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張侖翻身上馬,英姿颯慡地道,“還不是怕你跑了?你這小子今日答應得倒慡快,媳婦不在家吧?”
楊慎老臉微微一紅,遮掩道,“她還能去哪裡,我丈人又不在京里。”便也上了二人小轎,兩人一同到了醉此間,自側門進了醉此間招待貴客用的雅苑,因這是新辟出來的地方,還賞玩了一番景色,張侖方把楊慎引進了堂屋,笑道,“今日是我們兩個師弟給你賀喜,無論上下尊卑!”
楊慎早看到朱厚照笑吟吟地站在桌邊,本來還有些無措的,聽到張侖這麼說,心下十分感動,也不再虛情假意,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笑道,“好,那今日就無分尊卑,只論同窗之誼!”
朱厚照哈哈笑了一聲,沖西裡間道,“說是同窗,還少了一個呢!二姐還不出來?”說著,樂琰的頭就出現在了西裡間門口,沖楊慎笑了笑,道,“恭喜楊師兄!終於得償所願了!”
楊慎還以為她要接的是得中狀元,反射性就要拱手稱謝時,樂琰已捉狹續道,“終於得償所願,和黃家妹妹圓房了!恭喜師兄,賀喜師兄!”
張侖與朱厚照,一個是樂琰的表哥,一個是樂琰的丈夫,自然是哈哈大笑,楊慎怔了怔,羞窘得滿面通紅,氣道,“我還是你干大哥呢!連我都敢取笑!反了天了!”西裡間里也有女聲傳來,氣道,“夏姐姐!怎麼開口就是這麼不正經的話。”卻是黃娥的聲音。
楊慎微微一怔,就想到了黃娥今日是入宮去陪樂琰,現在樂琰出宮,肯定是把她帶在身邊的,他沖樂琰扮了個鬼臉,轉身道,“不和女流之輩計較,”便示意張侖和朱厚照一起進了東裡間,朱厚照一頭走一頭道,“今天我們幾個年輕人
138、錢可通神 ...
一起吃飯,連張家嫂子都來了,男女有別,一屋兩間,有什麼笑話,隔著帘子說了一起聽也是一樣的!”
這顯然是十分親密的安排,楊慎心中有些激盪,正要回話時,張侖已哈哈笑道,“其實今日朱壽這樣精心安排,是有事相求呢!”
“什麼事?”楊慎頓時警覺起來,打了個預防針,“若是和你離家玩樂的事有關,那是恕我不能從命的啊。”
朱厚照臉色頓時一垮,失望地在主位落座,沮喪道,“哎,被你猜中了。我求了張侖好久,他才答應我不參合進來。”他們也算是自小玩到大的,楊慎對朱厚照的了解肯定比別人多些,追他的把握也就更大,因此才收到風聲,朱厚照就特地安排了今日的酒席,一面也是道喜,一面,也是求情,一面也是讓樂琰出宮走走散散心,一舉多得。
張侖也道,“他是官場中人,身不由己,比不得我可以和文官鬧脾氣。大不了以後你一不做二不休,只要出門就扮個叫花子,保管從他面前走過他都認不出來的!”他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說得興致勃勃。
楊慎和朱厚照同時白了他一眼,楊慎想:有你這樣給他出主意的嗎?若是本來沒有出京的意思,被你說有了怎麼辦?朱厚照卻想:我扮叫花子倒是新鮮好玩,二姐怎麼辦?
一時間,氣氛冷了下來,卻是聽到了西裡間有嬰兒呢喃的聲音,楊慎嚇了一跳,問張侖,“怎麼把兒子帶出來了?才不到一歲,不敢帶著亂跑的。”
朱厚照本來也是豁達之輩,再說今天的酒席主要還是為了恭喜楊慎,便放下了求情的事,道,“是小包子——你們都還沒見過吧?現在也有三歲多了,帶出來見見世面,也順便見見兩個師伯。”說著,便示意身後的內侍把小包子抱到東裡間。
小包子今年也有兩周歲又兩三個月了,不但已經走得很穩,也能說很長的話了,見到父親和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便從內侍懷中撲到了父親身上,朱厚照忙抱住他認人,楊慎與張侖不免給了見面禮,楊慎才責備朱厚照道,“到底年紀還小,一會兒就睡著了,冒了夜風可不是玩的。”
朱厚照點頭道,“主要是讓他見見未來的先生!”說著注視著楊慎,笑道,“父子兩代楊先生,百年後勢必是一段佳話!升庵,太子我可就指望你來教了!”
