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只是……”我被他說的心動,卻還心存猶豫。不知道這公子哥是說真的還只是開開玩笑。這人也不看我什麼神情,只兀自自己嘮叨著,只怕是酒意大涌,竟越說越興奮,我都無法插下話去。
“明日我就跟趙三爺說說,調派你到內院做護院。等到我啟程那時,調你做親隨,你我便可名正言順同去姑蘇,然後你在那裡做你的快婿,我也有了藉口四處遊玩,去看我那妹子……呃……只是有一事需得仔細參詳……”
他忽然象是想起什麼,又對我說道,“明日你去我那裡。”
“是什麼事?可需要準備什麼?”
“不必,不必,明日去了便知……”
“知道了…還要多謝公子…”
說到這時,壺中酒也盡了,蕭紫庭站起身來,也不要人來扶,自己醉薰薰地一步三搖朝門外走去,嘴裡還念叨著什麼“太白斗酒詩百篇,今我恣肆笑歌仙”當晚上,我是一夜無眠,輾轉反側,難以入夢。蕭公子那番江湖見地,我似懂非懂;他所提的計劃,也不知是否酒後亂言。這江湖究竟是否是我之江湖,自己卻還是一片懵懂無知。
好不容易熬到了早晨,我一夜沒睡,起來照例又練了一趟刀法。到了快午飯的時候,趙三爺過來找我,說蕭公子指名叫我去送香盒,他再三叮囑我進了內院莫要停留,送罷東西趕緊出來,切切不得東張西望,我都一一應承。
一進調律內院,景致又與外院大不相同,到處翠竹林立,中間只留一條磚石小路,好似極大的盆景一般。我按照趙三爺囑咐過的路徑,七轉八轉來到一間上房。我在門口恭敬地敲了三聲,屋裡有聲音傳來道“進來罷。”
我推門進去,屋裡坐著的正是蕭紫庭。他一見是我,連忙起身,喜道:
“彭兄你來了。”
“我是給公子送香盒來的。”我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昨天飲酒定計之事,所以也不敢妄自亂說。
“這裡沒外人,彭兄你就不用客氣了。”蕭紫庭邊說著,邊把我引到一張檀木桌前,在桌上拿起一張寫滿墨跡的宣紙,道:“彭兄,昨日我不是說還有件事需得仔細參詳麼?”
“正是,只是不知道公子想參詳什麼?”
“呵呵,就是這個,彭兄你的名號呀。”蕭紫庭呵呵一笑,將那宣紙交給我,道“昨日也說了,如今江湖上無雅不成名,尤其那慕容家更重內涵。彭大盛這名字實在不美,小生剛去查閱典籍,找到個合適的出來:彭兄不妨複姓東方,名曰蒼雲,意境高遠,別人定會喜歡。古人有詩云“滄龍雲臥品清簫”,恰好暗扣你我之名。”
“東方滄雲……”我還未來得及細想,他又道“還有,這五虎斷門刀俗之又俗,萬萬使不得,須得換樣別的什麼。”
“可是我只會練刀,不會別的兵刃……”
“不必擔心,只是換個名號而已。”蕭紫庭笑道,手裡不知什麼時候多了把扇子,在胸口輕搖。“既然人名滄雲,那麼刀法便須帶個風字,《南齊書·祥瑞志》有“耀日舞風”一句,如此這刀法便叫“舞風刀法”,這刀就叫做耀日刀吧,大妙!大妙!”
我還沒說什麼,他卻先歡喜起來,似是極之得意,擺著扇子反覆吟哦。
於是,我就不再是五虎斷門刀的第十三代傳人彭大盛,而是身懷絕學舞風刀法,使一柄耀日刀的神秘少俠東方滄雲了。
第二章 救難
彭大盛就是東方滄雲,東方滄雲就是彭大盛。
這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同。每天早上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扎步、練刀、做雜役。但蕭紫庭蕭公子卻說行走江湖的時候,這兩個名字可是雲泥之別,叫我務必把自己當成是東方滄雲而不是彭大盛。
自從那日定下來我替他比武征婿的事情後,蕭子庭便叫趙三爺把我調到調律內院去做護院。一來是商量事情方便;二來日後去姑蘇的時候,也好方便叫我隨行——當家公子出遠門叫個護院隨侍左右是很平常的事,若突然從僕役中選一人隨行,反倒讓人懷疑了。蕭紫庭把這些事都考慮的很周到。
進了調律內院做護院後,每天也就是各處巡巡、防火防盜之類,比在外院輕鬆多了。蕭子鈺老先生在當地名望甚重,哪個賊子敢來偷他?蕭公子偶爾會拿壺酒過來,兩人對酌閒談一番,日子過的倒也波瀾不興,安逸的緊。
過了十數日,算計著姑蘇慕容家比武招親的日子也快到了,蕭老先生就催促蕭公子儘快動身。於是蕭紫庭和我各自打點行裝,準備上路。他怕路上耽擱太久誤了日期,沒要馬車,叫趙三爺在集上選了兩匹駿馬回來,一匹起名叫“絕塵”一匹叫“騏驥”,估計也是有典故的,不過我沒問,怕又逗出他一大堆拗口難懂的解釋出來。
這日宜出行,是吉日,弄蕭樓上下都來送公子起程。蕭子鈺老先生只跟蕭公子說話,全不看我,這也不奇怪,他對下人從來是不理不睬的,蕭公子跟我解釋過他父親書房的那幾句銘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倒是趙三爺站到我面前,掂著菸袋鍋反覆叮囑,叫我務必照顧好少爺,不可僭越了主僕身份,我唯唯稱諾。
等到了吉時,蕭公子跨上騏驥,我騎上絕塵,兩個人並轡沿官道向南面而去。騎出了城門,走了六七里路,蕭公子忽道。
“哎,我說彭兄啊……
我輕拉韁繩,把臉偏過去。
“公子有何事?”蕭紫庭卻笑了,搖頭道:“兄怎地忘了?一出忠陽府,你便不在是為我家護院的彭大盛,而是我路上偶遇的少俠東方滄雲吶。以後別人提起彭大盛,記得莫要答應。”
“呵呵,曉得曉得,下次會小心的。”我搔搔頭,傻笑著應和,蕭紫庭卻正色道:“聽說那慕容家主人慕容驤乃是一代宗師,眼光定然厲害,倘若是被他看穿了,你我都有大麻煩,所以還得萬萬小心,東方兄!”
