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正巧此時小七來了信。
只是是給貴妃娘娘的。
皇帝對這種狀況十分吃醋,小七怎麼不給他寫信,但是兒子很久不見他確實十分想念,只能忍著喝醋在貴妃看完了信之後,才委屈的把信拿過來。
信裡面小七沒有如小杏一般寫多少江南的景色,反而更多的是沿途的風土人情,而作為貴妃的兒子,七殿下顯然很了解自己的母妃的喜好,於是給母妃不止帶了江南最新款式的衣裙,還有最新顏色的綢緞,以及江南這邊獨有的武器——柳鞭。
雖說叫柳鞭,但是並不是柳做的,而是一種動物的皮毛製作而成,只是形如柳葉而已。
貴妃見到這些禮物也很欣喜,看了看美麗的衣裙放到一邊,隨後就拿起了柳鞭,啪啪兩聲。
只是雖然有鞭,但是沒有試鞭的人呀!
於是皇上正看著信呢,就聽到耳邊傳來奇怪的響聲,等到他抬頭看的時候,正看到愛妃的美目灼灼的看著自己。
皇上腰都要蘇了。
只是還不等皇上對愛妃發出晚上的邀請,就聽到愛妃婉轉的聲音響在耳畔。
“皇上,可陪婉婉試鞭否?”
“好……”好好,你長得好看說什麼都好!
等被迷的暈陶陶的皇上終於反應過來自己答應了什麼的時候,已經整個人都不好了。
而貴妃卻是莞顏一笑,對著皇上,緩緩的抬起了手。
第110章
皇帝究竟如何慘暫且不知, 黎家阿爹收到兒子和閨女的信卻是樂淘淘十分開心。
特別是小杏還在信中說雖然江南的飯菜很好吃,但是卻更想念黎家阿爹做的飯菜,就更讓黎家阿爹開心了。
仔細的記下信中小杏說的很好吃的那些菜, 黎家阿爹決定, 等小杏回來一定要做給小杏吃,讓閨女在家裡也能吃到純正的江南風味。
因為黎家阿爹本來就是南方人, 所以會一些江南菜色也是正常的呀!
小杏還不知道黎家阿爹的拳拳愛女之心,她此時正和袁先生趕往下一個地方。
在參觀了金光寺之後, 袁先生又帶著小杏和其他三位學生一起丈量了山高, 研究了水質, 計算了一下開鑿隧道最適宜的地點,打算打通南郡與海村之間的路。
雖然大晉如今海上繁盛,各個國家在陸路通了之後也積極地開拓水路, 導致大晉有無數的碼頭,海上貿易乃至海軍建設極為繁榮,但是在大晉的海邊,仍然有許多漁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無法發展。
石魚村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石魚山的存在, 石魚村與外界幾乎隔絕,還是多年前石魚村唯一的地下水源枯竭,這才使得幾位年輕人一起翻越了石魚山來到外界, 這個漁村才為人所知。
雖然來到了外面,然而石魚村的水質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因為靠海的原因,地下水與海水相連, 這才導致淡水無法飲用,這種問題就算是專研水質的官員也無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開鑿另一處淡水。
可惜石魚村下的地下水網似乎是相連的,來解決問題的官員連找了許多處的地方也仍然一如既往,最終還是只能靠挑水進山的笨辦法。
當地的官員也曾經想過開鑿隧道,只是隧道剛開鑿就坍塌,最終官員也只能表示對此無能為力了。
哪怕石魚村里盛產石蚌,是少有的能產出多彩珍珠的奇珍異地,在現實的面前也仍然要低頭。
“我就是那個前來計算隧道地點的官員。”袁先生摸了摸鬍鬚,看著面前的石魚山說道,“只是我當年學藝不精,計算出現誤差,導致隧道坍塌,更因為採用了火霹靂,導致山體裂隙,無法再開鑿另一條,讓石魚村只能偏居一隅,與世隔絕。”
“我當年就是沒有考慮到山的土質問題,才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我們身居高位,也許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影響無數的百姓,所以做什麼事都要三思後行,慎之又慎,萬不可如我一般,慮事不細,讓百姓吃苦果。”
小杏他們都表情嚴肅的點點頭,表示聽進去了。
袁先生欣慰的笑笑,“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件事還放在我的心裡,而幾十年的時間,也足夠山體的裂隙癒合,所以,我想重新開鑿隧道,彌補當年的錯誤。”
其實山體衡量很是複雜,在沒有現代計算機建模計算的情況下,想要開鑿隧道,誤差在所難免,只是當年漁村的困難歷歷在目,袁先生又是負責的性子,這才念念不忘了幾十年。