楊慎看了看小包子,見小包子正睜著點漆般的大眼,好奇地望著自己,不由得深吸了口氣,才忍住心cháo起伏,若無其事地回答,“好啊!肯定教得和你截然不同,要讓他做個人品端方的君子!”
朱厚照怎麼看都和君子扯不上關係,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不過他也不稀罕這個名聲,聞言只是一笑,就叫內侍把小包子抱回樂琰身邊,三人吃了酒
138、錢可通神 ...
,話題未免就轉到了福船身上,自打福船下海,朝廷中人多少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了點關心,畢竟那麼多銀子跑在水面上,去的又是陌生的國度,雖然有當地人帶著,但還是讓人很不放心。
“現在應該怎麼都到歐羅巴了。”朱厚照喝了幾杯酒,帶了幾分醉意,船隊在南洋的時候,還是時而有信息傳來的,什麼教訓了當地的海盜啊,把大明的島嶼建設了一番什麼的,現在已經杳無音信,錦衣衛、東廠頂多是在安南一帶活動,傳遞來的消息是:直到出南洋為止貌似都是平安的,沒有聽說有減少船隻的消息。“差不多該要啟程去新大陸了!”
楊慎也不由得悠然神往,雖然當時的中國人優越感很高,視一切外國為番邦夷土,但是人總是有好奇心的,何況是指揮著力量這麼雄厚的艦隊去航行,想想都能滿足男人血液里天生帶來的征服欲與野心。
“歐羅巴現在的火器實力已經不下於大明,若是在歐羅巴,和當地的人起了什麼衝突的話……”張侖卻有些擔心。
“我也正是在想這個事了!”朱厚照拍了拍大腿,“不過,陽明兄人很機變,又十分聰明,西洋話說得很好,恐怕也出不了什麼大事。再說還有永淳駙馬嘛,他是當地人,總會知道些當地人的避諱的。”
說到永淳駙馬,張侖和楊慎就交換了一個眼神,宋嘉德身為外國人,現在卻儼然成了皇親國戚,不免讓士大夫們頗有微詞,畢竟選駙馬時所要求的幾項指標宋嘉德可以說全不符合,只是因為遠航的事就能混個駙馬,不免招惹非議。
“你也是夠孟浪的了。”張侖不比楊慎說話還要顧忌什麼,借著酒勁直接就責備了起來,“永淳可是金枝玉葉,大明公主,怎麼就嫁給了這麼個來歷不明的外國人……”
“嗐,我也是不得已啊!”朱厚照也是滿肚子苦水,“你知道在海上漂的是多少兩銀子嗎?”
“多少多少。”幾個人很興奮。
“三百萬兩。”朱厚照壓低了聲音,“造船就是一百萬兩銀子……帶過去的瓷器、絲綢,把福船都裝滿了……在各地採買又花了一百萬兩,裝備跟船的將兵——走出大明,總要體面點吧?遇到事兒,總要能夠自保吧?林林總總,又花一百萬兩。太倉庫現在也不過就是兩百萬兩的存銀!”
楊慎和張侖都出了一身冷汗,在當時,雖然山西老摳兒已經是富可敵國了,但是要他們一下子拿出兩三百萬兩的銀子,也都很困難,朝廷這次,可說是孤注一擲了!要是船隊出了什麼意外,沒能及時回來……雖說大明的財政不會立刻崩潰,但也夠肉痛的了!
“所以這福船一天沒有消息,我的心就一天不能落地!”朱厚照苦笑著看了看西裡間方向,“不過,
138、錢可通神 ...
二姐和宋嘉德分別估算出的利潤,的確也讓人動心!”
“多少多少。”這裡沒有人是君子不言利的信奉者。
朱厚照沉吟了片刻,想著這兩個人也都是自己準備重用的心腹,便說了實話。“二姐估算得還好,給我照三倍純利算的,宋嘉德卻說,不算去新大陸的花費,光是在歐羅巴,若是能按他的辦法來賣,足足能賣出十倍的利潤!把歐羅巴的白銀儲備一掃而空,讓他們在新大陸採到的白銀,全都流到大明的口袋裡!”
張侖和楊慎再度對視了一眼,都說不出話來。楊慎的酒已全醒了,他聽著西裡間那頭傳來的笑聲,卻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到了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了皇后的可怕,也才明白了她的可貴!
金錢的力量,或許是無形的,或許是被士大夫們所瞧不起的,但它在十六世紀,的確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旋律。而全球經濟體系,這個在當時還新得不能再新的概念,如果被金手指提前掌握,又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變化?