“哦哦。”我隨口應道,心裡卻想著別的事。老實說,我一直心裡很猶豫。我臨下山前,對師父口口聲聲說要將五虎斷門刀法發揚光大,在武林中揚名立萬,而如今不僅斷門刀法變成了舞風刀,連自己的名字也拋開了“大”字排輩。改叫了東方滄雲。這麼做究竟是否妥當,我至今還是揣揣不安。只是蕭公子說五虎斷門這名字太俗,貿然闖蕩江湖會被風雅之士恥笑,也許師父當年出山,就是因為這等遭遇受了羞辱,而心灰意冷從此不問江湖。
我臨走時師父說的那句話,我多少也了解一點了。
“今日之江湖,已不再是我們的江湖啊”
官道平闊,又是太平年歲,這一路上倒也風平浪靜,沒什麼波折。兩個人日出則行,日落則息,執鞭徐行,沿途順便游山逛景,談些武林掌故江湖逸事(多是他講與我聽),日子好不愜意。每天到了打尖的客棧,蕭紫庭便拿出幾本書來,教我些琴棋書畫五經六藝。他說武林雖然以“武”為綱,這“文”其實更為緊要。若沒幾卷詩書才藝墊底,這武學究竟只是下三流的粗俗東西,上不得台面。雖然這十幾日中不能把我教出個狀元,好歹也要讓我粗通文墨。
“明日我就跟趙三爺說說,調派你到內院做護院。等到我啟程那時,調你做親隨,你我便可名正言順同去姑蘇,然後你在那裡做你的快婿,我也有了藉口四處遊玩,去看我那妹子……呃……只是有一事需得仔細參詳……”
他忽然象是想起什麼,又對我說道,“明日你去我那裡。”
“是什麼事?可需要準備什麼?”
“不必,不必,明日去了便知……”
“知道了…還要多謝公子…”
說到這時,壺中酒也盡了,蕭紫庭站起身來,也不要人來扶,自己醉薰薰地一步三搖朝門外走去,嘴裡還念叨著什麼“太白斗酒詩百篇,今我恣肆笑歌仙”當晚上,我是一夜無眠,輾轉反側,難以入夢。蕭公子那番江湖見地,我似懂非懂;他所提的計劃,也不知是否酒後亂言。這江湖究竟是否是我之江湖,自己卻還是一片懵懂無知。
好不容易熬到了早晨,我一夜沒睡,起來照例又練了一趟刀法。到了快午飯的時候,趙三爺過來找我,說蕭公子指名叫我去送香盒,他再三叮囑我進了內院莫要停留,送罷東西趕緊出來,切切不得東張西望,我都一一應承。
一進調律內院,景致又與外院大不相同,到處翠竹林立,中間只留一條磚石小路,好似極大的盆景一般。我按照趙三爺囑咐過的路徑,七轉八轉來到一間上房。我在門口恭敬地敲了三聲,屋裡有聲音傳來道“進來罷。”
我推門進去,屋裡坐著的正是蕭紫庭。他一見是我,連忙起身,喜道:
“彭兄你來了。”
“我是給公子送香盒來的。”我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昨天飲酒定計之事,所以也不敢妄自亂說。
“這裡沒外人,彭兄你就不用客氣了。”蕭紫庭邊說著,邊把我引到一張檀木桌前,在桌上拿起一張寫滿墨跡的宣紙,道:“彭兄,昨日我不是說還有件事需得仔細參詳麼?”
“正是,只是不知道公子想參詳什麼?”
