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西行長渾身冷汗直冒,他奔到向海一面的城頭,看到海面上無數戰船攢集,不時有一道火光划過黑暗,炸到倭城城牆與城中,驚呼聲數起。這在朝鮮人的記錄里,被無比崇拜地稱為“千炮沸海。”小西行長仿佛又回到了平壤城內,他強行壓抑住自己的驚恐,命令守城士兵準備,因為明軍很快就會發動登陸戰了。

  小西預料得不錯,陳璘見炮擊得手,立刻命令明軍乘坐幾十條相對噸位小一點的船隻向倭城殺去,趁亂搶攻。

  李舜臣在旁邊提醒陳璘,艦隊壓得這麼前,趕上退cháo就不好辦了。陳璘說退不下去也沒關係,把城打下來就得了。於是明、朝聯軍在艦炮的掩護下發動了無比犀利的進攻,無數小船如離弦之箭飛奔城下,喊殺四起。

  日軍在黑暗中十分惶恐,把幾乎能調動的士兵都調來了這邊。海邊重兵防守,向陸地一面自然就空虛了。有被俘虜的朝鮮人偷偷掙脫繩索,逃出城去,投入朝鮮軍中,把城內情形匯報給權僳。權僳一聽,連夜叫了李德馨一齊去找劉綎,這機會太好了,絕不能放棄。

  沒想到劉綎聽了兩個人的請求,懶洋洋地說大半夜的敵情不明,明天攻城再說。

  李德馨和權僳都楞住了。

  不是你跟陳璘約好了水陸並進麼?現在水軍開打,怎麼你反倒沒動靜呢?

  劉綎說我已經派人給水軍送去暗號了,你們少安毋躁。反正日本人沒船,陳將軍、李提督他們安全的很。原來陳璘聽到那幾聲鵝叫,不是約定進兵,而是約定退兵。但劉綎到底安的什麼心,誰也不知道。

  任憑李德馨和權僳怎麼說,劉綎就是不出兵。說得煩了,他一推桌子,說我睡覺去了,兩位走好不送,直接下了逐客令。

  權僳憤然出帳,偷偷找了一名部下李時言,讓他帶著朝鮮軍的精銳弓手趕去海灘,萬一水軍進攻不利,咱們也好接應一下。

  結果還真讓權僳給猜著了。在渡過了初期的混亂之後,日軍逐漸穩住了陣腳,展開了反擊。在兩軍相持之下,寶貴的時間逐漸流逝,海面開始退cháo。陳璘見勢不妙,急忙把艦隊撤出淺海,可是沖在最前頭的二十幾條船,全都擱淺到了沙灘之上。

  小西行長打開城門,大批倭寇殺出來。圍攻這些擱淺船隻。

  陳璘和李舜臣的大船無法靠近,只能眼睜睜看著前鋒變成孤軍。陳璘看到,這些忠勇的士兵絕望地站在船頭,用刀用矛、用手臂用牙齒拼命抵抗著四面聚攏過來的日本兵。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被殺死在船頭,鮮血撒在沙灘上,臨死前還睜大著眼睛,不明白怎麼局勢在一瞬間就逆轉了。

  這些水軍都是陳璘的兄弟,陳璘的袍澤。他看到如此慘劇,卻無能為力,不由得雙目充血,睚眥欲裂。

  如果是光明正大地戰死沙場,也算是他們為國盡忠;可這些戰士明明不需要如此犧牲,他們實際上是死於那些言而無信的友軍手裡。

  劉綎你這個王八蛋!陳璘心裡一定是在如此憤怒地吶喊著。

  有一部分明軍看到困守船上早晚是死路一條,紛紛跳下船上,朝著內陸撤去。日軍哪肯放過,拉開大網把他們團團圍住。

  這時從內陸方向傳來弓弦聲振,一陣密集的箭雨落到日軍頭頂,登時she倒了幾十名,硬生生敲開了一個缺口。原來是李時言的朝鮮弓手及時趕到,正看到明軍被圍,立刻施以援手。

