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公元907年,朱溫推翻唐朝,建立梁朝,史稱後梁。這位老兄既然當了皇帝,當然不能再叫“全忠”了,那得別人忠他呀,他怎能去忠別人?因而改名朱晃。他也信五德循環那一套,既然唐朝是土德,土生金,那麼後梁就該應金德。於是朱晃自命為金德王,就連內殿的名字都定下叫作“金祥殿”,當真是金光閃閃,瑞氣千條。
馬屁精們按照慣例是蜂擁而上,忙著獻祥瑞、解讖謠。據說,還在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時代,世間就出現過一則讖謠,說:“首尾三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當時就有人解釋說:“兩角犢子,那是牛啊,想來一定有姓牛的惡人出現,顛覆大唐社稷。”所以後來官吏們互相傾軋,姓牛的人就倒霉了,周子諒彈劾牛仙客,李德裕彈劾牛僧孺,都搬出這則讖謠出來說事兒。
可是過了一陣子,不知道哪兒又跳出閒人來給了個新解釋,說大家都理解錯了,要想解這讖謠,得在“牛”下面安個牛角“八”。這樣就成了“朱”字——唐德宗時期有朱泚叛亂,當時人都說這是應了讖謠啦。等到朱泚失敗被殺後整整一百年,又有人把這事兒給翻出來了,奉承朱晃說:“這分明說的是陛下您哪,您將代唐而興,老天爺兩百年前就給出預兆啦!”
除了讖謠之外,當然還有祥瑞,有人聲稱在廣南附近逮著一頭鹿,這鹿可不尋常,它的耳朵上缺了兩塊。據說,鹿這種畜生壽命很長(這當然跟生物學無關),若能活過一千年,則全身皮毛就會變得雪白,耳朵也缺一塊。如今逮著的這頭鹿耳朵上缺了兩塊,那鐵定壽命超過兩千年了,大傢伙兒就頌揚說,這正合乎本朝尚白的金德之象。
可惜這個金德王朝別說兩千年了,就連二十年都沒熬過去,很快就給滅掉了。
賊寇豈能有德性?
究竟是誰滅的後梁呢?原來朱溫雖然建號稱尊,但他的實際統治範圍還不到中原的三分之一,四周是群敵環伺,內戰、外戰從來就沒有停過。其中有一鎮唐朝舊藩,乃是沙陀人李克用所建,實力最強,跟朱晃也仇深似海。李克用死了以後,傳位給兒子李存勖,這位李存勖是一代名將,數次發兵,殺得朱晃捉襟見肘、狼狽不堪。所以朱晃忙著打仗,精力有限,金德不金德的,也就登基的時候順道提了一嘴,沒再多鬧什麼么蛾子。
到了公元923年,後梁終於被李存勖給滅掉了。李氏父子本是沙陀人,這個曇花一現的少數民族,本來從屬於突厥,突厥為唐所滅,沙陀就順勢降了唐,首領朱邪氏被賜了李姓。傳到李克用、李存勖的時候,就乾脆舉起了復興唐室的大旗,以號召各路諸侯雄起跟朱晃對著幹。當時李家打著兩面旗號,一面是“唐”,雖然唐朝亡了,但他們仍然自認是唐朝的臣子;一面是“晉”,因為李克用曾被唐朝冊封為晉王。然而等到李存勖勢力膨脹,北邊兒打退了契丹,南邊兒把後梁軍打得跟狗一樣的時候,他就乾脆廢了“晉”字旗號,光稱“唐”了。為啥呢?原來這位老兄老實不客氣,自己登上皇帝寶座,自稱大唐天子啦。
李存勖這種行為,瞧著很眼熟吧。沒錯,想當年劉淵也是外族掛個劉氏賜姓,號稱要復興漢室,其結果是初興了一個匈奴族政權,如今李存勖號稱要復興唐室,結果也初興了一個沙陀族政權——史稱後唐,李存勖就是鼎鼎大名的後唐莊宗。
不過李存勖比劉淵要討巧得多,也幸運得多,因為當年魏、晉先後興起,漢朝都快被大傢伙兒給忘得差不多了,復興漢室的旗號連諸葛亮都打不穩,劉淵當然更打不穩,所以後來只好悻悻然撕下偽裝,把國號給改成了“趙”。李存勖打出復興唐室旗號的時候,唐朝才剛亡了不久,加上朱晃在中原胡作非為,所以是人心思唐啊。雖然不是李唐正根兒,李存勖這旗號卻也打得穩穩的。那麼既然是復興唐室,他自然不能繼承後梁的金德,自稱水德,必須“堂堂正正”地宣稱自己跟從前的唐朝一樣,也是土德。風遺塵整理製作。
後梁的金德就這麼著給埋掉了,生生從五德循環里給剔了出去——沒辦法,勝者王侯敗者賊,一個賊寇也敢有德性嗎?