“呵呵,就是這個,彭兄你的名號呀。”蕭紫庭呵呵一笑,將那宣紙交給我,道“昨日也說了,如今江湖上無雅不成名,尤其那慕容家更重內涵。彭大盛這名字實在不美,小生剛去查閱典籍,找到個合適的出來:彭兄不妨複姓東方,名曰蒼雲,意境高遠,別人定會喜歡。古人有詩云“滄龍雲臥品清簫”,恰好暗扣你我之名。”
“東方滄雲……”我還未來得及細想,他又道“還有,這五虎斷門刀俗之又俗,萬萬使不得,須得換樣別的什麼。”
“可是我只會練刀,不會別的兵刃……”
“不必擔心,只是換個名號而已。”蕭紫庭笑道,手裡不知什麼時候多了把扇子,在胸口輕搖。“既然人名滄雲,那麼刀法便須帶個風字,《南齊書·祥瑞志》有“耀日舞風”一句,如此這刀法便叫“舞風刀法”,這刀就叫做耀日刀吧,大妙!大妙!”
我還沒說什麼,他卻先歡喜起來,似是極之得意,擺著扇子反覆吟哦。
於是,我就不再是五虎斷門刀的第十三代傳人彭大盛,而是身懷絕學舞風刀法,使一柄耀日刀的神秘少俠東方滄雲了。
第二章 救難
彭大盛就是東方滄雲,東方滄雲就是彭大盛。
這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同。每天早上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扎步、練刀、做雜役。但蕭紫庭蕭公子卻說行走江湖的時候,這兩個名字可是雲泥之別,叫我務必把自己當成是東方滄雲而不是彭大盛。
自從那日定下來我替他比武征婿的事情後,蕭子庭便叫趙三爺把我調到調律內院去做護院。一來是商量事情方便;二來日後去姑蘇的時候,也好方便叫我隨行——當家公子出遠門叫個護院隨侍左右是很平常的事,若突然從僕役中選一人隨行,反倒讓人懷疑了。蕭紫庭把這些事都考慮的很周到。
進了調律內院做護院後,每天也就是各處巡巡、防火防盜之類,比在外院輕鬆多了。蕭子鈺老先生在當地名望甚重,哪個賊子敢來偷他?蕭公子偶爾會拿壺酒過來,兩人對酌閒談一番,日子過的倒也波瀾不興,安逸的緊。
過了十數日,算計著姑蘇慕容家比武招親的日子也快到了,蕭老先生就催促蕭公子儘快動身。於是蕭紫庭和我各自打點行裝,準備上路。他怕路上耽擱太久誤了日期,沒要馬車,叫趙三爺在集上選了兩匹駿馬回來,一匹起名叫“絕塵”一匹叫“騏驥”,估計也是有典故的,不過我沒問,怕又逗出他一大堆拗口難懂的解釋出來。
這日宜出行,是吉日,弄蕭樓上下都來送公子起程。蕭子鈺老先生只跟蕭公子說話,全不看我,這也不奇怪,他對下人從來是不理不睬的,蕭公子跟我解釋過他父親書房的那幾句銘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倒是趙三爺站到我面前,掂著菸袋鍋反覆叮囑,叫我務必照顧好少爺,不可僭越了主僕身份,我唯唯稱諾。
等到了吉時,蕭公子跨上騏驥,我騎上絕塵,兩個人並轡沿官道向南面而去。騎出了城門,走了六七里路,蕭公子忽道。
“哎,我說彭兄啊……
我輕拉韁繩,把臉偏過去。
“公子有何事?”蕭紫庭卻笑了,搖頭道:“兄怎地忘了?一出忠陽府,你便不在是為我家護院的彭大盛,而是我路上偶遇的少俠東方滄雲吶。以後別人提起彭大盛,記得莫要答應。”
“呵呵,曉得曉得,下次會小心的。”我搔搔頭,傻笑著應和,蕭紫庭卻正色道:“聽說那慕容家主人慕容驤乃是一代宗師,眼光定然厲害,倘若是被他看穿了,你我都有大麻煩,所以還得萬萬小心,東方兄!”
“哦哦。”我隨口應道,心裡卻想著別的事。老實說,我一直心裡很猶豫。我臨下山前,對師父口口聲聲說要將五虎斷門刀法發揚光大,在武林中揚名立萬,而如今不僅斷門刀法變成了舞風刀,連自己的名字也拋開了“大”字排輩。改叫了東方滄雲。這麼做究竟是否妥當,我至今還是揣揣不安。只是蕭公子說五虎斷門這名字太俗,貿然闖蕩江湖會被風雅之士恥笑,也許師父當年出山,就是因為這等遭遇受了羞辱,而心灰意冷從此不問江湖。
我臨走時師父說的那句話,我多少也了解一點了。
“今日之江湖,已不再是我們的江湖啊”
官道平闊,又是太平年歲,這一路上倒也風平浪靜,沒什麼波折。兩個人日出則行,日落則息,執鞭徐行,沿途順便游山逛景,談些武林掌故江湖逸事(多是他講與我聽),日子好不愜意。每天到了打尖的客棧,蕭紫庭便拿出幾本書來,教我些琴棋書畫五經六藝。他說武林雖然以“武”為綱,這“文”其實更為緊要。若沒幾卷詩書才藝墊底,這武學究竟只是下三流的粗俗東西,上不得台面。雖然這十幾日中不能把我教出個狀元,好歹也要讓我粗通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