作者有話要說:……………………
我腦殘了………………
我本來是要按放入存稿箱的………………
伏地大哭……
這是28號周一的更新哦……
T T
周二的更新還是11點半哦,沒有改更新時間哦……
139
139、小包子的智商 ...
日復一日,很快就到了正德七年的夏季。
正德七年的夏季,要比以往時候來得都遲了些,雖然倒春寒持久,對農作物多少有些影響,但有了那幾樣高產作物,農民在兼併情況日趨嚴重的大環境下,還是可以精耕細作,勉強養活自己,農民可以吃飽,天下也就安安穩穩,一片盛世重現的頌揚聲了。
但,正德年間有重現盛世的希望,與正德帝朱厚照本人是個明君,這兩件事之間似乎是沒有絕對聯繫的。至少現在,已經不能被稱為小皇帝的二十三歲青年朱厚照,就正在接受著新一輪口水的洗禮。
出乎意料的,新一輪口水倒不是來自於一向以挑皇帝毛病為己任的文官們——他們在這件事上保持了反常的沉默,雖然沒有明確站在皇帝這一邊,但也沒有誰敢於對問題的另一邊表示支持。
事情發展多少有些戲劇性,大致上,是這樣一回事。
自從張大漢在天津把朱厚照同學狠狠地惹毛了之後,外戚、藩王橫行霸道的印象,已經深深地刻進了朱厚照心底,當然啦,這個印象也絕對不能說是錯誤的,雖然也有潔身自好的外戚,譬如夏家與少數藩王,只是安於這個尊貴的身份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但大部分權貴的態度還是很野蠻的:我是皇帝的親戚,所以我在地方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個邏輯倒也不能說錯,至少連弘治帝都沒有辦法約束到自己的岳丈和兩個小舅子在京城為非作歹。但是朱厚照在有心人夏樂琰的煽動下,漸漸開始覺得自己面對的是極為讓人不慡的局面了。
現在的情況是,身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天子同志連外出旅個游——甚至還不是公費,都要承受上一堆的非議與緊張刺激的貓鼠遊戲,而與此同時這些外戚們卻一邊無恥地侵占著他:朱厚照的土地,一邊享受著他:朱厚照享受不到的自由,一邊還假惺惺地對他:朱厚照一些少許無關緊要的離經叛道事件表示遺憾。
楊慎老臉微微一紅,遮掩道,“她還能去哪裡,我丈人又不在京里。”便也上了二人小轎,兩人一同到了醉此間,自側門進了醉此間招待貴客用的雅苑,因這是新辟出來的地方,還賞玩了一番景色,張侖方把楊慎引進了堂屋,笑道,“今日是我們兩個師弟給你賀喜,無論上下尊卑!”
楊慎早看到朱厚照笑吟吟地站在桌邊,本來還有些無措的,聽到張侖這麼說,心下十分感動,也不再虛情假意,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笑道,“好,那今日就無分尊卑,只論同窗之誼!”
朱厚照哈哈笑了一聲,沖西裡間道,“說是同窗,還少了一個呢!二姐還不出來?”說著,樂琰的頭就出現在了西裡間門口,沖楊慎笑了笑,道,“恭喜楊師兄!終於得償所願了!”
楊慎還以為她要接的是得中狀元,反射性就要拱手稱謝時,樂琰已捉狹續道,“終於得償所願,和黃家妹妹圓房了!恭喜師兄,賀喜師兄!”
張侖與朱厚照,一個是樂琰的表哥,一個是樂琰的丈夫,自然是哈哈大笑,楊慎怔了怔,羞窘得滿面通紅,氣道,“我還是你干大哥呢!連我都敢取笑!反了天了!”西裡間里也有女聲傳來,氣道,“夏姐姐!怎麼開口就是這麼不正經的話。”卻是黃娥的聲音。
楊慎微微一怔,就想到了黃娥今日是入宮去陪樂琰,現在樂琰出宮,肯定是把她帶在身邊的,他沖樂琰扮了個鬼臉,轉身道,“不和女流之輩計較,”便示意張侖和朱厚照一起進了東裡間,朱厚照一頭走一頭道,“今天我們幾個年輕人
138、錢可通神 ...
一起吃飯,連張家嫂子都來了,男女有別,一屋兩間,有什麼笑話,隔著帘子說了一起聽也是一樣的!”
這顯然是十分親密的安排,楊慎心中有些激盪,正要回話時,張侖已哈哈笑道,“其實今日朱壽這樣精心安排,是有事相求呢!”