李存勖很會打仗,但可惜不會治國。剛把後梁滅了,他就趾高氣揚地覺得統一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從此不理國事,痴迷上了表演藝術,成為古往今來地位最高的戲劇票友。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藝名兒,叫作“李天下”。某次他一登台就連報三聲“李天下”,結果一個戲子衝上來給了他個大嘴巴,喝道:“理天下的只能有一人,怎能有三個?”李存勖不但不光火,竟然還誇獎那戲子忠心可嘉。
李存勖就這麼唱著戲,把命都給唱沒了——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都城洛陽爆發兵變,亂軍一箭就要了這位“李天下”的老命。但是李存勖雖死,後唐卻並沒有亡,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搶到了寶座,讓這個土德王朝又延續了整整十年,最後亡於後晉。
後晉的開國皇帝名叫石敬瑭,本來是後唐的大將,後來跟後唐末帝李從珂鬧矛盾,悍然掀起了反旗。可李從珂兵強馬壯,石敬瑭打不過他,那該怎麼辦才好呢?古往今來,什麼事情都有下限,只有人的節操沒有下限,石敬瑭無路可走之下,乾脆開門揖盜,去懇請契丹兵殺進中原來幫忙,不僅如此,他還公然向契丹稱臣,尊奉還沒自己歲數大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當老爹!生靠著不要臉奪取了政權。
後人有罵石敬瑭是“漢jian”的,這話不大對,因為老石本來就不是漢人,他跟後唐皇室一樣,都是沙陀人。
後晉繼後唐而興,土生金,於是五代中第二個金德王朝就這麼著誕生了。這個金德王朝同樣短命,石敬瑭死了以後,他兒子石重貴繼位,還算有點兒骨氣,當年石敬瑭覥著臉向契丹稱臣,還認了個乾爹,到了石重貴就該成孫子了,可是他孫子肯當,臣不肯當,打算斷絕跟契丹哪怕只是名義上的附庸關係。只可惜石重貴和他那一票重臣光骨頭硬了,完全沒有本事,結果被耶律德光領兵殺入中原,直接就給滅了國。
後晉朝廷是完蛋了,皇帝、大臣不是被殺就是被擒,可是老百姓還在,一時間義兵四起,打得契丹兵是顧頭不顧腚,徹底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耶律德光沒辦法,只好扔下一句:“沒想到中國人那麼難搞。”撤兵回國,走半道上就活生生給氣死了。
後晉的節度使劉知遠趁機雄起,建立政權,史稱後漢。為什麼又用上了“漢”這個國號呢?原來那劉知遠也是沙陀人,劉這個姓天曉得哪兒來的,他既然找不到賜姓的來由,乾脆一梗脖子直接編瞎話,說自己是東漢顯宗孝明帝第八子淮揚王劉昞之後,所以如今再來復興漢朝。當然啦,這套鬼話壓根兒蒙不了人,況且隔著將近千年,也沒人再懷念漢朝了,所以他也就不再承襲漢朝的火德,而是繼續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取代了晉德——後晉是金德生水,後漢就是水德。不過這傢伙“德”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後漢天下只有短短的三年,就被大將郭威奪了位,改國號為“周”。