而恩師有事,弟子當然服其勞,在知道袁先生許多的數據後,小杏小七黎家阿哥和凌蘇就一起出發,準備丈量山體了。
一個負責土質,一個負責水層,一個負責丈量,一個負責統籌,如果放在之前,幾個從未出過家門的小孩子,雖說能寫上兩筆字,但是對這種問題肯定束手無策。
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之後,無論是小杏還是小七,無論是黎家阿哥還是凌蘇,在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何尋找乾淨的水源,如何分析土質給糧食增產,都是袁先生曾經給小杏他們講過的課題哩。
小杏這幫學生四散而開,開始了開鑿隧道最初的調研,而袁先生也沒有閒著,時不時觀察一下植物,或者寫寫畫畫,尋找著最適宜的開鑿地點和方法。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足足一個月,等到小杏和小七他們出山的時候,所有人都瘦了一圈,就連袁先生雖然眼睛明亮,但臉龐看上去也有些憔悴了。
小杏心裡一緊,不禁有些責備找來的侍從沒有照顧好老師,可是看著袁先生明亮的目光,小杏嘆口氣,她知道,侍從是無法阻止袁先生的。
畢竟袁先生可是知府的座上賓,侍從怎麼敢拘束。
出山之後,袁先生還想幫忙測算數據,可是感覺到老師的身體狀況,小杏和小七他們一致的拒絕了老師,最多是有什麼地方不解才會尋找袁先生詢問解決的方法。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測算出的數據經過幾次實驗逐漸趨於完美,袁先生的眉頭越來越松,小杏也很高興,只是當轉過頭看向袁先生的時候,小杏的心裡卻是猛地一突。
“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胸口悶就罷了,現在連頭都開始暈了……”
“袁先生!”
而就在小杏出聲的那一瞬間,袁先生的身體晃了晃。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袁先生身上,自然看出這一瞬間的異常,小杏就不說了,連凌蘇都是心中一凜,眾人心中再也沒有測算成功的喜悅,反而充滿了無盡的擔憂。
袁先生可千萬不要有事呀!
“沒事,我沒事,都是老毛病了,我的身體我還不知道嗎?沒問題的。”
袁先生老jian巨猾的推脫著,只是這一次沒有人再去相信了,所有人都虎著臉盯著他寸步不離,直到醫生來了之後才稍稍讓開。
袁先生見大夫來了,反抗不了,只好嘟囔著弟子不孝伸出手,讓大夫扣住自己的手腕。
醫生的表情逐漸凝重,“病人年紀大了,這段時間又過於操勞,受了寒,有衰竭之症,需仔細將養,藥也不能吃,是藥三分毒,病人身體受不住,這樣,我開幾個方子,先養上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若是身體有起色,才能再用藥。”
只是是給貴妃娘娘的。
皇帝對這種狀況十分吃醋,小七怎麼不給他寫信,但是兒子很久不見他確實十分想念,只能忍著喝醋在貴妃看完了信之後,才委屈的把信拿過來。
信裡面小七沒有如小杏一般寫多少江南的景色,反而更多的是沿途的風土人情,而作為貴妃的兒子,七殿下顯然很了解自己的母妃的喜好,於是給母妃不止帶了江南最新款式的衣裙,還有最新顏色的綢緞,以及江南這邊獨有的武器——柳鞭。
雖說叫柳鞭,但是並不是柳做的,而是一種動物的皮毛製作而成,只是形如柳葉而已。
貴妃見到這些禮物也很欣喜,看了看美麗的衣裙放到一邊,隨後就拿起了柳鞭,啪啪兩聲。
只是雖然有鞭,但是沒有試鞭的人呀!
於是皇上正看著信呢,就聽到耳邊傳來奇怪的響聲,等到他抬頭看的時候,正看到愛妃的美目灼灼的看著自己。
皇上腰都要蘇了。
只是還不等皇上對愛妃發出晚上的邀請,就聽到愛妃婉轉的聲音響在耳畔。
“皇上,可陪婉婉試鞭否?”
“好……”好好,你長得好看說什麼都好!
等被迷的暈陶陶的皇上終於反應過來自己答應了什麼的時候,已經整個人都不好了。
而貴妃卻是莞顏一笑,對著皇上,緩緩的抬起了手。
第110章
皇帝究竟如何慘暫且不知, 黎家阿爹收到兒子和閨女的信卻是樂淘淘十分開心。
特別是小杏還在信中說雖然江南的飯菜很好吃,但是卻更想念黎家阿爹做的飯菜,就更讓黎家阿爹開心了。
仔細的記下信中小杏說的很好吃的那些菜, 黎家阿爹決定, 等小杏回來一定要做給小杏吃,讓閨女在家裡也能吃到純正的江南風味。
因為黎家阿爹本來就是南方人, 所以會一些江南菜色也是正常的呀!