“什麼事?”楊慎頓時警覺起來,打了個預防針,“若是和你離家玩樂的事有關,那是恕我不能從命的啊。”
朱厚照臉色頓時一垮,失望地在主位落座,沮喪道,“哎,被你猜中了。我求了張侖好久,他才答應我不參合進來。”他們也算是自小玩到大的,楊慎對朱厚照的了解肯定比別人多些,追他的把握也就更大,因此才收到風聲,朱厚照就特地安排了今日的酒席,一面也是道喜,一面,也是求情,一面也是讓樂琰出宮走走散散心,一舉多得。
張侖也道,“他是官場中人,身不由己,比不得我可以和文官鬧脾氣。大不了以後你一不做二不休,只要出門就扮個叫花子,保管從他面前走過他都認不出來的!”他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說得興致勃勃。
楊慎和朱厚照同時白了他一眼,楊慎想:有你這樣給他出主意的嗎?若是本來沒有出京的意思,被你說有了怎麼辦?朱厚照卻想:我扮叫花子倒是新鮮好玩,二姐怎麼辦?
一時間,氣氛冷了下來,卻是聽到了西裡間有嬰兒呢喃的聲音,楊慎嚇了一跳,問張侖,“怎麼把兒子帶出來了?才不到一歲,不敢帶著亂跑的。”
朱厚照本來也是豁達之輩,再說今天的酒席主要還是為了恭喜楊慎,便放下了求情的事,道,“是小包子——你們都還沒見過吧?現在也有三歲多了,帶出來見見世面,也順便見見兩個師伯。”說著,便示意身後的內侍把小包子抱到東裡間。
小包子今年也有兩周歲又兩三個月了,不但已經走得很穩,也能說很長的話了,見到父親和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便從內侍懷中撲到了父親身上,朱厚照忙抱住他認人,楊慎與張侖不免給了見面禮,楊慎才責備朱厚照道,“到底年紀還小,一會兒就睡著了,冒了夜風可不是玩的。”
朱厚照點頭道,“主要是讓他見見未來的先生!”說著注視著楊慎,笑道,“父子兩代楊先生,百年後勢必是一段佳話!升庵,太子我可就指望你來教了!”
楊慎看了看小包子,見小包子正睜著點漆般的大眼,好奇地望著自己,不由得深吸了口氣,才忍住心cháo起伏,若無其事地回答,“好啊!肯定教得和你截然不同,要讓他做個人品端方的君子!”
朱厚照怎麼看都和君子扯不上關係,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不過他也不稀罕這個名聲,聞言只是一笑,就叫內侍把小包子抱回樂琰身邊,三人吃了酒
138、錢可通神 ...
,話題未免就轉到了福船身上,自打福船下海,朝廷中人多少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了點關心,畢竟那麼多銀子跑在水面上,去的又是陌生的國度,雖然有當地人帶著,但還是讓人很不放心。
“現在應該怎麼都到歐羅巴了。”朱厚照喝了幾杯酒,帶了幾分醉意,船隊在南洋的時候,還是時而有信息傳來的,什麼教訓了當地的海盜啊,把大明的島嶼建設了一番什麼的,現在已經杳無音信,錦衣衛、東廠頂多是在安南一帶活動,傳遞來的消息是:直到出南洋為止貌似都是平安的,沒有聽說有減少船隻的消息。“差不多該要啟程去新大陸了!”
楊慎也不由得悠然神往,雖然當時的中國人優越感很高,視一切外國為番邦夷土,但是人總是有好奇心的,何況是指揮著力量這麼雄厚的艦隊去航行,想想都能滿足男人血液里天生帶來的征服欲與野心。
“歐羅巴現在的火器實力已經不下於大明,若是在歐羅巴,和當地的人起了什麼衝突的話……”張侖卻有些擔心。
“我也正是在想這個事了!”朱厚照拍了拍大腿,“不過,陽明兄人很機變,又十分聰明,西洋話說得很好,恐怕也出不了什麼大事。再說還有永淳駙馬嘛,他是當地人,總會知道些當地人的避諱的。”
說到永淳駙馬,張侖和楊慎就交換了一個眼神,宋嘉德身為外國人,現在卻儼然成了皇親國戚,不免讓士大夫們頗有微詞,畢竟選駙馬時所要求的幾項指標宋嘉德可以說全不符合,只是因為遠航的事就能混個駙馬,不免招惹非議。
“你也是夠孟浪的了。”張侖不比楊慎說話還要顧忌什麼,借著酒勁直接就責備了起來,“永淳可是金枝玉葉,大明公主,怎麼就嫁給了這麼個來歷不明的外國人……”
“嗐,我也是不得已啊!”朱厚照也是滿肚子苦水,“你知道在海上漂的是多少兩銀子嗎?”