馬屁精們按照慣例是蜂擁而上,忙著獻祥瑞、解讖謠。據說,還在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時代,世間就出現過一則讖謠,說:“首尾三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當時就有人解釋說:“兩角犢子,那是牛啊,想來一定有姓牛的惡人出現,顛覆大唐社稷。”所以後來官吏們互相傾軋,姓牛的人就倒霉了,周子諒彈劾牛仙客,李德裕彈劾牛僧孺,都搬出這則讖謠出來說事兒。
可是過了一陣子,不知道哪兒又跳出閒人來給了個新解釋,說大家都理解錯了,要想解這讖謠,得在“牛”下面安個牛角“八”。這樣就成了“朱”字——唐德宗時期有朱泚叛亂,當時人都說這是應了讖謠啦。等到朱泚失敗被殺後整整一百年,又有人把這事兒給翻出來了,奉承朱晃說:“這分明說的是陛下您哪,您將代唐而興,老天爺兩百年前就給出預兆啦!”
除了讖謠之外,當然還有祥瑞,有人聲稱在廣南附近逮著一頭鹿,這鹿可不尋常,它的耳朵上缺了兩塊。據說,鹿這種畜生壽命很長(這當然跟生物學無關),若能活過一千年,則全身皮毛就會變得雪白,耳朵也缺一塊。如今逮著的這頭鹿耳朵上缺了兩塊,那鐵定壽命超過兩千年了,大傢伙兒就頌揚說,這正合乎本朝尚白的金德之象。
可惜這個金德王朝別說兩千年了,就連二十年都沒熬過去,很快就給滅掉了。
賊寇豈能有德性?
究竟是誰滅的後梁呢?原來朱溫雖然建號稱尊,但他的實際統治範圍還不到中原的三分之一,四周是群敵環伺,內戰、外戰從來就沒有停過。其中有一鎮唐朝舊藩,乃是沙陀人李克用所建,實力最強,跟朱晃也仇深似海。李克用死了以後,傳位給兒子李存勖,這位李存勖是一代名將,數次發兵,殺得朱晃捉襟見肘、狼狽不堪。所以朱晃忙著打仗,精力有限,金德不金德的,也就登基的時候順道提了一嘴,沒再多鬧什麼么蛾子。
到了公元923年,後梁終於被李存勖給滅掉了。李氏父子本是沙陀人,這個曇花一現的少數民族,本來從屬於突厥,突厥為唐所滅,沙陀就順勢降了唐,首領朱邪氏被賜了李姓。傳到李克用、李存勖的時候,就乾脆舉起了復興唐室的大旗,以號召各路諸侯雄起跟朱晃對著幹。當時李家打著兩面旗號,一面是“唐”,雖然唐朝亡了,但他們仍然自認是唐朝的臣子;一面是“晉”,因為李克用曾被唐朝冊封為晉王。然而等到李存勖勢力膨脹,北邊兒打退了契丹,南邊兒把後梁軍打得跟狗一樣的時候,他就乾脆廢了“晉”字旗號,光稱“唐”了。為啥呢?原來這位老兄老實不客氣,自己登上皇帝寶座,自稱大唐天子啦。
李存勖這種行為,瞧著很眼熟吧。沒錯,想當年劉淵也是外族掛個劉氏賜姓,號稱要復興漢室,其結果是初興了一個匈奴族政權,如今李存勖號稱要復興唐室,結果也初興了一個沙陀族政權——史稱後唐,李存勖就是鼎鼎大名的後唐莊宗。
不過李存勖比劉淵要討巧得多,也幸運得多,因為當年魏、晉先後興起,漢朝都快被大傢伙兒給忘得差不多了,復興漢室的旗號連諸葛亮都打不穩,劉淵當然更打不穩,所以後來只好悻悻然撕下偽裝,把國號給改成了“趙”。李存勖打出復興唐室旗號的時候,唐朝才剛亡了不久,加上朱晃在中原胡作非為,所以是人心思唐啊。雖然不是李唐正根兒,李存勖這旗號卻也打得穩穩的。那麼既然是復興唐室,他自然不能繼承後梁的金德,自稱水德,必須“堂堂正正”地宣稱自己跟從前的唐朝一樣,也是土德。風遺塵整理製作。
後梁的金德就這麼著給埋掉了,生生從五德循環里給剔了出去——沒辦法,勝者王侯敗者賊,一個賊寇也敢有德性嗎?
