蹈節赴義,萬死不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