“多少多少。”幾個人很興奮。
“三百萬兩。”朱厚照壓低了聲音,“造船就是一百萬兩銀子……帶過去的瓷器、絲綢,把福船都裝滿了……在各地採買又花了一百萬兩,裝備跟船的將兵——走出大明,總要體面點吧?遇到事兒,總要能夠自保吧?林林總總,又花一百萬兩。太倉庫現在也不過就是兩百萬兩的存銀!”
楊慎和張侖都出了一身冷汗,在當時,雖然山西老摳兒已經是富可敵國了,但是要他們一下子拿出兩三百萬兩的銀子,也都很困難,朝廷這次,可說是孤注一擲了!要是船隊出了什麼意外,沒能及時回來……雖說大明的財政不會立刻崩潰,但也夠肉痛的了!
“所以這福船一天沒有消息,我的心就一天不能落地!”朱厚照苦笑著看了看西裡間方向,“不過,
138、錢可通神 ...
二姐和宋嘉德分別估算出的利潤,的確也讓人動心!”
“多少多少。”這裡沒有人是君子不言利的信奉者。
朱厚照沉吟了片刻,想著這兩個人也都是自己準備重用的心腹,便說了實話。“二姐估算得還好,給我照三倍純利算的,宋嘉德卻說,不算去新大陸的花費,光是在歐羅巴,若是能按他的辦法來賣,足足能賣出十倍的利潤!把歐羅巴的白銀儲備一掃而空,讓他們在新大陸採到的白銀,全都流到大明的口袋裡!”
張侖和楊慎再度對視了一眼,都說不出話來。楊慎的酒已全醒了,他聽著西裡間那頭傳來的笑聲,卻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到了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了皇后的可怕,也才明白了她的可貴!
金錢的力量,或許是無形的,或許是被士大夫們所瞧不起的,但它在十六世紀,的確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旋律。而全球經濟體系,這個在當時還新得不能再新的概念,如果被金手指提前掌握,又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變化?
作者有話要說:……………………
我腦殘了………………
我本來是要按放入存稿箱的………………
伏地大哭……
這是28號周一的更新哦……
T T
周二的更新還是11點半哦,沒有改更新時間哦……
139
139、小包子的智商 ...
日復一日,很快就到了正德七年的夏季。
正德七年的夏季,要比以往時候來得都遲了些,雖然倒春寒持久,對農作物多少有些影響,但有了那幾樣高產作物,農民在兼併情況日趨嚴重的大環境下,還是可以精耕細作,勉強養活自己,農民可以吃飽,天下也就安安穩穩,一片盛世重現的頌揚聲了。
但,正德年間有重現盛世的希望,與正德帝朱厚照本人是個明君,這兩件事之間似乎是沒有絕對聯繫的。至少現在,已經不能被稱為小皇帝的二十三歲青年朱厚照,就正在接受著新一輪口水的洗禮。
出乎意料的,新一輪口水倒不是來自於一向以挑皇帝毛病為己任的文官們——他們在這件事上保持了反常的沉默,雖然沒有明確站在皇帝這一邊,但也沒有誰敢於對問題的另一邊表示支持。
事情發展多少有些戲劇性,大致上,是這樣一回事。
自從張大漢在天津把朱厚照同學狠狠地惹毛了之後,外戚、藩王橫行霸道的印象,已經深深地刻進了朱厚照心底,當然啦,這個印象也絕對不能說是錯誤的,雖然也有潔身自好的外戚,譬如夏家與少數藩王,只是安於這個尊貴的身份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但大部分權貴的態度還是很野蠻的:我是皇帝的親戚,所以我在地方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個邏輯倒也不能說錯,至少連弘治帝都沒有辦法約束到自己的岳丈和兩個小舅子在京城為非作歹。但是朱厚照在有心人夏樂琰的煽動下,漸漸開始覺得自己面對的是極為讓人不慡的局面了。
現在的情況是,身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天子同志連外出旅個游——甚至還不是公費,都要承受上一堆的非議與緊張刺激的貓鼠遊戲,而與此同時這些外戚們卻一邊無恥地侵占著他:朱厚照的土地,一邊享受著他:朱厚照享受不到的自由,一邊還假惺惺地對他:朱厚照一些少許無關緊要的離經叛道事件表示遺憾。