李存勖很會打仗,但可惜不會治國。剛把後梁滅了,他就趾高氣揚地覺得統一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從此不理國事,痴迷上了表演藝術,成為古往今來地位最高的戲劇票友。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藝名兒,叫作“李天下”。某次他一登台就連報三聲“李天下”,結果一個戲子衝上來給了他個大嘴巴,喝道:“理天下的只能有一人,怎能有三個?”李存勖不但不光火,竟然還誇獎那戲子忠心可嘉。
李存勖就這麼唱著戲,把命都給唱沒了——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都城洛陽爆發兵變,亂軍一箭就要了這位“李天下”的老命。但是李存勖雖死,後唐卻並沒有亡,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搶到了寶座,讓這個土德王朝又延續了整整十年,最後亡於後晉。
後晉的開國皇帝名叫石敬瑭,本來是後唐的大將,後來跟後唐末帝李從珂鬧矛盾,悍然掀起了反旗。可李從珂兵強馬壯,石敬瑭打不過他,那該怎麼辦才好呢?古往今來,什麼事情都有下限,只有人的節操沒有下限,石敬瑭無路可走之下,乾脆開門揖盜,去懇請契丹兵殺進中原來幫忙,不僅如此,他還公然向契丹稱臣,尊奉還沒自己歲數大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當老爹!生靠著不要臉奪取了政權。
後人有罵石敬瑭是“漢jian”的,這話不大對,因為老石本來就不是漢人,他跟後唐皇室一樣,都是沙陀人。
後晉繼後唐而興,土生金,於是五代中第二個金德王朝就這麼著誕生了。這個金德王朝同樣短命,石敬瑭死了以後,他兒子石重貴繼位,還算有點兒骨氣,當年石敬瑭覥著臉向契丹稱臣,還認了個乾爹,到了石重貴就該成孫子了,可是他孫子肯當,臣不肯當,打算斷絕跟契丹哪怕只是名義上的附庸關係。只可惜石重貴和他那一票重臣光骨頭硬了,完全沒有本事,結果被耶律德光領兵殺入中原,直接就給滅了國。
後晉朝廷是完蛋了,皇帝、大臣不是被殺就是被擒,可是老百姓還在,一時間義兵四起,打得契丹兵是顧頭不顧腚,徹底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耶律德光沒辦法,只好扔下一句:“沒想到中國人那麼難搞。”撤兵回國,走半道上就活生生給氣死了。
後晉的節度使劉知遠趁機雄起,建立政權,史稱後漢。為什麼又用上了“漢”這個國號呢?原來那劉知遠也是沙陀人,劉這個姓天曉得哪兒來的,他既然找不到賜姓的來由,乾脆一梗脖子直接編瞎話,說自己是東漢顯宗孝明帝第八子淮揚王劉昞之後,所以如今再來復興漢朝。當然啦,這套鬼話壓根兒蒙不了人,況且隔著將近千年,也沒人再懷念漢朝了,所以他也就不再承襲漢朝的火德,而是繼續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取代了晉德——後晉是金德生水,後漢就是水德。不過這傢伙“德”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後漢天下只有短短的三年,就被大將郭威奪了位,改國號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