  被圍的明軍一見機不可失,從缺口殺了出去,與朝鮮弓手會師一處,這才得以逃出生天。戰後李時言一數,這批逃出來的明軍有一百四十多人,個個殺得武器卷刃,渾身血污,可見戰況之激烈。

  這批明軍算是幸運的,其他明軍就沒這種運氣,要麼戰死在船上,要麼被日軍俘獲,一共損失了二十三條沙船與號船。擱淺的船隻里,只有三艘朝鮮軍的戰船依靠著水手的弓箭犀利,一直堅持到了再度漲cháo,退去了外洋。

  陳璘撤軍以後,越想越氣。他脾氣本來就火爆,碰到這種事情,更是怒狂至極。他乘船登岸,親自來到劉綎營中興師問罪。劉綎見到陳璘,還未來得及寒暄,就被陳璘一把抓住帥旗,撕拉一聲扯成了兩半。營內諸將都楞住了,他們都知道陳璘受了委屈,可沒想到他反應這麼激烈。

  陳璘扯碎了帥旗還覺不夠,指著劉綎鼻子破口大罵,說他這個人心腸大大地壞了。劉綎自知理虧,只能以手拍胸,滿腔委屈地辯解道:“將官無人,我何獨能。”陳璘根本不聽,說你的解釋我沒興趣,我直接找邢軍門去,有本事咱們去軍門面前折辯。

  說完以後,陳璘揚長而去。劉綎還沒說什麼,忽然探子匆匆來報,說日軍開始毀城了。

  劉綎沒聽明白,你說什麼?毀城?不是築城,而是毀城?探子說沒錯,就是毀城。

  劉綎趕緊帶人去看,果然如探子所言,小西指揮著日本兵,把西城拆毀了十幾尺的一段。劉綎不知道小西行長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沒敢輕舉妄動。到了晚上太陽落山,他總算看明白了,原來小西把城牆拆毀以後,在這裡修了一道大門,門很寬,路也比較平整。

  到了十月初五,一隊日軍騎士從這個新門沖了出來,他們殺到明軍寨前象徵性地放了幾炮,然後轉身朝著東邊跑去。劉綎沒有命令,明軍也就沒認真追擊。到了晚上,朝鮮人發現事情蹊蹺了。

  在泗川以南三十里的柳管堡有一處烽燧,叫做三天後峰。這個烽燧被廢棄很久,可是就在這一天晚上,忽然亮起了火光。更奇怪的是,在三天後峰火光閃亮之後,順天倭城最高的三層天守閣也點起了火光,彼此應合。

  這明顯是順天和泗川兩邊的守軍互通聲氣的手段。早晨殺出去的日軍騎兵直奔泗川,探聽到最新戰況以後,就在三天後峰點起火把,把情況通報給順天。

  泗川慘敗的消息其實早已傳到了西路軍耳朵里,但明軍已經團團把順天倭城圍住,所以小西行長對島津義弘的動向一直不太清楚。但是這兩把火一升起來,小西行長立刻就全明白了。

  權僳得到這個消息,十分擔憂。順天倭賊知道泗川明軍的慘敗以後,士氣必然大振,說不定會與泗川援軍內外應合,反過來對聯軍不利。為此,他派了一千多人把守蟾津,監視日軍動靜。而李舜臣也派出一支艦隊前往露梁、獐島一帶,阻斷泗川與順天的海路。

  權僳最擔心的,其實不是小西行長知道泗川慘敗,而是劉綎知道小西行長知道泗川慘敗。

  劉綎本來就沒有什麼戰意,聽到這種消息,豈能還有半分進取之心?

  權僳的擔心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到了十月六日,劉綎把所有的將領都召集過來,說咱們在這裡對峙曠日持久,你們誰軍中有老弱病殘的,發點糧食,先送到後方去吧。權僳一聽就明白了,劉大帥這是不想打了,先營造氣氛呢。

  十月七日,劉綎又說了,你們朝鮮軍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也趕緊走吧。李德馨還想再說兩句,權僳一拽袖子,連爭辯都沒爭辯,直接轉身走了。他知道,跟這個人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

  他們其實都誤解了劉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