小杏還不知道黎家阿爹的拳拳愛女之心,她此時正和袁先生趕往下一個地方。
在參觀了金光寺之後, 袁先生又帶著小杏和其他三位學生一起丈量了山高, 研究了水質, 計算了一下開鑿隧道最適宜的地點,打算打通南郡與海村之間的路。
雖然大晉如今海上繁盛,各個國家在陸路通了之後也積極地開拓水路, 導致大晉有無數的碼頭,海上貿易乃至海軍建設極為繁榮,但是在大晉的海邊,仍然有許多漁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無法發展。
石魚村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石魚山的存在, 石魚村與外界幾乎隔絕,還是多年前石魚村唯一的地下水源枯竭,這才使得幾位年輕人一起翻越了石魚山來到外界, 這個漁村才為人所知。
雖然來到了外面,然而石魚村的水質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因為靠海的原因,地下水與海水相連, 這才導致淡水無法飲用,這種問題就算是專研水質的官員也無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開鑿另一處淡水。
可惜石魚村下的地下水網似乎是相連的,來解決問題的官員連找了許多處的地方也仍然一如既往,最終還是只能靠挑水進山的笨辦法。
當地的官員也曾經想過開鑿隧道,只是隧道剛開鑿就坍塌,最終官員也只能表示對此無能為力了。
哪怕石魚村里盛產石蚌,是少有的能產出多彩珍珠的奇珍異地,在現實的面前也仍然要低頭。
“我就是那個前來計算隧道地點的官員。”袁先生摸了摸鬍鬚,看著面前的石魚山說道,“只是我當年學藝不精,計算出現誤差,導致隧道坍塌,更因為採用了火霹靂,導致山體裂隙,無法再開鑿另一條,讓石魚村只能偏居一隅,與世隔絕。”
“我當年就是沒有考慮到山的土質問題,才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我們身居高位,也許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影響無數的百姓,所以做什麼事都要三思後行,慎之又慎,萬不可如我一般,慮事不細,讓百姓吃苦果。”
小杏他們都表情嚴肅的點點頭,表示聽進去了。
袁先生欣慰的笑笑,“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件事還放在我的心裡,而幾十年的時間,也足夠山體的裂隙癒合,所以,我想重新開鑿隧道,彌補當年的錯誤。”
其實山體衡量很是複雜,在沒有現代計算機建模計算的情況下,想要開鑿隧道,誤差在所難免,只是當年漁村的困難歷歷在目,袁先生又是負責的性子,這才念念不忘了幾十年。
而恩師有事,弟子當然服其勞,在知道袁先生許多的數據後,小杏小七黎家阿哥和凌蘇就一起出發,準備丈量山體了。
一個負責土質,一個負責水層,一個負責丈量,一個負責統籌,如果放在之前,幾個從未出過家門的小孩子,雖說能寫上兩筆字,但是對這種問題肯定束手無策。
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之後,無論是小杏還是小七,無論是黎家阿哥還是凌蘇,在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何尋找乾淨的水源,如何分析土質給糧食增產,都是袁先生曾經給小杏他們講過的課題哩。
小杏這幫學生四散而開,開始了開鑿隧道最初的調研,而袁先生也沒有閒著,時不時觀察一下植物,或者寫寫畫畫,尋找著最適宜的開鑿地點和方法。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足足一個月,等到小杏和小七他們出山的時候,所有人都瘦了一圈,就連袁先生雖然眼睛明亮,但臉龐看上去也有些憔悴了。
小杏心裡一緊,不禁有些責備找來的侍從沒有照顧好老師,可是看著袁先生明亮的目光,小杏嘆口氣,她知道,侍從是無法阻止袁先生的。
畢竟袁先生可是知府的座上賓,侍從怎麼敢拘束。
出山之後,袁先生還想幫忙測算數據,可是感覺到老師的身體狀況,小杏和小七他們一致的拒絕了老師,最多是有什麼地方不解才會尋找袁先生詢問解決的方法。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測算出的數據經過幾次實驗逐漸趨於完美,袁先生的眉頭越來越松,小杏也很高興,只是當轉過頭看向袁先生的時候,小杏的心裡卻是猛地一突。
“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胸口悶就罷了,現在連頭都開始暈了……”
“袁先生!”
而就在小杏出聲的那一瞬間,袁先生的身體晃了晃。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袁先生身上,自然看出這一瞬間的異常,小杏就不說了,連凌蘇都是心中一凜,眾人心中再也沒有測算成功的喜悅,反而充滿了無盡的擔憂。
袁先生可千萬不要有事呀!
“沒事,我沒事,都是老毛病了,我的身體我還不知道嗎?沒問題的。”
袁先生老jian巨猾的推脫著,只是這一次沒有人再去相信了,所有人都虎著臉盯著他寸步不離,直到醫生來了之後才稍稍讓開。
袁先生見大夫來了,反抗不了,只好嘟囔著弟子不孝伸出手,讓大夫扣住自己的手腕。
醫生的表情逐漸凝重,“病人年紀大了,這段時間又過於操勞,受了寒,有衰竭之症,需仔細將養,藥也不能吃,是藥三分毒,病人身體受不住,這樣,我開幾個方子,先養上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若是身體有起色,才能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